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并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以疑导读,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难点
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二次复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课件演示: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问:你们想认识这位小英雄吗?
2.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2)过渡: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本节课我们来一起探究学习。
二、预习反馈,了解学情
1.自由读文,交流预习自得。
(1)分节读文,随机正音释词。
(2)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3)汇报预习的情况。
2.说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三、初步感知,问题质疑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每部分讲什么?
2.讨论交流。
(1)小组内读,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次复备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3.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试着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1)复习加小标题的方法。
A.抓住主要事件。
B.抓住事件中人物的语言。
(2)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教师归纳板书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技高
第二部分:上学明理
第三部分:掩护大叔
第四部分:勇斗日寇
第五部分:跳河潜逃
第六部分:脱险得胜
(3)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互相解答。并认真读文,说说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课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次复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浏览课文,合作探究课文那些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机智脱险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2.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
3.教师归纳:
敌人:盘问 哄骗 利诱 威胁 毒打 雨来:应付 不上当 不屈服 机智勇敢
4.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5.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小英雄有什么关系?
(1)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2)课文为什么要写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
(3)课文描写鬼子阴险狡诈有什么作用?(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
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体会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1)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二次复备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2.讨论段间的联系。
四、学法梳理 总结全文
1. 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2)文章第五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3)文章第六部分有一段关于“还乡河静静的” 描写,说明了什么? 二次复备
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2.小结: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在课后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
五、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1.通过本文的学习,说说你的感悟心语。
2.复述课文,角色扮演。
3.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或者其他小英雄的故事。
板书设计
游泳技高
小
上学明理 热爱祖国 英
掩护大叔
雄
勇斗日寇 宁死不屈 雨
跳河潜逃
来
脱险得胜 勇敢机智
教学反思
二次复备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
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并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以疑导读,读议结合,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难点
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二次复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课件演示: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问:你们想认识这位小英雄吗?
2.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齐读课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2)过渡: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本节课我们来一起探究学习。
二、预习反馈,了解学情
1.自由读文,交流预习自得。
(1)分节读文,随机正音释词。
(2)询问学生在预习中的不解之处。
(3)汇报预习的情况。
2.说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角色朗读,参与评价。
三、初步感知,问题质疑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每部分讲什么?
2.讨论交流。
(1)小组内读,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次复备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3.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试着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1)复习加小标题的方法。
A.抓住主要事件。
B.抓住事件中人物的语言。
(2)学生自主完成后交流。(教师归纳板书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技高
第二部分:上学明理
第三部分:掩护大叔
第四部分:勇斗日寇
第五部分:跳河潜逃
第六部分:脱险得胜
(3)引导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互相解答。并认真读文,说说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景物描写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回忆旧知
1.指名说出课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说说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次复备
二、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浏览课文,合作探究课文那些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机智脱险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2.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
3.教师归纳:
敌人:盘问 哄骗 利诱 威胁 毒打 雨来:应付 不上当 不屈服 机智勇敢
4.试着读一读,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5.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小英雄有什么关系?
(1)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勇敢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2)课文为什么要写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
(3)课文描写鬼子阴险狡诈有什么作用?(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
三、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体会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1)划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的位置。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有什么重要的意思?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二次复备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2.讨论段间的联系。
四、学法梳理 总结全文
1. 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1)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2)文章第五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3)文章第六部分有一段关于“还乡河静静的” 描写,说明了什么? 二次复备
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2.小结:文章中三次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景物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请同学们在课后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写一段话。
五、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1.通过本文的学习,说说你的感悟心语。
2.复述课文,角色扮演。
3.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或者其他小英雄的故事。
板书设计
游泳技高
小
上学明理 热爱祖国 英
掩护大叔
雄
勇斗日寇 宁死不屈 雨
跳河潜逃
来
脱险得胜 勇敢机智
教学反思
二次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