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余秋雨

   余秋雨(1946- )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学者、作家,以文化散文而闻名,在台湾、香港等地亦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       认识一个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被种种别的因素所影响和误导。然而,当你走近他、了解他,尤其是通过直接接触,渐渐走进他内心的时候,你往往会改变当初的看法。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不断读,就不断有新的感受和认识。对余秋雨,我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最初知道余秋雨,是在马兰之后。因为马兰我才知道了上海戏剧学院有个叫余秋雨的教授,他专门研究戏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戏剧的专著,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九十年代,余秋雨在院长当得非常出色并有可能出任重要职位的时候提出辞职。之后他开始了生命的又一个起点:考察文化,写作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多本文化散文集以及他的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等出版,一时畅销全国,洛阳纸贵。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着独特的风采价值、别样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文思想。余秋雨何以从普通教师成为一个专门研究戏剧理论的成功学者?又何以从成功的大学校长成为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散文大家?我想,这绝不是偶然。    余秋雨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条件。例如,他有非凡的写作天赋。他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中学时就得过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他说:“最根本的是我童年时候的生活具有足够的文学素养,我不是讲看书,就是我那么早的认识了大山,那么早的认识了原野,那么早的认识了多少乡村妇女的不同命运……我感谢我的父亲,他居然逃难到乡下,还带着两大书箱……小的时候知道水浒,三国,红楼是什么,小的时候能够读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所以他在文章中展现出来的语言艺术炉火纯青,让人望尘莫及。又例如,他独有的智慧和幽默、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等在书中随处可见。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勤奋刻苦。当年余秋雨就是“栖身在上海东北郊一间斜顶朝北的十三平方米小屋里,开始了全部的自学课程”。他尽可能搜寻到一本本重要的世界文史经典,甚至很多英文原版。他多少年如一日地在这夏天特别酷热冬天格外寒冷的北屋,吃着最廉价的饭菜,在吵闹声中,读完一本本深奥难通的经典,通晓了古代希腊文化、古代印度文化、德国经典学理……“就在那间狭小的屋子里,我的思想观念被一群世界级的大师从头梳理了一遍。”“我在书页间不仅认识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诸位大师,还认识了一大批中国的高层学者。”《戏剧理论史稿》等多部专著,就是这样写成的。写作《文化苦旅》等书,也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的。他既要不间断地行旅,又要不间断地写作,正如他所说的“行旅的艰难和思考的艰难”。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当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对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散文那独特的写作题材和风格。他“用个人话语、一己笔触表述大时间和大空间”“为了让普通读者明白这条写作路途,我会故意把个人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文章穿插其间。我心中的中国,如同茅舍舟楫的家乡;漫长的文明历史,如同童年无鞋的脚印。”所以他写这些文章,“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些年来,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余秋雨把深邃的文化思想和意蕴,通过其独创的文体来表现,化为最能被接受的方式。余秋雨就像一个无形的导游,牵动着读者的思绪,指引着读者用心灵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由此我们理解了余秋雨的书为什么雅俗共赏、持续畅销;为什么台湾诗人余光中称“只读了三篇,就可以断定,这是第一流的散文”;为什么探险者余纯顺罗布泊遇难后最后几件遗物中有《文化苦旅》……    余秋雨最让我感佩的是那个人生大动作,也就是当年他主动从院长的位置辞职。如今社会多少人梦寐以求“升迁”“进步”,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不说别的,当年我为了选择自己的爱好,毅然从省委调到出版社,舍弃的仅仅是个科级,就让我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不得安眠,就是到今天还不断受到朋友、同学及亲戚们的质疑。而余秋雨居然连续写了23次辞职报告,最终舍弃了官位,这是需要怎样的胸怀气度,怎样的大智慧和怎样非凡的勇气啊!当我读到他在为寻找自我而决意辞职的一段:“黄佐临先生在我担任院长之初说了‘可喜、可惜’四个字。我从他自己的人生经验判断,这四个字的重点在后面两个字。我如果要像他那样回归生命的真实和创造的轻松,回归文化的本位和艺术的本位,毫无疑问,迟早会选择辞职。”我的心和他产生了不一般的共鸣。    ……    2010年1月,余秋雨克服了许多困难,专程来南京参加一个颁奖会。我一早就去饭店接他。到达饭店,余秋雨刚刚用完早餐。当我对他的到来表示感谢时,他诚恳地说:“学生的事最重要了,再说能评上这个奖,我是很高兴的。”他客气地和我在大厅里很随意聊天。奇怪的是,我眼前的余秋雨一点也不见了以前感觉到的那种孤傲,他是那样随和、亲切、和蔼,没有一丁点架子。交谈没多久,似乎我和他就已经非常熟稔和随便了。正是因为和他的熟稔和随便,我一点也没谈有关他作品的事,倒是和他说起了一段故事。记得我问他:“你常州有个表妹叫余利平,表妹夫叫张毓如?”“是啊!”他回答。“我和表妹童年时一直生活在一起。一晃和他们已有五年多没见面了。现在住江阴乡下,忙着带第三代了。我很想念他们。”于是我就开始和他讲这个故事。原来,当年他表妹夫张毓如在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读书,因为来自农村,非常贫穷,几乎都快读不下去了。我岳父当时在南京军区工作,岳母当中学老师,生活条件较好,于是就常常接济张毓如。后来因种种原因,他们断了音信。再后来,岳父一家一直在常州工作生活,小女儿在一家工厂的情报室工作,领导她的总工程师竟然就是一直在苦苦寻找我岳父一家的张毓如。从此,他们两家交往非常密切,张毓如、余利平对我岳父母更是年年看望,照顾有加。当年《文化苦旅》一出版,还专门送我岳父母两本有余秋雨亲笔签名的书……余秋雨专注、认真地听完我讲的故事,握着我手连声说:“真让人感动!”还让我随他到大厅一侧合影,“以后到上海来,就打电话给我秘书!”    随后开会期间,余秋雨立刻成了与会记者和中小学生的中心人物。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我虽然得过很多奖,但很多奖我不会去领。然而今天的这个奖我是十分看重的……”他特别对热爱文学的青少年说:“不要把文学看作职业,它代表着一种素养,具有这种素养的人能比其他人更有爱心,更敏感于善恶,更善于表达。我并不希望大家以后都来专业从事文学创作,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成为拥有文学素养的律师、工程师、公务员等,这是一个过来人给大家的意见。”因为要赶飞机去北京,他要提前离会。一下子他便被记者和中小学生围了起来。他一遍遍耐心地在同学们准备的书和笔记本上签着字,那么大的年纪,靠在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屈腿弯腰,一边还要回答记者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真是太难为他了。    事后在办公室,和我一起去的同事与我开玩笑说:“从来都是余秋雨对别人说往事,你倒好,居然给余秋雨讲起一段故事来!”我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没想到余秋雨会听得这样认真、仔细。他的获奖感言,是出自内心的和同学们真诚地交流;面对中小学生索求签字时,他没一点点不耐烦……所有这些,我都亲眼看到了,哪怕是一个眼神,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动作,这都骗不了人,作不了假的。从我和余秋雨相处的并不长的半天时间里,我见到了他内心深处可贵的真诚和善良在闪闪发亮。”    当我在电脑上不断敲打,终于要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站起身,漫步到办公楼的落地窗前。从二十一层楼向外望去,春天的太阳灿烂地照在玄武湖的水面上,樱洲上的树木已显现出了成片诱人的绿色。忽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时而在荒凉的沙漠中,时而在霜冷的长河边,时而在墓地,时而在庙宇,时而在古老的欧洲,时而在充满险恶的中东……他在不断地行走着,追寻着。我听到他在说:“我必须放胆远行……我可以放心远行。总之,永远地远行……”

   余秋雨(1946- )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学者、作家,以文化散文而闻名,在台湾、香港等地亦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有《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       认识一个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被种种别的因素所影响和误导。然而,当你走近他、了解他,尤其是通过直接接触,渐渐走进他内心的时候,你往往会改变当初的看法。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不断读,就不断有新的感受和认识。对余秋雨,我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最初知道余秋雨,是在马兰之后。因为马兰我才知道了上海戏剧学院有个叫余秋雨的教授,他专门研究戏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出版了一系列有关戏剧的专著,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九十年代,余秋雨在院长当得非常出色并有可能出任重要职位的时候提出辞职。之后他开始了生命的又一个起点:考察文化,写作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多本文化散文集以及他的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等出版,一时畅销全国,洛阳纸贵。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有着独特的风采价值、别样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文思想。余秋雨何以从普通教师成为一个专门研究戏剧理论的成功学者?又何以从成功的大学校长成为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散文大家?我想,这绝不是偶然。    余秋雨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条件。例如,他有非凡的写作天赋。他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中学时就得过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他说:“最根本的是我童年时候的生活具有足够的文学素养,我不是讲看书,就是我那么早的认识了大山,那么早的认识了原野,那么早的认识了多少乡村妇女的不同命运……我感谢我的父亲,他居然逃难到乡下,还带着两大书箱……小的时候知道水浒,三国,红楼是什么,小的时候能够读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所以他在文章中展现出来的语言艺术炉火纯青,让人望尘莫及。又例如,他独有的智慧和幽默、敏捷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等在书中随处可见。除此之外,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的勤奋刻苦。当年余秋雨就是“栖身在上海东北郊一间斜顶朝北的十三平方米小屋里,开始了全部的自学课程”。他尽可能搜寻到一本本重要的世界文史经典,甚至很多英文原版。他多少年如一日地在这夏天特别酷热冬天格外寒冷的北屋,吃着最廉价的饭菜,在吵闹声中,读完一本本深奥难通的经典,通晓了古代希腊文化、古代印度文化、德国经典学理……“就在那间狭小的屋子里,我的思想观念被一群世界级的大师从头梳理了一遍。”“我在书页间不仅认识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诸位大师,还认识了一大批中国的高层学者。”《戏剧理论史稿》等多部专著,就是这样写成的。写作《文化苦旅》等书,也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的。他既要不间断地行旅,又要不间断地写作,正如他所说的“行旅的艰难和思考的艰难”。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当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对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散文那独特的写作题材和风格。他“用个人话语、一己笔触表述大时间和大空间”“为了让普通读者明白这条写作路途,我会故意把个人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文章穿插其间。我心中的中国,如同茅舍舟楫的家乡;漫长的文明历史,如同童年无鞋的脚印。”所以他写这些文章,“主要是为了倾吐一种文化感受。这些年来,这种文化感受越来越强烈,如鬼使神差一般缠绕心头”。余秋雨把深邃的文化思想和意蕴,通过其独创的文体来表现,化为最能被接受的方式。余秋雨就像一个无形的导游,牵动着读者的思绪,指引着读者用心灵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由此我们理解了余秋雨的书为什么雅俗共赏、持续畅销;为什么台湾诗人余光中称“只读了三篇,就可以断定,这是第一流的散文”;为什么探险者余纯顺罗布泊遇难后最后几件遗物中有《文化苦旅》……    余秋雨最让我感佩的是那个人生大动作,也就是当年他主动从院长的位置辞职。如今社会多少人梦寐以求“升迁”“进步”,甚至不惜花费重金。不说别的,当年我为了选择自己的爱好,毅然从省委调到出版社,舍弃的仅仅是个科级,就让我不知有多少个夜晚不得安眠,就是到今天还不断受到朋友、同学及亲戚们的质疑。而余秋雨居然连续写了23次辞职报告,最终舍弃了官位,这是需要怎样的胸怀气度,怎样的大智慧和怎样非凡的勇气啊!当我读到他在为寻找自我而决意辞职的一段:“黄佐临先生在我担任院长之初说了‘可喜、可惜’四个字。我从他自己的人生经验判断,这四个字的重点在后面两个字。我如果要像他那样回归生命的真实和创造的轻松,回归文化的本位和艺术的本位,毫无疑问,迟早会选择辞职。”我的心和他产生了不一般的共鸣。    ……    2010年1月,余秋雨克服了许多困难,专程来南京参加一个颁奖会。我一早就去饭店接他。到达饭店,余秋雨刚刚用完早餐。当我对他的到来表示感谢时,他诚恳地说:“学生的事最重要了,再说能评上这个奖,我是很高兴的。”他客气地和我在大厅里很随意聊天。奇怪的是,我眼前的余秋雨一点也不见了以前感觉到的那种孤傲,他是那样随和、亲切、和蔼,没有一丁点架子。交谈没多久,似乎我和他就已经非常熟稔和随便了。正是因为和他的熟稔和随便,我一点也没谈有关他作品的事,倒是和他说起了一段故事。记得我问他:“你常州有个表妹叫余利平,表妹夫叫张毓如?”“是啊!”他回答。“我和表妹童年时一直生活在一起。一晃和他们已有五年多没见面了。现在住江阴乡下,忙着带第三代了。我很想念他们。”于是我就开始和他讲这个故事。原来,当年他表妹夫张毓如在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读书,因为来自农村,非常贫穷,几乎都快读不下去了。我岳父当时在南京军区工作,岳母当中学老师,生活条件较好,于是就常常接济张毓如。后来因种种原因,他们断了音信。再后来,岳父一家一直在常州工作生活,小女儿在一家工厂的情报室工作,领导她的总工程师竟然就是一直在苦苦寻找我岳父一家的张毓如。从此,他们两家交往非常密切,张毓如、余利平对我岳父母更是年年看望,照顾有加。当年《文化苦旅》一出版,还专门送我岳父母两本有余秋雨亲笔签名的书……余秋雨专注、认真地听完我讲的故事,握着我手连声说:“真让人感动!”还让我随他到大厅一侧合影,“以后到上海来,就打电话给我秘书!”    随后开会期间,余秋雨立刻成了与会记者和中小学生的中心人物。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我虽然得过很多奖,但很多奖我不会去领。然而今天的这个奖我是十分看重的……”他特别对热爱文学的青少年说:“不要把文学看作职业,它代表着一种素养,具有这种素养的人能比其他人更有爱心,更敏感于善恶,更善于表达。我并不希望大家以后都来专业从事文学创作,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成为拥有文学素养的律师、工程师、公务员等,这是一个过来人给大家的意见。”因为要赶飞机去北京,他要提前离会。一下子他便被记者和中小学生围了起来。他一遍遍耐心地在同学们准备的书和笔记本上签着字,那么大的年纪,靠在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屈腿弯腰,一边还要回答记者这样那样的问题,这真是太难为他了。    事后在办公室,和我一起去的同事与我开玩笑说:“从来都是余秋雨对别人说往事,你倒好,居然给余秋雨讲起一段故事来!”我说:“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没想到余秋雨会听得这样认真、仔细。他的获奖感言,是出自内心的和同学们真诚地交流;面对中小学生索求签字时,他没一点点不耐烦……所有这些,我都亲眼看到了,哪怕是一个眼神,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动作,这都骗不了人,作不了假的。从我和余秋雨相处的并不长的半天时间里,我见到了他内心深处可贵的真诚和善良在闪闪发亮。”    当我在电脑上不断敲打,终于要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站起身,漫步到办公楼的落地窗前。从二十一层楼向外望去,春天的太阳灿烂地照在玄武湖的水面上,樱洲上的树木已显现出了成片诱人的绿色。忽然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时而在荒凉的沙漠中,时而在霜冷的长河边,时而在墓地,时而在庙宇,时而在古老的欧洲,时而在充满险恶的中东……他在不断地行走着,追寻着。我听到他在说:“我必须放胆远行……我可以放心远行。总之,永远地远行……”


相关内容

  • 余秋雨:用酒文化为人生最后一次演讲站台
  • 余秋雨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著有<文化苦旅>等多部影响力巨大的文化研究.散文类著作.近日,他在参加一场"中国白酒品质论坛暨2016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峰会"上的演讲时说到:"我很早就有个决心,45岁以后不做官,50岁以后不接受采访,60 ...

  • 相约星期二策划书及活动流程表
  • 浙江科技学院 "相约星期二,相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策 划 书 浙江科技学院学生社区团工委,自律委员会 2012年xx月 目录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 1 二.活动简介 ................. ...

  • 走在初秋的风里
  • 夏日的一份暑热犹笼罩于身,天地间一丝细雨的冷潇和清风的凉爽,已经在告知着秋的来临.秋天,总是在不觉不知中飘然而至. 傍晚,独自游走在长长的江堤,微凉的风撩拨起莫名的思绪.走在初秋的风里,任秋风吹乱我的长发,任秋水滑过我的指间...... 耳边,似有蝉鸣不息,抬头看看那纯净的蓝天,望着那变幻莫测.飘忽 ...

  • 三十年的重量余秋雨
  • 阅读练习 (一)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1)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2)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愕愕地插进 ...

  • 专题[长城]教案(网友来稿)教案
  • 倪明 课 时 : 4·1 教学目标  :阅读"文章选读(一).(二)",了解长城的价值和长城文化的内 涵:对文章内容能作深层次理解,会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重点 :了解长城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比较作者观点的异同.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自读选文. 教学 ...

  •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
  • "品读经典 光亮人生" 邓州市元庄二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品读经典 光亮人生" 邓州市元庄二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教育新理念,立足校情.生情.学情,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以相关课程. ...

  • 故都的秋教案
  •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理解情景交融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寓的感情. 2. 联系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形散神聚的特点. 2. 散文的一般鉴赏. 3. 某些段落 ...

  • 北魏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20P)
  • 北魏平城时代的丝绸之路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在中外交流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重要历史阶段,也是一个开放的.传播与吸收并举的对外交流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有着密切关系,为以后隋唐时期更加开放的中外文化的交流打下了坚 ...

  • 余秋雨:抱愧山西
  • 一 我在山西境内旅行的时候,一直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 长期以来,我居然把山西看成是我国特别贫困的省份之一,而且从来没有对这种看法产生过怀疑.也许与那首动人的民歌<走西口>有关吧,<走西口>山西.陕西都唱,大体是指离开家乡到"口外"去谋生,如果日子过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