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中学《岳阳楼记》导学案
课型:文言文阅读 主备:吴丽荫 班级: 姓名:
《岳阳楼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第一二段;
2、学习和积累第一二段重点文言词汇,掌握段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疏通第一二段文意。 4、理解第一二段内容。 (二)、朗读一二段,做到基本成诵。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疏通第一二段文意 1、解释以下词语
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制: 属: 胜状: 【课前导学】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整体感知课文,反复朗读全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三、学习第一、二段
(一)、查字典,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拼音:
滕( )郡( )谪守( )朝晖( )迁客骚人( )浩浩汤汤( )
浩浩场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大观: 述:
备: 然则: 极:
迁客: 骚人: 得无: 2、对照注释,试翻译一二段。 (四)争取背诵一二段 【课堂导学】 一、新课导入
二、学习第一、二段
1、正确、流利朗读第一、二段。 2、疏通第一、二段文意。
3、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归纳小结
1、“一词多义”的词语有哪些? 2、通假字有哪几个?
3、词类活用的词语有哪些?
4、古今异义的词语有哪些? 四、理解第一二段的内容。 五、检查背诵
1、先检查组长第一段的背诵,再由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 2、鼓励背诵第二段。 【当堂检测】
1、从第一、二段中找出流传至今的成语: 2、写滕子京谪守政绩的句子是: 。 3、写洞庭湖的全景的句子是: 。 4、写洞庭湖的远景的句子是: 。 5、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1)气势非凡: 。(2)宽阔无边(地理): 。 (3)湖光山色(天气): 。 6、写岳阳楼的地理形势的句子是: 。
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第三、四段; 2、学习和积累第三、四段重点文言词汇,掌握段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疏通第三、四段文意。 4、理解第三、四段的内容。 【课前导学】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查字典,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拼音:
霪雨( )霏霏( ) 薄暮冥冥( )( ) 岸芷汀兰( ) )
皓月( ) 心旷神恰 ( )宠辱偕忘( )万顷( ) (二)朗读、背诵三、四段 (三)疏通第三、四段文意
1、解释以下词语
若夫: 霪雨: 霏霏: 开: 排空: 隐耀: 潜形: 樯: 楫: 薄: 冥冥: 去国: 谗: 讥: 萧然: 感: 至若: 惊: 天光: 万顷: 翔集: 锦鳞: 郁郁: 而或: 长烟: 一空: 跃金: 偕忘: 把: 临风: 何极: 2、翻译下列句子。
(1)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2)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对照注释,试翻译三、四段。 (四)争取背诵三、四段 【课堂导学】 一、本课时导入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正确、流利朗读第三、四段 (二)疏通第三、四段文意
学生代表交流课前导学案中的问题。 (三)答疑解难
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归纳小结
1、这两段中“一词多义”的词语有哪些? 四、理解三四段内容 五、检查第三段背诵
先检查组长的背诵,再由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 六、鼓励背诵第四段。 【当堂检测】
1、写“迁客骚人”的“悲”情的句子是什么?
2、“迁客骚人”的 “喜” 情的句子是什么?
3、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 4、用原文回答:
(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 (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 (3)抒情的句子是 5、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继续背诵第三、四段
(
6
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第五段;
2、学习和积累第五段重点文言词汇,掌握段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疏通第五段文意。 4、熟背全文 【课前导学】 二、学习第五段
(一)、查字典,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拼音: 嗟( )予( )耶( )噫( ) (二)朗读、背诵五段 (三)、疏通第五段文意
1、解释以下词语
求: 古仁人: 或: 为: 庙堂: 是: 进: 退: 先: 后: 微: 归: 2、翻译下列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3、对照注释,试翻译五段。 三、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请同学们把课文分为四部分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 段):写 。 第二部分( 段):写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 段):写 。 第二层( 段):写 。 第三部分( 段):写 。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四、完成背诵任务 1、背诵第五段;
2、争取熟背一到四段。 【课堂导学】 (一)正确、流利朗读第五段 (二)疏通第五段文意
学生代表交流课前导学案中的问题。 (三)答疑解难
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归纳小结
(一)“一词多义”的词语有哪些?
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
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而(何时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
则(然则何时而乐) (二)词类活用。先 后 (三)古今异义。 四、检查第五段背诵
先检查组长的背诵,再由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 五、鼓励熟背一到四段。 【当堂练习】
1、“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2、“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3、“古仁人之心” 的内涵是怎样的?
4、“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文中找到句子回答。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旷达胸襟和怎样的的政治抱负?从文中找到句子回答。 6、“二者之为”指代什么?请从前两段找到具体语句
7、“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四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速背全文 【课前导学】
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4、第三段所写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5、第四段所写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8、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二、朗读全文
三、理解全文思想内容
(一)学生代表交流课前导学案中的问题。 (二)答疑解难
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四)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五)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四、速背全文 【当堂检测】
1、从语段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2、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进亦忧”“ 退亦忧”分别指什么?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5、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6、 “以物喜”照应第四段的哪一句?“以己悲”照应第三段哪一句?
7、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
【收获反思】
尚志中学《岳阳楼记》导学案
课型:文言文阅读 主备:吴丽荫 班级: 姓名:
《岳阳楼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第一二段;
2、学习和积累第一二段重点文言词汇,掌握段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疏通第一二段文意。 4、理解第一二段内容。 (二)、朗读一二段,做到基本成诵。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用“/”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三)、疏通第一二段文意 1、解释以下词语
谪守: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制: 属: 胜状: 【课前导学】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 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二、整体感知课文,反复朗读全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三、学习第一、二段
(一)、查字典,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拼音:
滕( )郡( )谪守( )朝晖( )迁客骚人( )浩浩汤汤( )
浩浩场汤: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 大观: 述:
备: 然则: 极:
迁客: 骚人: 得无: 2、对照注释,试翻译一二段。 (四)争取背诵一二段 【课堂导学】 一、新课导入
二、学习第一、二段
1、正确、流利朗读第一、二段。 2、疏通第一、二段文意。
3、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归纳小结
1、“一词多义”的词语有哪些? 2、通假字有哪几个?
3、词类活用的词语有哪些?
4、古今异义的词语有哪些? 四、理解第一二段的内容。 五、检查背诵
1、先检查组长第一段的背诵,再由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 2、鼓励背诵第二段。 【当堂检测】
1、从第一、二段中找出流传至今的成语: 2、写滕子京谪守政绩的句子是: 。 3、写洞庭湖的全景的句子是: 。 4、写洞庭湖的远景的句子是: 。 5、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1)气势非凡: 。(2)宽阔无边(地理): 。 (3)湖光山色(天气): 。 6、写岳阳楼的地理形势的句子是: 。
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第三、四段; 2、学习和积累第三、四段重点文言词汇,掌握段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疏通第三、四段文意。 4、理解第三、四段的内容。 【课前导学】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查字典,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拼音:
霪雨( )霏霏( ) 薄暮冥冥( )( ) 岸芷汀兰( ) )
皓月( ) 心旷神恰 ( )宠辱偕忘( )万顷( ) (二)朗读、背诵三、四段 (三)疏通第三、四段文意
1、解释以下词语
若夫: 霪雨: 霏霏: 开: 排空: 隐耀: 潜形: 樯: 楫: 薄: 冥冥: 去国: 谗: 讥: 萧然: 感: 至若: 惊: 天光: 万顷: 翔集: 锦鳞: 郁郁: 而或: 长烟: 一空: 跃金: 偕忘: 把: 临风: 何极: 2、翻译下列句子。
(1)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2)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4)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对照注释,试翻译三、四段。 (四)争取背诵三、四段 【课堂导学】 一、本课时导入 二、学习第三、四段
(一)正确、流利朗读第三、四段 (二)疏通第三、四段文意
学生代表交流课前导学案中的问题。 (三)答疑解难
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归纳小结
1、这两段中“一词多义”的词语有哪些? 四、理解三四段内容 五、检查第三段背诵
先检查组长的背诵,再由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 六、鼓励背诵第四段。 【当堂检测】
1、写“迁客骚人”的“悲”情的句子是什么?
2、“迁客骚人”的 “喜” 情的句子是什么?
3、极力描写湖上凄凉的景象,作用是 4、用原文回答:
(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 。 (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 (3)抒情的句子是 5、由“渔歌互答”,你能联想到《三峡》中哪两句渔歌?
、继续背诵第三、四段
(
6
第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第五段;
2、学习和积累第五段重点文言词汇,掌握段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3、疏通第五段文意。 4、熟背全文 【课前导学】 二、学习第五段
(一)、查字典,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拼音: 嗟( )予( )耶( )噫( ) (二)朗读、背诵五段 (三)、疏通第五段文意
1、解释以下词语
求: 古仁人: 或: 为: 庙堂: 是: 进: 退: 先: 后: 微: 归: 2、翻译下列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3、对照注释,试翻译五段。 三、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请同学们把课文分为四部分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 段):写 。 第二部分( 段):写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 段):写 。 第二层( 段):写 。 第三部分( 段):写 。 第四部分(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四、完成背诵任务 1、背诵第五段;
2、争取熟背一到四段。 【课堂导学】 (一)正确、流利朗读第五段 (二)疏通第五段文意
学生代表交流课前导学案中的问题。 (三)答疑解难
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归纳小结
(一)“一词多义”的词语有哪些?
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
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 而(何时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
则(然则何时而乐) (二)词类活用。先 后 (三)古今异义。 四、检查第五段背诵
先检查组长的背诵,再由组长检查组员的背诵 五、鼓励熟背一到四段。 【当堂练习】
1、“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2、“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3、“古仁人之心” 的内涵是怎样的?
4、“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文中找到句子回答。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的旷达胸襟和怎样的的政治抱负?从文中找到句子回答。 6、“二者之为”指代什么?请从前两段找到具体语句
7、“古仁人之心”和“二者之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第四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 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速背全文 【课前导学】
1、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4、第三段所写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5、第四段所写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6、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8、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二、朗读全文
三、理解全文思想内容
(一)学生代表交流课前导学案中的问题。 (二)答疑解难
提出预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解决疑难词句。 (三)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四)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五)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四、速背全文 【当堂检测】
1、从语段中找出四对反义词: 2、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3、“进亦忧”“ 退亦忧”分别指什么?
4、“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作者赞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5、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6、 “以物喜”照应第四段的哪一句?“以己悲”照应第三段哪一句?
7、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你应该有怎样的胸襟与抱负?
【收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