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杂志2008年6月第7卷第6期 ChinJDifficandComplCas,June2008,Vol.7No.6
・343・
异常引起脑梗死的中间环节。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吸烟以及细胞因
α、子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2内毒素、β均可导致血管紧张素II、白介素21、转化生长因子2内皮功能障碍,同时增加PAI21的表达和分泌
[9]
管疾病分册,1999,7(4):2182221.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
科杂志,1996,29(6):3792380.
3 CelermajerDS,SorensenKE,GoochVM,etal.Noninvasivedetectionof
endothelialdysfunctioninchildrenandadultsatriskofatherosclerosis[J].Lancet,1992,340(8828):111121115.
4 NordtTK,LutziS,RuefJ,etal.Attenuationbyfibratesof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type21expressioninhumanarterialsmoothmusclecells[J].ThrombHaemost,2001,86(5):130521313.
5 吴延花,曹勇军,刘春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与动
,尤
其是高脂血症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引起PAI21
的过度释放。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脑梗死患者血浆PAI21活性与血管内皮功能呈负相关,PAI21活性增高导致血浆纤溶活性降低,可能是血管
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7(15):5342537.
6 吴以岭,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的新靶点[J].疑难病杂志,2006,5(5):356.
7 刘涛,刘智明,马洁韬,等.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与功能障碍相
内皮功能异常引起脑梗死的中间环节。血管内皮功
能异常通过改变纤溶活性,是诱发脑梗死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中,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PAI21以维持纤溶系统平衡可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 张琦,张颖冬.PAI21关性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8223083.
8 邱燕陵,史燕顺,陈飞.[J,2004,8(31):
6,fibrinolysis,andvascularhomeosta2,2001,87(Suppl):18224.
(收稿日期:2008-02-18)
诊疗指南
编者按 2008年春夏之交,我国安徽省阜阳市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并有死亡病例报告,之后广东、河南、浙江等省也发生流行,此次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并发布《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现将《指南》中有关诊断、治疗部分摘要如下。
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
1 临床表现
1.1 疑似病例 年龄5周岁以下,近3天内有发热病史,并
符合重症病例条件之一者,应依照重症病例处理。
2.2 重症病例 凡符合重症病例条件者,应立即转诊至儿
有以下任意2项表现者:(1)有咳嗽、呕吐等症状;(2)出现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3)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4)胸片异常;(5)有上述类似病例接触史。
1.2 重症病例 疑似病例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持续高
童专科医院或者具有儿科、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以上医院治疗。辅助检查:(1)入院后进行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糖、凝血三项及D2二聚体、心肌酶、C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心电图、胸片检查(有条件者尽可能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2)对有神经系统表现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和脑、脊髓磁共振检查。治疗原则:(1)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2)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例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3)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5)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6)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7)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本刊编辑部)
热不退;(2)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加重
,意识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异常;(4)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肺部湿口罗音增多或出现肺实变体征;(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
99增高(>15×10ΠL)或显著降低(
高(>9mmolΠL);(7)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
2 临床处理参考意见
2.1 疑似病例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需留观:(1)外周血WBC计数增高或降低;(2)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且
病程在4天之内;(3)发热持续2d以上不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每天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胸片;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留观期间出现
疑难病杂志2008年6月第7卷第6期 ChinJDifficandComplCas,June2008,Vol.7No.6
・343・
异常引起脑梗死的中间环节。研究发现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吸烟以及细胞因
α、子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肿瘤坏死因子2内毒素、β均可导致血管紧张素II、白介素21、转化生长因子2内皮功能障碍,同时增加PAI21的表达和分泌
[9]
管疾病分册,1999,7(4):2182221.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
科杂志,1996,29(6):3792380.
3 CelermajerDS,SorensenKE,GoochVM,etal.Noninvasivedetectionof
endothelialdysfunctioninchildrenandadultsatriskofatherosclerosis[J].Lancet,1992,340(8828):111121115.
4 NordtTK,LutziS,RuefJ,etal.Attenuationbyfibratesof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type21expressioninhumanarterialsmoothmusclecells[J].ThrombHaemost,2001,86(5):130521313.
5 吴延花,曹勇军,刘春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与动
,尤
其是高脂血症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引起PAI21
的过度释放。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脑梗死患者血浆PAI21活性与血管内皮功能呈负相关,PAI21活性增高导致血浆纤溶活性降低,可能是血管
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7(15):5342537.
6 吴以岭,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的新靶点[J].疑难病杂志,2006,5(5):356.
7 刘涛,刘智明,马洁韬,等.早期脑梗死影像学诊断与功能障碍相
内皮功能异常引起脑梗死的中间环节。血管内皮功
能异常通过改变纤溶活性,是诱发脑梗死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中,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PAI21以维持纤溶系统平衡可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 张琦,张颖冬.PAI21关性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8223083.
8 邱燕陵,史燕顺,陈飞.[J,2004,8(31):
6,fibrinolysis,andvascularhomeosta2,2001,87(Suppl):18224.
(收稿日期:2008-02-18)
诊疗指南
编者按 2008年春夏之交,我国安徽省阜阳市发生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并有死亡病例报告,之后广东、河南、浙江等省也发生流行,此次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引起的。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并发布《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现将《指南》中有关诊断、治疗部分摘要如下。
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
1 临床表现
1.1 疑似病例 年龄5周岁以下,近3天内有发热病史,并
符合重症病例条件之一者,应依照重症病例处理。
2.2 重症病例 凡符合重症病例条件者,应立即转诊至儿
有以下任意2项表现者:(1)有咳嗽、呕吐等症状;(2)出现精神差、易激惹、肢体无力及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3)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4)胸片异常;(5)有上述类似病例接触史。
1.2 重症病例 疑似病例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1)持续高
童专科医院或者具有儿科、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以上医院治疗。辅助检查:(1)入院后进行血、尿、便常规,血生化、血糖、凝血三项及D2二聚体、心肌酶、C反应蛋白、动脉血气,心电图、胸片检查(有条件者尽可能行胸部CT检查)。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复查。(2)对有神经系统表现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和脑、脊髓磁共振检查。治疗原则:(1)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2)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例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3)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4)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5)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6)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7)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本刊编辑部)
热不退;(2)肌无力、肢体抖动、抽搐等加重
,意识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3)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血压异常;(4)呼吸困难或节律不整、紫绀,肺部湿口罗音增多或出现肺实变体征;(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
99增高(>15×10ΠL)或显著降低(
高(>9mmolΠL);(7)胸片异常在短期内明显加重。
2 临床处理参考意见
2.1 疑似病例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需留观:(1)外周血WBC计数增高或降低;(2)手、足、口腔、肛周疱疹或溃疡,且
病程在4天之内;(3)发热持续2d以上不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每天复查血常规,必要时复查胸片;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留观期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