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电话干扰日常生活 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前几天,家住长宁区的陈先生刚准备出门,家中电话铃声大作,急忙去接,只听话筒那头传来女声:“请问是陈××先生吗?我是××保险公司的,请问……”最近,一些消费者纷纷向记者反映电话推销有愈加泛滥的趋势,保险、房屋中介、银行服务、培训机构……这些电话推销不少都能准确报出客户具体姓名和地址,让人感到非常不安全,专家表示,这种做法显然已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等合法权利。

保险推销精确到姓名地址 更令陈先生不安的是,大部分保险推销员都能准确报出他的名字,甚至是住址、手机号码。陈先生想不通,究竟自己在哪个环节泄露了隐私信息,让保险推销人员得以“乘虚而入”。 记者近日采访某保险公司的数位保险推销员后了解到,电话推销保险更加类似于一种直销方式,由经理级别的员工发展下面的大量电话推销员,大部分推销员并不是保险公司正式员工,而是兼职。一位电话推销员透露:“电话是向电话公司买的,手上一长串的客户名单是公司给的,我只负责向客户打电话推销,一周工作三四天,每天打300个电话,一个月拿1000多元工资。”推销员表示,保险推销电话的成功率不到1%,大部分消费者在听到保险推销的第一时间就会挂断电话,也有不少消费者会质问客户信息是如何拿到的。 被侵权的消费者很少投诉 事实上,推销保险只是众多电话推销中的一种,房屋中介、装修公司、银行服务、培训机构等都会在你“并不需要帮助”时不厌其烦地骚扰消费者,这似乎已成普遍现象。频繁通过电话推销产品,这是否构成侵权行为?一位专业律师表示,如果这种电话推销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那么显然就侵犯了消费者隐私权,除此之外,消费者有自由接受信息的权利,类似的电话推销还会侵犯消费者的信息权。 记者从消保委了解到,在众多投诉中,几乎没有类似投诉电话推销侵权的案例。陈先生也从未考虑过向维权机构投诉反映。他告诉记者,他并不确定这是否算侵权行为,“而且没有什么财产上的损失,太微不足道了。”消保委一位负责人也直言,此类投诉很少,大部分时候都是消费者蒙受了损失才会来投诉。 从源头杜绝买卖客户信息 这位消保委负责人坦言,即使有消费者提出投诉,此类维权也难以解决。法律专家指出,这类维权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些侵权信息的来源,客户的名字、家庭地址、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来源众多,医院、培训机构、商场、电信公司等都有可能将信息低价卖出,其中关系复杂,而这一调查过程不是消保委有能力处理的,还需公安机关等执法人员的介入。 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电话推销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行为这一现象,在法律上尚无相关规定,虽然不少行业也曾出台过规定,比如保险监管机构曾经发文规定,禁止保险营销员随机拨打电话或是假借公司营销中心电话约访陌生客户,然而电话推销保险的现象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抑制。 专家认为,电话推销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其源头很可能是部分企业或者个人非法买卖客户信息资料。法律专家呼吁,若要有效遏制电话推销侵权行为,还须从源头上杜绝客户信息买卖行为。“未经许可出售公民的个人资料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能举证谁在出卖客户信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入刑。”不过,这位专家表示,买卖客户信息都是暗箱操作,此类举证十分困难。政府部门有必要“出手”对上游“泄密”企业进行梳理摸底,对构成侵权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前几天,家住长宁区的陈先生刚准备出门,家中电话铃声大作,急忙去接,只听话筒那头传来女声:“请问是陈××先生吗?我是××保险公司的,请问……”最近,一些消费者纷纷向记者反映电话推销有愈加泛滥的趋势,保险、房屋中介、银行服务、培训机构……这些电话推销不少都能准确报出客户具体姓名和地址,让人感到非常不安全,专家表示,这种做法显然已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等合法权利。

保险推销精确到姓名地址 更令陈先生不安的是,大部分保险推销员都能准确报出他的名字,甚至是住址、手机号码。陈先生想不通,究竟自己在哪个环节泄露了隐私信息,让保险推销人员得以“乘虚而入”。 记者近日采访某保险公司的数位保险推销员后了解到,电话推销保险更加类似于一种直销方式,由经理级别的员工发展下面的大量电话推销员,大部分推销员并不是保险公司正式员工,而是兼职。一位电话推销员透露:“电话是向电话公司买的,手上一长串的客户名单是公司给的,我只负责向客户打电话推销,一周工作三四天,每天打300个电话,一个月拿1000多元工资。”推销员表示,保险推销电话的成功率不到1%,大部分消费者在听到保险推销的第一时间就会挂断电话,也有不少消费者会质问客户信息是如何拿到的。 被侵权的消费者很少投诉 事实上,推销保险只是众多电话推销中的一种,房屋中介、装修公司、银行服务、培训机构等都会在你“并不需要帮助”时不厌其烦地骚扰消费者,这似乎已成普遍现象。频繁通过电话推销产品,这是否构成侵权行为?一位专业律师表示,如果这种电话推销干扰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那么显然就侵犯了消费者隐私权,除此之外,消费者有自由接受信息的权利,类似的电话推销还会侵犯消费者的信息权。 记者从消保委了解到,在众多投诉中,几乎没有类似投诉电话推销侵权的案例。陈先生也从未考虑过向维权机构投诉反映。他告诉记者,他并不确定这是否算侵权行为,“而且没有什么财产上的损失,太微不足道了。”消保委一位负责人也直言,此类投诉很少,大部分时候都是消费者蒙受了损失才会来投诉。 从源头杜绝买卖客户信息 这位消保委负责人坦言,即使有消费者提出投诉,此类维权也难以解决。法律专家指出,这类维权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些侵权信息的来源,客户的名字、家庭地址、手机号码等隐私信息来源众多,医院、培训机构、商场、电信公司等都有可能将信息低价卖出,其中关系复杂,而这一调查过程不是消保委有能力处理的,还需公安机关等执法人员的介入。 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电话推销侵犯消费者隐私权行为这一现象,在法律上尚无相关规定,虽然不少行业也曾出台过规定,比如保险监管机构曾经发文规定,禁止保险营销员随机拨打电话或是假借公司营销中心电话约访陌生客户,然而电话推销保险的现象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抑制。 专家认为,电话推销侵犯消费者隐私权,其源头很可能是部分企业或者个人非法买卖客户信息资料。法律专家呼吁,若要有效遏制电话推销侵权行为,还须从源头上杜绝客户信息买卖行为。“未经许可出售公民的个人资料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能举证谁在出卖客户信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权,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入刑。”不过,这位专家表示,买卖客户信息都是暗箱操作,此类举证十分困难。政府部门有必要“出手”对上游“泄密”企业进行梳理摸底,对构成侵权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理,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内容

  • 大智慧软件被指频繁骚扰用户 公司回应称是营销
  • 2013-09-10 16:04:5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7月初,大智慧推出炒股软件大智慧365.这一次,大智慧不仅将标榜原价998元的软件以499元的团购价进行限时甩卖,还开放了免费注册试用活动,吸引用户体验. 据悉,该款软件上线12小时内即斩获申请试用人数2万人的佳绩.就在这款软件为大智慧带来 ...

  • 消费权益保障
  •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讲义 2013年10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自2014年3月15日起实施.此次<消法>的修改内容涉及面广,对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购物.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等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热点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

  • "好像全国都知道我要考职称英语了!"·杭州日报
  • "好像全国都知道我要考职称英语了!" --面对个人信息被泄露,仅有4%左右公众进行过投诉或诉讼 2014-03-11 培训机构 保险推销人员 开发商 房产中介 装修公司 3月29日是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的日子.不少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反映近期频频遭遇"卖答案"的电话 ...

  •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
  • 防范电信诈骗小知识 --共学防骗小窍门,资金安全更舒心 一.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就是违法犯罪份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传真和互联网等通讯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退税.家人意外受伤.朋友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 ...

  • 营业员应增强保密意识
  • 前台营业员每天要给客户办理种类繁多的业务,很多业务都会留有客户的详细地址.姓名.电话等私人信息,尤其是不少代理金融类业务还会涉及客户的资金情况信息.这些信息都涉及客户的个人隐私,前台营业员应注意增强客户信息保密意识,保护好客户的重要信息. 在收寄邮件时,客户通常要填写邮件详情单,营业员不应将客户已填 ...

  • 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
  • 6.计算机蠕虫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病毒,它的危害比一般的计算机病毒要大许多.要想 防范计算机蠕虫就需要区别开其与一般的计算机病毒,这些主要区别在于 蠕虫病毒的危害远远大于一般的计算机病毒. 7.如果想保证上网安全,必须对以下这三种威胁同时设防.第一是以传统宏病毒.蠕虫等为代表的入侵性病毒:第二是以间谍 ...

  • 发生在高校几种类型诈骗案及其防范
  • 发生在高校几种类型诈骗案及其防范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近年来,发生在高校,以高校师生为目标的诈骗案件增多,诈骗的手法多样,一些老师和学生由于对社会阴暗面的认知阅历较浅,往往容易受骗上当,造成财物损失,身心受到伤害.为提高师生对诈骗案的防范意识,识 ...

  • 保密常识讲义
  • 教 案 保 密 常 识 刘德金 主讲 大连大显通信有限公司 (二OO四年一月) 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的:通过对保密常识的学习,让员工了解保密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教学时间: 考核办法: 直到保密范围和泄密渠道,使每一个员工懂得保守公司秘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保密的自觉性 第 ...

  • 安全文明校园安全知识读本
  • 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 防火防盗小常识 一.防盗篇 ◆寝室防盗常识 1.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短时离开寝室也要锁门.由于不锁门引发的溜门盗窃案经常发生.此类案件作案遗留痕迹较少,因此查破难度较大.同学们去水房.上厕所.串门聊天或去买饭时.睡觉时等等都要锁门. 2.随身听.手机.照相机.掌上电脑.贵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