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中的倔强怀斯个人性格(因素)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22期

傲骨中的倔强:

怀斯个人性格(因素)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张雁卓

【摘要】安德鲁·怀斯(AndrewWyeth)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著名、最杰出的“怀乡写实主义(nostalgicrealism)”绘画大

师。安德鲁·怀斯追求自己的内心精神境界,在作品中体现了个人的超级写实风格。从他的作品中很难看得出来迎后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影响,尤其是父合风向以及趋时附会那个时代的任何色彩。他从九岁起开始练习水彩画,

亲对他的影响在他的一生创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也是安德鲁·怀斯拥有独特艺术气质的根源。本文就怀斯个人性格因素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行了简略论述。

【关键词】傲骨嶙嶙;倔强不屈;创作风格

【作者简介】张雁卓(1982.1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水彩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一句话“心理学有着漫长的。对于安德鲁·怀斯绘画创作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绘画创作有着漫长的历史,一生,我们可以说但只有短暂。精髓”

一、怀斯创作风格形成前的认知

安德鲁·怀斯生于1917年7月12日。当时美国东部的宾夕法尼亚的查兹佛德,那里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是安德鲁·怀斯的家。他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创作,从来没有离开:“一个人艺过他的家乡和缅因州的库欣村。怀斯曾这样说

”术的进境与深刻是和他对事物的爱恋程度有深厚关系的。“我连身边的宝藏都还没有完全探测过,为什么不应该在一个地方长住,以便发掘得更深呢?”就是这样,查兹佛德是他奇特而又神秘;而缅因州的库欣村则是他夏天的第一故乡,

度假的地方,安静而平和,远离市嚣。在安德鲁·怀斯生活的年代,他被这自然而又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并创作出以自以隐喻风格为主的风景画,以象征风然风土为主的人物画,

的原理,这样同学们就会很容易理解。

、《医学统计学》二的教学体会

许多学生在一接触到医学统计学时都会很不适应,它重在逻辑思维,与其他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科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截然不同,许多同学都反映医学统计学枯燥、艰深、难于理解,令他们无所适从,以致早早失去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应该要降低学科“门槛”在初期刚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时应用大量通俗、幽默的生活实例和语言来进行转化,避免其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让医学统计学贴近生活,而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摘不到的星。辰”

其实,统计学本就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人们从生活、卫生工作中发现了统计学的原理和规律,再应用统计学来探究

格为主的静物画。如此众多的创作作品,我们为之感动,为:“走进怀斯之吸引。就像曾经有位记者采访过怀斯之后说”的故居,就像是进入了一部情节逐渐展开的小说。

安德鲁·怀斯在1926年九岁的时候,开始接受了绘画教育,起点是水彩画为练习对象。虽然他小时体弱多病,不却逐渐成为一位美国最著名的20能去专业的艺术院校学习,

“怀乡写实主义的绘画大师”,世纪并成为对世界画苑有着重:“正因为怀斯的性格内向,大影响的艺术名家之一。有人说

不善与人沟通、交往,才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其创作思绪和。而我们要说:“就是因为怀斯一身傲骨,风格”刚强不屈的。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中,精神,将创作独有风格进行到底”他不断地接触到了意大利以及欧洲北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名作,浓厚的兴趣由此产生,尤其对埃罗·德拉·费朗西丝卡的作品极为上心。而怀斯对艺术认知产生巨大影响——他们分别是波提切利的线条的是:两名巨匠的绘画风格—

丢勒的干笔水彩,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与父亲(内顿·运用、

生活中的规律,我们医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也不应将其游离于生活以外。医学统计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将日常生活事例融入到学习之中,以开放、轻松、欢乐的心态来教、学医学统计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应该是一个更健康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体验。【参考文献】

1.顾相伶.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企业家2011,36(7):67~68天地,

2.吴笑雪.高职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9,22(5):24~25

3.吴青.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改革[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26(5):31学报,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1.(10).22

·19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22期

怀斯)影响相比拟。父亲(内顿·怀斯)是一名优秀的插图画家,历史题材极为突出。父亲把绘画技巧的成熟性传授给少年时代的怀斯。也就从怀斯年幼起,

他的心智就被父亲独特的教育模式所开启,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绘画的技巧和精髓,

使之体会到,只有学会通过自己的双眼去挖掘、去感悟、去认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最真实的感受以及对最美好生活的眷恋和憧憬。虽然怀斯拥有独特艺术气质发起的根源是他的父亲所给予的,

虽然内顿·怀斯在安德鲁·怀斯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内顿·怀斯的思想仅仅影响着怀斯对于绘画的一些理念,实际上怀斯所拥有的傲骨凌风的意志是他创作风格与表现手法的延续,绘画表现方法的另一种表达从此而产生。

二、怀斯创作风格的形成

怀斯痴迷于创作及其表现,一生的创作对象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

最熟悉的人物表情,最喜欢的自然风景,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画面反复出现—

——满天繁星的高寒夜空,或者是广阔无限的青春草原,旷野上那一堆燃起温情的夜幕篝火;表情的突然转变,光线的一霎凝聚,墙缝的断裂,壁纸的脱落,竹篮的损坏,马车的废气,以及人们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这些都足以让他忘情地融入到创作中。如此并不美丽的本身背后,却是自然真实的,淳朴亲切的。在他看来,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创作的素材。1937年,

在纽约的马格贝斯画廊,年仅20岁的怀斯举办首次个人画展,他用最平凡、最简单、最直接的事物来寻找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记忆和感情,或许这就是他的水彩画在展出的第一天全部被订购一空的根本亦或是理由。怀斯一生基本上不参加外界的任何政治活动,

就算在后来,具有崇高地位的时候,依旧没有离开这座小村庄,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尽管如此,还是对他有很多的争议,而这些争议从未停止过。怀斯被几任总统接见,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和其他无数的博物馆举办过个人画展。同时也被诸多的媒体和评论家进行无限度的吞噬和掩埋,甚至延伸到社会、地域及教育领域。在这一点上很大成度要取决于他内心的性格———身具傲骨,则百折不屈,即使在1945年父亲因车祸而离世和1951年怀斯的一次大手术,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绘画风格突然发生了转变,

表现为紧迫和暗淡的感觉。他对父亲的去世十分悲伤:“一堆黄土是地狱,虽然形状美观,可是他令我回忆到父亲,他就埋葬在里面”。生命的短暂与内心的脆弱在怀斯的画面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追思那曾经的美好……

怀斯曾这样评价过自己

:“我在我的作品中放入了很多个人化的东西,

公众怎么能体会到这些东西呢?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后门’进入我的作品,他们被现实主义所吸引,从中感受提取自己的情感。最终,我希望他们能从我的画作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强大的情感。”怀斯的一位朋友曾这样评价他

:“假如把怀斯的眼睛蒙起来,他只要倾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就可以正确告诉你,他坐在什么树下。即使

·192·

在最常走的小路上,他也随时获得发现,触动作画的灵感……”由此评鉴可见怀斯对大自然的依恋的感应程度,对着万物复苏的赞叹情节是多么的明显。那种傲骨嶙嶙的意志,在绘画路上不断的探索,无需过多的语言,神情观感迷离之间,

一切尽显在创作中,这是灵魂最恰当的归宿。就像在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安德鲁·怀斯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之情、

时光的流逝之时、人生的虚幻和淳朴之间,对两个小山村的挚爱,

将其执着的热爱艺术完全储存在那里,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从来没有离弃过,当然这也和他个人的天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个性才决定了他只为艺术而生,

不为任何凡夫俗事所左右。而他对艺术的执著热爱,始终用一种近乎疯狂地创作状态去表现同样的景物和人,

这是怀斯自己的内心孤独和寂寞的一种驱动力。怀斯说

:“我发现所使我兴奋的抽象本质是来自记忆深处。

”这句平凡的语言再次证明,怀斯复杂的心情与绘画创作交织在一起,

将寂静的痛苦、孤独的感伤与傲骨的情绪,挥斥方遒的表现在创作中。

三、怀斯创作风格的归属

在1943年至1992年在这长达49年的创作历程中,怀斯的作品被不断地参展并获奖,曾先后被三届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布什分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金质总统勋章”和国会金质章”。当然,这所有的一切荣誉都不会阻碍怀斯对追求自然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创作艺术的执着,直至他去世。在2009年1月15日深夜,怀斯在美国费城郊区的家里在安然离去,享年92岁。

怀斯在他的艺术生命历程创作中,从未间断过他的绘画创作事业,

并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追求深度的热爱和探索。他忠情于自然,思考于状态的发展和变化。那些漫天遍野的花鸟、淳朴的人们,山村荡漾着热闹气息……都透漏着他对过去的怀念、

对当下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些思考和感受,最终都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这个客观世界的沉思和新知。独有的创作理念,注定了会是一首隽永的诗歌,在整个生命中浅唱低吟,挥之不去……

四、结语

怀斯的一生,可以用舒婷的话来形容:“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有一些画家炫耀一时,一次一次的成为焦点,但曲高和寡,最后还是优柔寡断地离去;有些画家(安德鲁·怀斯)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在支持与冷讽中生存,

在拒绝和冷淡中创作,但只要傲骨和倔强双手坚持不放,只有那么一次,尽管最终地悄然离开……

参考文献】

1.旺达·M·科恩;刘来汀译.怀斯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2.许珍.现代隐士安德鲁·怀斯:用14年偷画一个女人[N].广州日报,

20093.何政广主编.怀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1.(10).22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22期

傲骨中的倔强:

怀斯个人性格(因素)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

□张雁卓

【摘要】安德鲁·怀斯(AndrewWyeth)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著名、最杰出的“怀乡写实主义(nostalgicrealism)”绘画大

师。安德鲁·怀斯追求自己的内心精神境界,在作品中体现了个人的超级写实风格。从他的作品中很难看得出来迎后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影响,尤其是父合风向以及趋时附会那个时代的任何色彩。他从九岁起开始练习水彩画,

亲对他的影响在他的一生创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也是安德鲁·怀斯拥有独特艺术气质的根源。本文就怀斯个人性格因素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行了简略论述。

【关键词】傲骨嶙嶙;倔强不屈;创作风格

【作者简介】张雁卓(1982.1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水彩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过一句话“心理学有着漫长的。对于安德鲁·怀斯绘画创作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绘画创作有着漫长的历史,一生,我们可以说但只有短暂。精髓”

一、怀斯创作风格形成前的认知

安德鲁·怀斯生于1917年7月12日。当时美国东部的宾夕法尼亚的查兹佛德,那里有一座美丽的小村庄,是安德鲁·怀斯的家。他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创作,从来没有离开:“一个人艺过他的家乡和缅因州的库欣村。怀斯曾这样说

”术的进境与深刻是和他对事物的爱恋程度有深厚关系的。“我连身边的宝藏都还没有完全探测过,为什么不应该在一个地方长住,以便发掘得更深呢?”就是这样,查兹佛德是他奇特而又神秘;而缅因州的库欣村则是他夏天的第一故乡,

度假的地方,安静而平和,远离市嚣。在安德鲁·怀斯生活的年代,他被这自然而又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并创作出以自以隐喻风格为主的风景画,以象征风然风土为主的人物画,

的原理,这样同学们就会很容易理解。

、《医学统计学》二的教学体会

许多学生在一接触到医学统计学时都会很不适应,它重在逻辑思维,与其他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科目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截然不同,许多同学都反映医学统计学枯燥、艰深、难于理解,令他们无所适从,以致早早失去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应该要降低学科“门槛”在初期刚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时应用大量通俗、幽默的生活实例和语言来进行转化,避免其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让医学统计学贴近生活,而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摘不到的星。辰”

其实,统计学本就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人们从生活、卫生工作中发现了统计学的原理和规律,再应用统计学来探究

格为主的静物画。如此众多的创作作品,我们为之感动,为:“走进怀斯之吸引。就像曾经有位记者采访过怀斯之后说”的故居,就像是进入了一部情节逐渐展开的小说。

安德鲁·怀斯在1926年九岁的时候,开始接受了绘画教育,起点是水彩画为练习对象。虽然他小时体弱多病,不却逐渐成为一位美国最著名的20能去专业的艺术院校学习,

“怀乡写实主义的绘画大师”,世纪并成为对世界画苑有着重:“正因为怀斯的性格内向,大影响的艺术名家之一。有人说

不善与人沟通、交往,才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其创作思绪和。而我们要说:“就是因为怀斯一身傲骨,风格”刚强不屈的。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中,精神,将创作独有风格进行到底”他不断地接触到了意大利以及欧洲北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们的名作,浓厚的兴趣由此产生,尤其对埃罗·德拉·费朗西丝卡的作品极为上心。而怀斯对艺术认知产生巨大影响——他们分别是波提切利的线条的是:两名巨匠的绘画风格—

丢勒的干笔水彩,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法与父亲(内顿·运用、

生活中的规律,我们医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也不应将其游离于生活以外。医学统计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将日常生活事例融入到学习之中,以开放、轻松、欢乐的心态来教、学医学统计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应该是一个更健康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教学和学习体验。【参考文献】

1.顾相伶.护理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企业家2011,36(7):67~68天地,

2.吴笑雪.高职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09,22(5):24~25

3.吴青.医学统计学的教学改革[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26(5):31学报,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1.(10).22

·191·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10卷第22期

怀斯)影响相比拟。父亲(内顿·怀斯)是一名优秀的插图画家,历史题材极为突出。父亲把绘画技巧的成熟性传授给少年时代的怀斯。也就从怀斯年幼起,

他的心智就被父亲独特的教育模式所开启,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绘画的技巧和精髓,

使之体会到,只有学会通过自己的双眼去挖掘、去感悟、去认知———人类对大自然的最真实的感受以及对最美好生活的眷恋和憧憬。虽然怀斯拥有独特艺术气质发起的根源是他的父亲所给予的,

虽然内顿·怀斯在安德鲁·怀斯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内顿·怀斯的思想仅仅影响着怀斯对于绘画的一些理念,实际上怀斯所拥有的傲骨凌风的意志是他创作风格与表现手法的延续,绘画表现方法的另一种表达从此而产生。

二、怀斯创作风格的形成

怀斯痴迷于创作及其表现,一生的创作对象是最普通的生活场景,

最熟悉的人物表情,最喜欢的自然风景,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画面反复出现—

——满天繁星的高寒夜空,或者是广阔无限的青春草原,旷野上那一堆燃起温情的夜幕篝火;表情的突然转变,光线的一霎凝聚,墙缝的断裂,壁纸的脱落,竹篮的损坏,马车的废气,以及人们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这些都足以让他忘情地融入到创作中。如此并不美丽的本身背后,却是自然真实的,淳朴亲切的。在他看来,身边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创作的素材。1937年,

在纽约的马格贝斯画廊,年仅20岁的怀斯举办首次个人画展,他用最平凡、最简单、最直接的事物来寻找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记忆和感情,或许这就是他的水彩画在展出的第一天全部被订购一空的根本亦或是理由。怀斯一生基本上不参加外界的任何政治活动,

就算在后来,具有崇高地位的时候,依旧没有离开这座小村庄,始终坚持自己的创作。尽管如此,还是对他有很多的争议,而这些争议从未停止过。怀斯被几任总统接见,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和其他无数的博物馆举办过个人画展。同时也被诸多的媒体和评论家进行无限度的吞噬和掩埋,甚至延伸到社会、地域及教育领域。在这一点上很大成度要取决于他内心的性格———身具傲骨,则百折不屈,即使在1945年父亲因车祸而离世和1951年怀斯的一次大手术,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绘画风格突然发生了转变,

表现为紧迫和暗淡的感觉。他对父亲的去世十分悲伤:“一堆黄土是地狱,虽然形状美观,可是他令我回忆到父亲,他就埋葬在里面”。生命的短暂与内心的脆弱在怀斯的画面中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他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追思那曾经的美好……

怀斯曾这样评价过自己

:“我在我的作品中放入了很多个人化的东西,

公众怎么能体会到这些东西呢?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后门’进入我的作品,他们被现实主义所吸引,从中感受提取自己的情感。最终,我希望他们能从我的画作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强大的情感。”怀斯的一位朋友曾这样评价他

:“假如把怀斯的眼睛蒙起来,他只要倾听风吹过树梢的声音,就可以正确告诉你,他坐在什么树下。即使

·192·

在最常走的小路上,他也随时获得发现,触动作画的灵感……”由此评鉴可见怀斯对大自然的依恋的感应程度,对着万物复苏的赞叹情节是多么的明显。那种傲骨嶙嶙的意志,在绘画路上不断的探索,无需过多的语言,神情观感迷离之间,

一切尽显在创作中,这是灵魂最恰当的归宿。就像在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安德鲁·怀斯将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之情、

时光的流逝之时、人生的虚幻和淳朴之间,对两个小山村的挚爱,

将其执着的热爱艺术完全储存在那里,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从来没有离弃过,当然这也和他个人的天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个性才决定了他只为艺术而生,

不为任何凡夫俗事所左右。而他对艺术的执著热爱,始终用一种近乎疯狂地创作状态去表现同样的景物和人,

这是怀斯自己的内心孤独和寂寞的一种驱动力。怀斯说

:“我发现所使我兴奋的抽象本质是来自记忆深处。

”这句平凡的语言再次证明,怀斯复杂的心情与绘画创作交织在一起,

将寂静的痛苦、孤独的感伤与傲骨的情绪,挥斥方遒的表现在创作中。

三、怀斯创作风格的归属

在1943年至1992年在这长达49年的创作历程中,怀斯的作品被不断地参展并获奖,曾先后被三届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布什分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金质总统勋章”和国会金质章”。当然,这所有的一切荣誉都不会阻碍怀斯对追求自然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创作艺术的执着,直至他去世。在2009年1月15日深夜,怀斯在美国费城郊区的家里在安然离去,享年92岁。

怀斯在他的艺术生命历程创作中,从未间断过他的绘画创作事业,

并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追求深度的热爱和探索。他忠情于自然,思考于状态的发展和变化。那些漫天遍野的花鸟、淳朴的人们,山村荡漾着热闹气息……都透漏着他对过去的怀念、

对当下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期望。这些思考和感受,最终都在他的绘画创作中展现出来,同时也展现出他对这个客观世界的沉思和新知。独有的创作理念,注定了会是一首隽永的诗歌,在整个生命中浅唱低吟,挥之不去……

四、结语

怀斯的一生,可以用舒婷的话来形容:“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有一些画家炫耀一时,一次一次的成为焦点,但曲高和寡,最后还是优柔寡断地离去;有些画家(安德鲁·怀斯)在当时的社会阶层中,在支持与冷讽中生存,

在拒绝和冷淡中创作,但只要傲骨和倔强双手坚持不放,只有那么一次,尽管最终地悄然离开……

参考文献】

1.旺达·M·科恩;刘来汀译.怀斯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82.许珍.现代隐士安德鲁·怀斯:用14年偷画一个女人[N].广州日报,

20093.何政广主编.怀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1.(10).22

【“


相关内容

  • 安德鲁·怀斯安德斯·佐恩对比论文
  • 安德鲁·怀斯与安德斯·佐恩的对比研究 摘 要 安德鲁·怀斯与安德斯·佐恩两位同是国外著名的水彩画家,却在作画风格.题材选择.表现语言.构图形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那么他们绘画作品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别和联系,可以从这些方面来着手研究. 关键词 安德鲁·怀斯 安德斯·佐恩 绘画 对比 安德鲁·怀斯是 ...

  • [梅兰芳]:淡极始知花更艳
  • [摘 要] 电影<梅兰芳>将梅兰芳大师定位为"纸枷锁"下孤独的凡人,通过截取斗戏死别.弃情生离.爱国秉义等三个主要人生片段,展现了梅兰芳先生淡定大气的一生.影片沉稳淡定的底色里隐藏了人生的飞扬与悲悯.繁华与孤独.平凡与卓越.容忍与安详,充满了戏剧张力.从编剧创作.演员 ...

  • 五大国际电影节
  •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加拿大蒙特利尔.捷克卡罗维发利 三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德国柏林.意大利威尼斯 国外电影奖: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欧洲电影奖. 法国电影凯撒奖.美国 电影金球奖.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 世界电影节:戛纳.柏林.威尼斯.东京. ...

  • 关于水彩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思考
  • [摘 要]优秀的水彩画作品是作者对自然表象真切体验的结果,是作者情感的外化,技巧.技能等是外化呈现的桥梁.长期以来,水彩画教学过于强调技巧,而忽略内在情感的因素. [关键词]水彩教学 技能训练 情感 生活体验 审美 在很多高等院校,水彩教学过于注重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审美的培养,情感的表达,出现了为技 ...

  • 新纪录片[幼儿园]的叙事及多元意义
  • 2012年11月第29卷第11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ducation Nov.2012Vol.29 No.11 <幼儿园>新纪录片的叙事及多元意义 王运歌,张文杰,王 舒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 &l ...

  • 看面相能反映出女人性格
  • 英国一项最新实验表明,面相的确能反映人的性格. 但是"以貌取人"似乎只适用于女性,男性的性格很难从面相中"读"出来. 女性的脸会"说话" 英国<每日邮报>28日报道,"以貌取人"并非完全没有科学依据.实验证明 ...

  • [警察与赞美诗]教案
  • 设计思想 以<警察与赞美诗>为教学的载体,激"活"学生联想思维,让学生设身体验,迸发创造性潜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正确理解分析苏比的人物形象. 2. 欣赏小说幽默风趣的风格,体味"含泪的微笑"的艺术风格. 3 ...

  • 与青春有关的命题创作_对近年来中韩青春偶像剧创作的比较及思考
  • 剧表现的多半是普通人,很平民化.在湖南卫视引起很大反响的<丑女无敌>,一方面采用季播方式,即时地接受观众反馈信息,对于剧中人物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它仿照美剧<丑女贝蒂>,对于传统偶像剧的人物设置方式进行微调,主人公变成了在帅哥靓女身边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由于采用了普通人的叙述 ...

  • 纪录片历程中的经典人物与理念
  • 作者:张宇丹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06期 在媒介批判理论中,媒介中心论者一般认为,在当代大众传播语境中,存在的"第一 现实"与媒介中介化的"第二现实"愈来愈难分难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分得 清人们是从存在现实中获得的真实经验,还是从电视等媒介中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