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后的收获

在积累中沉淀 在历练中成长

参加全国第五届和谐杯“说课标 说教材大赛”后的收获

实验小学 安欣然

2014年4月12日我和四个同事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和谐杯“小学幼儿园说课标说教材大赛”,此次比赛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700多人慕名前来参会。在经历了比赛的大风大浪,平静下来后,回想整个过程,内心不禁又此起彼伏: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又怎能有机会让我在赛场上和全国的教育精英切磋、交流。如果没有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锤炼,又怎能有我获得全国“说课标说教材大赛”一等奖的佳绩,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又记上了浓浓的一笔,成为我个人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一次听到“说课标、说教材”是在2012年,并且参加过一次英语学科的比赛。因此,对这样的比赛过程我并不陌生,但对语文学科的课标、教材并没有过系统地研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图书室借到2011版语文新课标和小学所有的语文课本,开始了没日没夜地研读。在确定了说“阅读专题”后,我又一次拜读了王敏勤教授的“谈说课标、说教材”、“王敏勤讲知识树”等文章,并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把三个学段关于阅读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现出来,就这样,4000多字的初稿基本定了下来。接下来是制作课件,每一张幻灯片,每一个动画都修改了无数遍。备赛的那段时间,每天要熬到一两点钟,可即使这

样,20多天的备赛时间还是不够用。在比赛前的一个星期,教研室刘欣老师对我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稿子和课件又重新修改,我在每天反复修改、拉练过程中,不断地进步。刘欣老师的指导、韩校长、谢主任、赵主任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也打破了我原有的一些思想上的束缚,对于新课标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他们关键时候的一句点评,常常让我茅塞顿开;他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常常让我暗自汗颜;他们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常常让我自叹不如……

时间更近了,只有三天了。稿子才定下来,课件还不完美,要命的是不能脱稿,我简直束手无策,是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支持和鼓励!你看,我们的谢主任在通知大家到会议室听我们模拟展示了;你听,每次模拟后,大家都畅所欲言,出谋献策,讨论如何把课件做得更美观,如何把稿子修改得更完美,如何使表情更自然从容……正是大家无私地把自己的心得、经验与我分享,我才能一边完善课件和稿子,一边进行脱稿训练。

比赛前夕,我和同事们在宾馆里,你说我听,反复找不足,反复修改,进行脱稿训练。“嘴张不开,声音太小,不自信,对稿子不熟练”是我的致命弱点。为了表现的尽善尽美,我将自己说课标的整个过程进行录像,反复看,找不足,下苦功背稿子……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终于,来到了赛场上,看着前面比赛的对手,我有些紧张,手心都有些冒汗了。当看到谢主任、赵主任鼓励的眼神时,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平常心对待。当我在20分钟内完成演说,走下讲台时,不禁松

了一口气。

参加这次比赛是劳累的,然而在备赛、比赛过程中我收获颇丰。 第一个收获: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也参加了很多次新课程培训,都是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觉得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其实,并没有把新课标内化于心。此次比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脱稿演讲,把课标中的精髓展示出来,难度非常大,我深入研读课标,提炼课标的精髓,甚至是背课标,使我对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目标不止,学习不辍,我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自己眼前工作做好就行了,还要有想法、有追求、有好学上进的精神。

第二个收获:对教材有了重新的认识

本次说教材不同于以往的说一节课,而是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或一个单元(章、组)、或一类知识(一个专题)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在熟悉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了解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清楚每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把一类知识横向、纵向联系起来,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再次,我对自己这十几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梳理,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通过说教材比赛,我想:我能比以前更好地把握教材、挖掘教材、驾驭教材、整合教材。只有通览了教材,那么在教学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才会更加自信。

第三个收获:制作课件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

本次大赛要求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能把程序、内容随机跃然于大屏幕上,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示出来,能直观形象地展示研说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为了能制作出精美的课件,我在网上下载课件一步一步地研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各种方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在反反复复的学习、制作、修改过程中,我可以更加熟练地进行课件制作,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更加自如地驾驭课堂。

第四个收获:基本技能提高了

“说课标说教材大赛”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我不断地去学习,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运用流畅的语言把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的建议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

第五个收获:让工作成为快乐,让追求成为乐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目标,但所有的梦想和目标都要靠快乐地工作来实现。没有平和的心态,工作快乐不起来;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工作快乐不起来;有了平和的心态和过硬的业务水平,才能快乐地适应竞争、顺应挑战。在高手如云的大赛上,激烈对决的成功来自于日常积累,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深入其境方知课标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更知教材魅力无限”。 正是这一次次的积累、一次次的历练,让我有所悟,有所得,有所长。我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课标,挖掘教材,实施个性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想:我以后的教学之路会愈走愈坚定,愈走愈

有力。

在积累中沉淀 在历练中成长

参加全国第五届和谐杯“说课标 说教材大赛”后的收获

实验小学 安欣然

2014年4月12日我和四个同事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五届和谐杯“小学幼儿园说课标说教材大赛”,此次比赛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行700多人慕名前来参会。在经历了比赛的大风大浪,平静下来后,回想整个过程,内心不禁又此起彼伏: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又怎能有机会让我在赛场上和全国的教育精英切磋、交流。如果没有领导和同事们的指点、锤炼,又怎能有我获得全国“说课标说教材大赛”一等奖的佳绩,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又记上了浓浓的一笔,成为我个人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一次听到“说课标、说教材”是在2012年,并且参加过一次英语学科的比赛。因此,对这样的比赛过程我并不陌生,但对语文学科的课标、教材并没有过系统地研读,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从图书室借到2011版语文新课标和小学所有的语文课本,开始了没日没夜地研读。在确定了说“阅读专题”后,我又一次拜读了王敏勤教授的“谈说课标、说教材”、“王敏勤讲知识树”等文章,并通过网络查阅了大量与之相关的资料,把三个学段关于阅读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现出来,就这样,4000多字的初稿基本定了下来。接下来是制作课件,每一张幻灯片,每一个动画都修改了无数遍。备赛的那段时间,每天要熬到一两点钟,可即使这

样,20多天的备赛时间还是不够用。在比赛前的一个星期,教研室刘欣老师对我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稿子和课件又重新修改,我在每天反复修改、拉练过程中,不断地进步。刘欣老师的指导、韩校长、谢主任、赵主任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也打破了我原有的一些思想上的束缚,对于新课标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他们关键时候的一句点评,常常让我茅塞顿开;他们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常常让我暗自汗颜;他们对细节的完美追求,常常让我自叹不如……

时间更近了,只有三天了。稿子才定下来,课件还不完美,要命的是不能脱稿,我简直束手无策,是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给了我支持和鼓励!你看,我们的谢主任在通知大家到会议室听我们模拟展示了;你听,每次模拟后,大家都畅所欲言,出谋献策,讨论如何把课件做得更美观,如何把稿子修改得更完美,如何使表情更自然从容……正是大家无私地把自己的心得、经验与我分享,我才能一边完善课件和稿子,一边进行脱稿训练。

比赛前夕,我和同事们在宾馆里,你说我听,反复找不足,反复修改,进行脱稿训练。“嘴张不开,声音太小,不自信,对稿子不熟练”是我的致命弱点。为了表现的尽善尽美,我将自己说课标的整个过程进行录像,反复看,找不足,下苦功背稿子……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终于,来到了赛场上,看着前面比赛的对手,我有些紧张,手心都有些冒汗了。当看到谢主任、赵主任鼓励的眼神时,我暗暗告诉自己要平常心对待。当我在20分钟内完成演说,走下讲台时,不禁松

了一口气。

参加这次比赛是劳累的,然而在备赛、比赛过程中我收获颇丰。 第一个收获: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往,也参加了很多次新课程培训,都是聆听专家学者的讲座,觉得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其实,并没有把新课标内化于心。此次比赛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脱稿演讲,把课标中的精髓展示出来,难度非常大,我深入研读课标,提炼课标的精髓,甚至是背课标,使我对课标有了全新的认识。目标不止,学习不辍,我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自己眼前工作做好就行了,还要有想法、有追求、有好学上进的精神。

第二个收获:对教材有了重新的认识

本次说教材不同于以往的说一节课,而是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或一个单元(章、组)、或一类知识(一个专题)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解读和整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在熟悉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了解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编写特点、编写体例、内容结构。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清楚每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把一类知识横向、纵向联系起来,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再次,我对自己这十几年的教学工作进行梳理,结合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议。通过说教材比赛,我想:我能比以前更好地把握教材、挖掘教材、驾驭教材、整合教材。只有通览了教材,那么在教学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课堂上面对学生才会更加自信。

第三个收获:制作课件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

本次大赛要求使用多媒体课件,这样能把程序、内容随机跃然于大屏幕上,用知识树的形式展示出来,能直观形象地展示研说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为了能制作出精美的课件,我在网上下载课件一步一步地研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各种方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在反反复复的学习、制作、修改过程中,我可以更加熟练地进行课件制作,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更加自如地驾驭课堂。

第四个收获:基本技能提高了

“说课标说教材大赛”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我不断地去学习,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运用流畅的语言把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的建议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质。

第五个收获:让工作成为快乐,让追求成为乐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自己的目标,但所有的梦想和目标都要靠快乐地工作来实现。没有平和的心态,工作快乐不起来;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工作快乐不起来;有了平和的心态和过硬的业务水平,才能快乐地适应竞争、顺应挑战。在高手如云的大赛上,激烈对决的成功来自于日常积累,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深入其境方知课标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更知教材魅力无限”。 正是这一次次的积累、一次次的历练,让我有所悟,有所得,有所长。我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深入研究课标,挖掘教材,实施个性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想:我以后的教学之路会愈走愈坚定,愈走愈

有力。


相关内容

  • 为什么说教师爱岗敬业不是外在的一种要求
  • 为什么说教师爱岗敬业不是外在的一种要求,而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境界和神圣使命? 答:第一.教书育人,是一个贡献自己的全部才智和身心精力,以换得学生的学识和精神进步和身体心灵成长,最终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了不起的工作.这件貌似平凡的工作 其现实和历史价值意义,怎么说都不能算是夸大了.而偏偏,相对于学生 ...

  • 教师说课活动方案
  • 本学期教师说课活动仍然继续进行,按照上学期说课的程序加以改良,搜寻规律,变为循序渐进的一个熟悉进步的过程。 本学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予以进行: 1、教师说学期教材 说学期教材部分置于开学阶段,目的就是让就是要让教师在学期之初就能将整个学期的知识做到胸有成竹,能在以后的教学者把握更好的方向,做到前后相 ...

  • 四年级说课稿
  • 线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4--15页的内容.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线的变换和确定线与线的关系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 重点.难点:认识直线.线段和 ...

  • 10分钟说课稿
  •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鞠躬) 我是报考小学数学教师的11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轴对称图形>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认识) ...

  • 六年级可能性说课稿
  • < 可能性>(说课课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可能性>,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首先是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__可能性_____>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 ...

  • 两位数乘两位数说课稿
  •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说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1页第5课时的内容. 2.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这一节课的学习平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以及笔算乘法 ...

  • 我收获了说课稿
  • <我收获了······>说课稿 上柴小学 李艳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我收获了""""""〉〉.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达到读写 ...

  • 教案认识年.月.日
  • 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执教人:魏祥勤 课 时: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和季度 等知识. 2.能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大月.小月等知识的掌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

  •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提到教育孩子,很多家长就会想到给孩子讲道理下命令,可讲来讲去我们发现孩子很反感,有时不等家长说上两句,孩子就会心烦地说:"好了,好了,别说了,我知道了,真能叨叨."确实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听了无数的教诲和劝说,但凡能称得上是长辈的都可以情真意切地对孩子说教一番,这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