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聂小倩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 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 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乐其幽杳。会学使案临,城 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宁趋为礼,且告以意。士人 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能甘荒落,旦暮惠教,幸甚!”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 几,为久客计。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士人自言燕姓,字赤 霞。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既而相对词竭, 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 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妇曰:“小倩何久 不来?”媪曰:“殆好至矣。”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 蹙。”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媪笑曰:“背地 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 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 何言。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 愿修燕好。”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女云:“夜无知 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 至户外忽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我囊囊!”女惭出,拾 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 出,俱莫知故。经宿一仆死,症亦如之。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宁素抗直,颇不 在意。宵分女子复至,谓宁曰:“妾阅人多矣,未有刚肠如君者。君诚圣贤,妾不敢欺。小 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于寺侧,被妖物威胁,历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今寺中 无可杀者,恐当以夜叉来。”宁骇求计。女曰:“与燕生同室可免。”问:“何不惑燕 生?”曰:“彼奇人也,固不敢近。”又问:“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 足,彼即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又惑以金,非金也,乃罗刹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 二者,凡以投时好耳。”宁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临别泣曰:“妾堕玄海,求岸不 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宁毅然诺之。 因问葬处,曰:“但记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言已出门,纷然而灭。

  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辰后具酒馔,留意察燕。既约同宿,辞以性癖耽寂。宁不 听,强携卧具来,燕不得已,移榻从之,嘱曰:“仆知足下丈夫,倾风良切。要有微衷,难 以遽白。幸勿翻窥箧襆,违之两俱不利。”宁谨受教。既各寝,燕以箱箧置窗上,就枕移 时,齁如雷吼。宁不能寐。近一更许,窗外隐隐有人影。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宁惧, 方欲呼燕,忽有物裂箧而出,耀若匹练,触折窗上石棂,飙然一射,即遽敛入,宛如电灭。 燕觉而起,宁伪睡以觇之。燕捧箧检征,取一物,对月嗅视,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 许。已而数重包固,仍置破箧中。自语曰:“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遂复卧。 宁大奇之,因起问之,且告以所见。燕曰:“既相知爱,何敢深隐。我剑客也。若非石棂, 妖当立毙;虽然,亦伤。”问:“所缄何物?”曰:“剑也。适嗅之有妖气。”宁欲观之。 慨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也。于是益厚重燕。

  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 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 键如新。又顾殿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甚乐其幽杳。会学使案临,城 舍价昂,思便留止,遂散步以待僧归。日暮有士人来启南扉,宁趋为礼,且告以意。士人 曰:“此间无房主,仆亦侨居。能甘荒落,旦暮惠教,幸甚!”宁喜,藉藁代床,支板作 几,为久客计。是夜月明高洁,清光似水,二人促膝殿廊,各展姓字。士人自言燕姓,字赤 霞。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既而相对词竭, 遂拱别归寝。

  宁以新居,久不成寐。闻舍北喁喁,如有家口。起,伏北壁石窗下微窥之,见短墙外一 小院落,有妇可四十余;又一媪衣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妇曰:“小倩何久 不来?”媪曰:“殆好至矣。”妇曰:“将无向姥姥有怨言否?”曰:“不闻;但意似蹙 蹙。”妇曰:“婢子不宜好相识。”言未已,有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绝。媪笑曰:“背地 不言人,我两个正谈道,小妖婢悄来无迹响,幸不訾着短处。”又曰:“小娘子端好是画中 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去。”女曰:“姥姥不相誉,更阿谁道好?”妇人女子又不知 何言。宁意其邻人眷口,寝不复听;又许时始寂无声。

  方将睡去,觉有人至寝所,急起审顾,则北院女子也。惊问之,女笑曰:“月夜不寐, 愿修燕好。”宁正容曰:“卿防物议,我畏人言。略一失足,廉耻道丧。”女云:“夜无知 者。”宁又咄之。女逡巡若复有词。宁叱:“速去!不然,当呼南舍生知。”女惧,乃退。 至户外忽返,以黄金一锭置褥上。宁掇掷庭墀,曰:“非义之物,污我囊囊!”女惭出,拾 金自言曰:“此汉当是铁石。”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足心有小孔,如锥刺者,细细有血 出,俱莫知故。经宿一仆死,症亦如之。向晚燕生归,宁质之,燕以为魅。宁素抗直,颇不 在意。宵分女子复至,谓宁曰:“妾阅人多矣,未有刚肠如君者。君诚圣贤,妾不敢欺。小 倩,姓聂氏,十八夭殂,葬于寺侧,被妖物威胁,历役贱务,腆颜向人,实非所乐。今寺中 无可杀者,恐当以夜叉来。”宁骇求计。女曰:“与燕生同室可免。”问:“何不惑燕 生?”曰:“彼奇人也,固不敢近。”又问:“迷人若何?”曰:“狎昵我者,隐以锥刺其 足,彼即茫若迷,因摄血以供妖饮。又惑以金,非金也,乃罗刹鬼骨,留之能截取人心肝。 二者,凡以投时好耳。”宁感谢,问戒备之期,答以明宵。临别泣曰:“妾堕玄海,求岸不 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倘肯囊妾朽骨,归葬安宅,不啻再造。”宁毅然诺之。 因问葬处,曰:“但记白杨之上,有乌巢者是也。”言已出门,纷然而灭。

  明日恐燕他出,早诣邀致。辰后具酒馔,留意察燕。既约同宿,辞以性癖耽寂。宁不 听,强携卧具来,燕不得已,移榻从之,嘱曰:“仆知足下丈夫,倾风良切。要有微衷,难 以遽白。幸勿翻窥箧襆,违之两俱不利。”宁谨受教。既各寝,燕以箱箧置窗上,就枕移 时,齁如雷吼。宁不能寐。近一更许,窗外隐隐有人影。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宁惧, 方欲呼燕,忽有物裂箧而出,耀若匹练,触折窗上石棂,飙然一射,即遽敛入,宛如电灭。 燕觉而起,宁伪睡以觇之。燕捧箧检征,取一物,对月嗅视,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 许。已而数重包固,仍置破箧中。自语曰:“何物老魅,直尔大胆,致坏箧子。”遂复卧。 宁大奇之,因起问之,且告以所见。燕曰:“既相知爱,何敢深隐。我剑客也。若非石棂, 妖当立毙;虽然,亦伤。”问:“所缄何物?”曰:“剑也。适嗅之有妖气。”宁欲观之。 慨出相示,荧荧然一小剑也。于是益厚重燕。


相关内容

  •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书生形象
  • 学号: [1**********]2 浅析<聊斋志异>中书生形象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学 年级班别: 2010级 姓 名: 闫浩洋 指导教师: 王慧刚 2014年4月 目录 内容摘要················································3 前言· ...

  • [聊斋志异]:巅峰绝响蒲留仙
  • 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高度.此文为蒲松龄逝世三百周年而作. 文|赵松 三百年前,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除夕,在山东淄川家中,中国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七十六岁的蒲松龄写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字--绝句<除夕>: 三百余辰又一周,团圞笑语绕炉头. 朝来不解缘何事,对 ...

  • 略谈聊斋志异的内涵
  • 略谈<聊斋志异>的内涵 吴宝玲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13级2班 略谈<聊斋志异>的内涵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 ...

  •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孤独的思想者)
  •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孤独的思想者)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聊斋志异>创造了一个色彩绚丽.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它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除了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外,还因为它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读后能使我们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 ...

  • [聊斋志异]动漫改编中的现代元素
  • 摘 要:<聊斋志异>是传统文学的优秀作品,它充满幻想被认为是动漫改编的理想题材.但这部作品中的小说篇幅短小.缺少童趣.又有时代隔阂,在动漫改编过程中必须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笔者认为在对这部作品的动漫改编过程中,增加现代元素是关键的一环.具体改编时,可以从主题.人物关系.时代背景以及动漫细 ...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400字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400字 这几天,我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一本厚厚的<聊斋志异>. 是什么东西这么吸引我呢?哦!原来是里面的情节写得很精美.尤其是书中的<赵城虎>这则故事特别好玩儿.它讲是一只通人性的老虎.一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的儿子上山砍柴,不料被一只饥饿的 ...

  • 王明霞论文
  • <聊斋志异>中以鬼文化延展开的人鬼遇合之境的思 想意蕴与审美意味的探究 (<聊斋志异>狐鬼文化审美趣味探究) 09中三 王茜璐 摘要 <聊斋志异>以美丽.深邃而又理想化的人鬼世界展示于读者,引起了世人的不断赞美.其中作者的赞鬼倾向,反映了蒲松龄对待民俗文化和志怪小 ...

  • 道家道教思想对[聊斋志异]的影响
  • 道家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文学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很多最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册,197页)鲁迅先生也说 ...

  • 百家讲坛:马瑞芳说聊斋
  • 马瑞芳说聊斋40  厍将军 (0/22) 2014-07-23 17:24 马瑞芳说聊斋39  于江 (0/29) 2014-07-23 17:22 马瑞芳说聊斋38  南柯之梦新做法 (0/36) 2014-07-23 17:20 马瑞芳说聊斋37  奥妙无穷写梦幻 (0/30) 2014-07- ...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摘抄
  •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聊斋志异>非常有趣,不久我就看完了这本书. <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聊斋志异>看来偏偏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