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博物馆展示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近年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理念和教育思想出现了两个新变化。第一个新变化是:参观者在博物馆中学习到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即发现和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新理念下,观众的学习不再是从展品展项中被动地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双方互动、沟通与理解的过程。第二个新变化就是:从以展品为中心转变为以观众为中心。展示内容从对展品的简单陈列和说明,发展为通过构造生动、让参观者感兴趣的环境,吸引观众对展品的注意力,营造出人们愿意去看、去感受、去理解、去探索的知性情景,加强观众主动接触和学习的动机,提升他们探索的欲望,掌握人对展品的心理反应、精神满足,潜移默化中达到知识获得和经验积累的目的。正是这些博物馆展示新理念的出现,具有集客、互动、模拟、仿真等多种展示功能的多媒体技术成为博物馆中用来加强观众感官认知的主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多媒体

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等。

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综合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将计算机、声像、通信等多种技术合为一体; ● 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

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 互动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机器与机器间的互动,形成身临其境的场景。

● 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Hyper Text Link)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 实时性 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 信息使用的方便性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偏爱和认知特点来使用信息,任取图、文、声等信息表现形式。

● 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征重新组织信息,增加、删除或修改节点,重新建立链接。

博物馆展示中主要利用的就是多媒体技术中的综合集成性和互动性。

二、多媒体技术与整体展示系统的关系

博物馆展示系统的外在形式一般分为:

1. 构架系统:主要形成展示空间的形态,作为媒体系统发挥作用的舞台,包括天花、地面、展示墙、展示柜、展示台等;

2. 照明系统:提供展示空间的可视照明,并塑造气氛及协助做

重点强调。

3. 媒体系统:主要负担传达信息的功能。包括:

● 解说文字

● 图画

● 模型

● 实物

● 视听设备

● 体验装置

● 互动装置

● 表演及实验装置

● 导游装置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往往就是将这些外在形式组合到一个系统中进行展示的技术。比如在一个采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的魔幻剧场系统中,将舞台、照明、模型、视听设备、体验装置、表演等多个元素用幻影成像技术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和提升认知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

1、吸引参观者

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后面对大量的可选择的展示单元,参观者会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要进一步了解面前的这个展示单元。因此展示单元本身的必须能散发某种特殊的气质,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和靠近。这种特殊的气质包括感觉上特别强烈的刺激或价值判断上特别重大的因素。心理学上我们对某种刺激加以注意的重要因素包括:强度、大小、对比、运动、新奇等。惯用的手法有:

● 一般因素——反常、意外性,例如反重力流水;

● 突发因素——紧急、冲击性,例如模拟龙卷风;

● 告知因素——告知、警告性,例如奇怪的声音;

● 形状因素——巨大、珍奇性,例如巨幕影院;

● 变化因素——急变、破律性,例如幻影成像;

● 价值因素——稀少、绝对性,例如4D影院;

● 娱乐因素——娱乐、休闲性,例如互动踩吧;

2、持续参观者的注意力

参观者在博物馆展项前待得越久,就越有机会理解展项所要传达的信息。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互动性和大量的信息综合优势,将观众长时间的吸引在展项前。例如虚拟翻书项目。

3、唤起参观者的原有知识

在一个复杂的博物馆展示中,提出观众陌生的主题时,通过设法将展示内容与参观者熟悉的事物拉上关系,使参观者树立理解展示内容的信心,激发内心的共鸣。例如在展示项目的排队空间内营造序幕空间并设置多媒体解说系统。

4、互动地传达讯息

能提供反馈的展示,可以使参观者获得沉浸感,更有利于知识的传达和重复记忆。多媒体技术在互动性上的独特魅力,使博物馆展示可以轻松地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设置在一个完整的展示体系中的多媒体问答游戏系统,是观众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温习知识和休闲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分类

一般我们在博物馆中常见的多媒体技术分为:

● 采用电影和光影成像原理的影像技术:

电视、投影、LED显示屏、3D立体影片、4D动感影片、巨幕影院、穹幕影院、球幕影院、全息图片、幻影成像、环幕影院、万花筒影像、及时合成影像、凹面镜立体成像、雾屏、

半透玻璃屏幕、内外投半球幕、地面投影、可擦除的水面成像等。

● 采用声学、光学、电学、机械原理等组合的合成互动技术

触摸屏、虚拟搏击、虚拟翻书、动感踩吧、触摸墙、触摸柱、仿真技术、互动演示装置、互动问答装置、互动景观、互动游戏、光控设施、电动设施、声控设施、聚音设施、光纤成像等

● 新的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应用

采用蓝牙技术的无线系统集成展项;

采用纳米技术的新材料多媒体展项;

采用生态新能源的节能型多媒体展项;

采用三维动画技术的互动电视展项;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模拟现实展项;

采用室内定位系统的多媒体导游;

智能机器人演示系统;

数字多媒体艺术营造的环境系统;

网络技术支持的远程多媒体互动;

虚拟博物馆;

网络数字博物馆;

有句话说得好:告诉我,我很快会忘记;秀给我看,我也许记得;让我参与,我会明白。(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be remember,invove me,I will understand.)我们相信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将更多地发展多媒体互动技术的应用。

博物馆展示系统中多媒体应用的规划

多媒体展示的短处是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首先要考虑到的。多媒体展示的短处主要有两点:

1. 无法触摸

特别是影像技术多媒体,观众只能看到产品,不能触摸其质感。所以多媒体展项在现实展示中需要与实物的展示相结合。

2. 需要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多媒体展示与普通的展品模型相比,更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支持,在稳定性和持续性上依赖于现场的管理和技术成熟度。而且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结合多媒体展示的优点和短处,在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规划的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重点是:

● 多媒体展项的选择与建筑设计同步

应尽量在博物馆在规划设计前选择确定多媒体展项。

由于大多数多媒体展项都需要光线的配合,比如投影、全息图片等。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在这些展项的位置尽量保持较弱的光线。

大型的多媒体展示项目更需要专业的建筑空间或多层演示空间,比如巨幕影院、球幕影院、梦幻剧场等往往需要较高的层高,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预留。同时一些多媒体展示还需要独立的管理和控制维修空间,比如立体影院、4D影院等。

而多媒体展项的用电、布线等更是在项目设计中必须提前考虑和预留的。

● 根据主题和内容选择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很多,博物馆规划在选择上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主题进行选择,在场景布置中,更要根据主题进行处理。比如在复原古代历史环境的展示区,就要对银幕、照明灯具等进行装饰隐藏,在项目的选择上不要选择电视、触摸屏等不容易隐藏的明显是现代技术的多媒体项目,而应该选择幻影成像、凹面镜立体成像等多媒体设备容易隐藏的项目。

● 必须强调空间序列的规划

多媒体项目的布置应该注意博物馆观众的出口趋向行为模式。研究显示观众的注意力是随着逗留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的,参观博物馆时往往前面看得仔细,后面则越来越忽略。

节奏性是现代游览环境的重要特点,人们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情绪和体力的最佳投入状态。因此,休憩和放松必须交织在活动流程之中。所以任何一种空间序列都应该包括序幕——高潮——松弛——再高潮这样的阶段,有节奏地组织环境和展项的韵律,保持人们的体力和激情。

多媒体展项的数量和排列应该合理布置,切忌过多过滥。如果将精彩的或大型的多媒体展项布置在高潮的节点上,那们在这个高潮节点的前面就尽量少用或小用多媒体展示手法,以免造成观众的心理疲惫感。

● 多媒体展项与色彩、照明和声音的配合

展示空间的色彩是由展品的颜色及展示空间的地板、墙面、天花板等颜色共同组成的,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在影片选择、项目包装上都应该符合所处空间的色彩特点。

利用多媒体展项的区域的照明的照度都不应超过75,在影像为主的多媒体展示区更应低于30照度。

应注意多媒体展示中多媒体项目之间的声音相互干扰的控制,除了在残响时间、回应、音响材料方面的提前计划,也可以在适当的区域使用聚音罩这种无干扰的高科技设备。

大量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文字、实物加图片的展览模式,观众参观博物馆不再被动地观看和接受,而是从交互式操作和游戏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探索,从而增加了展示

活动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使博物馆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博物馆的展示开始出现娱乐化趣味化的趋势。英国科学博物馆的潜艇展区,设置了一个以潜艇探险为主题的电脑游戏,你必须根据展览中看到的知识,选择不同的零件组合一艘潜艇进行探险。如果选择正确就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否则就会触雷沉没。打破神秘感,让参观者认识到科学知识并不是深奥莫测和枯燥乏味的,这种自发的、开发式的、非线性的、互动的、娱乐性的理念是博物馆发展趋势,也会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恬淡的、放松地、有益身心的休闲方式,这将为博物馆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上海云罡同汇视觉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博物馆展示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法

近年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理念和教育思想出现了两个新变化。第一个新变化是:参观者在博物馆中学习到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即发现和探索知识的过程。在这个新理念下,观众的学习不再是从展品展项中被动地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双方互动、沟通与理解的过程。第二个新变化就是:从以展品为中心转变为以观众为中心。展示内容从对展品的简单陈列和说明,发展为通过构造生动、让参观者感兴趣的环境,吸引观众对展品的注意力,营造出人们愿意去看、去感受、去理解、去探索的知性情景,加强观众主动接触和学习的动机,提升他们探索的欲望,掌握人对展品的心理反应、精神满足,潜移默化中达到知识获得和经验积累的目的。正是这些博物馆展示新理念的出现,具有集客、互动、模拟、仿真等多种展示功能的多媒体技术成为博物馆中用来加强观众感官认知的主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多媒体

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等。

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综合集成性 能够对信息进行多通道统一获取、存储、组织与合成。将计算机、声像、通信等多种技术合为一体; ● 控制性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

用于人的多种感官。

● 互动性 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人与人、机器与机器间的互动,形成身临其境的场景。

● 非线性 多媒体技术的非线性特点将改变人们传统循序性的读写模式。以往人们读写方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循序渐进地获取知识,而多媒体技术将借助超文本链接(Hyper Text Link)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 实时性 当用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 信息使用的方便性 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偏爱和认知特点来使用信息,任取图、文、声等信息表现形式。

● 信息结构的动态性 “多媒体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认知特征重新组织信息,增加、删除或修改节点,重新建立链接。

博物馆展示中主要利用的就是多媒体技术中的综合集成性和互动性。

二、多媒体技术与整体展示系统的关系

博物馆展示系统的外在形式一般分为:

1. 构架系统:主要形成展示空间的形态,作为媒体系统发挥作用的舞台,包括天花、地面、展示墙、展示柜、展示台等;

2. 照明系统:提供展示空间的可视照明,并塑造气氛及协助做

重点强调。

3. 媒体系统:主要负担传达信息的功能。包括:

● 解说文字

● 图画

● 模型

● 实物

● 视听设备

● 体验装置

● 互动装置

● 表演及实验装置

● 导游装置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往往就是将这些外在形式组合到一个系统中进行展示的技术。比如在一个采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的魔幻剧场系统中,将舞台、照明、模型、视听设备、体验装置、表演等多个元素用幻影成像技术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从而达到吸引观众和提升认知的目的。

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

1、吸引参观者

参观者进入博物馆后面对大量的可选择的展示单元,参观者会在短时间内决定是否要进一步了解面前的这个展示单元。因此展示单元本身的必须能散发某种特殊的气质,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和靠近。这种特殊的气质包括感觉上特别强烈的刺激或价值判断上特别重大的因素。心理学上我们对某种刺激加以注意的重要因素包括:强度、大小、对比、运动、新奇等。惯用的手法有:

● 一般因素——反常、意外性,例如反重力流水;

● 突发因素——紧急、冲击性,例如模拟龙卷风;

● 告知因素——告知、警告性,例如奇怪的声音;

● 形状因素——巨大、珍奇性,例如巨幕影院;

● 变化因素——急变、破律性,例如幻影成像;

● 价值因素——稀少、绝对性,例如4D影院;

● 娱乐因素——娱乐、休闲性,例如互动踩吧;

2、持续参观者的注意力

参观者在博物馆展项前待得越久,就越有机会理解展项所要传达的信息。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互动性和大量的信息综合优势,将观众长时间的吸引在展项前。例如虚拟翻书项目。

3、唤起参观者的原有知识

在一个复杂的博物馆展示中,提出观众陌生的主题时,通过设法将展示内容与参观者熟悉的事物拉上关系,使参观者树立理解展示内容的信心,激发内心的共鸣。例如在展示项目的排队空间内营造序幕空间并设置多媒体解说系统。

4、互动地传达讯息

能提供反馈的展示,可以使参观者获得沉浸感,更有利于知识的传达和重复记忆。多媒体技术在互动性上的独特魅力,使博物馆展示可以轻松地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设置在一个完整的展示体系中的多媒体问答游戏系统,是观众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温习知识和休闲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中的多媒体技术的分类

一般我们在博物馆中常见的多媒体技术分为:

● 采用电影和光影成像原理的影像技术:

电视、投影、LED显示屏、3D立体影片、4D动感影片、巨幕影院、穹幕影院、球幕影院、全息图片、幻影成像、环幕影院、万花筒影像、及时合成影像、凹面镜立体成像、雾屏、

半透玻璃屏幕、内外投半球幕、地面投影、可擦除的水面成像等。

● 采用声学、光学、电学、机械原理等组合的合成互动技术

触摸屏、虚拟搏击、虚拟翻书、动感踩吧、触摸墙、触摸柱、仿真技术、互动演示装置、互动问答装置、互动景观、互动游戏、光控设施、电动设施、声控设施、聚音设施、光纤成像等

● 新的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应用

采用蓝牙技术的无线系统集成展项;

采用纳米技术的新材料多媒体展项;

采用生态新能源的节能型多媒体展项;

采用三维动画技术的互动电视展项;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模拟现实展项;

采用室内定位系统的多媒体导游;

智能机器人演示系统;

数字多媒体艺术营造的环境系统;

网络技术支持的远程多媒体互动;

虚拟博物馆;

网络数字博物馆;

有句话说得好:告诉我,我很快会忘记;秀给我看,我也许记得;让我参与,我会明白。(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be remember,invove me,I will understand.)我们相信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将更多地发展多媒体互动技术的应用。

博物馆展示系统中多媒体应用的规划

多媒体展示的短处是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应用中首先要考虑到的。多媒体展示的短处主要有两点:

1. 无法触摸

特别是影像技术多媒体,观众只能看到产品,不能触摸其质感。所以多媒体展项在现实展示中需要与实物的展示相结合。

2. 需要设备和技术支持,成本较高

多媒体展示与普通的展品模型相比,更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设备支持,在稳定性和持续性上依赖于现场的管理和技术成熟度。而且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结合多媒体展示的优点和短处,在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规划的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重点是:

● 多媒体展项的选择与建筑设计同步

应尽量在博物馆在规划设计前选择确定多媒体展项。

由于大多数多媒体展项都需要光线的配合,比如投影、全息图片等。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在这些展项的位置尽量保持较弱的光线。

大型的多媒体展示项目更需要专业的建筑空间或多层演示空间,比如巨幕影院、球幕影院、梦幻剧场等往往需要较高的层高,就需要在建筑设计中考虑预留。同时一些多媒体展示还需要独立的管理和控制维修空间,比如立体影院、4D影院等。

而多媒体展项的用电、布线等更是在项目设计中必须提前考虑和预留的。

● 根据主题和内容选择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很多,博物馆规划在选择上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主题进行选择,在场景布置中,更要根据主题进行处理。比如在复原古代历史环境的展示区,就要对银幕、照明灯具等进行装饰隐藏,在项目的选择上不要选择电视、触摸屏等不容易隐藏的明显是现代技术的多媒体项目,而应该选择幻影成像、凹面镜立体成像等多媒体设备容易隐藏的项目。

● 必须强调空间序列的规划

多媒体项目的布置应该注意博物馆观众的出口趋向行为模式。研究显示观众的注意力是随着逗留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的,参观博物馆时往往前面看得仔细,后面则越来越忽略。

节奏性是现代游览环境的重要特点,人们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情绪和体力的最佳投入状态。因此,休憩和放松必须交织在活动流程之中。所以任何一种空间序列都应该包括序幕——高潮——松弛——再高潮这样的阶段,有节奏地组织环境和展项的韵律,保持人们的体力和激情。

多媒体展项的数量和排列应该合理布置,切忌过多过滥。如果将精彩的或大型的多媒体展项布置在高潮的节点上,那们在这个高潮节点的前面就尽量少用或小用多媒体展示手法,以免造成观众的心理疲惫感。

● 多媒体展项与色彩、照明和声音的配合

展示空间的色彩是由展品的颜色及展示空间的地板、墙面、天花板等颜色共同组成的,多媒体展项的设计在影片选择、项目包装上都应该符合所处空间的色彩特点。

利用多媒体展项的区域的照明的照度都不应超过75,在影像为主的多媒体展示区更应低于30照度。

应注意多媒体展示中多媒体项目之间的声音相互干扰的控制,除了在残响时间、回应、音响材料方面的提前计划,也可以在适当的区域使用聚音罩这种无干扰的高科技设备。

大量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文字、实物加图片的展览模式,观众参观博物馆不再被动地观看和接受,而是从交互式操作和游戏中去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探索,从而增加了展示

活动的灵活性和互动性,使博物馆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博物馆的展示开始出现娱乐化趣味化的趋势。英国科学博物馆的潜艇展区,设置了一个以潜艇探险为主题的电脑游戏,你必须根据展览中看到的知识,选择不同的零件组合一艘潜艇进行探险。如果选择正确就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否则就会触雷沉没。打破神秘感,让参观者认识到科学知识并不是深奥莫测和枯燥乏味的,这种自发的、开发式的、非线性的、互动的、娱乐性的理念是博物馆发展趋势,也会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恬淡的、放松地、有益身心的休闲方式,这将为博物馆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上海云罡同汇视觉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相关内容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从博物馆的临展举办 ...

  • 数字导览讲解技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 数字导览讲解技术 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浙江省博物馆310007)周晓茵 [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博物馆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博物馆建设理念步入以"人"为本的重要时期,应用了多 ...

  • 三峡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 三峡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初稿) 1引言 今年6月18日我馆正式营运开馆以来,馆内的实体建设业已完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建设已基本就绪:各部门的计算机设备配置和联网工作运行已转入正常:展览陈列.网站宣传.安防监控.多功能会议厅.票务管理.人事财务等部分业务也实现了计 ...

  • 博物馆弱电系统建议
  • 博物馆弱电智能化建设建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强大的网络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已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弱电系统与文物博物馆工作逐渐贴近,它是现代博物馆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的弱电系统发展已到了 ...

  • 动手动脑,走进"科技馆"
  • 主讲人: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 李象益 □ 坛主小传 李象益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2013年度"全国科学十大新闻人物".在纪念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成立30 ...

  • 博物馆设计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 博物馆设计中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当前,紧紧抓住地域特色,体现地域文化个性,是当前博物馆展览发展的基本思路,应着重强化增强博物馆展览地域文化特色的理念. 一.增强博物馆展览地域文化特色理念的作用 博物馆的展览应着重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唯有把握了地域文化特色,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方能让精品更精,让弱项变强项. ...

  • 家具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研究_肖玉婷
  •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3.01.009 第33卷 第1期2013年1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V ol. 33 ...

  • 文化数字化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刘康婷 山东建筑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 山东 济南 摘要:文章认为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保护提供了保障,数字化复原和再现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提供了支撑,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为非物质文 ...

  • 数据仓库的概念
  • 一.数据仓库的概念及使用情况介绍 1996年, Inmon 在他的专著<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中, 对数据仓库做了如下定义, 即"面向主题的.完整的.非易失的.不同时间的.用于支持决策的数据集合".这和传统的OLTP 系统有很大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