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课堂教学实录
陈 正
执教年级:六年级 执教课时:2教时
师:谁来回答今天讲课的题目是什么?
生:狼和鹿的故事。
师:是狼和鹿还是鹿和狼?
生:鹿和狼的故事。
师:对不对?(问其余同学)
生:(齐答)对!
师:好了,大家打开书,读过这篇课文没有?
生:读过。
师:既然读过了,我得问一问,如果你没有读过这篇课文,鹿和狼你喜欢谁?
生:鹿。
师:为什么?
生:因为鹿比较可爱,在森林中比较少见。
师:鹿很少见到,很可爱,所以他喜欢鹿。你呢?
生:我喜欢鹿,因为我在童话故事里看到鹿都是美丽和善良的化身。(生鼓掌)
师:(请另一生)你说呢?
生:我喜欢狼。
师:有喜欢狼的,说理由。
生:因为狼能使森林维持生态平衡,减少鹿群对森林形成的压力。 师:你没看课文这个道理就知道了?
生:以前预习过。
师:我问的是没预习课文之前你喜欢的是什么,(请另一生)你说。 生:大多数人都喜欢鹿,我觉得狼太可怜了!所以我就喜欢狼。(笑声)
师:有意思!。咱们还是先把课文读一下,好吗?
生快速读课文。
师:现在我要提一个问题。准备好提前抢答!(有生举手)我还没提呢!(走到黑板前)课题是《鹿和狼的故事》,(同时在“鹿和狼的故事”下面画线,在“故事”两字上加了重点三角)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有生举手)
生:(齐声)九段。
师:实际上讲故事本身的有几个自然段?浏览一下,有几个自然段是真的在讲故事?
生: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在讲这个故事。
师:对吗?
生:(齐声)对。
师:完全正确,只有六个自然段就把故事讲完了,咱们先把故事这一部分学一学,好吗?
生:(齐声)好。
师:现在自己再默读一下课文,就这六段课文你有什么疑惑?看看你能不能提出什么有分量的问题来。
(学生默读,师巡视)
师:好了,有的同学已经举手了,其他同学再好好琢磨琢磨,看准提的问题最有价值。(话筒递到一生前)好,你先提。
生:我想问,第四段中的“宠儿”为什么要加引号?
师:这个问题好解决吗?
生:(有生回答)好解决。
师:知道宠儿是什么吗?这个问题咱们三言两语就把它解释了!你说!
生:宠儿就是别人比较关心的。
师:就是特别受宠的,比如小孩子,鹿是小孩子吗?实际上在这里作者打了个比喻。像宠儿一样对待他,所以作者用了个引号。我听听最有价值的问题。
生:以前凯巴伯森林里狼是鹿的大敌,现在罗斯福杀死了狼,鹿的日子应该一天比一天过得好,那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的病鹿在苟延残喘?
师:他这个问题就不错,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好过,最后怎么反而那么惨?提得太好了!(请刚才发言同学)你把这个问题写到黑板上好不好?(该生走上讲台,板书)你可以简化一下你的问题,用很短的语言,把你的问题说明白。
生:我想问“苟延残喘”这个词的意思。
师:谁会讲?
生:“苟延残喘”的意思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强撑残局。 师:从哪里找到的答案?
生:从成语词典上找到的。
师:(竖起大拇指)好,能自己查词典了,如果我不让你查词典,这个词你会不会解释?你说。
生:联系上下文。
师:你怎么联系?
生:就是看前面是大量死亡,然后疾病流行,就说明它们生活得很困难。
师:生活得很困难。“苟”是勉强的意思,勉强地延续着残留的那一点喘息,就理解为快死了,凑合着活!是这个意思吧?
生:(回答)是。
师:对了!还有问题吗?
生:什么是厄运?为什么说它是厄运?
师:你先说说什么叫厄运?
生:厄运就是不是好运气,倒霉!
师:倒霉,运气不好,灾难要来临了,你说那么多鹿都去啃吃森林,你说森林倒霉不?
生:非常倒霉!
师:所以说它厄运降临,对吧!(指黑板)我想再听听像他那样有价值的问题。
生:森林这么大,应该有其他的动物,为什么狼只吃鹿不吃其它的动物?
师:是呀,森林很大有其它动物,比如松鼠,狼为什么不吃松鼠只吃鹿呀?
生:狼不会爬树。
师:这是一个原因,我问你,即使狼能很轻易地抓住松鼠,咱们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拍一生肩膀)假如你是一只狼,这儿有松鼠,还有鹿,你逮谁?
生:(笑咪咪)鹿。
师:为什么?
生:鹿大,肉多!(众笑)
师:对呀,鹿大,全家都够吃的了。还有什么问题?
生:第三自然段说“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猎杀了很多并不代表全部被猎杀呀,那么为什么鹿的总数超过十万只呀,这样子应该是豹子的数量超过十万只呀?
师:他说得挺有意思!跟豹子抢食物的狼都被杀了,豹子不是越繁殖越多吗,怎么豹子没繁殖起来?
生:豹子一繁殖,目标就大,又要被猎人发现,又要被杀掉了。 师:太简单的事情了,是吧。我总希望要提一些更有价值的问题。有吗?
生:第四自然段说“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为什么到最后他们都饿死了呀?
师:看一看后面,鹿群发生了什么变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想回答他的问题。
师:他的问题很好解决,他自己一读就明白了。还有问题吗?你说。
师:谁还有问题?先不回答她的问题。现在先搜集问题。
生: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问为什么病鹿不能迁移到别的森林里去吃树木?
师:这个问题咱们留到最后再解决,好不好?
生:我想知道第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师:第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你读一下。
生:(读)20世纪初叶——
师:不行,声音太低。
生:(读第一段)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师:你再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读第五段)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师:你把这两段联系起来考虑,你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了,好不好?(学生坐下),解决了没有?(学生点头)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再仔细地研究一下这几个自然段,看看通过读能不能解决黑板上那两个问题。(已板书:罗斯福为什么保护鹿猎杀狼而不是猎杀鹿保护狼?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更好,为什么后来却这么惨?)
师:我还得考你一个问题,你说那个“锐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减少的意思。
师:那为什么不说减少,要说锐减?
(生沉默)
师:(面向其他同学,对一举手的生)你说。
生:锐减就是很快地减少。
师:你们说这六段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生:(有几生陆陆续续回答)能。
师:这个问题虽然是后提的,但是它在前面——罗斯福为什么保护鹿猎杀狼而不是猎杀鹿保护狼(手指黑板)?这六段课文能不能解决呀?
生:(齐声)能。
师:能,咱们先不解决,(手指黑板)先看这一问题,“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更好,为什么结果却这么惨?”能解释吗?
生:能。
师:我也相信同学们能解释,因为课文已经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了。但是这里面也有科学道理呢!这科学道理从哪里去找呀?(有几生举手)先看第一个问题,罗斯福为什么要下保护鹿猎杀狼的命令?找到了吗?
生:(齐声)找到了。
师:凡是找到的同学拿起书来,起立!(生整体站立)我不管你找的是什么,你找到哪里就读哪里,我看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预备读!
生:(学生齐读)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童话,狼几乎永远担着一个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
师:读得不错,大家异口同声读了这一段,(竖大拇指)英雄所见略同!请坐!根据这一段的意思,变成你自己的话,能讲一讲吗?
生:因为美国总统觉得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师:(面向其他学生)对不对?
生:(齐声)对。
师:他抓住了最关键的两句话,一说全明白了,但是我还要问,你们说罗斯福总统这个命令下得对不对?
生:(几生齐声)不对。
师:肯定是不对,你能说说他错在哪儿吗?他思考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呀?
生:因为他这个思考都是根据各种童话的一些原则制定的,而那些原则大多都是鹿是好的狼是坏的。
师:谁有补充?
生:还有罗斯福总统这么一来生态系统就破坏了。
师:我就同他为什么要下这么一道命令,为什么他的命令会下错?他的思维上哪儿出了问题了?
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根据童话来决定的。
师:罗斯福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呀!是美国历史上非常著名,而且功勋卓著的一位总统,但是下了这么一道错误的命令,错在哪里?为什么会下错?你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因为他忽略了整个生物界的相互关系。
师:忽略了相互关系,那么你能说一说生物界的相互关系在哪一段写着呢?找着没有?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楚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师:我还想找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谁来?你来读吧!
生:(朗读)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师:请坐!生物界的相互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从文中找出最关键的话来,越简单越好,概括一下!你就从这一段里找,究竟是什么关系?找到的同学告诉我,一共几个有几个字?
生:八个字
师:一起来读这八个字。
生:(齐读)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师:对了,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什么叫相互制约呀?
生:就是相互控制对方的数量,然后一个也不能少。
师:一个也不能少。
生:我认为是相互约束或相互拘束。
师:可以,你管着他,他也管着你,用她的话说,他控制着她,她也控制着他,这就叫什么呀?(两手在胸前做制约状,加重语气)相互制约!对了,就这么一个关系,(走上讲台)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这个问题,(手指黑板上问题)“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更好,为什么后来却这么惨?”哪一段回答了这个问题了?谁来读出来那一段?
生:(读)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师:“罪魁祸首”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罪行的头目、祸根的起源。
师:对!坐下。他读的这段大家再读一遍,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四个字,生态——
生:平衡
师:生态平衡的全部道理都在这儿,大家再把这一段读一下,预备起!
生:(齐读)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君羊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鼠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成月办。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师总结:大家经常听到保护环境,生态平衡,可是接触到真正的问题,同学们可能还比较生疏,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鹿与狼的故事》不仅告诉了我们要尊重动物及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同时带给了我们根据事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表达方法。一篇短文看似浅显却留给我们如此宝贵的财富。同学们,用心读书吧,你会发现在书中学习、在书中感悟,有书陪伴,生命旅途风景更好。好,我们今天上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鹿和狼的故事》课堂教学实录
陈 正
执教年级:六年级 执教课时:2教时
师:谁来回答今天讲课的题目是什么?
生:狼和鹿的故事。
师:是狼和鹿还是鹿和狼?
生:鹿和狼的故事。
师:对不对?(问其余同学)
生:(齐答)对!
师:好了,大家打开书,读过这篇课文没有?
生:读过。
师:既然读过了,我得问一问,如果你没有读过这篇课文,鹿和狼你喜欢谁?
生:鹿。
师:为什么?
生:因为鹿比较可爱,在森林中比较少见。
师:鹿很少见到,很可爱,所以他喜欢鹿。你呢?
生:我喜欢鹿,因为我在童话故事里看到鹿都是美丽和善良的化身。(生鼓掌)
师:(请另一生)你说呢?
生:我喜欢狼。
师:有喜欢狼的,说理由。
生:因为狼能使森林维持生态平衡,减少鹿群对森林形成的压力。 师:你没看课文这个道理就知道了?
生:以前预习过。
师:我问的是没预习课文之前你喜欢的是什么,(请另一生)你说。 生:大多数人都喜欢鹿,我觉得狼太可怜了!所以我就喜欢狼。(笑声)
师:有意思!。咱们还是先把课文读一下,好吗?
生快速读课文。
师:现在我要提一个问题。准备好提前抢答!(有生举手)我还没提呢!(走到黑板前)课题是《鹿和狼的故事》,(同时在“鹿和狼的故事”下面画线,在“故事”两字上加了重点三角)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有生举手)
生:(齐声)九段。
师:实际上讲故事本身的有几个自然段?浏览一下,有几个自然段是真的在讲故事?
生: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在讲这个故事。
师:对吗?
生:(齐声)对。
师:完全正确,只有六个自然段就把故事讲完了,咱们先把故事这一部分学一学,好吗?
生:(齐声)好。
师:现在自己再默读一下课文,就这六段课文你有什么疑惑?看看你能不能提出什么有分量的问题来。
(学生默读,师巡视)
师:好了,有的同学已经举手了,其他同学再好好琢磨琢磨,看准提的问题最有价值。(话筒递到一生前)好,你先提。
生:我想问,第四段中的“宠儿”为什么要加引号?
师:这个问题好解决吗?
生:(有生回答)好解决。
师:知道宠儿是什么吗?这个问题咱们三言两语就把它解释了!你说!
生:宠儿就是别人比较关心的。
师:就是特别受宠的,比如小孩子,鹿是小孩子吗?实际上在这里作者打了个比喻。像宠儿一样对待他,所以作者用了个引号。我听听最有价值的问题。
生:以前凯巴伯森林里狼是鹿的大敌,现在罗斯福杀死了狼,鹿的日子应该一天比一天过得好,那为什么最后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的病鹿在苟延残喘?
师:他这个问题就不错,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好过,最后怎么反而那么惨?提得太好了!(请刚才发言同学)你把这个问题写到黑板上好不好?(该生走上讲台,板书)你可以简化一下你的问题,用很短的语言,把你的问题说明白。
生:我想问“苟延残喘”这个词的意思。
师:谁会讲?
生:“苟延残喘”的意思是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强撑残局。 师:从哪里找到的答案?
生:从成语词典上找到的。
师:(竖起大拇指)好,能自己查词典了,如果我不让你查词典,这个词你会不会解释?你说。
生:联系上下文。
师:你怎么联系?
生:就是看前面是大量死亡,然后疾病流行,就说明它们生活得很困难。
师:生活得很困难。“苟”是勉强的意思,勉强地延续着残留的那一点喘息,就理解为快死了,凑合着活!是这个意思吧?
生:(回答)是。
师:对了!还有问题吗?
生:什么是厄运?为什么说它是厄运?
师:你先说说什么叫厄运?
生:厄运就是不是好运气,倒霉!
师:倒霉,运气不好,灾难要来临了,你说那么多鹿都去啃吃森林,你说森林倒霉不?
生:非常倒霉!
师:所以说它厄运降临,对吧!(指黑板)我想再听听像他那样有价值的问题。
生:森林这么大,应该有其他的动物,为什么狼只吃鹿不吃其它的动物?
师:是呀,森林很大有其它动物,比如松鼠,狼为什么不吃松鼠只吃鹿呀?
生:狼不会爬树。
师:这是一个原因,我问你,即使狼能很轻易地抓住松鼠,咱们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拍一生肩膀)假如你是一只狼,这儿有松鼠,还有鹿,你逮谁?
生:(笑咪咪)鹿。
师:为什么?
生:鹿大,肉多!(众笑)
师:对呀,鹿大,全家都够吃的了。还有什么问题?
生:第三自然段说“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猎杀了很多并不代表全部被猎杀呀,那么为什么鹿的总数超过十万只呀,这样子应该是豹子的数量超过十万只呀?
师:他说得挺有意思!跟豹子抢食物的狼都被杀了,豹子不是越繁殖越多吗,怎么豹子没繁殖起来?
生:豹子一繁殖,目标就大,又要被猎人发现,又要被杀掉了。 师:太简单的事情了,是吧。我总希望要提一些更有价值的问题。有吗?
生:第四自然段说“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为什么到最后他们都饿死了呀?
师:看一看后面,鹿群发生了什么变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想回答他的问题。
师:他的问题很好解决,他自己一读就明白了。还有问题吗?你说。
师:谁还有问题?先不回答她的问题。现在先搜集问题。
生: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问为什么病鹿不能迁移到别的森林里去吃树木?
师:这个问题咱们留到最后再解决,好不好?
生:我想知道第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师:第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你读一下。
生:(读)20世纪初叶——
师:不行,声音太低。
生:(读第一段)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师:你再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读第五段)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师:你把这两段联系起来考虑,你的问题就自己解决了,好不好?(学生坐下),解决了没有?(学生点头)已经解决了。现在我们再仔细地研究一下这几个自然段,看看通过读能不能解决黑板上那两个问题。(已板书:罗斯福为什么保护鹿猎杀狼而不是猎杀鹿保护狼?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更好,为什么后来却这么惨?)
师:我还得考你一个问题,你说那个“锐减”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减少的意思。
师:那为什么不说减少,要说锐减?
(生沉默)
师:(面向其他同学,对一举手的生)你说。
生:锐减就是很快地减少。
师:你们说这六段能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
生:(有几生陆陆续续回答)能。
师:这个问题虽然是后提的,但是它在前面——罗斯福为什么保护鹿猎杀狼而不是猎杀鹿保护狼(手指黑板)?这六段课文能不能解决呀?
生:(齐声)能。
师:能,咱们先不解决,(手指黑板)先看这一问题,“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更好,为什么结果却这么惨?”能解释吗?
生:能。
师:我也相信同学们能解释,因为课文已经把事情说得明明白白了。但是这里面也有科学道理呢!这科学道理从哪里去找呀?(有几生举手)先看第一个问题,罗斯福为什么要下保护鹿猎杀狼的命令?找到了吗?
生:(齐声)找到了。
师:凡是找到的同学拿起书来,起立!(生整体站立)我不管你找的是什么,你找到哪里就读哪里,我看你们找的是不是一样。预备读!
生:(学生齐读)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童话,狼几乎永远担着一个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
师:读得不错,大家异口同声读了这一段,(竖大拇指)英雄所见略同!请坐!根据这一段的意思,变成你自己的话,能讲一讲吗?
生:因为美国总统觉得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师:(面向其他学生)对不对?
生:(齐声)对。
师:他抓住了最关键的两句话,一说全明白了,但是我还要问,你们说罗斯福总统这个命令下得对不对?
生:(几生齐声)不对。
师:肯定是不对,你能说说他错在哪儿吗?他思考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呀?
生:因为他这个思考都是根据各种童话的一些原则制定的,而那些原则大多都是鹿是好的狼是坏的。
师:谁有补充?
生:还有罗斯福总统这么一来生态系统就破坏了。
师:我就同他为什么要下这么一道命令,为什么他的命令会下错?他的思维上哪儿出了问题了?
生: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根据童话来决定的。
师:罗斯福是一位伟大的总统呀!是美国历史上非常著名,而且功勋卓著的一位总统,但是下了这么一道错误的命令,错在哪里?为什么会下错?你还有补充意见吗?
生:因为他忽略了整个生物界的相互关系。
师:忽略了相互关系,那么你能说一说生物界的相互关系在哪一段写着呢?找着没有?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楚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师:我还想找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谁来?你来读吧!
生:(朗读)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师:请坐!生物界的相互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从文中找出最关键的话来,越简单越好,概括一下!你就从这一段里找,究竟是什么关系?找到的同学告诉我,一共几个有几个字?
生:八个字
师:一起来读这八个字。
生:(齐读)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师:对了,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什么叫相互制约呀?
生:就是相互控制对方的数量,然后一个也不能少。
师:一个也不能少。
生:我认为是相互约束或相互拘束。
师:可以,你管着他,他也管着你,用她的话说,他控制着她,她也控制着他,这就叫什么呀?(两手在胸前做制约状,加重语气)相互制约!对了,就这么一个关系,(走上讲台)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看这个问题,(手指黑板上问题)“狼是鹿的大敌,狼死了,鹿的日子应该更好,为什么后来却这么惨?”哪一段回答了这个问题了?谁来读出来那一段?
生:(读)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师:“罪魁祸首”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罪行的头目、祸根的起源。
师:对!坐下。他读的这段大家再读一遍,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四个字,生态——
生:平衡
师:生态平衡的全部道理都在这儿,大家再把这一段读一下,预备起!
生:(齐读)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君羊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鼠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成月办。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师总结:大家经常听到保护环境,生态平衡,可是接触到真正的问题,同学们可能还比较生疏,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鹿与狼的故事》不仅告诉了我们要尊重动物及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同时带给了我们根据事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表达方法。一篇短文看似浅显却留给我们如此宝贵的财富。同学们,用心读书吧,你会发现在书中学习、在书中感悟,有书陪伴,生命旅途风景更好。好,我们今天上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