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工业与技带
2010第39卷第4期
当代新娘回门装初探
耿加明1,曲媛2
(1.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选定回门装为研究对象,将新娘回门装与婚俗中的回门结合,概述回门的定义和当前回门装的市场状况及存在的意义,并总结当代新娘回门装设计的要素,提出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并具有收藏价值的结婚礼服的新思路,使其成为婚礼服饰中不少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回门;回门装;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B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婚俗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中国这个幅员广大的民族大家庭里,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异彩纷呈、绚丽多彩的婚姻习俗。在此选定北方地区婚俗中回fJ服饰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当代回门有着双重含义。一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二是意在表明新婚夫妇和睦恩爱,让家人亲人放心,在夫家能够受到尊莺与重视,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生活。回门时新郎新娘仪容整洁,具有各自的风度和仪表美。有句古话叫:“好女不穿嫁时衣”,意思是回门时不能穿婚礼上的服饰,因为婚礼服饰由女方家准备,属于陪嫁品的一部分,回门省亲的服饰则由夫家备办。意指新娘嫁到夫家衣食住行夫家都一一被照顾,说
明夫家对媳女1的重视。
l回门概述
一整套完整的婚俗制度包括议婚、订婚、送H子(彩礼)、迎娶、拜堂、合卺以及回门、生子等。回fJ,汉民族婚姻风俗。即新娘偕同新郎回女方家认门拜亲,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因各地习俗不同,回fj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又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旧f-Ieej-,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fJ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尽管各地回fJ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项是基本相同的,即新娘在回门的当天必须返回婆家,不在娘家留宿。如果万不得已留宿娘家,新夫妇一般也不同居。《东京梦华录》记载这一习俗说:“婿复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
2当前幽门装市场状况分析
如今,北方地区的回门风俗一般在婚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娘家会特意准备一场回门酒。当代新郎新娘一般多为独生子女,双方父母会极其重视,女方家对回门酒宴的态度会像男方家的婚礼酒宴一样重视,穿戴方面新娘有一套合适的回fJ装就显得尤为霞要。相比婚礼仪式上的礼服,回fj装不需要那么张扬和夸张,而是讲究高贵和成熟稳重。
回门是婚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门是婚礼的最后一步,回门后,婚礼才算伞部完成。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购买和定制婚纱的新人越来越多,但是回fJ服饰却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有些新人根本不知道具体该穿什么,认为回门时随便穿件便装就可以了,回门及恰当的穿戴没有受到现代
年轻人的足够重视,所以回门装的市场就显得比较小,
小有名气的国内品牌有嫣之然、新思路等,但是他们没
收稿日期:2010—06—21
作者简介:耿加明(1986.11一),男,IJI东临沂人,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
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品牌精神与品牌文化也无人知晓。“80后”追求名牌.但又缺少品牌的忠诚度。针对这一特点,企业应强力塑造品牌的个性化,同时深刻挖掘品牌的深度与广度,让品牌形象赋予足够的张力,也就是品
万方数据
2010第39卷第4期轻纺工业与技带
59
牌塑造个性化,品牌内涵深度化。在统一品牌个性的前提下,紧跟时代特色,扩展品牌承载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现对我国回门装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重视婚俗文化,提偶贴心服务、诚信服务;企业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充分开发回门装消费市场;创建知名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回门装设计应在遵循《婚纱和礼服》纺织行业标准规范的同时,满足新娘个性化需求;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其在婚服产业中发挥更大的宣传和销售作用。
3当代新娘网门装设计的要素
3.1简洁合身的造型
随生活节奏的加快,服装造型逐渐趋向于时尚、简约。新娘不在乎服装设计要多么繁杂,只要能充分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个性,简单反而使她们感到惬意与自在。回门装可以采用改良旗袍、套裙(装)、礼服裙、连衣裙等造型,如图l为嫣之然绣花改良旗袍回门装。简洁含蓄的“H”型廓型的服装,修身的裁剪显出新娘婀娜的身材,体现出新娘自然柔美的曲线,增添了几分幽雅高贵的气质,无需紧腰收腹,更不需要夸张笨重的裙撑,就可以把新娘的魅力烘托得淋漓尽致。使新娘在回娘家时得体、端庄、大方,显现新娘的最佳形象。款式不能过于夸张,否则日后就不愿
意去穿了。
3.2喜庆明艳的色调
色彩是服装美的第一视觉要素,它能显示一个人的气质与格调,能帮助人们创造一个完美的形象。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给家人带回来的是
奏詈鬈专冀;警照耋霎篓统风俗。回门时一定要突
图1绣花改良旗袍回门装“1””““”1。““9
出喜庆气氛,代表喜庆、吉祥的红色就成了回门装设计的首选。象征着吉祥如意,寓意着婚后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可以选红色系列(浅粉色,洋红色,酒红色,玫红色,大红色等),浅橙色,银色,浅金色.忌白黑。明度上也要明艳一些,多以高明度来表现新娘整体的清新明快风格。忌深色系。
3.3时尚高档的材质
面料作为服装设计的一种物质载体,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并且对其作品的最终设计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制作改良旗袍常用丝绸、锦缎、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这些面料不仅高雅大方
万方数据
且具有一定的珍藏价值。套装面料有进口棉,呢子等。其中呢子面料风格新颖别致,挺括中不失柔软,朴实中又不失时尚,粗犷中蕴涵典雅,适合秋冬回fJ时穿着。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麻、毛、化纤织物、以及高科技产品也进入回门装材料的选择行列。材料的多元化选择,也为回门装的更新改良创造了条件。3.4传统喜庆的图案
图案纹样的设计是回门装设计的重要元素。它使得服装丰富并且生动,不仅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更增加了服装的整体美感。此外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纹样更能为婚礼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一般采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其种类有凤纹样、云纹、荷花、牡丹、并蒂莲等吉祥图案,其中凤纹图案造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始终是吉祥、美好的象征,用于婚礼服饰更是锦上添花,增添了几分喜庆还为新人带来百年好合的祝福。此外。梅、兰、竹、菊、松、莲、桃、石榴等也都以其独特的造型特征或良好的品质征服了人们。还比如石榴、牡丹、蝙蝠的组合,象征“多子多福”;喜庆节日时把
莲花和鱼组合期望“连
年有余”。图案的表达方式主要有镂空、刺绣、印染、镶、滚等传统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造型
简练,色彩靓丽,让人在穿着它时既能显示
出独特的气质又不失
美观。
图2带有荷花图案的回门装
3.5典雅精致的配饰
回门装设计离不开装饰手法的运用,典雅而别致的装饰点缀是至关重要的。配饰不但丰富整体造型,甚至
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适度的装饰不但使服饰显得雅致秀美,而且显示出新娘的俏皮可爱与幸福。常用的装饰手法有刺绣,褶皱,蕾丝、蝴蝶结、立体花等。装饰部位一般在胸、袖口、腰部、裙摆等处。所用装饰图案的形态、大小、色彩、材料等都与装饰的部位有关。配饰在不妨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更好地体现回门服饰的造
型风格。
4回门装存任的意义
作为婚庆服装的一部分,新娘回门装的存在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是遵循和发扬婚俗文化的需要。回门是婚俗的一部分,是悠久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
一,而穿着恰当的回门装则可使新娘含(下转第64页)
轻纺工业与技带
3
2010第39卷第4期
Cosplay在服装艺术领域的展望
Cosplay虽然从产生到现在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时间,但它还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艺术,它对服装设计、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着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它的复古、另类、时尚、趣味对年轻的一代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也拓宽了服装艺术领域的范围和思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Cosplay还将作为一种新兴的服装设计的文化形态影响着年轻设计师,带动怀旧流行元素走向繁
荣。
参考文献
图4洛可可和维多利亚
时期传统服饰
图5中世纪哥特式传统
服饰
【1】刘胜枝.Cosplay活动的文化性与商业性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2).
【2】南甜.动漫服饰对青少年的影响叨.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3,(4).
【31昊菡、吴志明.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动漫服装风格定位研究【J】.艺术与设计,2008,(10).
的主体形成鲜明,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典型的哥特打扮是黑色高领紧身皮衣和有着复杂纹路的银饰,最关键是黑眼圈和悲伤麻木的表情。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某种精神境界。
(上接第59页)蓄优雅的魅力充分展现,其次。是一种文化传承与保留。婚礼是人生的分水岭,婚礼之后,新娘从少女到少妇,成熟的风韵日渐显现。岁月流逝,每一个结婚纪念日或等到银婚、金婚时,再次穿上它,心中仍然保留着新娘的那份恬静与安详、纯洁与甜蜜。婚纱是典藏的永恒回忆,回门装却可以成为一件新娘的幸运衣,让婚姻成为幸福之路的开始。最后,是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遗产,推动中华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元素合理而丰富地运用于现代回门装的创新设计之中,更好地把握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对国人的影响。5结语
回门装的设计发扬,既是一种民族性、文化性与适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创造,又包容了美学要素,更体现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作为象征中华民族特色的婚礼服饰,回『J装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种符号。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忘记民俗,使回门装成为婚
庆服装中不少缺少的一部分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重视婚俗文化。使回门装成为结婚礼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企业重视品牌文化,把品牌做出特色,使回门装具有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新娘选择恰当的回门服饰,使其成为自己一生的幸运衣。
参考文献
【l】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g文.49I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版社,2006.
【2】王呜.论清代晚期女装图案装饰【J】.装饰。2005,
(8).
【3】李宏复,刘全.民间绣品上的植物形象符号【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2).
【4】魏君.发扬中国的民族婚礼服饰文化【刀.天津纺织科技,2008,(2).
【5】袁仄等.服装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万方数据
当代新娘回门装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耿加明, 曲媛
耿加明(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曲媛(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轻纺工业与技术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10,39(4)
参考文献(5条)
1. 鲍宗豪 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2006
2. 王鸣 论清代晚期女装图案装饰[期刊论文]-装饰 2005(08)3. 李宏复;刘全 民间绣品上的植物形象符号 2004(02)
4. 魏君 发扬中国的民族婚礼服饰文化[期刊论文]-天津纺织科技 2008(02)5. 袁仄 服装设计学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柳盛林 别开生面的婚礼[期刊论文]-剧作家2010(1)
2. 易志文 萍乡乡村婚俗考察[期刊论文]-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 程燃 论满族婚俗的文学传播[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4. 程艳飞 民族文化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美术教育研究2011(7)
5. 廖胜. LIAO Sheng 太平天国婚礼改革辨析[期刊论文]-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3)
6. 江小林. Jiang Xiao-lin 婚俗与日常生活:民俗学的一个文化视野——电影《图雅的婚事》的文化解读[期刊论文]-电影评介2007(20)
7. 王晓哲 关中西部民俗的农本特征[期刊论文]-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3)8. 钱国宏 德国婚俗很搞怪:"碎碎平安"[期刊论文]-青春期健康2011(6)9. 桂莉 中国古代婚恋风尚在近代的转变[期刊论文]-孝感学院学报2002,22(5)
10. 唐洁秋. 唐建勋 浅论清末民初中国婚姻关系的变化及其动因[期刊论文]-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z1)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xfzkj201004024.aspx
轻纺工业与技带
2010第39卷第4期
当代新娘回门装初探
耿加明1,曲媛2
(1.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2.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选定回门装为研究对象,将新娘回门装与婚俗中的回门结合,概述回门的定义和当前回门装的市场状况及存在的意义,并总结当代新娘回门装设计的要素,提出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并具有收藏价值的结婚礼服的新思路,使其成为婚礼服饰中不少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回门;回门装;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B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与婚姻意识:婚俗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与传统文化。”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中国这个幅员广大的民族大家庭里,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异彩纷呈、绚丽多彩的婚姻习俗。在此选定北方地区婚俗中回fJ服饰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当代回门有着双重含义。一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女婿感谢岳父母;二是意在表明新婚夫妇和睦恩爱,让家人亲人放心,在夫家能够受到尊莺与重视,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生活。回门时新郎新娘仪容整洁,具有各自的风度和仪表美。有句古话叫:“好女不穿嫁时衣”,意思是回门时不能穿婚礼上的服饰,因为婚礼服饰由女方家准备,属于陪嫁品的一部分,回门省亲的服饰则由夫家备办。意指新娘嫁到夫家衣食住行夫家都一一被照顾,说
明夫家对媳女1的重视。
l回门概述
一整套完整的婚俗制度包括议婚、订婚、送H子(彩礼)、迎娶、拜堂、合卺以及回门、生子等。回fJ,汉民族婚姻风俗。即新娘偕同新郎回女方家认门拜亲,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因各地习俗不同,回fj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又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旧f-Ieej-,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fJ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尽管各地回fJ的习俗不同,但是有一项是基本相同的,即新娘在回门的当天必须返回婆家,不在娘家留宿。如果万不得已留宿娘家,新夫妇一般也不同居。《东京梦华录》记载这一习俗说:“婿复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
2当前幽门装市场状况分析
如今,北方地区的回门风俗一般在婚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娘家会特意准备一场回门酒。当代新郎新娘一般多为独生子女,双方父母会极其重视,女方家对回门酒宴的态度会像男方家的婚礼酒宴一样重视,穿戴方面新娘有一套合适的回fJ装就显得尤为霞要。相比婚礼仪式上的礼服,回fj装不需要那么张扬和夸张,而是讲究高贵和成熟稳重。
回门是婚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门是婚礼的最后一步,回门后,婚礼才算伞部完成。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购买和定制婚纱的新人越来越多,但是回fJ服饰却没有受到过多的重视,有些新人根本不知道具体该穿什么,认为回门时随便穿件便装就可以了,回门及恰当的穿戴没有受到现代
年轻人的足够重视,所以回门装的市场就显得比较小,
小有名气的国内品牌有嫣之然、新思路等,但是他们没
收稿日期:2010—06—21
作者简介:耿加明(1986.11一),男,IJI东临沂人,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服饰文化。
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品牌精神与品牌文化也无人知晓。“80后”追求名牌.但又缺少品牌的忠诚度。针对这一特点,企业应强力塑造品牌的个性化,同时深刻挖掘品牌的深度与广度,让品牌形象赋予足够的张力,也就是品
万方数据
2010第39卷第4期轻纺工业与技带
59
牌塑造个性化,品牌内涵深度化。在统一品牌个性的前提下,紧跟时代特色,扩展品牌承载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现对我国回门装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重视婚俗文化,提偶贴心服务、诚信服务;企业积极开展市场调查,充分开发回门装消费市场;创建知名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回门装设计应在遵循《婚纱和礼服》纺织行业标准规范的同时,满足新娘个性化需求;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其在婚服产业中发挥更大的宣传和销售作用。
3当代新娘网门装设计的要素
3.1简洁合身的造型
随生活节奏的加快,服装造型逐渐趋向于时尚、简约。新娘不在乎服装设计要多么繁杂,只要能充分体现自己的品味和个性,简单反而使她们感到惬意与自在。回门装可以采用改良旗袍、套裙(装)、礼服裙、连衣裙等造型,如图l为嫣之然绣花改良旗袍回门装。简洁含蓄的“H”型廓型的服装,修身的裁剪显出新娘婀娜的身材,体现出新娘自然柔美的曲线,增添了几分幽雅高贵的气质,无需紧腰收腹,更不需要夸张笨重的裙撑,就可以把新娘的魅力烘托得淋漓尽致。使新娘在回娘家时得体、端庄、大方,显现新娘的最佳形象。款式不能过于夸张,否则日后就不愿
意去穿了。
3.2喜庆明艳的色调
色彩是服装美的第一视觉要素,它能显示一个人的气质与格调,能帮助人们创造一个完美的形象。新娘婚后第一次回娘家,给家人带回来的是
奏詈鬈专冀;警照耋霎篓统风俗。回门时一定要突
图1绣花改良旗袍回门装“1””““”1。““9
出喜庆气氛,代表喜庆、吉祥的红色就成了回门装设计的首选。象征着吉祥如意,寓意着婚后日子能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可以选红色系列(浅粉色,洋红色,酒红色,玫红色,大红色等),浅橙色,银色,浅金色.忌白黑。明度上也要明艳一些,多以高明度来表现新娘整体的清新明快风格。忌深色系。
3.3时尚高档的材质
面料作为服装设计的一种物质载体,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并且对其作品的最终设计效果起着直接的作用。制作改良旗袍常用丝绸、锦缎、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这些面料不仅高雅大方
万方数据
且具有一定的珍藏价值。套装面料有进口棉,呢子等。其中呢子面料风格新颖别致,挺括中不失柔软,朴实中又不失时尚,粗犷中蕴涵典雅,适合秋冬回fJ时穿着。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麻、毛、化纤织物、以及高科技产品也进入回门装材料的选择行列。材料的多元化选择,也为回门装的更新改良创造了条件。3.4传统喜庆的图案
图案纹样的设计是回门装设计的重要元素。它使得服装丰富并且生动,不仅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更增加了服装的整体美感。此外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纹样更能为婚礼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一般采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其种类有凤纹样、云纹、荷花、牡丹、并蒂莲等吉祥图案,其中凤纹图案造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始终是吉祥、美好的象征,用于婚礼服饰更是锦上添花,增添了几分喜庆还为新人带来百年好合的祝福。此外。梅、兰、竹、菊、松、莲、桃、石榴等也都以其独特的造型特征或良好的品质征服了人们。还比如石榴、牡丹、蝙蝠的组合,象征“多子多福”;喜庆节日时把
莲花和鱼组合期望“连
年有余”。图案的表达方式主要有镂空、刺绣、印染、镶、滚等传统工艺。这些工艺的巧妙运用,使中式服装造型
简练,色彩靓丽,让人在穿着它时既能显示
出独特的气质又不失
美观。
图2带有荷花图案的回门装
3.5典雅精致的配饰
回门装设计离不开装饰手法的运用,典雅而别致的装饰点缀是至关重要的。配饰不但丰富整体造型,甚至
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适度的装饰不但使服饰显得雅致秀美,而且显示出新娘的俏皮可爱与幸福。常用的装饰手法有刺绣,褶皱,蕾丝、蝴蝶结、立体花等。装饰部位一般在胸、袖口、腰部、裙摆等处。所用装饰图案的形态、大小、色彩、材料等都与装饰的部位有关。配饰在不妨碍整体效果的前提下,突出重点,更好地体现回门服饰的造
型风格。
4回门装存任的意义
作为婚庆服装的一部分,新娘回门装的存在与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是遵循和发扬婚俗文化的需要。回门是婚俗的一部分,是悠久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
一,而穿着恰当的回门装则可使新娘含(下转第64页)
轻纺工业与技带
3
2010第39卷第4期
Cosplay在服装艺术领域的展望
Cosplay虽然从产生到现在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时间,但它还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艺术,它对服装设计、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着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它的复古、另类、时尚、趣味对年轻的一代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也拓宽了服装艺术领域的范围和思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Cosplay还将作为一种新兴的服装设计的文化形态影响着年轻设计师,带动怀旧流行元素走向繁
荣。
参考文献
图4洛可可和维多利亚
时期传统服饰
图5中世纪哥特式传统
服饰
【1】刘胜枝.Cosplay活动的文化性与商业性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2).
【2】南甜.动漫服饰对青少年的影响叨.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3,(4).
【31昊菡、吴志明.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动漫服装风格定位研究【J】.艺术与设计,2008,(10).
的主体形成鲜明,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典型的哥特打扮是黑色高领紧身皮衣和有着复杂纹路的银饰,最关键是黑眼圈和悲伤麻木的表情。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某种精神境界。
(上接第59页)蓄优雅的魅力充分展现,其次。是一种文化传承与保留。婚礼是人生的分水岭,婚礼之后,新娘从少女到少妇,成熟的风韵日渐显现。岁月流逝,每一个结婚纪念日或等到银婚、金婚时,再次穿上它,心中仍然保留着新娘的那份恬静与安详、纯洁与甜蜜。婚纱是典藏的永恒回忆,回门装却可以成为一件新娘的幸运衣,让婚姻成为幸福之路的开始。最后,是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遗产,推动中华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使民族文化元素合理而丰富地运用于现代回门装的创新设计之中,更好地把握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对国人的影响。5结语
回门装的设计发扬,既是一种民族性、文化性与适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创造,又包容了美学要素,更体现了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作为象征中华民族特色的婚礼服饰,回『J装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种符号。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我们不能忘记民俗,使回门装成为婚
庆服装中不少缺少的一部分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重视婚俗文化。使回门装成为结婚礼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企业重视品牌文化,把品牌做出特色,使回门装具有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新娘选择恰当的回门服饰,使其成为自己一生的幸运衣。
参考文献
【l】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g文.49I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版社,2006.
【2】王呜.论清代晚期女装图案装饰【J】.装饰。2005,
(8).
【3】李宏复,刘全.民间绣品上的植物形象符号【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4,(2).
【4】魏君.发扬中国的民族婚礼服饰文化【刀.天津纺织科技,2008,(2).
【5】袁仄等.服装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万方数据
当代新娘回门装初探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耿加明, 曲媛
耿加明(长春工业大学,吉林,长春,130012), 曲媛(吉林艺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21)轻纺工业与技术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10,39(4)
参考文献(5条)
1. 鲍宗豪 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2006
2. 王鸣 论清代晚期女装图案装饰[期刊论文]-装饰 2005(08)3. 李宏复;刘全 民间绣品上的植物形象符号 2004(02)
4. 魏君 发扬中国的民族婚礼服饰文化[期刊论文]-天津纺织科技 2008(02)5. 袁仄 服装设计学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柳盛林 别开生面的婚礼[期刊论文]-剧作家2010(1)
2. 易志文 萍乡乡村婚俗考察[期刊论文]-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 程燃 论满族婚俗的文学传播[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4. 程艳飞 民族文化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美术教育研究2011(7)
5. 廖胜. LIAO Sheng 太平天国婚礼改革辨析[期刊论文]-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3)
6. 江小林. Jiang Xiao-lin 婚俗与日常生活:民俗学的一个文化视野——电影《图雅的婚事》的文化解读[期刊论文]-电影评介2007(20)
7. 王晓哲 关中西部民俗的农本特征[期刊论文]-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3)8. 钱国宏 德国婚俗很搞怪:"碎碎平安"[期刊论文]-青春期健康2011(6)9. 桂莉 中国古代婚恋风尚在近代的转变[期刊论文]-孝感学院学报2002,22(5)
10. 唐洁秋. 唐建勋 浅论清末民初中国婚姻关系的变化及其动因[期刊论文]-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z1)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xfzkj2010040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