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嘉木

卫 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9日   12 版)

唐代陆羽的《茶经》,开宗之句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树起源于南方。但这里所指的南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没有消除人们长久以来追寻这片奇妙树叶源头的疑问——茶叶究竟起源于哪里?

当你把目光投向祖国西南边陲,循着从茶马古道传来的马帮铃声,你会被一块绿意葱茏的地方深深吸引,这就是普洱——一座茶林里长出的城市,一方流淌着七彩旋律的大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普洱的先辈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茶、制作茶、饮用茶、经营茶。如今,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仍然生长着近一百二十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十八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至今存留着有三千五百多万年历史的宽叶木兰化石和中华木兰化石,生长着两千七百余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王。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建了从野生茶树过渡到人工栽培,以及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和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称号,标志着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了全球公认,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叶的国家。

南方嘉木之所以美,源于南方水土之美,是天地万物之精灵,是自然美之荟萃,乃天地自然对世人的恩泽和赐予。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被当作一味解毒的药方。正是这片小小的树叶,在历史长河中延伸出了一串“衣食万户,润泽世人”的长长的产业之链。它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进入欧洲,走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无论是作为重要产业和出口商品,还是进入宫廷,成为品饮时尚的金枝玉叶,抑或被放在马背驮向东西南北,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这片树叶的奇妙就在于,它既可远离尘嚣,与世无争,也可规模种植,造福人类;它可高端奢华,常人难以企及,也可寻常普通,人人得而饮之;既可阳春白雪,进入文化殿堂,又可下里巴人,成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既可独自品饮,涵养“清、廉、美、静、俭、洁”等品性,也可用于待客、敬客,增进友谊,促进和谐。茶的“和、合”本质,正好契合了国人所追求的大美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信仰。

普洱有一座茶山叫景迈山,这里种茶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景迈山的丛林深处,少数民族村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各族人民家家种茶,户户饮茶,人茶相依,伴茶而生。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指出: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集生物、文化、生态、人文旅游和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景观、文化和生产应用价值,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日本茶叶专家松下智和八木洋行先生称景迈山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在布朗人的古歌中清晰地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先祖帕哎冷率领人们来到美丽的布朗山,带领部族栽种茶树,将这里的山岭变成了望不到边的大茶园。帕哎冷将遗训写在经书上:“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灾害死光;我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光用完。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一定要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茶树。”

正是遵循祖训,景迈山上的布朗人将茶树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来敬重、供奉、继承。千百年来,每年四月布朗族都要举办“山龛节”,举行祭茶祖活动,向千年古茶树顶礼膜拜,祈求茶祖保佑人们幸福吉祥,代代相传。时光荏苒,历经千年的沧桑,茶已经完全融入本地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还是岁时节令,都要用茶来表达心意。小小一片树叶,饱含了人们的喜怒哀乐。

徜徉在生机盎然的古茶园里,品味着千年古茶,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正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寄托,以及对绿色家园的生死守望,才使得这份普洱先民留给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说到普洱茶文化,我们会想起茶马古道,想起曾经的马帮驮着这些神奇的树叶,“一路挥鞭,马蹄把石板洞穿;一路吆喝,情歌把群山唱醉”,想到他们面对“风霜雨雪的考验,高山大河的阻挡,当成一壶好酒来饮”,面对“野兽毒虫的侵袭,土匪强盗的威胁,当作一碟小菜来尝”的壮志豪情。正是四通八达的茶马古道和一代又一代用双脚丈量大地的赶马人,将这些神奇的树叶送到了外面的世界,演绎了人与茶的生死传奇。

普洱茶起于东汉,商于唐朝,盛于宋,定型于明,繁荣于清。三百多年前,普洱府奉诏贡茶,使普洱茶“享誉京华”。至今留存于北京故宫的“万寿龙团”普洱茶,在经历了岁月的尘埃和命运的沧桑后,依然保持着至尊无上的王者风范。至明清时期,从普洱起源,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一条是经昆明到北京;一条是经西藏到尼泊尔等国;一条是经越南转至欧洲;一条是过孟连到缅甸;一条是过勐腊至老挝。这五条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大通道,与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一样声名远扬。茶马古道是一座民族团结的友谊金桥,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是一条开放包容的繁荣之道。

在普洱,茶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融入人们的灵魂,茶是普洱的根,是普洱的魂,是普洱的生命,承载着普洱人民“大美和谐,天地人和”的信仰。

卫 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9日   12 版)

唐代陆羽的《茶经》,开宗之句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树起源于南方。但这里所指的南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并没有消除人们长久以来追寻这片奇妙树叶源头的疑问——茶叶究竟起源于哪里?

当你把目光投向祖国西南边陲,循着从茶马古道传来的马帮铃声,你会被一块绿意葱茏的地方深深吸引,这就是普洱——一座茶林里长出的城市,一方流淌着七彩旋律的大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普洱的先辈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茶、制作茶、饮用茶、经营茶。如今,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仍然生长着近一百二十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和十八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至今存留着有三千五百多万年历史的宽叶木兰化石和中华木兰化石,生长着两千七百余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王。普洱不但茶树类型齐全,而且构建了从野生茶树过渡到人工栽培,以及完整的人类发现、利用和驯化茶树的文明序列。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称号,标志着普洱作为世界茶源的地位得到了全球公认,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叶的国家。

南方嘉木之所以美,源于南方水土之美,是天地万物之精灵,是自然美之荟萃,乃天地自然对世人的恩泽和赐予。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被当作一味解毒的药方。正是这片小小的树叶,在历史长河中延伸出了一串“衣食万户,润泽世人”的长长的产业之链。它登上大航海时代的货船,与瓷器、丝绸一道,进入欧洲,走向世界,传播了中华文明。无论是作为重要产业和出口商品,还是进入宫廷,成为品饮时尚的金枝玉叶,抑或被放在马背驮向东西南北,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之饮。这片树叶的奇妙就在于,它既可远离尘嚣,与世无争,也可规模种植,造福人类;它可高端奢华,常人难以企及,也可寻常普通,人人得而饮之;既可阳春白雪,进入文化殿堂,又可下里巴人,成为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既可独自品饮,涵养“清、廉、美、静、俭、洁”等品性,也可用于待客、敬客,增进友谊,促进和谐。茶的“和、合”本质,正好契合了国人所追求的大美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信仰。

普洱有一座茶山叫景迈山,这里种茶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景迈山的丛林深处,少数民族村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各族人民家家种茶,户户饮茶,人茶相依,伴茶而生。2003年8月,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指出: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集生物、文化、生态、人文旅游和艺术宝库于一身,具有重大的科学、景观、文化和生产应用价值,是重要的自然和人文遗产,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日本茶叶专家松下智和八木洋行先生称景迈山为“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

在布朗人的古歌中清晰地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先祖帕哎冷率领人们来到美丽的布朗山,带领部族栽种茶树,将这里的山岭变成了望不到边的大茶园。帕哎冷将遗训写在经书上:“我要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遭灾害死光;我要给你们留下金银财宝,你们也会吃光用完。就给你们留下茶树吧,让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们一定要像爱护眼睛那样爱护茶树。”

正是遵循祖训,景迈山上的布朗人将茶树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来敬重、供奉、继承。千百年来,每年四月布朗族都要举办“山龛节”,举行祭茶祖活动,向千年古茶树顶礼膜拜,祈求茶祖保佑人们幸福吉祥,代代相传。时光荏苒,历经千年的沧桑,茶已经完全融入本地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饮食起居、婚丧嫁娶,还是岁时节令,都要用茶来表达心意。小小一片树叶,饱含了人们的喜怒哀乐。

徜徉在生机盎然的古茶园里,品味着千年古茶,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正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寄托,以及对绿色家园的生死守望,才使得这份普洱先民留给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天空下熠熠生辉。

说到普洱茶文化,我们会想起茶马古道,想起曾经的马帮驮着这些神奇的树叶,“一路挥鞭,马蹄把石板洞穿;一路吆喝,情歌把群山唱醉”,想到他们面对“风霜雨雪的考验,高山大河的阻挡,当成一壶好酒来饮”,面对“野兽毒虫的侵袭,土匪强盗的威胁,当作一碟小菜来尝”的壮志豪情。正是四通八达的茶马古道和一代又一代用双脚丈量大地的赶马人,将这些神奇的树叶送到了外面的世界,演绎了人与茶的生死传奇。

普洱茶起于东汉,商于唐朝,盛于宋,定型于明,繁荣于清。三百多年前,普洱府奉诏贡茶,使普洱茶“享誉京华”。至今留存于北京故宫的“万寿龙团”普洱茶,在经历了岁月的尘埃和命运的沧桑后,依然保持着至尊无上的王者风范。至明清时期,从普洱起源,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一条是经昆明到北京;一条是经西藏到尼泊尔等国;一条是经越南转至欧洲;一条是过孟连到缅甸;一条是过勐腊至老挝。这五条茶马古道是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传播中国古代文明的国际大通道,与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一样声名远扬。茶马古道是一座民族团结的友谊金桥,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是一条开放包容的繁荣之道。

在普洱,茶已经融入人们的血液,融入人们的灵魂,茶是普洱的根,是普洱的魂,是普洱的生命,承载着普洱人民“大美和谐,天地人和”的信仰。


相关内容

  • [南方有嘉木]之杭天醉形象
  • 210 0 年 <田 师 专范科 校 学 报 学> 和 J 01 第 02 . 1 u 2卷 9 第五期 总第 6期 7 一 旭 对此烽 是醒 的,清优胜劣 汰除旧迎.新是历发史展的 必趋然 势 , 然而 在字里行 间却她时流露 出时种 一赏欣一, 同情种 是对,传 统 文 化 美好品中 ...

  • 2006年终农业工作总结
  • 一、农业结构调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2007年我区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又取得较大进展,总播种面积***.**亩,其中,粮食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年减少**亩,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 ...

  • 2009年终农业工作总结
  • 一、农业结构调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xx年我区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又取得较大进展,总播种面积***.**亩,其中,粮食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年减少**亩,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 ...

  • XX年终农业工作总结
  • 一、农业结构调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xx年我区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又取得较大进展,总播种面积***.**亩,其中,粮食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年减少**亩,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 ...

  • 2005年年终农业工作总结
  • 2005年年终农业工作总结 一、农业结构调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2005年我区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又取得较大进展,总播种面积***.**亩,其中,粮食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年减少**亩,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亩 ...

  • 2XXX年XX区年终农业工作总结
  • 一、农业结构调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   xx年我区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种植结构调整又取得较大进展,总播种面积***.**亩,其中,粮食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年减少**亩,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亩,占总播种面积的**.*%,比去 ...

  • 茶品牌推广策划书
  • 贵州"南方采仙"翠芽茶荣获世界绿茶大赛 最高金奖两连冠新闻发布会 策划方案 1 策划人: 王杨 一.前言: 21世纪六大健康饮料茶为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生物工程的发展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探索进入了更加微观的领域,科学家在人类基础饮料的研究中发现,中国的"茶"对 ...

  • 探索太空的奥秘作文900字许嘉木作文网
  • 探索太空的奥秘 作文 900字 许嘉木作文网 探索太空的奥秘 许嘉木 900字 探索太空的奥秘 我家有一套科学知识丛书<十万个为什么>,是我爸爸小时候看的,爸爸看我长大了,就把这套书送给了我,我十分爱看,最爱看的是天文分册. 为什么地球是扁圆的?为什么星星会眨眼?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 ...

  • 嘉木:新兴中产们,你们真以为只有农民工命如蝼蚁?
  • 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嘉木的博客 分享到: 嘉木:新兴中产们,你们真以为只有农民工命如蝼蚁? 2016-04-26 23:36:42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9864 次 | 评论 0 条 新兴中产们,你们以为只有农民工命如蝼蚁吗? 一 去年下半年,我辞掉北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