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劳动与技术
导学案
(下册)
年级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教学措施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 劳技 科备课教案
第八课 《面具》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面具的制作中选择色彩,组合造型,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面具。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制作件“面具”成品一份。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说说我们见过的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1)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
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2)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
3、用已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
1、猜一猜,我是谁?
2、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
第九课 《小熊帽饰》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帽饰的制作中,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帽子装饰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制作件“小熊帽饰”成品若干份。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纸带、胶水、11号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们在草地上还玩耍的图画,问学生:你们也想做回小熊,去玩有趣的游戏吗?
二、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眼部挖空,粘贴。
2、做鼻子,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另找纸张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3、完成。
三、制作主体部分。
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头箍。
1、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
2、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体部件粘贴连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3、请你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五、评价展示。
1.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六、同学们,让我们戴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帽饰,尽情地做游戏吧!
第十课《猪形储钱罐》
教学内容:
制作小猪储蓄罐
教学目标:
1、通过刻、剪、折、粘的方法制作小猪储蓄罐;
2、鼓励创新,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形状的小猪储蓄罐。
一、 激趣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储蓄罐熊。
2、说说储蓄罐的作用。
二、学习制作
1、自学教材
那么,这么漂亮的小猪储蓄罐到底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呢? 观察制作平面图和效果图。
这次制作材料主要是各部分的剪切和粘贴,而粘贴是难点。
2、了解制作的几个步骤。
剪刻:可用剪刀或刻刀将小猪储蓄罐的各条
剪切线剪刻开。其中储蓄罐的长方形口子,需要用刻刀刻出。 粘贴:一是小猪身体部分的粘贴,需要每次沿着粘贴线正确粘贴,不偏不倚,准确到位。二是小猪底部的粘贴,要求先粘贴出四肢,粘贴其他部位。三是将身体与底部组装,需要粘贴牢固。
3、进行制作
一刻剪、二折叠、三粘贴、四组装。
在组装时,特别是身体与底部组装,需要按
要求粘合牢固。
粘合时需要引导学生细心到位,切忌草草了事。。
三、进行评价和表演
可指导学生按照
1、剪刻细致;
2、粘贴到位;
3、组装美观。
这三个要求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材质进行制作储蓄罐。
新课标版劳动与技术
导学案
(下册)
年级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4.组织实际操作活动,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各种工具。
2.初步掌握剪刀、刻刀和裁纸刀的使用方法。 3.教学生学会制作拉花的方法。 4.教学生学会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 三、教学措施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被学生备课、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只有这样才防止发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 劳技 科备课教案
第八课 《面具》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面具的制作中选择色彩,组合造型,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面具。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制作件“面具”成品一份。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说说我们见过的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1)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
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2)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
3、用已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
1、猜一猜,我是谁?
2、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
第九课 《小熊帽饰》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帽饰的制作中,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帽子装饰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制作件“小熊帽饰”成品若干份。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纸带、胶水、11号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们在草地上还玩耍的图画,问学生:你们也想做回小熊,去玩有趣的游戏吗?
二、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眼部挖空,粘贴。
2、做鼻子,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另找纸张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3、完成。
三、制作主体部分。
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头箍。
1、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
2、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体部件粘贴连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3、请你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五、评价展示。
1.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六、同学们,让我们戴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帽饰,尽情地做游戏吧!
第十课《猪形储钱罐》
教学内容:
制作小猪储蓄罐
教学目标:
1、通过刻、剪、折、粘的方法制作小猪储蓄罐;
2、鼓励创新,用不同材料制作不同形状的小猪储蓄罐。
一、 激趣导入
1、请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所见到的各种储蓄罐熊。
2、说说储蓄罐的作用。
二、学习制作
1、自学教材
那么,这么漂亮的小猪储蓄罐到底是怎样制作而成的呢? 观察制作平面图和效果图。
这次制作材料主要是各部分的剪切和粘贴,而粘贴是难点。
2、了解制作的几个步骤。
剪刻:可用剪刀或刻刀将小猪储蓄罐的各条
剪切线剪刻开。其中储蓄罐的长方形口子,需要用刻刀刻出。 粘贴:一是小猪身体部分的粘贴,需要每次沿着粘贴线正确粘贴,不偏不倚,准确到位。二是小猪底部的粘贴,要求先粘贴出四肢,粘贴其他部位。三是将身体与底部组装,需要粘贴牢固。
3、进行制作
一刻剪、二折叠、三粘贴、四组装。
在组装时,特别是身体与底部组装,需要按
要求粘合牢固。
粘合时需要引导学生细心到位,切忌草草了事。。
三、进行评价和表演
可指导学生按照
1、剪刻细致;
2、粘贴到位;
3、组装美观。
这三个要求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材质进行制作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