第八章 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高考复习

第八章 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复习回顾

1.20世纪初的时代阶段特征(国际国内)

(1)1901年至1912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为争夺霸权和瓜分世界而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华,操纵清政府,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

(3)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维护垂死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先后玩弄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4)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中国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转变,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

2.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及原因

(1)特点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进一步深化并完全确立。

原因:①帝国主义加快侵华的步伐,“以华制华”;②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朝廷;③中国人民的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2)特点二: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中国人民斗争矛头由主要指向帝国主义转向主要指向清王朝和北洋军阀。

原因:①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②侵华政策改变。③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

(3)特点三:资产阶级运动由改良到革命。

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下层力量增强;②由于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先进知识分子倾向革命;③改良道路的失败使许多人放弃对清王朝的幻想;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⑤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使人民更加认识了它的顽固与反动。

3.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的矛盾。《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帝国主义调整侵华政策,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来控制中国。这样,中国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就发生了变化。

4.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发展的历史条件

客观上:①《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②清政府“新政”鼓励私人投资设厂;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④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主观上: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2)作用: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①民族危机加深:A .经济上:加强掠夺,特别是掠夺路矿权,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B .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可见,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1.革命革命思想的传播

(1)时间:20世纪初

(2)社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3)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方式:译著、报刊,如《民约论》《万法精理》《国民报》《游学译编》。

(5)宣传中心:东京、上海

(6)代表人物:①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主革命思想。②邹容:《革命军》,革命建国纲领,即建立“中华共和国”。③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主张反帝反封建同时并举。

2.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

(1)兴中会: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中国同盟会: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机关报:《民报》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论战阵地: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改良派以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为阵地。

(2)论战内容: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即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等问题。涉及到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

(3)论战结果:改良派从国情出发,认识到建设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革命派要求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日益得到进步人士的理解和拥护。经过两年对的论战,革命派已明显占据优势,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4.辛亥革命前的实践准备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起义尽管失败,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5.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三、中华民国成立

1.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专制;②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③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④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⑤实行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

(3)性质: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袁世凯自身条件:政治手腕、军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2)过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辛亥革命的失败

(1)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2)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难点解析:

1.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指导思想: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⑤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3)产生不同的原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

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②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③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

④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⑤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2)不同点

①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②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④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

⑤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3.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

(1)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2)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3)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

第二节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

一、历史背景:短暂的春天

1.内部因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1)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掀起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外部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主要发展工业:纺织业,面粉业

著名的实业家:张謇(江苏南通人,“状元实业家”)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特点:

(1)发展不均衡,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2)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3)繁荣时期短,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短暂春天) .

四、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五、影响:

(1)使民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一步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2)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4)促进了工人队伍的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5)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

2.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4.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5.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革命的局限性和思想革命重要性

二、实质:延续了救亡图存的主题,是一场资产阶级反专制、要求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三、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李大钊,胡适

1.陈独秀:

(1)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运动开始;

(2)《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标志着文学革命开始。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新体诗的推行者

3.蔡元培: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

4.鲁迅: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四、运动的主题思想:

1.前期:

(1)倡导民主和科学(核心),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鲁迅的《狂人日记》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2.积极性: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主要影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也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第四节 五四爱国运动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

1.国内原因:

①政治(根本):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加深。

②阶级:“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③思想: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国际原因: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3.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运动的过程:第一阶段运动中心是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第二阶段运动中心是上海,运动主力军是工人阶级。也标志这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作用

三、运动的结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精神:爱国是核心、民主、科学、进步);

3.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4.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前: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先驱者李大钊,在中国最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代表作:《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标志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传播方式:创办报刊、组织社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建立共产党早

期组织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3.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的条件

(1)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革命的指导思想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变化: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3)代表的阶级利益变化: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一大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上海。

(2)主要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制定党的纲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3)补充说明: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纲领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实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并非资产阶级政权,所以中共首先应该推翻的不是资产阶级政权,而是北洋军阀及其靠山帝国主义国家。因此,1922年召开中共二大,在分析中国国情后,制定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5.理解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2)代表的阶级利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

(3)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4)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6. 中共二大(1922年)

(1)主要内容:

①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一大”上提出)

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能够提出科学纲领的原因: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注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就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六节 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国民大革命的展开

一、合作背景:

1. 工人运动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强大

3. 共产国际的促成

二、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反革命力量的强大使国共两党都无法单独战胜敌人。

三、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国民党是当时的革命政党;国共双方的革命纲领有相似之处。

四、国共合作的条件:

1. 共产党方面: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 国民党方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3.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推动。

四、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五、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六、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七、合作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八、合作成就:

1.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1)北伐的条件:国民大革命运动高涨;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

军的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打倒列强除军阀)

(3)概况:1926年7月出师北伐, 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取得巨大成功,收回汉口和九江的租界。

(4)结果: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5)影响: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2. “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飞跃

(1)条件: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

③中共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帮助。

④孙中山的爱国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责任感。

(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党一大宣言》内容:

①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4.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对比

①民族主义:

旧: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新:增加了对外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

②民权主义:

旧: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体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

新: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③民生主义:

旧: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新: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

5.评价:

性质: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影响:①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国民党一大以后,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国民大革命高潮迅速到来。

九、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十、失败原因:

(1)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主观:年幼的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

装的领导权。

十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第一次国公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大革命迅速展开

十二、合作的教训:坚持掌握革命领导权,掌握武装力量斗争。

第七节 国共十年对峙

一、国民党方面:黄金十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措施: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发展

二、共产党方面:土地革命或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一)中共领导武装起义“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辟

1.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领导人:周恩来 贺龙 朱德 叶挺 刘伯承

(3)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共独立

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1)主要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了发动秋收起义。

(2) 影响:给处于紊乱和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秋收起义)

(1)建立: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火

(2)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下,红军根据迅速发展。

(3)意义:标志着毛泽东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4.星火之火,可以燎原: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并于1931年冬,成立了与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的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0年~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被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5.土地革命

(1)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八七会议

(2)土地革命的准备:秋收起义

(3)土地革命实践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4)理论基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①土地革命(基础) —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

②武装斗争(关键) —民主革命的斗争形式

③根据地的建设(保障) —民主革命的基地和依托

(5)意义: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

二、红军长征(1934年~1936年)

1.原因:(1)根本原因: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

(2)直接原因: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实质原因:是一次革命中心的战略转移

2.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

(1)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等问题,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过程: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4、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八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全民族抗战

一、日本全面侵华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向外扩张获得原料市场

(2)直接原因: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3)有利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中国长期积弱不振

2.日本不断扩大侵华的史实:

1931, 九·一八事变——1932,一·二八事变——1932,建立伪满洲国——1935,华北事变——1937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日军的滔天罪行

⑴不断扩大侵华,侵占中国领土。

⑵制造大屠杀惨案1937年12月

⑶实施毒气战和细菌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背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

⑷对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

①政治上: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

②经济上:经济掠夺。

③思想文化上:奴化教育

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的建立

1.原因:(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3)主导作用:中共的倡议、主导和促成

2.过程:

(1)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2)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转折点)

(4)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5)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实行改编。

(6)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

3. 方式:党外合作

4.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保障。

5.特点:

⑴具有广泛的民族性,是全民族广泛而长期的合作。

⑵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这一特点加重了统一战线的不稳定性,给统一战线的巩固增加了困难。

⑶国共两党都有自已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掌握全国的政权和军队,中共只掌握局部政权,但中共领导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

⑷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三、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的两个战场

1. 正面战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①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937年8月~12月,上海及周围地区)。

②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

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④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⑤枣宜会战:1940年,张自忠(战略相持阶段的会战)。

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942,仁安羌战役)

2. 敌后战场(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①洛川会议(1937年):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1937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为敌后战场的开辟指明了方向。

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开展游击战争。

A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B .陕甘宁边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⑤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⑥巩固抗日根据地

⑴背景: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实行封锁,根据地出现极端困难局面

⑵措施:在民主政权中,团结抗日各阶级、阶层;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

⑶意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3. 两个战场的关系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

中共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4. 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的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群众。

⑴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争取和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⑵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四、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

1.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1)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内容:①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

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抗战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3.抗战胜利的原因:

(1)中国方面:

①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主要原因);

②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倡导和建立统一战线、敌后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战争、《论持久战》等;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2)国际方面: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4.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①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②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大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差距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也决定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税的斗争。

④中共在抗战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⑤以弱胜强和战争持久。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也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⑥多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并存: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国民党统治区、日伪沦陷区等。

五、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经济:民族资本的萎缩。(陷入绝境)

(1)概况: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2)原因:①沦陷区:来不及内迁企业为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

(3)表现: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第九节 国共内战暨解放战争时期

一、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第三次国民革命)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年8-10月)

(1)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二是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同时也为了欺骗民众。 共产党方面:为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阴谋。

(2)重庆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1945.10.10)

(3)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4)重庆谈判的意义:

①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②国民党如果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就陷于被动地位。③《双十协定》有利于实现政治民主与和平建国,保证了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

④中共向各界人士宣传、解释了自己的主张,扩大了影响,争取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3.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1.10-31)

(1)政协协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2)会议的意义:

①政协会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进行的斗争,是中国民主运动史上特殊而光辉的一幕

②会议冲破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反映了广大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意愿

③会议所表现的协商精神和多通过的协议,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

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

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转折点)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1)战略决战:1948年至1949年分别组织了辽沈战役(东北,关键城市沈阳、锦州);

(2)淮海战役(长江以北,关键城市徐州、蚌埠);

(3)平津战役(北平、天津,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典范),

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4.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目的: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2)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覆灭,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3.标志: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4.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4)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

利。

5.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五、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 背景

(1)时代需要:近代以来救国图强的探索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

(2)阶段基础:中国资本主义⑶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3)国际条件:俄共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支持。

(4)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

2. 形成发展

(1)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段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等问题。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中共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国共全面内战时期: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5)过度时期: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等理论。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3. 评论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是中共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六、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境况:(1946-1949):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1)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2)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原料昂贵。

第八章 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复习回顾

1.20世纪初的时代阶段特征(国际国内)

(1)1901年至1912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为争夺霸权和瓜分世界而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华,操纵清政府,进行经济掠夺和文化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

(3)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维护垂死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先后玩弄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骗局,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4)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蓬勃兴起。中国同盟会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武昌起义,促成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转变,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

2.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及原因

(1)特点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秩序进一步深化并完全确立。

原因:①帝国主义加快侵华的步伐,“以华制华”;②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朝廷;③中国人民的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2)特点二:中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中国人民斗争矛头由主要指向帝国主义转向主要指向清王朝和北洋军阀。

原因:①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②侵华政策改变。③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

(3)特点三:资产阶级运动由改良到革命。

原因: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下层力量增强;②由于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先进知识分子倾向革命;③改良道路的失败使许多人放弃对清王朝的幻想;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促进了中华民族新觉醒。⑤清政府“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使人民更加认识了它的顽固与反动。

3.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的矛盾。《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帝国主义调整侵华政策,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来控制中国。这样,中国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就发生了变化。

4.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发展的历史条件

客观上:①《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②清政府“新政”鼓励私人投资设厂;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④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主观上: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2)作用: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第一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①民族危机加深:A .经济上:加强掠夺,特别是掠夺路矿权,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B .政治上: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可见,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1.革命革命思想的传播

(1)时间:20世纪初

(2)社会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3)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4)方式:译著、报刊,如《民约论》《万法精理》《国民报》《游学译编》。

(5)宣传中心:东京、上海

(6)代表人物:①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主革命思想。②邹容:《革命军》,革命建国纲领,即建立“中华共和国”。③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主张反帝反封建同时并举。

2.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

(1)兴中会: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中国同盟会:1905年,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机关报:《民报》

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论战阵地: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改良派以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为阵地。

(2)论战内容:论战的中心围绕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展开,即革命要不要以“反满”为目标、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等问题。涉及到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

(3)论战结果:改良派从国情出发,认识到建设民主政治需要一定的条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却没有看到专制势力的顽固。革命派要求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政治主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日益得到进步人士的理解和拥护。经过两年对的论战,革命派已明显占据优势,有力地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4.辛亥革命前的实践准备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黄花岗起义。起义尽管失败,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5.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三、中华民国成立

1.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采用五色旗为国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否定专制;②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③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④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⑤实行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

(3)性质: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袁世凯自身条件:政治手腕、军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2)过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辛亥革命的失败

(1)表现: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2)原因: 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难点解析:

1.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指导思想: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⑤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3)产生不同的原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

2.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

②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③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

④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

⑤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2)不同点

①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②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④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

⑤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

3.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比较

(1)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2)不同点: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3)教训:上述三派的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不能使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剥削的境况。

第二节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

一、历史背景:短暂的春天

1.内部因素: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1)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掀起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外部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主要发展工业:纺织业,面粉业

著名的实业家:张謇(江苏南通人,“状元实业家”)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特点:

(1)发展不均衡,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2)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3)繁荣时期短,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短暂春天) .

四、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中国的近代化。

五、影响:

(1)使民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一步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2)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4)促进了工人队伍的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5)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1.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加剧。

2.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民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4.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5.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政治革命的局限性和思想革命重要性

二、实质:延续了救亡图存的主题,是一场资产阶级反专制、要求民主科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三、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李大钊,胡适

1.陈独秀:

(1)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运动开始;

(2)《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标志着文学革命开始。

2.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新体诗的推行者

3.蔡元培:1917年担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百家争鸣”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

4.鲁迅:1918年: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四、运动的主题思想:

1.前期:

(1)倡导民主和科学(核心),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鲁迅的《狂人日记》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性质:新文化运动前期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2.积极性: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最主要影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先进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也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第四节 五四爱国运动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

1.国内原因:

①政治(根本):北洋军阀对内镇压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加深。

②阶级:“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③思想: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国际原因: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②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道路。

3.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运动的过程:第一阶段运动中心是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第二阶段运动中心是上海,运动主力军是工人阶级。也标志这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发挥作用

三、运动的结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

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精神:爱国是核心、民主、科学、进步);

3.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4.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前: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先驱者李大钊,在中国最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代表作:《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标志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2)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传播方式:创办报刊、组织社团、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建立共产党早

期组织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缔造了新中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3.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的条件

(1)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2.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革命的指导思想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变化: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3)代表的阶级利益变化: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一大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上海。

(2)主要内容:

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制定党的纲领: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3)补充说明: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纲领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实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并非资产阶级政权,所以中共首先应该推翻的不是资产阶级政权,而是北洋军阀及其靠山帝国主义国家。因此,1922年召开中共二大,在分析中国国情后,制定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5.理解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2)代表的阶级利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

(3)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4)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6. 中共二大(1922年)

(1)主要内容:

①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共“一大”上提出)

②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意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能够提出科学纲领的原因: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

注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就是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六节 国共第一次合作与国民大革命的展开

一、合作背景:

1. 工人运动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 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孙中山认识到人民力量强大

3. 共产国际的促成

二、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反革命力量的强大使国共两党都无法单独战胜敌人。

三、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国民党是当时的革命政党;国共双方的革命纲领有相似之处。

四、国共合作的条件:

1. 共产党方面: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2. 国民党方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3.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推动。

四、合作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五、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六、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七、合作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八、合作成就:

1.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

(1)北伐的条件:国民大革命运动高涨;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

军的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打倒列强除军阀)

(3)概况:1926年7月出师北伐, 目标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取得巨大成功,收回汉口和九江的租界。

(4)结果: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5)影响: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2. “新三民主义”思想形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飞跃

(1)条件: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五四运动、十月革命对孙中山的影响;

③中共和共产国际对孙中山的帮助。

④孙中山的爱国思想和救国救民的崇高责任感。

(2)提出:1924年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党一大宣言》内容:

①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4.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对比

①民族主义:

旧: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新:增加了对外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

②民权主义:

旧: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政体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博爱”等空洞口号;

新: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

③民生主义:

旧: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

新: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

5.评价:

性质: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影响:①新三民主义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②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国民党一大以后,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国民大革命高潮迅速到来。

九、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十、失败原因:

(1)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主观:年幼的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

装的领导权。

十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意义:第一次国公合作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大革命迅速展开

十二、合作的教训:坚持掌握革命领导权,掌握武装力量斗争。

第七节 国共十年对峙

一、国民党方面:黄金十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1927—1936年)

1.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2.措施: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发展

二、共产党方面:土地革命或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一)中共领导武装起义“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开辟

1.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吸取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领导人:周恩来 贺龙 朱德 叶挺 刘伯承

(3)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共独立

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1)主要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了发动秋收起义。

(2) 影响:给处于紊乱和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秋收起义)

(1)建立: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10月,率领工农红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火

(2)发展:“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下,红军根据迅速发展。

(3)意义:标志着毛泽东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

4.星火之火,可以燎原: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并于1931年冬,成立了与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峙的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0年~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被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5.土地革命

(1)土地革命方针的确定:八七会议

(2)土地革命的准备:秋收起义

(3)土地革命实践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4)理论基础:“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①土地革命(基础) —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和中心任务

②武装斗争(关键) —民主革命的斗争形式

③根据地的建设(保障) —民主革命的基地和依托

(5)意义: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

二、红军长征(1934年~1936年)

1.原因:(1)根本原因: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

(2)直接原因: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实质原因:是一次革命中心的战略转移

2.转折: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

(1)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2)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等问题,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过程: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4、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第八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全民族抗战

一、日本全面侵华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向外扩张获得原料市场

(2)直接原因:受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3)有利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中国长期积弱不振

2.日本不断扩大侵华的史实:

1931, 九·一八事变——1932,一·二八事变——1932,建立伪满洲国——1935,华北事变——1937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日军的滔天罪行

⑴不断扩大侵华,侵占中国领土。

⑵制造大屠杀惨案1937年12月

⑶实施毒气战和细菌战: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公然违背国际公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

⑷对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

①政治上: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

②经济上:经济掠夺。

③思想文化上:奴化教育

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的建立

1.原因:(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3)主导作用:中共的倡议、主导和促成

2.过程:

(1)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2)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3)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转折点)

(4)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5)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国共两党协议工农红军实行改编。

(6)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

3. 方式:党外合作

4.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保障。

5.特点:

⑴具有广泛的民族性,是全民族广泛而长期的合作。

⑵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这一特点加重了统一战线的不稳定性,给统一战线的巩固增加了困难。

⑶国共两党都有自已的政权和军队,国民党掌握全国的政权和军队,中共只掌握局部政权,但中共领导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

⑷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三、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的两个战场

1. 正面战场(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①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1937年8月~12月,上海及周围地区)。

②太原会战: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

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徐州会战: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④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⑤枣宜会战:1940年,张自忠(战略相持阶段的会战)。

⑥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942,仁安羌战役)

2. 敌后战场(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①洛川会议(1937年):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②1937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③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为敌后战场的开辟指明了方向。

④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开展游击战争。

A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B .陕甘宁边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⑤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华北):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⑥巩固抗日根据地

⑴背景: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实行封锁,根据地出现极端困难局面

⑵措施:在民主政权中,团结抗日各阶级、阶层;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

⑶意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3. 两个战场的关系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

中共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4. 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的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群众。

⑴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群众争取和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⑵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

四、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

1.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1)背景: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2)内容:①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

②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抗战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3.抗战胜利的原因:

(1)中国方面:

①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主要原因);

②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倡导和建立统一战线、敌后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战争、《论持久战》等;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2)国际方面: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4.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①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②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大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差距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也决定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税的斗争。

④中共在抗战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始终不动摇、不退缩,决定性的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⑤以弱胜强和战争持久。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也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⑥多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并存: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国民党统治区、日伪沦陷区等。

五、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经济:民族资本的萎缩。(陷入绝境)

(1)概况: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2)原因:①沦陷区:来不及内迁企业为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

(3)表现: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第九节 国共内战暨解放战争时期

一、抗战胜利后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第三次国民革命)

1.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2.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年8-10月)

(1)国共重庆谈判的原因:

国民党方面:一是国际国内的舆论压力;二是蒋介石尚未完成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同时也为了欺骗民众。 共产党方面:为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阴谋。

(2)重庆谈判结果:签订《双十协定》(1945.10.10)

(3)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4)重庆谈判的意义:

①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②国民党如果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就陷于被动地位。③《双十协定》有利于实现政治民主与和平建国,保证了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力量的胜利。

④中共向各界人士宣传、解释了自己的主张,扩大了影响,争取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

3.政协会议的召开(1946.1.10-31)

(1)政协协议: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2)会议的意义:

①政协会议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进行的斗争,是中国民主运动史上特殊而光辉的一幕

②会议冲破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反映了广大人民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的意愿

③会议所表现的协商精神和多通过的协议,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内战爆发和解放军的战略防御

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1946年夏

2.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解放军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展开运动战,先后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三、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和决战

1.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原因:经过一年作战,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发起进攻的条件。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转折点)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1)战略决战:1948年至1949年分别组织了辽沈战役(东北,关键城市沈阳、锦州);

(2)淮海战役(长江以北,关键城市徐州、蚌埠);

(3)平津战役(北平、天津,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典范),

通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4.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

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1)目的: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

(2)结果: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 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覆灭,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3.标志: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4.意义:

(1)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2)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3)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4)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

利。

5.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五、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1. 背景

(1)时代需要:近代以来救国图强的探索不断受挫,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

(2)阶段基础:中国资本主义⑶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3)国际条件:俄共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支持。

(4)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

2. 形成发展

(1)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段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等问题。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中共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3)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国共全面内战时期: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

(5)过度时期: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等理论。

(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3. 评论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是中共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4)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六、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境况:(1946-1949):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1)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

(2)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企业。

(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原料昂贵。


相关内容

  •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 (3)
  • 2013年高考历史热点问题归纳与整理 历史热点问题通常包括短效热点.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考查运用教材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为例,涉及刺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分析
  • 1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 必修一 政治文明史 第二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核心考点: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自汉至元皇权的日益加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本讲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 ...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广东卷和全国卷的差异,2.解读2016年历史高考考纲及分析2 ...

  •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详解
  • 2010年高考文综历史选择题集萃及详解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江西宜春中学 2010年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新课标版)存在着一定的偏题难题,学生做起来不是很顺手.有的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考下来抱怨说: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只为高考,谁想到新(新课标版)高考的头一年的选择 ...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国共两党的关系发展历程高考历史岳麓版
  •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四:国共两党的发展历程及两党关系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四:国共两党的发展历程及两党关系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国民党的建立.发展及其性质的变化:国民党"一大":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及其评价:国民党政治纲领的演变及其影响: ...

  • 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对比年表
  • 高考复习:中外历史对照大事年表中国外国 西周(前1046-前770年):实行分封制.世 官制.宗法制.礼乐制和井田制:工商食官. 斜纹提花织物: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出现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分封制.世 官制.宗法制.礼乐制和井田制等遭到破坏: 铁犁牛耕出 ...

  •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备考指要] 1.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

  • 初一学生历史学习方法
  • [初一新生系列·学习篇](历史)如何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生命在于真实.用史实来说话,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因此,对史实的全面掌握是高考复习的一个关键环节.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 ...

  •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备考指要] 1.结合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屈辱史,深刻理解"落后挨打"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 2.中华民族的觉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