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申报方案
1. 分析标准,有的放矢
在进行项目申报前认真研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明确各个星级的基本要求,六类指标中的重点,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分析各类指标中占有优势的部分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1.1 不同等级的项数要求
表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星级对优选项数没有要求,而二星和三星级对优选项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其中三星级要求满足21个优选项中的13个,可见,一星和其他等级之间的差距较大。为确保项目申报成功,有必要对该项目进行预评估,根据预评估结果确定申报等级。 1.2 明确重点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1.3.4条对六类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作了明确说明,设权值如下表:
可以看出,六类指标中,相对而言,节能与能源利用及室内环境质量这两类指标是重点,权值分别为0.25和0.20。因此,在申报过程中应对这两个指标重点注意。
2. 项目预评估
进行绿色建筑申请前,应先进行项目预评估,分析可行性,确定申报等级。 2.1 预评估程序及工作内容
2.2 预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示例: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屋顶绿化:√是、√否 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是、√否
屋顶可绿化面积: m2、屋顶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 % 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200 字以内) 1. 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方式等 2. 主要植物种类等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设计单位提供的屋顶总平面设计图、屋顶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垂直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 种植设计图。 要求:
1. 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 2. 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2.6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朝向和布局的设计原则
1、当地气候条件特点的概述,以及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
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等。(150 字以内)
2、概述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 3、概述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
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 要求:
1、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如有必要,需补充相应
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
2、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初始条件、计算参数、计算
结果(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采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3.6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所在地区为不缺水地区,此项不参评) 2) 评价要点
本项目是否位于缺水地区:√是、√否 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mm
是否采用雨水积蓄、处理以及利用方案:√是、√否 是否采用雨水入渗等技术设施:√是、√否 是否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是、√否 是否采用雨水调蓄排放系统:√是、√否
若采用雨水积蓄、处理以及利用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分析,简要说明对该
雨水积蓄处理方案。(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雨水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说明、设计计算书。 要求:
1. 需提供雨水积蓄处理方案及其经济技术性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系统设计容量;
2. 总平面图上需标注雨水系统位置;
3. 需说明所采用的雨水入渗、雨水收集回用、雨水调蓄排放系统,并与施工图相对应。
实际提交材料: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2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1. 本项目是否使用了装饰性构件:√是、√否
(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主要指: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
等作用的飘
板、格栅和构架等,且作为构成要素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在屋顶等处
设立的大型塔、球、曲面等异形构件。)
2. 如果使用了装饰性构件,其功能是 (如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
3. 装饰性构件的造价是否低于总造价的千分之五:√是、√否
装饰性构件的造价: (万元),工程总造价: (万元) 4. 女儿墙高度是否超过规范要求的 2 倍:√是、√否。 女儿墙高度: (米)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设计说明及图纸、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表、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
总造价比例计算书、由设计单位提供全部装饰性构件及其功能一览表。 要求:
1. 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中应有对装饰性构件功能的文字说明,并标明女儿墙高度;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表,需在表中明确装饰性构件造价及工程总造价;
3. 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比例计算书中需明确装饰性构件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4. 若装饰性构件较多,须提供全部装饰性构件及其功能一览表。 实际提交材料:
5.5 室内环境质量
5.5.13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概述遮阳装置选用的原则、遮阳装置形式,并简要说明其遮阳效果、及对自然采光和视觉的
影响。(300 字以内)
概述建筑中遮阳措施的控制手段、控制策略。(200 字以内)
绿色建筑申报方案
1. 分析标准,有的放矢
在进行项目申报前认真研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明确各个星级的基本要求,六类指标中的重点,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分析各类指标中占有优势的部分以及需要加强的地方。
1.1 不同等级的项数要求
表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少,表中对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星级对优选项数没有要求,而二星和三星级对优选项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其中三星级要求满足21个优选项中的13个,可见,一星和其他等级之间的差距较大。为确保项目申报成功,有必要对该项目进行预评估,根据预评估结果确定申报等级。 1.2 明确重点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1.3.4条对六类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作了明确说明,设权值如下表:
可以看出,六类指标中,相对而言,节能与能源利用及室内环境质量这两类指标是重点,权值分别为0.25和0.20。因此,在申报过程中应对这两个指标重点注意。
2. 项目预评估
进行绿色建筑申请前,应先进行项目预评估,分析可行性,确定申报等级。 2.1 预评估程序及工作内容
2.2 预评估报告模板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自评估报告模板示例: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1.8 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是否采用屋顶绿化:√是、√否 是否采用垂直绿化:√是、√否
屋顶可绿化面积: m2、屋顶绿化面积: m2 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面积比例: % 简要说明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200 字以内) 1. 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的位置、方式等 2. 主要植物种类等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设计单位提供的屋顶总平面设计图、屋顶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垂直绿化设计图纸及说明、 种植设计图。 要求:
1. 屋顶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屋顶可绿化面积、屋顶绿化的类型和面积; 2. 垂直绿化设计图纸中应提供垂直绿化的位置、面积。 实际提交材料:
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2.6 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简要说明建筑朝向和布局的设计原则
1、当地气候条件特点的概述,以及在建筑朝向、布局设计时如何考虑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
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与暴风雨的袭击等。(150 字以内)
2、概述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 3、概述自然采光效果优化模拟计算结论(1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由设计单位或第三方提供的自然通风效果优化模拟
计算报告、自然采光效果优化计算模拟报告。 要求:
1、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有对建筑总平面设计原则的简要阐述,如有必要,需补充相应
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优化模拟计算报告;
2、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模拟报告中应对模拟计算的计算模型、初始条件、计算参数、计算
结果(自然通风效果、自然采光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实际提交材料:
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3.6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不参评(如本项目所在地区为不缺水地区,此项不参评) 2) 评价要点
本项目是否位于缺水地区:√是、√否 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 mm
是否采用雨水积蓄、处理以及利用方案:√是、√否 是否采用雨水入渗等技术设施:√是、√否 是否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是、√否 是否采用雨水调蓄排放系统:√是、√否
若采用雨水积蓄、处理以及利用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分析,简要说明对该
雨水积蓄处理方案。(300 字以内)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由设计单位提供的雨水系统施工图及设计说明、设计计算书。 要求:
1. 需提供雨水积蓄处理方案及其经济技术性分析,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系统设计容量;
2. 总平面图上需标注雨水系统位置;
3. 需说明所采用的雨水入渗、雨水收集回用、雨水调蓄排放系统,并与施工图相对应。
实际提交材料:
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2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1. 本项目是否使用了装饰性构件:√是、√否
(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主要指: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
等作用的飘
板、格栅和构架等,且作为构成要素在建筑中大量使用;单纯为追求标志性效果在屋顶等处
设立的大型塔、球、曲面等异形构件。)
2. 如果使用了装饰性构件,其功能是 (如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等)。
3. 装饰性构件的造价是否低于总造价的千分之五:√是、√否
装饰性构件的造价: (万元),工程总造价: (万元) 4. 女儿墙高度是否超过规范要求的 2 倍:√是、√否。 女儿墙高度: (米) 3) 证明材料 建议提交清单: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结构设计说明及图纸、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表、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
总造价比例计算书、由设计单位提供全部装饰性构件及其功能一览表。 要求:
1. 建筑、结构设计说明中应有对装饰性构件功能的文字说明,并标明女儿墙高度;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表,需在表中明确装饰性构件造价及工程总造价;
3. 装饰性构件造价占工程总造价比例计算书中需明确装饰性构件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
4. 若装饰性构件较多,须提供全部装饰性构件及其功能一览表。 实际提交材料:
5.5 室内环境质量
5.5.13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评价要点
概述遮阳装置选用的原则、遮阳装置形式,并简要说明其遮阳效果、及对自然采光和视觉的
影响。(300 字以内)
概述建筑中遮阳措施的控制手段、控制策略。(200 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