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
王博
暑假里,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感触良多。该书对怎样才能成为名师作了最好的注释。更为有价值的是该丛书正是要通过众多名师的亲身感受,如何听课、如何反思及品悟,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名师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自己能努力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让每一个参与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名师。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其次要有信心。尤其是自己自信心不足,总感觉没有底气。记得师傅第一次听我课后的评价就是缺乏自信。当时师傅让我记住一句话:'当你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最大的',自此我才一点点收拾信心。而要想成为名师,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毁,他就一定能走向新的高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心中对教育及平时的工作有诸多的困惑,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对于如何听课、评课、为啥要进行反思及如何进行教科研等方面。先说说听课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听课更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关键作为年轻教师的自己却不会听课。每次听课一到上课铃声响起就急冲冲的赶去了,连这节课听啥内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听课的时候就浑浑噩噩,被动的去听课,找不到可以商榷的地方,也没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应着重注意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就是提不出建议。特别是听名师课后不去总结,以至于听名师课后对自己的启发和作用不是很大。在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当看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关于怎样听课的内容是,我如获珍宝。原来要使听课更加有效,首先听课教师在课前要有所准备,比如最基本的要知道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梳理出这节课的重难点,更好的是要形成自己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有备而去听,就会对上课教师的优劣高低失败得失就一目了然了。而自己在课后多总结精彩部分,好的教学方法,而后可以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而后《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在与评课环节。每次听课后看到别的老师在听课本上密密麻麻的记着评语,发言时侃侃而谈,而自己却找不到本节课的特色或需要注意什么。也没有老师能系统的跟我讲讲如何评课。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却给我系统的上了一节课。要想评好一节课,首先要提前对这堂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教
师怀揣足够的准备走进课堂时,由于心中有数,而此对信息的敏感度就会明显增加。同时《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中还告诉我评课可以从'教路'、'雪路'、'文路'、'媒体'即'三路一体'入手,这样听课者才会从盲目中清醒。而且还告诉我六种评课方法。如依序逐环评(适合经验少,希望得到评组指导的青年教师);概括要点评(适合质量较高的课);重点评(适合不成功的课);综合归纳讲(适合同类型的几堂课)等等。
通过阅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让我看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不要因为懒而不进行反思,不要因为小而不记下一闪而逝的灵感,不要怕麻烦而不执其手中的笔。反思要及时记录的,特别是应该将课堂教学作为反思的重点。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的进行,教师根据课堂山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纪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加坚定了我以后要写反思的信心。自己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一节课后要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而要成为名师,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进行教学研究。要想成为一个有特色、有成就的老师,还需要从经验型教师阶段走向研究性教师阶段,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学生学习要转变学习方式,除了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同样也需要做一些研究,从经验教学逐渐转型到研究性教学,这个转折的过程需要教师来参与研究。我总认为教学研究很难,而且离我们的教学工作十分遥远,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我才知道原来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其实教学研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线教师要开展的正是扎根于教学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草根式'研究。
以上就是我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的几点感受。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二)
我酷爱读书,尤其喜爱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书。拿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感觉受益匪浅,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心灵。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今天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民教师。书中每一个章节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走向卓越的方法。
一、爱教育是成长的基石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书中提到的几位老师身上,尤其是李镇西老师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那种对教师职业、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爱,更感受
到了他们对学生那种真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对事业的挚爱,绝不会把无法量化、准确评价的>班主任工作做的这样用心、这样精彩。
二、阅读是成长的阶梯
成长就意味着不断学习,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些名师,他们都是注重学习、注重专业阅读的,是阅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尤其是李镇西老师,他不仅注重专业阅读、更注重跨学科的阅读,可以说是阅读让他胸藏锦绣,气度不凡,是阅读让他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三、创新是成长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灵魂。任小艾老师讲的钱学森临死之问已刻入我的大脑。因而教育必须创新。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济源一中的魏俊起老师年纪轻轻,竟然当了两个班的班主任,针对两个班风格各异的特点,大胆地把>企业管理之道巧妙的运用在班级管理中,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而且班级成绩遥遥领先,这难道不是活学活用的创新之举吗?
四、反思与写作是成长的加油站
反思自己就是最好的学习,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建,才能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和学生坚持写教育叙事,在反思中历练自我、梳理自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扎实实打基础。
名师要有丰富的学科营养,用'真文化'来滋润自己教育教学的心田,扎扎实实打基础。
2、谦谦恭恭当'人师'.
名师一定是师生的'人师'因为他(她)们时刻将如何做人,做一个'大写的真人'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3、认认真真写'功课'.
名师的绝妙视角,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课前充分做好'功课'的结果。
4、勤勤恳恳做笔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君子动口又动手',一线教师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要留住思考与灵感、顿悟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文字。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著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三)
作为一名名优教师,要有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精神境界,简言之就是要有一个向上的精神诉求。而这个诉求,有高有低,依据不同的教师个体,他们的目标确立不同,最后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水平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有精神诉求的情况下,我们要明确目标,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增强实践。
其次是善于思考。
一名教师,只有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始终坚持思考的习惯,他才会获得持续前进的动力。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效,让我们的教学理解更加透彻,让我们的工作更有创造力。思考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做,才能够让我们的思考成为有效地思考。第一,我们要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想法,也就是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当我们发现问题后,我们要进行思考,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第三是我们针对某个问题作出的教学设计应用到课堂中去,简单来说,就是实施自己的想法。第四就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第三是名优教师要有充足的经验积累。
经验积累源于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记录实践过程,通过整理归纳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返璞归真。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更是持续的。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并不断的检验,获得更多更新的经验,才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第四是成长机遇。
任何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里不开机遇。有的人能够创造机遇,有些人能够把握机遇。俗话说,机遇始终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培训,一次竞赛都有可能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有些教师能够通过培训、观摩获得成长,有些教师需要通过历练竞赛获得提高。但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精神诉求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分不开。
第五是回应环境。
早期读起来我不太明白,现在略懂一些。我们生存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名师,首先能够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达到自己的发展,无论自己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拥有一颗平常心。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最终挑战环境超越自我。环境可以创造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通过千锤百炼、锐意进取而成为一
名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勤学求进的教师,要想尽快成长,那么不仅要关注细节、讲究教法、经验反思,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淀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将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扎实实打基础。
名师要有丰富的学科营养,用'真文化'来滋润自己教育教学的心田,扎扎实实打基础。
2、谦谦恭恭当'人师'.
名师一定是师生的'人师'因为他(她)们时刻将如何做人,做一个'大写的真人'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名师的绝妙视角,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课前充分做好'功课'的结果。
3.笔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君子动口又动手',一线教师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要留住思考、灵感与顿悟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文字。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著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一)
王博
暑假里,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感触良多。该书对怎样才能成为名师作了最好的注释。更为有价值的是该丛书正是要通过众多名师的亲身感受,如何听课、如何反思及品悟,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名师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自己能努力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让每一个参与者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名师。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名师这个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不可触摸,但是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要成为名师,必须要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富有激情。而现在的我正处于树立目标的关键时期,若此时没有目标,那注定一辈子只能当个庸师。看了书中窦桂梅老师的亲身体验让我受益良多,知道了要成为名师,首先必须要有一颗成为好教师的心。即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肯努力,就会把握现在,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就会一步一步向名师迈进。其次要有信心。尤其是自己自信心不足,总感觉没有底气。记得师傅第一次听我课后的评价就是缺乏自信。当时师傅让我记住一句话:'当你踏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是最大的',自此我才一点点收拾信心。而要想成为名师,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一个人的自信心不被摧毁,他就一定能走向新的高地。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心中对教育及平时的工作有诸多的困惑,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特别是对于如何听课、评课、为啥要进行反思及如何进行教科研等方面。先说说听课吧,'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独教而不互相听课,相互交流,同样会使自己见少识浅。听课更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关键作为年轻教师的自己却不会听课。每次听课一到上课铃声响起就急冲冲的赶去了,连这节课听啥内容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听课的时候就浑浑噩噩,被动的去听课,找不到可以商榷的地方,也没自己的思考,更没有自己应着重注意的地方,一节课下来就是提不出建议。特别是听名师课后不去总结,以至于听名师课后对自己的启发和作用不是很大。在我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当看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有关于怎样听课的内容是,我如获珍宝。原来要使听课更加有效,首先听课教师在课前要有所准备,比如最基本的要知道这节课的内容,然后梳理出这节课的重难点,更好的是要形成自己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这样在听课的时候有备而去听,就会对上课教师的优劣高低失败得失就一目了然了。而自己在课后多总结精彩部分,好的教学方法,而后可以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
而后《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在与评课环节。每次听课后看到别的老师在听课本上密密麻麻的记着评语,发言时侃侃而谈,而自己却找不到本节课的特色或需要注意什么。也没有老师能系统的跟我讲讲如何评课。而《名师是怎样炼成的》却给我系统的上了一节课。要想评好一节课,首先要提前对这堂课做好充足的准备。当教
师怀揣足够的准备走进课堂时,由于心中有数,而此对信息的敏感度就会明显增加。同时《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中还告诉我评课可以从'教路'、'雪路'、'文路'、'媒体'即'三路一体'入手,这样听课者才会从盲目中清醒。而且还告诉我六种评课方法。如依序逐环评(适合经验少,希望得到评组指导的青年教师);概括要点评(适合质量较高的课);重点评(适合不成功的课);综合归纳讲(适合同类型的几堂课)等等。
通过阅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是让我看到了反思的重要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不要因为懒而不进行反思,不要因为小而不记下一闪而逝的灵感,不要怕麻烦而不执其手中的笔。反思要及时记录的,特别是应该将课堂教学作为反思的重点。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的进行,教师根据课堂山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纪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更加坚定了我以后要写反思的信心。自己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一节课后要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而要成为名师,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进行教学研究。要想成为一个有特色、有成就的老师,还需要从经验型教师阶段走向研究性教师阶段,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名师。学生学习要转变学习方式,除了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同样也需要做一些研究,从经验教学逐渐转型到研究性教学,这个转折的过程需要教师来参与研究。我总认为教学研究很难,而且离我们的教学工作十分遥远,读了《名师是怎样炼成的》我才知道原来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其实教学研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一线教师要开展的正是扎根于教学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草根式'研究。
以上就是我读《名师是怎样炼成的》的几点感受。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二)
我酷爱读书,尤其喜爱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书。拿到《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感觉受益匪浅,虽不是大彻大悟,但也触动心灵。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今天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民教师。书中每一个章节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走向卓越的方法。
一、爱教育是成长的基石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书中提到的几位老师身上,尤其是李镇西老师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那种对教师职业、对教育事业强烈的爱,更感受
到了他们对学生那种真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对事业的挚爱,绝不会把无法量化、准确评价的>班主任工作做的这样用心、这样精彩。
二、阅读是成长的阶梯
成长就意味着不断学习,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这些名师,他们都是注重学习、注重专业阅读的,是阅读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尤其是李镇西老师,他不仅注重专业阅读、更注重跨学科的阅读,可以说是阅读让他胸藏锦绣,气度不凡,是阅读让他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三、创新是成长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的灵魂。任小艾老师讲的钱学森临死之问已刻入我的大脑。因而教育必须创新。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是中国教育的脊梁。济源一中的魏俊起老师年纪轻轻,竟然当了两个班的班主任,针对两个班风格各异的特点,大胆地把>企业管理之道巧妙的运用在班级管理中,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班级管理井井有条,而且班级成绩遥遥领先,这难道不是活学活用的创新之举吗?
四、反思与写作是成长的加油站
反思自己就是最好的学习,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教师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建,才能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特级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和学生坚持写教育叙事,在反思中历练自我、梳理自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扎实实打基础。
名师要有丰富的学科营养,用'真文化'来滋润自己教育教学的心田,扎扎实实打基础。
2、谦谦恭恭当'人师'.
名师一定是师生的'人师'因为他(她)们时刻将如何做人,做一个'大写的真人'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3、认认真真写'功课'.
名师的绝妙视角,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课前充分做好'功课'的结果。
4、勤勤恳恳做笔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君子动口又动手',一线教师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要留住思考与灵感、顿悟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文字。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著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三)
作为一名名优教师,要有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不畏艰辛,勇攀高峰的精神境界,简言之就是要有一个向上的精神诉求。而这个诉求,有高有低,依据不同的教师个体,他们的目标确立不同,最后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水平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有精神诉求的情况下,我们要明确目标,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增强实践。
其次是善于思考。
一名教师,只有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始终坚持思考的习惯,他才会获得持续前进的动力。思考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效,让我们的教学理解更加透彻,让我们的工作更有创造力。思考后我们又该如何去做,才能够让我们的思考成为有效地思考。第一,我们要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想法,也就是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当我们发现问题后,我们要进行思考,做出有效的教学设计;第三是我们针对某个问题作出的教学设计应用到课堂中去,简单来说,就是实施自己的想法。第四就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第三是名优教师要有充足的经验积累。
经验积累源于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记录实践过程,通过整理归纳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返璞归真。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更是持续的。一名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获得更多的经验,并将它们归纳整理,并不断的检验,获得更多更新的经验,才能够走出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第四是成长机遇。
任何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里不开机遇。有的人能够创造机遇,有些人能够把握机遇。俗话说,机遇始终眷顾着有准备的人。一次>培训,一次竞赛都有可能是教师发展的机遇,有些教师能够通过培训、观摩获得成长,有些教师需要通过历练竞赛获得提高。但这些都与教师本人的精神诉求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分不开。
第五是回应环境。
早期读起来我不太明白,现在略懂一些。我们生存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名师,首先能够适应环境,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达到自己的发展,无论自己在顺境中还是在逆境中都要拥有一颗平常心。适应环境、应对环境、最终挑战环境超越自我。环境可以创造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通过千锤百炼、锐意进取而成为一
名优秀教师。作为一名勤学求进的教师,要想尽快成长,那么不仅要关注细节、讲究教法、经验反思,与此同时还要多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积淀的基础上沉淀自己,将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扎扎实实打基础。
名师要有丰富的学科营养,用'真文化'来滋润自己教育教学的心田,扎扎实实打基础。
2、谦谦恭恭当'人师'.
名师一定是师生的'人师'因为他(她)们时刻将如何做人,做一个'大写的真人'摆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上。名师的绝妙视角,不是凭空降临的,而是课前充分做好'功课'的结果。
3.笔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君子动口又动手',一线教师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在教学实践中会迸发出更多的火花,要留住思考、灵感与顿悟等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文字。
用心走过就会有收获,用心思考就会成长。在以后的历程中我已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在执著中成长,我将扬帆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