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成长日记
刘蔓英
东莞市东城区第一小学 邮编:523121
[摘要] 数学日记就像一个聚宝盆,学生不仅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写日记,还能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是让人快乐的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数学日记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从小爱数学日记,从小写数学日记,培养写数学日记的习惯。
[关键词] 成长日记 小学生
引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上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重要形式,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和悟数学的有效途径。‚数学日记‛的自然切实性、灵活性,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机会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到数学即生活;让学生在熟彩悉、亲近的环境中增添自信,发现生命的灿烂,得到全面发展。数学日记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方式, 通过数学日记, 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中我的做法。
一、从情感疏导入手,消除学生写日记的畏难情绪
‚数学日记‛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者对每次数学教学内 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向教师请教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低年级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对一切都存在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写数学日记对学生来说,是件新鲜事,因而开始时学生兴趣可能很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往往很难坚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此,教师要积极发现他们日记的精彩之处,鼓励他们持之以恒。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评价时,应以表扬为主,如‚你真棒!‛‚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还可采用‚笑脸‛、‚五星‛、‚红旗‛、‚红花‛等形象图形评价,因为红旗、红花等是低年级儿童非常喜爱的奖品。平时经常宣读好的数学日记,选出好的作品举行小型展览会,给同学们以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我还在家长会上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增进感情;通过展览营造氛围;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让先行者带动后来者,实现全员动手写日记
1、恰当引导,培养先行者
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写日记的难度可能不小。不出意外,当我刚在班内提到‚写数学日记‛时,学生们一脸茫然。于是,我告诉学生写数学日记并不难,把自己身边找到的数学知识写下来,把怎样用数学去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记下来,就是很好的数学日记。如我在学习除法之后就有一个学生写出这样的日记:
窗花
这星期的星期二,我和妈妈想把一些窗花贴在窗上,于是,我们就开始做窗花。妈妈对我说:‚我们要用10分钟做4朵窗花,那你说每五分钟做几朵窗花?‛我对妈妈说:‚10里面有两个5,10÷5=2,4可以分成2和2,那就刚好得出5分钟做2朵窗花。‛
妈妈说:‚你说得很对,那我们就用5分钟做4朵窗花吧。‛
我说:‚五分钟怎么能做4朵窗花呢?‛
妈妈说:‚现在是有两个人在做窗花,我们两人一起做还是用5分钟。你我都用这些时间各做两朵窗花,加起来就是4朵窗花了。‛
于是,我们用5分钟做了4朵漂亮的窗花。
数豆豆
今天,妈妈准备煮豆豆给我们吃。
妈妈煮豆豆之前,先让我数一数有几粒豆豆。我把所有的豆豆拿出口袋,再10粒10粒的往里拿。当我拿到30粒是时候,发现桌上只剩下6粒,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共有36粒豆豆。我想:36粒豆豆。4个人,每人能吃几粒呢?36÷4=9(粒)哦,原来每人吃9粒啊!
我还会在下面进行点评:‚你真是个有心人,在看妈妈煮豆豆时,能想到提数学问题,可见,你和数学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你是个有数学、用数学的小能手。
2、百花齐放,全员参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数学日记,我要求学生写真事、诉真情、说真话,开始可以只写几句,以后可以越写越多,循序渐进。非常可喜的是,学生的日记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内容越来越丰富,还有不少学生写出了非常有趣的数学童话故事。对优秀日记我有时在班内朗读,有时打印成稿贴到‚班级展示台‛上供学生观摩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对日记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周都有学生找到我,领个新本子回家写日记,写日记的队伍慢慢壮大了。现在,全班学生都养成了每周写一篇日记的习惯。
三、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开始写数学日记会感到无从下手。首先,可让学生从写一句话的日记入手, 继而到二、三句话,再慢慢到写几句话以上。
低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开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命题,如,一年级学了《元、角、分》后,布置一道家庭作业,到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或到菜市场了解蔬菜的价钱;或了解1元能买什么?任选一项,把亲自实践的结果记下来。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我就降低要求,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画图表示,还可配上漂亮的插图。写日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可简短些,只写两、三句话,也可稍长些,让学生有灵活发挥的余地。
虽然,一、二年级学生写的数学日记还很稚嫩,但只要坚持撰写,让学生先就某个方面的情况,训练学生写,然后任选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写。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阅数据等)进行搜索,扩展写作的范围,从扶到放,这样个性化的数学日记便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了。
(一) 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图,先让学生 ‚读图‛两分钟,再根据图编一个小故事。优等生先做示范,把编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学生模仿,同位之间互听互编,层层递进。一个学期下来,大多数学生看图编故事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我就鼓励学生把编的故事试着写下来,就变成了数学日记。学生还能把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题把它记录下来,在学习了10的认识后,学生就把我讲的故事写成数学日记如:
吃药水
今天我生病,是咳嗽,爸爸说要吃止咳药水。
我跟爸爸去医院,让医生开了止咳药水。药水是粉红色的,真漂亮。医生说一天3次、一次8毫升,我开始吃药水了,量器是一个标有1毫升、2毫升3毫升的小杯。我在想8毫升怎么算?一杯3毫升,两杯是3+3=6毫升,不够8毫升,三杯是3+3+3=9毫升。多了1毫升。我想怎样有8毫升。我想起数学课的填未知数,两杯是3+3=6,6+( )=8。8可以分成6和2,所以6+2=8。我要喝两杯3毫升的和一杯2毫升的,加起来是8毫升。吃完药后,我很开心。数学真有用,我要用心学。
0和9
从前,有0至9的数字。其中9最大,0最小。9每天说0没用,0很伤心。
有一天,数字1知道了这件事,他说:‚别伤心,你站到我的右边来年看看谁最大。‛
第二天,他们找到9,0就站在1的右边组成10,这时2和3也站了出来,他们站到了0的右边组成1023,9见了,只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
我的点评是:‚你的故事很行动,寓意深刻,很好。‛
(二) 鼓励学生写“心语”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数学日记里写心里话,可以对老师,也可以对同学,甚至对家里人。也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之处或感兴趣之处。这样,‚心语‛日记就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心语‛日记,教师可以了解到各层次学生的思想,感受到他们跳跃的生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感情非常单纯。
数学日记就如同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的教学,折射出学生对我的态度,时刻提醒我要不断地了解学生,提高自己。
(三) 鼓励学生写“反思”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能力
鼓励学生写‚反思‛型日记,不断地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不断地进行自我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学习。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意识。
1、整理知识,形成知识链。
指导学生通过数学日记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回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位学生写到:今天,我认真地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并发现了以下几条规律:
(1)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遇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时,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遇到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第一,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第二,从高位比起。
(4)‚满十进一‛。例如:10个一百是一千。
有了这些规律,我觉得这一课并不难学。
2、剖析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能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日记的形式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想想自己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临近考试,有个学生写道,我有一个超级复习方法。就是:看、读、想。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看:我把在《练习册》和试卷 、数学书中做错的题目看了一遍,然后就在桌面上用手重新做了一遍。这就是所谓的看。 读:就是把题目读出来并解释。
想:就是把刚才读出来的题目不明白或做错的地方再思考一下,想到明白为止。
瞧,这就是我的超级复习方法。是不是很棒啊!
(四) 鼓励学生写“延伸”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选择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数学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查阅书籍、与大人交谈等),了解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选择和整理能力。
如在教了‚厘米和米‛一课后,我鼓励学生查阅有关长度知识。有位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日记:
1千米有多少步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到操场数一数一千米有多少步。先试100米有多少步,我慢步行走,结果100米就有166步,我想我们学过10个100是1000,那10个166就是1660,10×166=1660(步)。原来1000米有1660步。
五、数学日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从学生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走进了生活,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体现了一定深度的数学发现、数学应用和数学思考的水平,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去写有趣的数学日记如:
有趣的‚金字塔‛
放寒假的时候,我的七姑老爷来我家作客。有一天吃饭时,他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给你六根火柴,要你摆出四个一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怎么摆,开始,我们大家只是在平面上想问题,谁也没想出答案。后来,我爸先想出来了。他没直接说出答案,而是用三个字提醒我:‚金字塔。‛我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古埃及金字塔的形象。于是,我也想出了答案:先用三根火柴在平面上摆一个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斜搭一根到中间,就形成了带有四个等边三角形的‚金字塔‛了。通过做这道题,我学会了用立体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我的点评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金字塔‛。你是一很爱动脑筋的孩子,数学有很多奥秘像‚金字塔‛一样有趣,快去探索吧!
写数学日记,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睁大了眼睛看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尤为重要的是,梳理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数学素养。
数学日记能记录学生数学知识成长的足迹,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数学的烙印,这必将是他们终身享受数学的重要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撰写‚数学成长日记‛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让熟悉的环境、亲近的素材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燃起主动探索、勇于挑战数学问题的欲望,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坚持写‚数学日记‛能引导他们形成自觉反思、感悟数学的意识,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维的习惯。学生们‚能自主回顾知识与技能,总结数学活动经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最佳效果。
[1] 作者:陈清容 小学生数学成长日记[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第9页和第12页)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数学成长日记
刘蔓英
东莞市东城区第一小学 邮编:523121
[摘要] 数学日记就像一个聚宝盆,学生不仅能够根据学习内容写日记,还能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问题。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是让人快乐的科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数学日记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从小爱数学日记,从小写数学日记,培养写数学日记的习惯。
[关键词] 成长日记 小学生
引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上实施表现性评价的重要形式,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和悟数学的有效途径。‚数学日记‛的自然切实性、灵活性,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机会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到数学即生活;让学生在熟彩悉、亲近的环境中增添自信,发现生命的灿烂,得到全面发展。数学日记是表现性评价的一种方式, 通过数学日记, 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写好数学日记中我的做法。
一、从情感疏导入手,消除学生写日记的畏难情绪
‚数学日记‛就是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者对每次数学教学内 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向教师请教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低年级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对一切都存在着好奇心和新鲜感。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写数学日记对学生来说,是件新鲜事,因而开始时学生兴趣可能很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往往很难坚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因此,教师要积极发现他们日记的精彩之处,鼓励他们持之以恒。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则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评价时,应以表扬为主,如‚你真棒!‛‚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还可采用‚笑脸‛、‚五星‛、‚红旗‛、‚红花‛等形象图形评价,因为红旗、红花等是低年级儿童非常喜爱的奖品。平时经常宣读好的数学日记,选出好的作品举行小型展览会,给同学们以充分的肯定,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浓。我还在家长会上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支持。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增进感情;通过展览营造氛围;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让先行者带动后来者,实现全员动手写日记
1、恰当引导,培养先行者
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多,写日记的难度可能不小。不出意外,当我刚在班内提到‚写数学日记‛时,学生们一脸茫然。于是,我告诉学生写数学日记并不难,把自己身边找到的数学知识写下来,把怎样用数学去解决身边问题的过程记下来,就是很好的数学日记。如我在学习除法之后就有一个学生写出这样的日记:
窗花
这星期的星期二,我和妈妈想把一些窗花贴在窗上,于是,我们就开始做窗花。妈妈对我说:‚我们要用10分钟做4朵窗花,那你说每五分钟做几朵窗花?‛我对妈妈说:‚10里面有两个5,10÷5=2,4可以分成2和2,那就刚好得出5分钟做2朵窗花。‛
妈妈说:‚你说得很对,那我们就用5分钟做4朵窗花吧。‛
我说:‚五分钟怎么能做4朵窗花呢?‛
妈妈说:‚现在是有两个人在做窗花,我们两人一起做还是用5分钟。你我都用这些时间各做两朵窗花,加起来就是4朵窗花了。‛
于是,我们用5分钟做了4朵漂亮的窗花。
数豆豆
今天,妈妈准备煮豆豆给我们吃。
妈妈煮豆豆之前,先让我数一数有几粒豆豆。我把所有的豆豆拿出口袋,再10粒10粒的往里拿。当我拿到30粒是时候,发现桌上只剩下6粒,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一共有36粒豆豆。我想:36粒豆豆。4个人,每人能吃几粒呢?36÷4=9(粒)哦,原来每人吃9粒啊!
我还会在下面进行点评:‚你真是个有心人,在看妈妈煮豆豆时,能想到提数学问题,可见,你和数学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你是个有数学、用数学的小能手。
2、百花齐放,全员参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数学日记,我要求学生写真事、诉真情、说真话,开始可以只写几句,以后可以越写越多,循序渐进。非常可喜的是,学生的日记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内容越来越丰富,还有不少学生写出了非常有趣的数学童话故事。对优秀日记我有时在班内朗读,有时打印成稿贴到‚班级展示台‛上供学生观摩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对日记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周都有学生找到我,领个新本子回家写日记,写日记的队伍慢慢壮大了。现在,全班学生都养成了每周写一篇日记的习惯。
三、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开始写数学日记会感到无从下手。首先,可让学生从写一句话的日记入手, 继而到二、三句话,再慢慢到写几句话以上。
低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开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命题,如,一年级学了《元、角、分》后,布置一道家庭作业,到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或到菜市场了解蔬菜的价钱;或了解1元能买什么?任选一项,把亲自实践的结果记下来。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我就降低要求,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画图表示,还可配上漂亮的插图。写日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可简短些,只写两、三句话,也可稍长些,让学生有灵活发挥的余地。
虽然,一、二年级学生写的数学日记还很稚嫩,但只要坚持撰写,让学生先就某个方面的情况,训练学生写,然后任选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写。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阅数据等)进行搜索,扩展写作的范围,从扶到放,这样个性化的数学日记便不再是可望而不可求了。
(一) 鼓励学生写“生活”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图,先让学生 ‚读图‛两分钟,再根据图编一个小故事。优等生先做示范,把编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学生模仿,同位之间互听互编,层层递进。一个学期下来,大多数学生看图编故事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我就鼓励学生把编的故事试着写下来,就变成了数学日记。学生还能把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题把它记录下来,在学习了10的认识后,学生就把我讲的故事写成数学日记如:
吃药水
今天我生病,是咳嗽,爸爸说要吃止咳药水。
我跟爸爸去医院,让医生开了止咳药水。药水是粉红色的,真漂亮。医生说一天3次、一次8毫升,我开始吃药水了,量器是一个标有1毫升、2毫升3毫升的小杯。我在想8毫升怎么算?一杯3毫升,两杯是3+3=6毫升,不够8毫升,三杯是3+3+3=9毫升。多了1毫升。我想怎样有8毫升。我想起数学课的填未知数,两杯是3+3=6,6+( )=8。8可以分成6和2,所以6+2=8。我要喝两杯3毫升的和一杯2毫升的,加起来是8毫升。吃完药后,我很开心。数学真有用,我要用心学。
0和9
从前,有0至9的数字。其中9最大,0最小。9每天说0没用,0很伤心。
有一天,数字1知道了这件事,他说:‚别伤心,你站到我的右边来年看看谁最大。‛
第二天,他们找到9,0就站在1的右边组成10,这时2和3也站了出来,他们站到了0的右边组成1023,9见了,只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
我的点评是:‚你的故事很行动,寓意深刻,很好。‛
(二) 鼓励学生写“心语”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数学日记里写心里话,可以对老师,也可以对同学,甚至对家里人。也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困难之处或感兴趣之处。这样,‚心语‛日记就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通过‚心语‛日记,教师可以了解到各层次学生的思想,感受到他们跳跃的生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感情非常单纯。
数学日记就如同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的教学,折射出学生对我的态度,时刻提醒我要不断地了解学生,提高自己。
(三) 鼓励学生写“反思”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能力
鼓励学生写‚反思‛型日记,不断地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不断地进行自我判断与自我分析,不断地进行自我努力,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反思、学会学习。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意识。
1、整理知识,形成知识链。
指导学生通过数学日记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回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一位学生写到:今天,我认真地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并发现了以下几条规律:
(1)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遇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时,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遇到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第一,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第二,从高位比起。
(4)‚满十进一‛。例如:10个一百是一千。
有了这些规律,我觉得这一课并不难学。
2、剖析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果能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日记的形式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想想自己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临近考试,有个学生写道,我有一个超级复习方法。就是:看、读、想。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看:我把在《练习册》和试卷 、数学书中做错的题目看了一遍,然后就在桌面上用手重新做了一遍。这就是所谓的看。 读:就是把题目读出来并解释。
想:就是把刚才读出来的题目不明白或做错的地方再思考一下,想到明白为止。
瞧,这就是我的超级复习方法。是不是很棒啊!
(四) 鼓励学生写“延伸”日记,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选择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数学日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上网、查阅书籍、与大人交谈等),了解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而且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选择和整理能力。
如在教了‚厘米和米‛一课后,我鼓励学生查阅有关长度知识。有位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日记:
1千米有多少步
今天上午,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到操场数一数一千米有多少步。先试100米有多少步,我慢步行走,结果100米就有166步,我想我们学过10个100是1000,那10个166就是1660,10×166=1660(步)。原来1000米有1660步。
五、数学日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从学生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走进了生活,感悟到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体现了一定深度的数学发现、数学应用和数学思考的水平,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去写有趣的数学日记如:
有趣的‚金字塔‛
放寒假的时候,我的七姑老爷来我家作客。有一天吃饭时,他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给你六根火柴,要你摆出四个一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怎么摆,开始,我们大家只是在平面上想问题,谁也没想出答案。后来,我爸先想出来了。他没直接说出答案,而是用三个字提醒我:‚金字塔。‛我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古埃及金字塔的形象。于是,我也想出了答案:先用三根火柴在平面上摆一个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各斜搭一根到中间,就形成了带有四个等边三角形的‚金字塔‛了。通过做这道题,我学会了用立体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我的点评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金字塔‛。你是一很爱动脑筋的孩子,数学有很多奥秘像‚金字塔‛一样有趣,快去探索吧!
写数学日记,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让学生睁大了眼睛看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不断反思总结学习的过程、内容、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习惯。尤为重要的是,梳理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了数学素养。
数学日记能记录学生数学知识成长的足迹,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下数学的烙印,这必将是他们终身享受数学的重要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撰写‚数学成长日记‛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生活中有数学,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让熟悉的环境、亲近的素材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燃起主动探索、勇于挑战数学问题的欲望,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良好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坚持写‚数学日记‛能引导他们形成自觉反思、感悟数学的意识,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维的习惯。学生们‚能自主回顾知识与技能,总结数学活动经验,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最佳效果。
[1] 作者:陈清容 小学生数学成长日记[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第9页和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