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关河梦断何处,。(《诉衷情》)
2.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3. ,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4.
5.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甲】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 请指出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 。(2分)
7. 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从“不识”到“识尽”,写词人的忧愁善感。
B. 【乙】从梦境到现实,抒发作者无限悲愤的感慨。
C. 两词均以秋为背景,烘托词人愁苦悲凉的处境。
D. “却道”、“可怜”是两首词情感表述的总结词语。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 上述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朝代)的 ____________(人名)(3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3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 (3分)
A. 第①段主要讲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情况。
B. 第②段描写了在岳阳楼可看到的壮观之景。
C.“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作者写本文的缘由。
1
D.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为岳阳楼而发。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王子猷居山阴 (2)吾本乘兴而行 ..
12.文中与“人问其故”相关的两句话是 和 (4分)
13.下列表现王子猷个性有误的两项是和4分)
A.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B.率性而为 C.豪放务实 D.潇洒自然 E.乐观豁达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9分)
跟自己比
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
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2
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4. 填入第①段□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逗号(,) B.冒号(:) C.句号(。) D.分号(;)
15. 第⑥段加点词“东施效颦”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6. 根据文章的议论思路,完成下面填空。(6分)
非要比较的话,就跟自己比————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③
17. 下列说法与文意一致的一项是(3分)
A. 跟他人比较一定使我们丢失自己。 B. 跟自己比就是将外界与自己内心比。
C. 跟自己比可反思自己退步的原因。 D. 蒋勋的故事是论世界万物都有个性。
18. 如果重新给第③④⑤安排顺序,你会怎么安排?并简述理由。(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9-23题。(21分)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 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3
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9. 第①段“不寻常”蕴含的具体内容是(2分)
20. 第③段画线句抓住“窃贼”的神态和动作,具体写出他 的心理。(4分)
21. 依据全文,概括祖父的形象:①②4分)
22. 对“家徽”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家徽”是一条刻在“我”家门板上的鱼。
B. “家徽”是祖父感谢年轻人而保留的图案。
C. “家徽”折射出了善良、知恩图报等美德。
D. “家徽”表达了将美德作家传的教育理念。
23. 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6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材料一】北京市政府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设各类便民服务平台,让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够享受到购物、餐饮、日常修理、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服务。家住吉祥里小区的庞大爷去银行缴费5分钟就能办完。75岁的王大妈打了一个电话,卫生站护士15分钟内就能把药送到老人家中。
【材料二】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后,网友们在微博发表的言论:
回眸的笑:社区增加卫生服务站点,不用很早起来跑大医院排长队挂号了。
月光似水:公共交通进入我们社区了, 。
轻舞飞扬:不想做饭,只要一个电话,可口的饭菜就送到家里来。
24. 用一句话解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分)
25. 下列符合“月光似水”在微博发表的一项是( )(3分)
A. 很快就能到达车站,想去哪就去哪。
B. 公交车线路繁多,和地铁交响辉映。
C. 窗口外面都是汽车噪音,吵死人了。
D. 出门必须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6. 请在微博里发一条赞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留言。(4分)
四、写作(60分)
27. 题目:这也会过去
要求:(1)写600字以上的记叙文;(2)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4
(一)默写(每题3分,共15分)
1. 尘暗旧貂裘 2. 小桥流水人家 3. 衣沾不足惜 4. 夜阑卧听风吹雨 5. 曾益其所不能
(二)(4分)
6.作者相同(辛弃疾)或同是写愁(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分)
7. B
(三)(9分)
8. 岳阳楼记 宋 范仲淹(3分)
9.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3分)
10.D(3分)
(四)(12分)
11.(1)在居住 (2)出行(4分)
12. (1)即便夜乘小船就之(2)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4分)
13. A.C(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19分)
14.B
15. 胡乱模仿他人,丧失自己
16. ①跟自己比,找对“对手”了②跟自己比,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 ③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7. C
18. 示例:第③④⑤段议论的内容紧扣第②段的“跟自己比”,并按逐层深入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的结构)展开。第③段先说“找对‘对手’了”,第④段层进议论,说“让‘旧我’和‘新我’比”,第⑤段在此基础上得出“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这几段的顺序必须按照原文那样排列。
(二)(21分)
19. 窃贼迫于生计来我家偷米,祖父不但没有为难反而给他米和铜钱;他不忘感恩,死后还嘱咐儿子一直送鱼给我们。反映了祖父善良宽容和“窃贼”知恩图报的美德。
20. 偷米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
21.①经验老到、细心睿智、懂得教育子孙的当家人②宽容、善良、慈悲、厚道、有生活智慧的人。
22. B
23. ①第2段“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的时代背景,揭示生活的艰难,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的愤怒埋下伏笔②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身高马大,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以及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
三、综合运用(10分)
24. 让居民在一刻钟内尽享便捷服务
25. A
26. 能说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好处即可。如:方便、快捷、尽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四、27. 作文: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均分47.
5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关河梦断何处,。(《诉衷情》)
2.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3. ,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4.
5.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甲】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 请指出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 。(2分)
7. 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从“不识”到“识尽”,写词人的忧愁善感。
B. 【乙】从梦境到现实,抒发作者无限悲愤的感慨。
C. 两词均以秋为背景,烘托词人愁苦悲凉的处境。
D. “却道”、“可怜”是两首词情感表述的总结词语。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 上述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朝代)的 ____________(人名)(3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3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 (3分)
A. 第①段主要讲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情况。
B. 第②段描写了在岳阳楼可看到的壮观之景。
C.“属予作文以记之”是作者写本文的缘由。
1
D.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为岳阳楼而发。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王子猷居山阴 (2)吾本乘兴而行 ..
12.文中与“人问其故”相关的两句话是 和 (4分)
13.下列表现王子猷个性有误的两项是和4分)
A.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B.率性而为 C.豪放务实 D.潇洒自然 E.乐观豁达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9分)
跟自己比
①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
②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
③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
④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
⑤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⑥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
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2
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4. 填入第①段□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逗号(,) B.冒号(:) C.句号(。) D.分号(;)
15. 第⑥段加点词“东施效颦”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6. 根据文章的议论思路,完成下面填空。(6分)
非要比较的话,就跟自己比————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③
17. 下列说法与文意一致的一项是(3分)
A. 跟他人比较一定使我们丢失自己。 B. 跟自己比就是将外界与自己内心比。
C. 跟自己比可反思自己退步的原因。 D. 蒋勋的故事是论世界万物都有个性。
18. 如果重新给第③④⑤安排顺序,你会怎么安排?并简述理由。(6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9-23题。(21分)
家徽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 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3
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9. 第①段“不寻常”蕴含的具体内容是(2分)
20. 第③段画线句抓住“窃贼”的神态和动作,具体写出他 的心理。(4分)
21. 依据全文,概括祖父的形象:①②4分)
22. 对“家徽”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家徽”是一条刻在“我”家门板上的鱼。
B. “家徽”是祖父感谢年轻人而保留的图案。
C. “家徽”折射出了善良、知恩图报等美德。
D. “家徽”表达了将美德作家传的教育理念。
23. 分析文章第2段的作用(6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0分)
【材料一】北京市政府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开设各类便民服务平台,让居民在15分钟内就能够享受到购物、餐饮、日常修理、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服务。家住吉祥里小区的庞大爷去银行缴费5分钟就能办完。75岁的王大妈打了一个电话,卫生站护士15分钟内就能把药送到老人家中。
【材料二】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后,网友们在微博发表的言论:
回眸的笑:社区增加卫生服务站点,不用很早起来跑大医院排长队挂号了。
月光似水:公共交通进入我们社区了, 。
轻舞飞扬:不想做饭,只要一个电话,可口的饭菜就送到家里来。
24. 用一句话解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3分)
25. 下列符合“月光似水”在微博发表的一项是( )(3分)
A. 很快就能到达车站,想去哪就去哪。
B. 公交车线路繁多,和地铁交响辉映。
C. 窗口外面都是汽车噪音,吵死人了。
D. 出门必须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6. 请在微博里发一条赞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留言。(4分)
四、写作(60分)
27. 题目:这也会过去
要求:(1)写600字以上的记叙文;(2)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4
(一)默写(每题3分,共15分)
1. 尘暗旧貂裘 2. 小桥流水人家 3. 衣沾不足惜 4. 夜阑卧听风吹雨 5. 曾益其所不能
(二)(4分)
6.作者相同(辛弃疾)或同是写愁(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2分)
7. B
(三)(9分)
8. 岳阳楼记 宋 范仲淹(3分)
9.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安居乐业),许多已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3分)
10.D(3分)
(四)(12分)
11.(1)在居住 (2)出行(4分)
12. (1)即便夜乘小船就之(2)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4分)
13. A.C(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19分)
14.B
15. 胡乱模仿他人,丧失自己
16. ①跟自己比,找对“对手”了②跟自己比,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 ③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
17. C
18. 示例:第③④⑤段议论的内容紧扣第②段的“跟自己比”,并按逐层深入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的结构)展开。第③段先说“找对‘对手’了”,第④段层进议论,说“让‘旧我’和‘新我’比”,第⑤段在此基础上得出“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因此,这几段的顺序必须按照原文那样排列。
(二)(21分)
19. 窃贼迫于生计来我家偷米,祖父不但没有为难反而给他米和铜钱;他不忘感恩,死后还嘱咐儿子一直送鱼给我们。反映了祖父善良宽容和“窃贼”知恩图报的美德。
20. 偷米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
21.①经验老到、细心睿智、懂得教育子孙的当家人②宽容、善良、慈悲、厚道、有生活智慧的人。
22. B
23. ①第2段“民国初年,战乱频繁”交代的时代背景,揭示生活的艰难,为贼人是迫于生活不得已才去偷米兄弟几人对贼人偷米的愤怒埋下伏笔②父亲兄弟四人个个身高马大,下死力才能勉强维持温饱,有足够的力量制服甚至打残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以及祖父对贼人的宽恕做铺垫。
三、综合运用(10分)
24. 让居民在一刻钟内尽享便捷服务
25. A
26. 能说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好处即可。如:方便、快捷、尽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四、27. 作文: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均分4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