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君子”在《论语》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孔子试图通过塑造“君子”的形象,为世人树立行事榜样,并表达自己的思想诉求。本文以“君子”在《论语》中独特的主体地位为切入点,从道德德行、知识、批判性的社会政治生活三方面入手,简单分析君子在社会生活及个人修养上的主体地位,进而解释孔子的儒家哲学渗透出的君子观。 一、君子是道德德行的主体 具有道德德行是君子的重要特征,甚至可以说,判断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标准就是一个人是否是道德德行的主体。在性善的人性论提供了人可以成为君子的可能以后,道德德行成为了确保人成为君子的关键一环,因为道德是统领君子行动的要旨,很多行事和做人的原则——如中庸、仁爱,都是放到这里进行的诠释。尽管君子应该是各方面——比如下面将会谈到的知识、政治生活的主体,但只有具备了道德德行,知识的储备和政治的批判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对于《论语》中君子观的概念之前有过不少论述,对道德这个重点的阐释也有很多,在这部分的开始我先对前人的一些观点发表自己的理解。有的评述认为,“在我国古代,‘德’与‘道’是分开的,‘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而‘德’是‘道’的外化,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对于“道”和“德”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没错的,但是在把握君子整体特征时不需要将两者分裂开来,道德本身是一个整体。君子持有道当然可以说是德,但道不一定只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德也不一定只是道外化的表现,做人行事是两者是同一统领的。还有观点认为,“把‘德行’作为四科之首,这是由孔子的政治观所决定的。在孔子看来,政治的最高境界是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执政者有良好的道德就能收到满意的政治效果。”这里的逻辑顺序是不对的,政治不是决定君子应该有德行的根源和目的,而是君子要将德行外化的表现,希望通过政治来表达自己的主张,让统治者施行德治以期达到人民和国家都具有道德的目的。 在道德德行中,中庸和仁爱是两个君子需要具备的重要原则,在德行中具有决定作用。中庸的内涵是广泛的。程颐的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将中庸定位为天道,推向一个很高的理想境界,虽然很难实现,但依然是每个人、尤其是君子追求的目标。《论语》中孔子也把中庸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就将中庸摆在了一个“至德”的高地位。在具体生活中中庸也可以有细化体现,简单说就是讲求既无过也无不及,用折中调和的原则做人行事。比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就是讲君子在处理关系时姿态的中和。又如《论语·子路》里讲“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把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且不盲从附和,这里“和”的概念是承认个性前提下的和谐,可以看做是中庸在实践生活中的扩展运用。包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讲的则是君子的气质需要内外兼修。 仁爱即《论语》中多次提到的“仁”,也是孔子一种最高道德的名称,但“仁”在古书中由于意义相近往往与“人”相混,所以“仁”更倾向于做人的态度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说仁爱的人要好好看待、爱护他人。我认为《论语》中对“仁”论述最精当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一表述将仁的含义具化为做人的原则,坚持这一点就可以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论语》中与此相仿的论述还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表述如何施行仁的原则。仁爱在道德德行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勾连了君子的内外两方面,无论是自身修养还是立身行事,仁都可以起到指导的作用。《论语》中有两处是结合这两方面对仁爱的论述,一处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讲的是樊迟问仁孔子的回答;还有一处是子贡问如何实现仁,孔子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说的是在处理与人的关系中实现自我道德提高。 在《论语》中提到君子应该具有很多种德行,除上面论述的两点外,还有一些更具体的品德。比如讲君子要有“九思”、“三戒”,从反面讲君子要避免“三愆”,三达德中除仁以外还要有智有勇,还要有诚信。这些品德都是君子希望实现的,每一条都可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追求。同中庸与仁爱相比,相当于让生活更道德的补充,不过当然对于把握君子作为道德德行的主体也有重要意义。 二、君子是知识的主体 讲君子是知识的主体,其实是在说君子重视学习。但在《论语》中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知识”的概念可能有所泛化,在有些方面会和道德的内容重合。比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这里学习的内容就涉及到君子如何做人立身。本部分要探讨君子是知识的主体、探讨君子重视学习,着重研究君子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式,内容不是论述的重点。 《论语》的第一条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所说的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知识,就是指一种学习的方式,是孔子强调的将学习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论语》中对这一主张的论述还有很多,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表达的是孔子要求君子在掌握知识时要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结合起来,先学习文本,再独立思考,最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赋予所学东西以价值。君子学习的方式不只是掌握单纯的知识,在生活中还表现为向他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对此最好的论述;包括“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提到的是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更说明了向他人学习这种方式的重要。 上面所提到的“犯而不校”其实就是一种君子对待学习的态度,重在追求知识而宽容他人的冒犯。君子对于学统是十分重视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这里孔子自信强于他人的地方不是忠信,而是他更爱好学习。然而如何对待学习?“君子习得‘文’、‘礼’的‘求道’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需要有持久的恒心和耐心。在此过程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能在寂寞中享受方能得大道,成大器。”说君子习得知识需要恒心和耐心没错,但是君子却不寂寞,君子只是把知识作为学习中追求的纯粹目标。《论语·泰伯》中讲“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讲的就是君子对做学问渴求的态度,时刻吧知识作为追逐的目标;又比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则表述了对于学问三种层进的态度,以学习的知识为乐是君子比较好的学习态度;还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讲的更具有现实意义,孔子强调了知识才是学者的目标,将学问用来装饰自己不应该是君子学习的目的。
摘要:“君子”在《论语》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孔子试图通过塑造“君子”的形象,为世人树立行事榜样,并表达自己的思想诉求。本文以“君子”在《论语》中独特的主体地位为切入点,从道德德行、知识、批判性的社会政治生活三方面入手,简单分析君子在社会生活及个人修养上的主体地位,进而解释孔子的儒家哲学渗透出的君子观。 一、君子是道德德行的主体 具有道德德行是君子的重要特征,甚至可以说,判断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标准就是一个人是否是道德德行的主体。在性善的人性论提供了人可以成为君子的可能以后,道德德行成为了确保人成为君子的关键一环,因为道德是统领君子行动的要旨,很多行事和做人的原则——如中庸、仁爱,都是放到这里进行的诠释。尽管君子应该是各方面——比如下面将会谈到的知识、政治生活的主体,但只有具备了道德德行,知识的储备和政治的批判才具有存在的意义。 对于《论语》中君子观的概念之前有过不少论述,对道德这个重点的阐释也有很多,在这部分的开始我先对前人的一些观点发表自己的理解。有的评述认为,“在我国古代,‘德’与‘道’是分开的,‘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而‘德’是‘道’的外化,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对于“道”和“德”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没错的,但是在把握君子整体特征时不需要将两者分裂开来,道德本身是一个整体。君子持有道当然可以说是德,但道不一定只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德也不一定只是道外化的表现,做人行事是两者是同一统领的。还有观点认为,“把‘德行’作为四科之首,这是由孔子的政治观所决定的。在孔子看来,政治的最高境界是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执政者有良好的道德就能收到满意的政治效果。”这里的逻辑顺序是不对的,政治不是决定君子应该有德行的根源和目的,而是君子要将德行外化的表现,希望通过政治来表达自己的主张,让统治者施行德治以期达到人民和国家都具有道德的目的。 在道德德行中,中庸和仁爱是两个君子需要具备的重要原则,在德行中具有决定作用。中庸的内涵是广泛的。程颐的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将中庸定位为天道,推向一个很高的理想境界,虽然很难实现,但依然是每个人、尤其是君子追求的目标。《论语》中孔子也把中庸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就将中庸摆在了一个“至德”的高地位。在具体生活中中庸也可以有细化体现,简单说就是讲求既无过也无不及,用折中调和的原则做人行事。比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就是讲君子在处理关系时姿态的中和。又如《论语·子路》里讲“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把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且不盲从附和,这里“和”的概念是承认个性前提下的和谐,可以看做是中庸在实践生活中的扩展运用。包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讲的则是君子的气质需要内外兼修。 仁爱即《论语》中多次提到的“仁”,也是孔子一种最高道德的名称,但“仁”在古书中由于意义相近往往与“人”相混,所以“仁”更倾向于做人的态度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就是说仁爱的人要好好看待、爱护他人。我认为《论语》中对“仁”论述最精当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一表述将仁的含义具化为做人的原则,坚持这一点就可以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论语》中与此相仿的论述还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表述如何施行仁的原则。仁爱在道德德行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勾连了君子的内外两方面,无论是自身修养还是立身行事,仁都可以起到指导的作用。《论语》中有两处是结合这两方面对仁爱的论述,一处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讲的是樊迟问仁孔子的回答;还有一处是子贡问如何实现仁,孔子说“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卫灵公》),说的是在处理与人的关系中实现自我道德提高。 在《论语》中提到君子应该具有很多种德行,除上面论述的两点外,还有一些更具体的品德。比如讲君子要有“九思”、“三戒”,从反面讲君子要避免“三愆”,三达德中除仁以外还要有智有勇,还要有诚信。这些品德都是君子希望实现的,每一条都可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追求。同中庸与仁爱相比,相当于让生活更道德的补充,不过当然对于把握君子作为道德德行的主体也有重要意义。 二、君子是知识的主体 讲君子是知识的主体,其实是在说君子重视学习。但在《论语》中学习的内容是广泛的,“知识”的概念可能有所泛化,在有些方面会和道德的内容重合。比如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这里学习的内容就涉及到君子如何做人立身。本部分要探讨君子是知识的主体、探讨君子重视学习,着重研究君子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式,内容不是论述的重点。 《论语》的第一条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里所说的按照一定的时间去实习知识,就是指一种学习的方式,是孔子强调的将学习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论语》中对这一主张的论述还有很多,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表达的是孔子要求君子在掌握知识时要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结合起来,先学习文本,再独立思考,最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赋予所学东西以价值。君子学习的方式不只是掌握单纯的知识,在生活中还表现为向他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对此最好的论述;包括“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论语·泰伯》),提到的是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更说明了向他人学习这种方式的重要。 上面所提到的“犯而不校”其实就是一种君子对待学习的态度,重在追求知识而宽容他人的冒犯。君子对于学统是十分重视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这里孔子自信强于他人的地方不是忠信,而是他更爱好学习。然而如何对待学习?“君子习得‘文’、‘礼’的‘求道’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需要有持久的恒心和耐心。在此过程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能在寂寞中享受方能得大道,成大器。”说君子习得知识需要恒心和耐心没错,但是君子却不寂寞,君子只是把知识作为学习中追求的纯粹目标。《论语·泰伯》中讲“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讲的就是君子对做学问渴求的态度,时刻吧知识作为追逐的目标;又比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则表述了对于学问三种层进的态度,以学习的知识为乐是君子比较好的学习态度;还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讲的更具有现实意义,孔子强调了知识才是学者的目标,将学问用来装饰自己不应该是君子学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