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亡也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对周边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受文明熏陶少不开化地区的通称。

诸夏--古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这句话亦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夷狄是边远地区,虽无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诸夏这样目无君主。这种解释显然受春秋时期历史环境影响而发挥。“中国自古有礼乐伦常之道,但至春秋时代,诸侯不听命于周天子,大夫专权,无父无君,弒父弒君皆有之。虽有礼乐而无所用。孔子有感而发此论。”(雪公)

另外,《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子的话:“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这种解释在《论语子路》中可以找到佐证。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近观历史,再品这句话,孔子在何种状况下说此言的呢?如果按后一种解释,“夷狄纵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前一种解释如果说在正名,后一种解释则侧重在礼上。礼,止。

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这里的陋实指什么?看来,非指环境,而是指的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远指而近代。“诸夏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亡也。”在子张问行中,孔子就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为哉?”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有君实如无君。君不使臣以礼,臣也不事君以忠。有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失去这个目的,有君又有何意义?孔子感叹,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非形式上华丽的铺张,衣饰上的讲究,如孔子云: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心真情流露。敬,故而知止。

礼是和,是信,具有相互性,而非单方面的提高。“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圣人以包容之心且难以观之,民众如何能忍受?

试看当时的各国国君与政要大臣是如何问孔子为政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看他们的提问与心中所思,是什么?霸权主义!单方面的要求与高压政策。他们真正希望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不是周之礼乐文明,而是如何使民无条件的臣服。孟子对此义正辞严的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政者,正也。上位者做出表率,能够“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下位者,自然敬之,忠之,劝勉之。爱敬尽于事亲,德教自然而然的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孔子凛然的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的目的是引导民众向善。“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齐景公得圣人提点,但是他的领悟力只在最低层面的温饱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点化景公的是礼之止。治国平天下重在人伦关系上,关系悖乱,是祸乱的根源。景公领悟的是食粟的有无,这如何能取信于民?有如此思想,他最后的结局“虽然有马千驷,但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也不足为怪了。孔子慨叹“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这样的春秋大义!崇德之行!

夷狄缺少的是什么?不是物力贫穷而是道的警醒。如果诸夏认识不到此点,有君也将是夷狄之状态。武力的侵略与震慑,再富也不过三代。国可亡,人可灭,但永恒的是什么?是道义!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对周边如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受文明熏陶少不开化地区的通称。

诸夏--古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这句话亦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认为,夷狄是边远地区,虽无礼乐教化,犹有其君,不同于诸夏这样目无君主。这种解释显然受春秋时期历史环境影响而发挥。“中国自古有礼乐伦常之道,但至春秋时代,诸侯不听命于周天子,大夫专权,无父无君,弒父弒君皆有之。虽有礼乐而无所用。孔子有感而发此论。”(雪公)

另外,《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程子的话:“夷狄且有君长,不如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这种解释在《论语子路》中可以找到佐证。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近观历史,再品这句话,孔子在何种状况下说此言的呢?如果按后一种解释,“夷狄纵有君,不如诸夏之无君。”前一种解释如果说在正名,后一种解释则侧重在礼上。礼,止。

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蔑弃夷狄之粗野之风,但孔子曾经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由此深入的想,君子居之九夷,为何九夷就不陋了呢?这里的陋实指什么?看来,非指环境,而是指的礼的风貌。有持礼之人的教化,有这样礼的气氛,一箪食,一瓢饮,何止回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躬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夷狄欠缺的是礼的文化,行于止的敬。君子忧道不忧贫。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这句话是远指而近代。“诸夏之有君也,不如诸夏之亡也。”在子张问行中,孔子就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为哉?”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有君实如无君。君不使臣以礼,臣也不事君以忠。有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失去这个目的,有君又有何意义?孔子感叹,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非形式上华丽的铺张,衣饰上的讲究,如孔子云: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内心真情流露。敬,故而知止。

礼是和,是信,具有相互性,而非单方面的提高。“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圣人以包容之心且难以观之,民众如何能忍受?

试看当时的各国国君与政要大臣是如何问孔子为政的。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齐景公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看他们的提问与心中所思,是什么?霸权主义!单方面的要求与高压政策。他们真正希望从孔子那里学来的不是周之礼乐文明,而是如何使民无条件的臣服。孟子对此义正辞严的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政者,正也。上位者做出表率,能够“临之以庄,孝慈,举善而教不能”,下位者,自然敬之,忠之,劝勉之。爱敬尽于事亲,德教自然而然的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孔子凛然的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的目的是引导民众向善。“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齐景公得圣人提点,但是他的领悟力只在最低层面的温饱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点化景公的是礼之止。治国平天下重在人伦关系上,关系悖乱,是祸乱的根源。景公领悟的是食粟的有无,这如何能取信于民?有如此思想,他最后的结局“虽然有马千驷,但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也不足为怪了。孔子慨叹“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这样的春秋大义!崇德之行!

夷狄缺少的是什么?不是物力贫穷而是道的警醒。如果诸夏认识不到此点,有君也将是夷狄之状态。武力的侵略与震慑,再富也不过三代。国可亡,人可灭,但永恒的是什么?是道义!


相关内容

  •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三)语文Word版含答案
  • 新课标II区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三)语文 一.知识巩固 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 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 C.① ...

  • 论语第三-八佾
  • 八佾篇第三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 ...

  • 部编本七上历史材料研读文言文翻译
  • 部编本七上历史材料研读文言文翻译 1,P13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据,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译文:我们华夏民族,本来不是一个民族演化而来.自远古时代,各诸侯杂居交融,去除了各自差异,留存了共通之处,逐渐演化形成一个民族----华夏,也就是 ...

  • 华夏:"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 说起"华夏",我们的脑海中很自然地响起了那首儿童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熟悉旋律: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娃哈哈娃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其实,"华夏"名称,真的就是"我们的 ...

  • 移民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 ●历史地理讲座 移民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葛剑雄 曹树基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是一个民族的集合体.中华民族的组成有很多必然的原因,但各民族的移民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东汉末年至三国期间,长江下游的汉人(包括来自北方和江淮之间的移民)全面控制了山区的山越人聚居区.虽然当 ...

  • 齐鲁文化与华夏民族圈
  • 作者:刘爱敏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12日 16版) 华夏,最初是对居住在中原地区汉族先人的称呼,以区别于四周的夷.狄.戎.蛮少数民族,汉代以后始称汉族.可信文献中,"华夏"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

  •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史观的演变
  • 在 中国 历史 上,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 政治 上由分裂走向空前统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关系十分活跃和封建 社会 的 发展 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增多,民族关系的变动成为 影响 这个时期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不论是魏晋时期的政权更迭,五胡十六国的骤兴骤亡,还是隋唐时期的" ...

  • 闲话汉水与汉族
  • 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晋人陶渊明,虽然是个远离世事的洒脱之士,但在<桃花源记>中一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显露出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正统.即使是在战乱中的晋朝,汉仍被士大夫们尊为正朔. "汉"追根溯源,始 ...

  •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经五千年沧桑岁月,中华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与融汇,却始终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民族认同感一脉相承,而且越是历经磨难,遭遇坎坷,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越是增强.千百年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日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