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典滋养我们的精神

  摘要:文言文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枯燥无味,艰深难懂。文言文教学俨然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文言文知识点多,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联系现实;品味虚词;结合写作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精练准确,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不胜数。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然而现实状况中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和学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学生喜欢听于丹讲《论语》,听易中天品“三国”,听王立群论《史记》,但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却大多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不乐学。为何如此?怎样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笔者就上述问题谈谈几点见解。   一、在联系现实中落实文言知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当下,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文言文教学传承精神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老师又过于强调文言中的“文”,经常把文言文上成思想教育课,缺乏了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大部分老师是一节课疏通字词,一节课理解文意,或是上完课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散思考,从而拓展思路,陶冶情操。这样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虽然联系在了一起,文言文的实用性好像也得到了发挥,但并没有做到文言相融相生,依然难以克服学习过程的枯燥乏味。   基于此,我们可以借鉴于丹教授讲《论语》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时务必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联系现实,从中读到一种时代感,尽量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对接,让学生意识到决不是为文言文而学文言文,让学生古为今用。同时,在联系现实中巧妙地落实文言知识,做到文言相融相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我曾在上《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分析孟子仁政思想时这样问学生“孟子的思想在当时极具进步性,即使在今天,我们当代社会依然有很多政策、主张都有着孟子思想的影子。请同学们说说看,假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孟子的思想,文中的那些句子能够说明问题。”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古人的作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学生的回答很活跃,且都能利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解说。当学生回答“‘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符合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时,我就趁机让学生说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和“数罟”的意思;当学生回答“‘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先物质后精神,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时,我强调了“谨”的含义和“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特殊句式;当学生回答“‘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注重对自然的利用,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时,我又突出了“树之以桑”中“之”和“树”的意思。这样教学,既做到了古为今用,又巧妙有效地落实了文言字词,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读活了文本,体会了孟子思想的伟大,同时在解读的过程中巧妙地落实了文言字词,做到文言相融相生,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再枯燥乏味。   中学大量的文言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震撼。教师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就能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间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   可见联系现实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它体现了老师贯穿新课标的意识,有时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培养就在此实现了。   二、在品味虚词中读出文章情味   老师们都知道文言文要重视朗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常缺乏有效的诵读指导。朗读,若没有教师的精妙点拨,兴致盎然的涵咏品味就会枯燥无味,文言的精髓就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   文言课文中文言实词是承载文言思想和情味的客体,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无疑是走进作者内在情思的必要途径,所以大部分教师也很注意对实词的推敲和品味,但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中紧抓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进行揣摩也是读出文章情味的好方法。   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例,理解文中隐士与孔子不同的人生观并不难,但是真正走进文本,体会隐士对孔子人生观的反对有多强可能就有点难。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对隐士的话语进行揣摩,不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虚词加以体会,就很难真正走进隐士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文本,体会隐者对孔子的态度,读出他们说话的语气,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文中跟孔子政治观不同的有哪些人?这些人里面谁反对孔子的态度最为强烈?   设计这个问题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语气词读出隐士的态度。当学生回答是桀溺的反对态度最强烈并解说理由时,我就顺势提问“桀溺的反对语气尤其体现在哪些词上”,再引导学生比较区别“岂若”和“不若”的不同语气,让学生明白“岂若”是反问语气,比“不若”语气更加强烈,从而着重从“岂若”上读出桀溺强烈的反对态度。当学生回答是荷蒉者反对态度最强烈时,我就引导学生读出“哉”字的强烈惋惜,引导学生体会“斯己而已矣”中有无“而已”的区别,从而读出“而已矣”中荷蒉者的强烈劝诫和感叹。   古人说话的语气更多地体现在虚词(尤其是语气词)上,因此对虚词进行揣摩体会更能读出文章的情味。“岂若”和“不若”的区别,“哉”蕴含的深沉惋惜,有无“而已”的情感比较,都可以看出虚词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唯有如此揣摩,才能走进隐士的内心世界,才能明白隐士的真正态度,才能读出隐士真正的情感。   再譬如,如果我们不对“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的揣摩,我们就很难读出梁惠王的自诩和抱怨;如果我们不对《季氏将伐颛臾》中“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加以比较区别,我们就很难读出这两种语气的不同之处;如果我们不对“安能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中的“安能”“宁”“而”加以揣摩,我们就很难体会屈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态度。所以朗读指导之时,对虚词的揣摩很重要,唯有如此,朗读之时才能读出情味,才不会为读而读。唯有如此,朗读中才有了品味和鉴赏,学生才能徜徉在文言文所营造的各种生动情境,感受性格鲜明经典形象,流连于深厚迷人的传统文化。   三、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一)学习作文方法   中国古代散文,从先秦诸子到汉魏散文,到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以至清代的桐城派,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议论杂说类文章,感情充沛,气势雄壮,论辩力强。如《孟子》;写景咏物抒情类,咏物寄意、借景抒情,如《赤壁赋》《项脊轩志》。“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虽不再写古文,但不少学者作家,他们许多优秀的篇章,实际上都是继承发展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的。我们教学时,就可贯通今古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写生动活泼、雄辩有力的论说文或短评、杂议等。   例如,荀子的《劝学》,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学习此文,我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文章结构之后,让学生仿照此文学写议论文的提纲,学习如何设立分论点;学了《师说》,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到写法中吸取营养,联系今天的时代实际,写一篇“谈尊师”的作文;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我指导学生学习史传文学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斗争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在作文中如何突出人物的形象。   (二)积累作文素材   文言文语言精炼的,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潜藏着丰富的哲理。挖掘其中的蕴意,我们会收获不少的写作材料。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阐述了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就学生作文而言,只有对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社会仔细留心观察,认真思索和感悟,方能写出深刻动人,不同寻常的文章。本句可引用于治学、感悟类话题写作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此句世之“非常之观”、“险远”之处既是实指又极富普遍意义,崇高美好的事物决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只有能够坚定自己意志,勇往直前的人才可以去欣赏,去撷取。本句可引用于学习、理想、意志等话题的写作中。   将文言文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调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写作的能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文言文的名篇佳作是滋养中国人精神的文化源泉,文言文教学也可通过联系现实、有效诵读、结合作文而变得生动有情味,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使我们的课题教学变得真正有效。

  摘要:文言文远离社会现实生活,枯燥无味,艰深难懂。文言文教学俨然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拦路虎”:老师难讲,学生费解。尽管如此,文言文知识点多,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一谈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联系现实;品味虚词;结合写作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语言生动丰富,用词精练准确,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多不胜数。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然而现实状况中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和学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学生喜欢听于丹讲《论语》,听易中天品“三国”,听王立群论《史记》,但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却大多提不起兴趣,不想学,不乐学。为何如此?怎样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实现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笔者就上述问题谈谈几点见解。   一、在联系现实中落实文言知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当下,很多老师也意识到文言文教学传承精神文化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老师又过于强调文言中的“文”,经常把文言文上成思想教育课,缺乏了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大部分老师是一节课疏通字词,一节课理解文意,或是上完课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发散思考,从而拓展思路,陶冶情操。这样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虽然联系在了一起,文言文的实用性好像也得到了发挥,但并没有做到文言相融相生,依然难以克服学习过程的枯燥乏味。   基于此,我们可以借鉴于丹教授讲《论语》的方法,在文言文教学时务必拉近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让学生联系现实,从中读到一种时代感,尽量做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对接,让学生意识到决不是为文言文而学文言文,让学生古为今用。同时,在联系现实中巧妙地落实文言知识,做到文言相融相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我曾在上《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分析孟子仁政思想时这样问学生“孟子的思想在当时极具进步性,即使在今天,我们当代社会依然有很多政策、主张都有着孟子思想的影子。请同学们说说看,假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孟子的思想,文中的那些句子能够说明问题。”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古人的作品,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学生的回答很活跃,且都能利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解说。当学生回答“‘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符合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时,我就趁机让学生说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和“数罟”的意思;当学生回答“‘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先物质后精神,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时,我强调了“谨”的含义和“申之以孝悌之义”的特殊句式;当学生回答“‘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注重对自然的利用,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的思想”时,我又突出了“树之以桑”中“之”和“树”的意思。这样教学,既做到了古为今用,又巧妙有效地落实了文言字词,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读活了文本,体会了孟子思想的伟大,同时在解读的过程中巧妙地落实了文言字词,做到文言相融相生,使得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再枯燥乏味。   中学大量的文言文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前人思想品质和道德智慧的范例:《陋室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爱莲说》所暗喻的精神追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对古人的聪明睿智的展示,《勾践灭吴》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充分肯定,《过秦论》对治国得失的规劝和考证……凡此种种,都会对阅读者带来人格力量和思维模式的巨震撼。教师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抛开教材教参的束缚,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就能完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作品人物之间的一段交流的心灵历程。   可见联系现实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它体现了老师贯穿新课标的意识,有时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健康的审美情操的培养就在此实现了。   二、在品味虚词中读出文章情味   老师们都知道文言文要重视朗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常缺乏有效的诵读指导。朗读,若没有教师的精妙点拨,兴致盎然的涵咏品味就会枯燥无味,文言的精髓就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   文言课文中文言实词是承载文言思想和情味的客体,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无疑是走进作者内在情思的必要途径,所以大部分教师也很注意对实词的推敲和品味,但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中紧抓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进行揣摩也是读出文章情味的好方法。   以《知其不可而为之》为例,理解文中隐士与孔子不同的人生观并不难,但是真正走进文本,体会隐士对孔子人生观的反对有多强可能就有点难。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对隐士的话语进行揣摩,不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虚词加以体会,就很难真正走进隐士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文本,体会隐者对孔子的态度,读出他们说话的语气,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文中跟孔子政治观不同的有哪些人?这些人里面谁反对孔子的态度最为强烈?   设计这个问题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语气词读出隐士的态度。当学生回答是桀溺的反对态度最强烈并解说理由时,我就顺势提问“桀溺的反对语气尤其体现在哪些词上”,再引导学生比较区别“岂若”和“不若”的不同语气,让学生明白“岂若”是反问语气,比“不若”语气更加强烈,从而着重从“岂若”上读出桀溺强烈的反对态度。当学生回答是荷蒉者反对态度最强烈时,我就引导学生读出“哉”字的强烈惋惜,引导学生体会“斯己而已矣”中有无“而已”的区别,从而读出“而已矣”中荷蒉者的强烈劝诫和感叹。   古人说话的语气更多地体现在虚词(尤其是语气词)上,因此对虚词进行揣摩体会更能读出文章的情味。“岂若”和“不若”的区别,“哉”蕴含的深沉惋惜,有无“而已”的情感比较,都可以看出虚词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唯有如此揣摩,才能走进隐士的内心世界,才能明白隐士的真正态度,才能读出隐士真正的情感。   再譬如,如果我们不对“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的揣摩,我们就很难读出梁惠王的自诩和抱怨;如果我们不对《季氏将伐颛臾》中“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加以比较区别,我们就很难读出这两种语气的不同之处;如果我们不对“安能以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中的“安能”“宁”“而”加以揣摩,我们就很难体会屈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态度。所以朗读指导之时,对虚词的揣摩很重要,唯有如此,朗读之时才能读出情味,才不会为读而读。唯有如此,朗读中才有了品味和鉴赏,学生才能徜徉在文言文所营造的各种生动情境,感受性格鲜明经典形象,流连于深厚迷人的传统文化。   三、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一)学习作文方法   中国古代散文,从先秦诸子到汉魏散文,到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以至清代的桐城派,名家辈出,精彩纷呈。议论杂说类文章,感情充沛,气势雄壮,论辩力强。如《孟子》;写景咏物抒情类,咏物寄意、借景抒情,如《赤壁赋》《项脊轩志》。“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后,虽不再写古文,但不少学者作家,他们许多优秀的篇章,实际上都是继承发展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的。我们教学时,就可贯通今古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写生动活泼、雄辩有力的论说文或短评、杂议等。   例如,荀子的《劝学》,结构严谨,论证有力,学习此文,我在指导学生分析了文章结构之后,让学生仿照此文学写议论文的提纲,学习如何设立分论点;学了《师说》,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到写法中吸取营养,联系今天的时代实际,写一篇“谈尊师”的作文;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我指导学生学习史传文学善于把人物放在复杂的斗争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在作文中如何突出人物的形象。   (二)积累作文素材   文言文语言精炼的,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潜藏着丰富的哲理。挖掘其中的蕴意,我们会收获不少的写作材料。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阐述了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就学生作文而言,只有对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社会仔细留心观察,认真思索和感悟,方能写出深刻动人,不同寻常的文章。本句可引用于治学、感悟类话题写作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此句世之“非常之观”、“险远”之处既是实指又极富普遍意义,崇高美好的事物决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只有能够坚定自己意志,勇往直前的人才可以去欣赏,去撷取。本句可引用于学习、理想、意志等话题的写作中。   将文言文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既能调动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写作的能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文言文的名篇佳作是滋养中国人精神的文化源泉,文言文教学也可通过联系现实、有效诵读、结合作文而变得生动有情味,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使我们的课题教学变得真正有效。


相关内容

  • 经典滋养童年书香浸润童心
  • 经典滋养童年 书香浸润童心 --小桥大街小学"中华颂"经典诵读活动小结 "五四运动"至今满九十年了,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在社会中慢慢升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精髓.依据西宁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于20 ...

  •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体会
  • 信手翻阅陶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 ...

  • 品读经典心得体会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启迪智慧的钥匙。潜心读书不仅能丰富知识、更能滋养人生。本学期,城区小学以“营造书香校园”为目标,以深化教师读书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了“品读经典、滋养人生” 教师读书活动,使全校教师养成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习惯,引导教师学习经典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育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 ...

  • 走进经典:寻找精神家园
  • 一 博尔赫斯说,"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1942年,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一书的"序言"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关于经典 ...

  • 经典浸润心灵书香滋养人生
  • 经典浸润心灵 书香滋养人生 --洪山小学<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汇 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自省级课题"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立项以来,我校脚踏实地的做好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 氛围,书香浓浓 一.加强环境建设,为 ...

  • 保湿面膜排行榜最好用的保湿面膜排行榜
  • 保湿面膜排行榜 最好用的保湿面膜排行榜 ☆ 网上的保湿面膜排行榜有很多,但是大多数保湿面膜排行榜带有一定的广告效益,并不符实.保湿面膜排行榜到底有哪些产品呢?想要了解保湿面膜排行榜的,就一起看看这篇保湿面膜排行榜的文章吧 ┄┄┄┄┄┄┄┄┄┄┄┄┄┄┄┄┄┄┄┄┄┄┄┄┄┄┄┄┄┄┄┄┄ 1.保湿面 ...

  • 国学经典朗诵稿
  • 国学经典朗诵稿(一)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 ...

  • 中华颂_经典诵读__演讲稿
  • 诵读优秀文化 提升道德情操 学 校:临潼区新市街办焦范小学 姓 名:任 指导教师:任小矿 时 间:二〇一二年七月 茹 诵读优秀文化 提升道德情操 临潼区新市街办焦范小学 任 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位特级教师也 ...

  • 坊上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 坊上小学经典诵读社团活动方案 一.社团活动目标: 引导诵读国学经典,通过优雅精致的经典语言,浸润于国学经典的氤氲之中,得到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砥砺品行.健全人格,为精神成长打下民族文化的根基,使他们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积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