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讲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讲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3-1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P43-44)

1.S 型细菌菌落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糖荚膜,________毒;R 型细菌菌落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糖荚膜,________毒。

【思考】

1. 格里菲斯实验得出什么结论?他有没有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

2. 艾弗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3. 艾弗里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4. 艾弗里实验用了哪些实验对照?

【典例】

判断题

1. 格里菲斯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2. 艾弗里实验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选择题

1.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 .DNA 是遗传物质 B .RNA 是遗传物质

C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加热杀死的S 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2. 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 .要用同位素标记DNA 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 和蛋白质

C.要区分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 (

3. 在艾弗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 酶处理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 并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 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 .证明R 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 型活细菌的DNA

B .用以补充R 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 .直接证明S 型菌DNA 不是促进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的因素

D .与“以S 型活细菌的DNA 与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4.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B .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 型菌+S 型菌DNA 会得到S 型菌”,因此用S 型菌+R 型菌DNA 也会得到R 型菌

D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 、35S 分别标记DNA 和蛋白质,研究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5.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

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在不含DNA 的生物体内,RNA 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6.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 .若将加热杀死的R 型细菌和S 型细菌的DNA 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死亡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P44)

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_______________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____________,头部内含有_____________。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繁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_________,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2. 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35S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32P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____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考】

1. 为什么选择35S 和32P 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 标记?用14C 和18O 同位素标记可行吗?

2.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典例】

判断题

1.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外壳,然后去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含有35S 。

3. 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 ,然后去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 全都含有32P 。 选择题

1. 用同位素35S 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DNA 进入细菌体内。

A. 35S B. 32P C.35S 和32P D. 不含35S 和32P

2. 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

A. 噬菌体的DNA 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 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DNA 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 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

A .RNA 是遗传物质 B .DNA 是遗传物质

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 .多糖是遗传物质

4. 如果用3H 、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 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3H B .可在DNA 中找到3H 、15N 、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35S D .可在DNA 中找到15N 、32P 、35S

非选择题

1.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和细菌加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所示)。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l )子代噬菌体的DNA 应含有表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各占______个和______个。

(2)子代噬菌体中,只含

有______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没有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 ;子代噬菌体

蛋白质都含有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此实验能证明遗传物质四个理论特点中的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实验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

一、课时作业(十四)P257页第1、5、6、9、13题

二、优化探究P81页判断题

32P 的有______;只含P 的有______个;同时含有3132P 、P 的31

9.(1)32P 、31P ,2,100

(2)0,98,2

(3)34S 噬菌体侵染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35S ,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或蛋白质)是在细菌内用35S 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的。

(4)①DNA 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②能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26噬菌体已将含32P 的DNA 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 (2)①升高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②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讲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3-1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P43-44)

1.S 型细菌菌落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糖荚膜,________毒;R 型细菌菌落表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糖荚膜,________毒。

【思考】

1. 格里菲斯实验得出什么结论?他有没有证明遗传物质是什么?

2. 艾弗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3. 艾弗里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4. 艾弗里实验用了哪些实验对照?

【典例】

判断题

1. 格里菲斯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2. 艾弗里实验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选择题

1.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 .DNA 是遗传物质 B .RNA 是遗传物质

C .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加热杀死的S 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2. 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 .要用同位素标记DNA 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 和蛋白质

C.要区分DNA 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 (

3. 在艾弗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 酶处理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 并与R 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 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A .证明R 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 型活细菌的DNA

B .用以补充R 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C .直接证明S 型菌DNA 不是促进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的因素

D .与“以S 型活细菌的DNA 与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

4.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有关这两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都选用结构简单的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繁殖快、容易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B .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设法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C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 型菌+S 型菌DNA 会得到S 型菌”,因此用S 型菌+R 型菌DNA 也会得到R 型菌

D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 、35S 分别标记DNA 和蛋白质,研究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5.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

A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C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 .在不含DNA 的生物体内,RNA 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6.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 .若将加热杀死的R 型细菌和S 型细菌的DNA 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会死亡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分别观察其遗传作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P44)

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_______________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____________,头部内含有_____________。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繁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_________,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

2. 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35S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32P 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说_____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思考】

1. 为什么选择35S 和32P 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 标记?用14C 和18O 同位素标记可行吗?

2.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典例】

判断题

1.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外壳,然后去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也含有35S 。

3. 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DNA ,然后去侵染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的DNA 全都含有32P 。 选择题

1. 用同位素35S 和32P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DNA 进入细菌体内。

A. 35S B. 32P C.35S 和32P D. 不含35S 和32P

2. 噬菌体在细菌体中合成自己的蛋白质需要 ( )

A. 噬菌体的DNA 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 和细菌的氨基酸

C. 细菌的DNA 和氨基酸 D.细菌的DNA 和噬菌体的氨基酸

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 )

A .RNA 是遗传物质 B .DNA 是遗传物质

C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 .多糖是遗传物质

4. 如果用3H 、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 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3H B .可在DNA 中找到3H 、15N 、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35S D .可在DNA 中找到15N 、32P 、35S

非选择题

1.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和细菌加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所示)。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l )子代噬菌体的DNA 应含有表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各占______个和______个。

(2)子代噬菌体中,只含

有______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没有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 ;子代噬菌体

蛋白质都含有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此实验能证明遗传物质四个理论特点中的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实验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①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呢?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

一、课时作业(十四)P257页第1、5、6、9、13题

二、优化探究P81页判断题

32P 的有______;只含P 的有______个;同时含有3132P 、P 的31

9.(1)32P 、31P ,2,100

(2)0,98,2

(3)34S 噬菌体侵染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35S ,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或蛋白质)是在细菌内用35S 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的。

(4)①DNA 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②能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NA 是遗传物质。

答案:26噬菌体已将含32P 的DNA 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 (2)①升高 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②是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相关内容

  • 高中各科目录
  • 高中各科目录 数学 必修1到必修5文理都学 选修1-1.1-2文科 选修2-1.2-2.2-3理科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 ...

  • 2008.3.20一中教研材料
  • 2008.3.20一中教研材料 作者:刘老师推荐 来源:哈一中 发表时间:2008-3-22 15:55:37 访问次数:2296 人教版必修2三.四章集体备课材料 一.教材内容 (一)在知识结构上的划分 1.课标和考纲要求 课标的内容标准 考纲的内容要求 能力要求 遗传的分子基础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 ...

  • 必修五第四单元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教案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作者的有关情况,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3.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能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 ...

  • 地理必修一教学计划-zfb
  • 高一地理(必修1)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 zfb 1****9008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

  • 高中初中各科目录
  • 各年级各科目知识框架 主讲人:刘敏 高中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必修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必修三 集合与函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Ⅰ) 函数的应用 空间几何体 点.直线.平面之间 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方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必修四 算法初步 统计 概率 •第 ...

  •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刘红仙 一.学情分析: 今学期我安排教高一(9).(10).(11).(12)班,这四个班是理科班,理科班学生特点是擅长理科,文科较弱,大约看过这四个班的分班历史成绩,成绩并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比上学期刚进入高中校园有所进步.因为初中新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 ...

  • 苏教版初高中中学化学目录
  •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新教材教师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单元综合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单元综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 ...

  • 高三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地理教学计划 王谨安 一.新课标要求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内容理念.地理素养,是一个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地理能力.地理意识.地理情感等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在生活中具有地理科学素养的人可以正确评价 ...

  •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全目录
  • 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 必修1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