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第6卷 第4期2007年8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dong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

Vol16 No14Aug12007

我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张 敏,张菊菊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我国贸易顺差促进了我国的就业,,,推动了经济进步和制度创新,带动了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综合实力,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使我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出口

中图分类号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08(2007)04-0052-04

  自1994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迅猛,已连续11年顺差,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更达到创记录的101818亿美元。这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对于顺差的成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他们都做了一些探讨。中国为改革和实现现代化实施的开放政策,使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大量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加扩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Marber,2004)。由于中国国内医疗、教育及居民防老的需要,中国国内的储蓄需求不断上升,国内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导致进口增速始终追不上出口增速,从而产生贸易顺差(Browne,2005)。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则将我国的贸易顺差归结为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低估,使中国出口价格偏低,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除有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的因素外,对外开放政策中包含的许多奖出限入政策,如出口退税、出口奖励等,都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产生了影响(黄黎明,2004)。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大国,消费品进口少,同时近年来我国国内产业,如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国内生产能力迅速上升,部分产  收稿日期:[1**********]2

品由进口转为国内采购,导致进口减少,贸易顺

差增加(张旭宏,2005)。近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国内工资增长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内在原因(姚仲技,2005)。国内投资需求的减少与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我国进口需求的扩大,使进口增速明显放缓,以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整体呈上涨趋势,减缓了我国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从而导致顺差不断扩大,造成我国与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或地区贸易摩擦加速,使人民币承受了巨大升值压力,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均产生了不利影响(陈继勇,刘威,2006)。连续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剧增使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加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于文涛,2006)。面对巨大贸易顺差,从一般的分析来看,央行必须在加息或升值之间做出选择。由于加息对所有企业的紧缩结果一刀切,且难以把握火候和力度,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逐步放手让人民币升值,是缓解贸易失衡的根本出路,同时对增加内需有

利,这将是央行青睐的选择(安申,2006)。巨额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高额的成本;高额的外汇储备反映了强大的对外支付能力,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风险(王清平,2006)。长期过大的贸易顺差,不仅引起贸易摩擦,造成资金闲置,而且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从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安全角度看,考虑到服务贸易逆差和资本项目的不稳定性,维持适度货物贸易顺差是必要的(张旭宏,2006)。

一、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的就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富,・李嘉,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贸易顺差意味者我们出口的增加,而我国的出口主要就是劳密产品的出口,贸易顺差越大就意味着就业人数越多。并且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正符合大力发展劳密型出口产业的要求。据统计,2004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为0175美元/小时,同期美国为21197美元/小时,日本为21154美元/小时,西班牙为16142美元/小时,韩国为10171美元/小时,分别为中国的29倍、2817倍、2119倍和1413倍。而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上来说,中国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

同时,根据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原理,如果一国存在着闲置的资源,则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现在的贸易顺差就是出口贸易发展的结果,所以说贸易顺差就是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由于一国的出口贸易额是该国GDP的一部分,如果扩大出口具有顺差利用了原有的剩余资源,那么必然会导致GDP的增长。另外,出口部门的平均利润率水平较高,这样也会将生产要素从效率较低的部门和国外投资者那里吸引过来,形成投资

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化战略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大量的富裕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况,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可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出口部门,再加上投资的增加,从而使得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进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扩大和获取规模经济,推动技术进步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市场竞争越来越不完全的今天,,许多,而由于,这一规模靠国内市场无法实,获得贸易的顺差,来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国内产业规模经济。

扩大出口还可以加快本国的知识进展。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认为,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知识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通过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迫使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增强其竞争力,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加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E・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从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出口需求扩大,出口的增加,往往是一个刺激技术创新的信号,从而导致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的应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国民收入,出口产业的新技术外溢效应也会在其他非出口产业发生连锁反应,最后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目前出口部门产业的技术外溢已十分明显,许多新技术应用于非出口部门产业。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大量出口。

(三)有利于推动制度创新,提高我国综合实力诺斯认为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口贸易可以促进制度创新,因为一方面出口贸易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效应和“外溢”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出口贸易可以导致市场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易费用,同时出口把国内企业推向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引起竞争强化,迫使其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从而提高自由竞争力,

53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日趋完善、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这都与我国鼓励出口有关系。而且对外贸易的巨大数额还把我们推上了贸易大国的交椅,连年的外贸顺差让我们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抵御债务危机,化解货币风险,特别是成功地抵御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从而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贸易顺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的风险在加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年贸易顺差,济的增长速度。尽管2003球的4%左右,经达到全球的。对外贸易增不断攀升。从数字看,1978~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比国民经济增长快7个百分点,高出国际贸易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10%提高到1990年的30%,2003年又进一步上升至60%,到现在已经到70%,增长非常快。外贸依存度在不断提高,既是

的负面因素也同样值得关注。当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对国内资金的利用可能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则更会对一国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持续顺差显示了一国海外净资产持续增长和货币市场上外汇供应的增加。若国内信贷和货币投放量未能加以有效协调和适当控制,就可能引发国内通货膨胀。,(三)加剧了贸易摩擦,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更趋紧张

随着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的急剧上升,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于世界各地,我国逐步被人们认为是世界的加工厂,这当然是好事。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频繁且形式多样的贸易摩擦。欧美国家一直对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反映强烈,2005年中欧、中美之间发生的纺织品贸易大战,就是这种激烈情绪的最好例证。2005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中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件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欧盟加大了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力度,目前为止,涉案金额已达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总涉案金额的60%;美国对我国反倾销调查虽有所减少,但对我国发起的知识产权调查案日益增多,而且还通过修改反倾销规则等手段加紧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不仅发达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增多,而且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南非、哥伦比亚等国与我国不断出现摩擦新热点,这使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总体趋紧,形势不容乐观。

(四)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多资源少的国家,人均能源可采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自2003年以来,由于我国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的迅速增加,生产能力急剧提升,国内市场需求已远不能满足这些行业产品供给的要

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国力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在进一步加深。尽管从总体上看,简单地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下一个过高的结论还为时尚早,这一点在国内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但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度攀升的风险在不断加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风险主要在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由此带来受到外来冲击的风险在加大,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程度在下降。

(二)贸易顺差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我国金融安全

由于我国鼓励出口,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巨额贸易顺差,使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而加息后,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外国资本由于没有利率风险而更加空前地进入我国市场。当前的顺差虽然体现了我国经济竞争力提高、对外资吸引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其隐含54

求。于是这些行业纷纷开始寻求国外市场,从而使我国的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类的产品出口急剧增加,而这也导致我国国内的环境资源保护压力突然上升,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出口廉价商品,污染自己的环境、浪费着有限的资源、拿着低工资,蒙受别人各种各样的骂名却让别人享受世界低成本的产品,显然不是我们发展对外贸易的期望。

三、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好贸易顺差问题

中国商品出口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贸易顺差也使贸易摩擦加剧,如何实现相对均衡,(一),增加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影响的高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改造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

(二)提高出口效益,讲究出口质量政府要花大力气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严厉打击走私、骗退税、逃套汇行为,严格制止低价竞销一类的破坏出口秩序的行为,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和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提高出口商会的作用,加强行业间的协调和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和打价格战。引导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出口效益。加强对出口名牌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出口商品名牌战略。并且对企业到国外进行品牌推广、宣传、广告等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实现出口商品由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三)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我们要借鉴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国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国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将后续的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国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国际市场,或利用其他国家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

(四)扩大内需,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和投资

能力

我们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鼓励居民

消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实现最低工资制度,居民收入增加了自然会增加消费。同时延长节假日,让假日经济从起步开始走向繁荣。大力发展信贷消费,转变居民消费习惯,引导城镇居民在家电、汽车、通信、旅游、教育方面的消费。鼓励民间投资,给民间资,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贸易顺差实际上是,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的创新,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使得外汇增长过快,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调整出口结构,减少资源型和附加值低的产品出口,运用好出口退税政策。要加大进口,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减少在外汇方面的限制。要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好这一问题,让贸易顺差保持在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范围,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使我国经济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贸易顺差[J].经济

研究参考,2006(31)1

[2]于文淘.对我国当前贸易顺差的分析与建议[J].宏观

经济管理,2006(4)1

[3]王勇.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J].对外经贸实务,

2006(5)1

[4]安申.贸易顺差“难题”[J].IT经理世界,2006(7)1[5]王清平.我国高额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与

风险分析[J].武汉金融,2006(3)1

[6]龙玲.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负面影响[J].经济研究参

考,2006(15)1

[7]邹新,马素红.中国贸易顺差高增长带来隐忧[J].市

场嘹望,2005(12)1

责任编辑:王 莉 池海文

55

第6卷 第4期2007年8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dong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

Vol16 No14Aug12007

我国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张 敏,张菊菊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我国贸易顺差促进了我国的就业,,,推动了经济进步和制度创新,带动了经济发展,提高了我国综合实力,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使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使我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关键词:;出口

中图分类号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08(2007)04-0052-04

  自1994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迅猛,已连续11年顺差,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更达到创记录的101818亿美元。这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对于顺差的成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他们都做了一些探讨。中国为改革和实现现代化实施的开放政策,使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大量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加扩大了中国的贸易顺差(Marber,2004)。由于中国国内医疗、教育及居民防老的需要,中国国内的储蓄需求不断上升,国内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导致进口增速始终追不上出口增速,从而产生贸易顺差(Browne,2005)。还有一些国外学者则将我国的贸易顺差归结为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低估,使中国出口价格偏低,导致贸易顺差不断增加。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除有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的因素外,对外开放政策中包含的许多奖出限入政策,如出口退税、出口奖励等,都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扩大产生了影响(黄黎明,2004)。我国是消费品生产大国,消费品进口少,同时近年来我国国内产业,如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国内生产能力迅速上升,部分产  收稿日期:[1**********]2

品由进口转为国内采购,导致进口减少,贸易顺

差增加(张旭宏,2005)。近年来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国内工资增长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内在原因(姚仲技,2005)。国内投资需求的减少与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我国进口需求的扩大,使进口增速明显放缓,以及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带动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整体呈上涨趋势,减缓了我国一般贸易的进口增长,从而导致顺差不断扩大,造成我国与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国或地区贸易摩擦加速,使人民币承受了巨大升值压力,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均产生了不利影响(陈继勇,刘威,2006)。连续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剧增使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加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于文涛,2006)。面对巨大贸易顺差,从一般的分析来看,央行必须在加息或升值之间做出选择。由于加息对所有企业的紧缩结果一刀切,且难以把握火候和力度,对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逐步放手让人民币升值,是缓解贸易失衡的根本出路,同时对增加内需有

利,这将是央行青睐的选择(安申,2006)。巨额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高额的成本;高额的外汇储备反映了强大的对外支付能力,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风险(王清平,2006)。长期过大的贸易顺差,不仅引起贸易摩擦,造成资金闲置,而且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从我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安全角度看,考虑到服务贸易逆差和资本项目的不稳定性,维持适度货物贸易顺差是必要的(张旭宏,2006)。

一、贸易顺差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我国劳动力的就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富,・李嘉,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有效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贸易顺差意味者我们出口的增加,而我国的出口主要就是劳密产品的出口,贸易顺差越大就意味着就业人数越多。并且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正符合大力发展劳密型出口产业的要求。据统计,2004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为0175美元/小时,同期美国为21197美元/小时,日本为21154美元/小时,西班牙为16142美元/小时,韩国为10171美元/小时,分别为中国的29倍、2817倍、2119倍和1413倍。而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上来说,中国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

同时,根据罗伯特逊提出的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原理,如果一国存在着闲置的资源,则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我国现在的贸易顺差就是出口贸易发展的结果,所以说贸易顺差就是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由于一国的出口贸易额是该国GDP的一部分,如果扩大出口具有顺差利用了原有的剩余资源,那么必然会导致GDP的增长。另外,出口部门的平均利润率水平较高,这样也会将生产要素从效率较低的部门和国外投资者那里吸引过来,形成投资

增加,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期推行重工业化战略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大量的富裕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况,大力发展出口贸易,可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到出口部门,再加上投资的增加,从而使得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进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扩大和获取规模经济,推动技术进步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市场竞争越来越不完全的今天,,许多,而由于,这一规模靠国内市场无法实,获得贸易的顺差,来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国内产业规模经济。

扩大出口还可以加快本国的知识进展。罗默的新增长理论认为,通过开展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知识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迅速积累;通过出口参与国际竞争可以迫使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部门的投入,增强其竞争力,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加速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E・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始从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出口需求扩大,出口的增加,往往是一个刺激技术创新的信号,从而导致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的应用。这样不仅增加了国民收入,出口产业的新技术外溢效应也会在其他非出口产业发生连锁反应,最后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目前出口部门产业的技术外溢已十分明显,许多新技术应用于非出口部门产业。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大量出口。

(三)有利于推动制度创新,提高我国综合实力诺斯认为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口贸易可以促进制度创新,因为一方面出口贸易可以通过“边干边学”效应和“外溢”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出口贸易可以导致市场和经济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制度创新以降低交易费用,同时出口把国内企业推向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引起竞争强化,迫使其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从而提高自由竞争力,

53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日趋完善、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这都与我国鼓励出口有关系。而且对外贸易的巨大数额还把我们推上了贸易大国的交椅,连年的外贸顺差让我们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抵御债务危机,化解货币风险,特别是成功地抵御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从而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贸易顺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的风险在加大,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年年贸易顺差,济的增长速度。尽管2003球的4%左右,经达到全球的。对外贸易增不断攀升。从数字看,1978~2003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6%,比国民经济增长快7个百分点,高出国际贸易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10%提高到1990年的30%,2003年又进一步上升至60%,到现在已经到70%,增长非常快。外贸依存度在不断提高,既是

的负面因素也同样值得关注。当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国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对国内资金的利用可能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则更会对一国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持续顺差显示了一国海外净资产持续增长和货币市场上外汇供应的增加。若国内信贷和货币投放量未能加以有效协调和适当控制,就可能引发国内通货膨胀。,(三)加剧了贸易摩擦,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更趋紧张

随着我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的急剧上升,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于世界各地,我国逐步被人们认为是世界的加工厂,这当然是好事。然而,与之相伴的却是频繁且形式多样的贸易摩擦。欧美国家一直对我国贸易顺差增长过快反映强烈,2005年中欧、中美之间发生的纺织品贸易大战,就是这种激烈情绪的最好例证。2005年以来,已有12个国家对中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件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欧盟加大了对我国反倾销调查力度,目前为止,涉案金额已达9亿美元,占同期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总涉案金额的60%;美国对我国反倾销调查虽有所减少,但对我国发起的知识产权调查案日益增多,而且还通过修改反倾销规则等手段加紧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不仅发达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增多,而且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南非、哥伦比亚等国与我国不断出现摩擦新热点,这使我国外部贸易环境总体趋紧,形势不容乐观。

(四)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多资源少的国家,人均能源可采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而自2003年以来,由于我国钢铁、电解铝、焦炭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的迅速增加,生产能力急剧提升,国内市场需求已远不能满足这些行业产品供给的要

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国力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外部环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在进一步加深。尽管从总体上看,简单地对我国外贸依存度下一个过高的结论还为时尚早,这一点在国内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但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度攀升的风险在不断加大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风险主要在于我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由此带来受到外来冲击的风险在加大,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程度在下降。

(二)贸易顺差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我国金融安全

由于我国鼓励出口,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巨额贸易顺差,使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而加息后,进一步加大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得外国资本由于没有利率风险而更加空前地进入我国市场。当前的顺差虽然体现了我国经济竞争力提高、对外资吸引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其隐含54

求。于是这些行业纷纷开始寻求国外市场,从而使我国的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类的产品出口急剧增加,而这也导致我国国内的环境资源保护压力突然上升,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出口廉价商品,污染自己的环境、浪费着有限的资源、拿着低工资,蒙受别人各种各样的骂名却让别人享受世界低成本的产品,显然不是我们发展对外贸易的期望。

三、采取合理措施,解决好贸易顺差问题

中国商品出口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贸易顺差也使贸易摩擦加剧,如何实现相对均衡,(一),增加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影响的高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引进,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改造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提高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控制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

(二)提高出口效益,讲究出口质量政府要花大力气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严厉打击走私、骗退税、逃套汇行为,严格制止低价竞销一类的破坏出口秩序的行为,维护我国出口企业和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提高出口商会的作用,加强行业间的协调和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和打价格战。引导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出口效益。加强对出口名牌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出口商品名牌战略。并且对企业到国外进行品牌推广、宣传、广告等活动给予必要的支持。实现出口商品由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三)大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我们要借鉴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对我国加工贸易投资的做法,在不对我国产业安全、出口、就业造成太大的影响前提下,鼓励一部分企业将后续的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国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国际市场,或利用其他国家配额直接向美国、欧盟出口。

(四)扩大内需,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和投资

能力

我们要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鼓励居民

消费。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实现最低工资制度,居民收入增加了自然会增加消费。同时延长节假日,让假日经济从起步开始走向繁荣。大力发展信贷消费,转变居民消费习惯,引导城镇居民在家电、汽车、通信、旅游、教育方面的消费。鼓励民间投资,给民间资,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贸易顺差实际上是,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的创新,缓解了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使得外汇增长过快,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导致贸易摩擦加剧,增加了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因此,我国政府应该调整出口结构,减少资源型和附加值低的产品出口,运用好出口退税政策。要加大进口,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减少在外汇方面的限制。要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好这一问题,让贸易顺差保持在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范围,降低经济运行的风险,使我国经济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贸易顺差[J].经济

研究参考,2006(31)1

[2]于文淘.对我国当前贸易顺差的分析与建议[J].宏观

经济管理,2006(4)1

[3]王勇.加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J].对外经贸实务,

2006(5)1

[4]安申.贸易顺差“难题”[J].IT经理世界,2006(7)1[5]王清平.我国高额贸易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与

风险分析[J].武汉金融,2006(3)1

[6]龙玲.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负面影响[J].经济研究参

考,2006(15)1

[7]邹新,马素红.中国贸易顺差高增长带来隐忧[J].市

场嘹望,2005(12)1

责任编辑:王 莉 池海文

55


相关内容

  • 对当前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思考
  • 经济金融观察 对当前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思考 倪和琳 摘 要:我国贸易顺差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利有弊,必须合理解决贸易顺差问题,扬长避短,使我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健康. 稳定发展. 关键词:贸易顺差原因对策入世以来,我国外贸顺差持续增加,2005年达到了创记录的1018.8亿美元,2006年达1774 ...

  • 探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 探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 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 ...

  • 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 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额逐步增大,贸易收支顺差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增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引发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加剧我国与主要贸易收支顺差来源国或地区间的贸易摩擦.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等,给 ...

  • 关于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 关于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对策 论文关键词:国际收支 现状 对策 论文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研究和探讨国际收支对于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高竞争力.促进收支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我国国际收支持续&quo ...

  • 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姓名滕云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指导教师高金田20070601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表的编制始于年年开始公布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年以后的统计指标的设置完全国际可比.在这多年间中国国际收支规模及结构发生了 ...

  • 国际经济学论文
  • xx大学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国际经济学 论文题目:人民币升值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 xx 学 号 xx 班 级 xx xxxx年 xx 月 人民币升值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出口贸易方面的快速发展,欧美等国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方面不断加 ...

  • 浅谈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浅谈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 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 而且贸易顺差额不断增加.尽管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我国贸易顺差有所减少, 但是总体来看我国贸易顺差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巨额的贸易顺差背后仍存在许多严重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

  • 人民币升值原因及对策分析
  •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焦点.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5-0042-01 1 人民币 ...

  •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_毕业论文
  •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系 别: 经济与贸易系 专 业 (方 向) : 经济与贸易 年 级. 班: 09级国贸(二) 班 学 生 姓 名: 李润阳 指 导 教 师: 褚军亮 2013 年 4 月 15 日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