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黄庭坚放在了佛经里

下午在书店里翻碑帖,发现了陆机的《平复帖》,觉得真是好,每一个笔画都是心情舒展的写意。一转身,又发现黄庭坚的草书,惊艳其云彩一般的布局和走动。最后,又发现黄庭坚的小楷,耳朵里某根弦乐响了一下,是的,我听到了心动的声音。

黄庭坚的好在于,他将墨汁在纸上走动时的感觉和内心打通。尤其是他的行书和草书,将束缚人的节奏完全抛弃,长长的撇和捺像极了尘世间行走的双腿,看上去拟人得很,恨不能一步迈出纸边,去更遥远的地方。

书法最终还是停在意味里。

唐时的馆阁体,那是对人性的束缚,虽然好看,但只是为了公文书写的统一和实用。对于意味,尤其特定在丰富的文人书法里,无一不是打破旧有的格局,用自己的识见、人生况味来书写。

我最近读到了释然居士的字,拙朴,随心,有一股黄庭坚的味道,却又浅尝辄止。 释然先生,熟人称之“释然大师”,他修禅多年,熟读各种佛教经典。但又不止于此,他是哲学从业者。对人类学和社会学也有涉猎,是一个典型的学者。这样的人如果开始练习书法,断不会从唐楷开始。

唐时的字,对于文人来说,一般是轻取,三两笔便掠过,生怕不小心陷入进去,有了匠气。

文人写字,一般只看得上文人,比如陆机,比如钟繇,比如明时的黄道周,又比如黄庭坚。是啊,这些人的字,多数并不规矩,甚至有些失范,但是这些人的字有身世感。 有一次,看到一个女人写文章,说下雨天的时候,看苏东坡的一幅字,眼睛湿润了,想哭。当时便觉得这人矫情了。可是,昨天我看到黄庭坚的草书时,便被打动了,怎么说呢,《花气袭人帖》有一种中年情怀,都说中年人被世俗浸泡得久了,早已经不再敏感,这其实是世人的误解。也只有在世俗中都历练过了,也才最珍惜单纯和善良。

释然居士的字,其实就是黄庭坚所写道的“中年情怀”。

繁琐却充满了生命的密码,这是书法所能传递出的况味。

观释然居士的前后几年的作品,会发现他书写的变化。一开始,释然居士的书写停在一个字上,那便是“释”。既是释放的释,又是解释的释。这和他的从业背景有关,长时间的阅读和人生积累,让他对书法的理解比一些专业书法从业者更在意情绪和意味的表达。释然写《心经》,上下之间的两个字,常常有相互扶持的姿势,又或者,即使是单个字的书写,入笔和收笔都有一些意犹未尽的势能。这些字的形状整体来看还是在追求好看,“将字写得好看”是释然当时下笔时的一个意念。然而,佛经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这种释放式的书写,纵然也起到了治愈自己的功效,但终究是一种小念头,有执著的元素在里面。

也正是由于写佛经,释然的字渐渐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来自心理的内因。一个字写得久了,墨汁在纸上流动的次数多了,多了熟悉,便有了去繁的冲动。也就是说,一个字经过重复地训练,首先是写在纸上,渐渐写在了心里,到最后无论如何写,也不会太难看。那么好了,不必追求好看了。自然,起笔不必费力,收笔也不必讨巧,自然而然即可。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书写,释然居士的一些字幅的墨迹突然变化了。因为不再追求光滑,不再刻意地求字形的好看和笔画的来历,而变得陌生,更听从于他的内心。

很多专业书法家也讲究“以手写心”,他们讲的这四个字的意思也是想说书法要避免刻意地好看与模仿,而独独少了体温。试想一下,一个十岁的孩子,即使有再高的天赋,即使字形模仿得如何肖似,但也写不出一个老年人的心态和趣味。

而现在释然居士的“以手写心”似乎更多的是写自己的内悟。大道自小道来,但却绝尘而去。佛法自一杯茶水始,却也如莲花般开过即逝,无法言说。那么,又该如何用书法的形式来表达个体对佛经的感悟呢。释然的尝试便是从漂亮到随意的转化,这转化到了后来便定

下了风格。一个人对某种结构的喜欢,终会定下的。比如释然居士最近的字形,基本是变化了的黄山谷。他喜欢黄庭坚,但又怕靠得太近,就故意远了些。但仍可以看出是在借势。 这就是释然居士书法的“然”字,他努力避开了书法“释放”情绪这一境界,而跃到了“当然”或“必然”的“然”字这里。然,是本来,是本心。他自己起笔名“释然”的时候,自然是想先释而后然。释放了就当然了。

黄庭坚是一个很性情的人,他安静时用小楷抄佛经,郁闷时给友人用狂草写信,又或者抄《史记》来平心静气。总之是一个有棱角的人。看他的帖子也是,每一个字,都长着长长的腿,他似乎想逃离规范他自己的时代。

释然居士避开了黄庭坚的棱角,在字形结体上他往笨拙上用力。他写《菜根谭》里的句子,撇和捺都尽量地左右伸展,而不是向下,这样的结体,便避开了黄山谷的张扬内敛,且多了些隶书的意味。最重要的是,他将字形的上下空间缩小,整体给阅读者的感觉更克制了些,像是佛教里简朴的味道。

又比如他写苏东坡《庐山烟雨》和《题西林壁》,整体字形均向内收紧。相比较之下,《题西林壁》更接近苏东坡的原意,他故意用了侧锋,这样字形看起来便有了方向感,正应了诗中的意思: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论是《菜根谭》的内容,还是苏东坡的绝句,比之释然先生的前期作品,都做了靠近本心,都是释放之后的“然”。

释然居士的“然”,是沉淀过后以手写心境的然。我想到他吟唱佛经时的静心平和,又想到他写下这些内容时思绪的停滞和流动。他的书写,是将多年阅读临摹碑帖的经验化成最为简单的念头,在笔落在纸上时一挥而就。用随心所欲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么,笔在纸上行走时,脑子瞬间闪过的念头,是最为喜欢的音乐,还是经文的意旨,又或者是黄庭坚的书法的格局。这所有的内容杂糅在一起,便有了他自己的书法样式。 私下里,我们都十分尊重释然居士,是因他的生活气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对佛教经典的研读,让他有与众不同的场域。他写的《心经》,每一字都是音乐,是晴朗的月夜,是有疗效的安魂药。所以,当他的书写出现变化,我们都觉得惊喜。

他的变化是把心里的某种执著放下了,是他对佛法的感悟又进了一层,又或者是他对美好的认知,又借助于书法获得了表达。

书法说到底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它和音乐、绘画一样,都是将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沉淀成某个形体优美的字,某句闪着光泽的诗句,写下来。

当释然居士从“释”过渡到“然”,当他将黄庭坚的书法的精髓放置到了佛经里,用因果用声色煮得沸腾了,再打捞出来,经过自己的内心,成为他自己的书写方式。我觉得,他找到了自己。

释然居士曾出版过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等著作,他在很早的时候,便开始思考生活在低维度的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梳理使得他与泥泞的生活相距很近。而又在同时,他又熟悉各种佛学的经典,用文化研究的方式,使自己入得泥泞又出得莲花。 世间的事,复杂也好,单纯也好,多是他者在自己内心的投射。有人通过唱歌找到自己,有人通过演戏找到自己。而释然居士,通过书法,通过笔墨在纸上行走时的感受找到了自己。这些都是可喜的。

下午在书店里翻碑帖,发现了陆机的《平复帖》,觉得真是好,每一个笔画都是心情舒展的写意。一转身,又发现黄庭坚的草书,惊艳其云彩一般的布局和走动。最后,又发现黄庭坚的小楷,耳朵里某根弦乐响了一下,是的,我听到了心动的声音。

黄庭坚的好在于,他将墨汁在纸上走动时的感觉和内心打通。尤其是他的行书和草书,将束缚人的节奏完全抛弃,长长的撇和捺像极了尘世间行走的双腿,看上去拟人得很,恨不能一步迈出纸边,去更遥远的地方。

书法最终还是停在意味里。

唐时的馆阁体,那是对人性的束缚,虽然好看,但只是为了公文书写的统一和实用。对于意味,尤其特定在丰富的文人书法里,无一不是打破旧有的格局,用自己的识见、人生况味来书写。

我最近读到了释然居士的字,拙朴,随心,有一股黄庭坚的味道,却又浅尝辄止。 释然先生,熟人称之“释然大师”,他修禅多年,熟读各种佛教经典。但又不止于此,他是哲学从业者。对人类学和社会学也有涉猎,是一个典型的学者。这样的人如果开始练习书法,断不会从唐楷开始。

唐时的字,对于文人来说,一般是轻取,三两笔便掠过,生怕不小心陷入进去,有了匠气。

文人写字,一般只看得上文人,比如陆机,比如钟繇,比如明时的黄道周,又比如黄庭坚。是啊,这些人的字,多数并不规矩,甚至有些失范,但是这些人的字有身世感。 有一次,看到一个女人写文章,说下雨天的时候,看苏东坡的一幅字,眼睛湿润了,想哭。当时便觉得这人矫情了。可是,昨天我看到黄庭坚的草书时,便被打动了,怎么说呢,《花气袭人帖》有一种中年情怀,都说中年人被世俗浸泡得久了,早已经不再敏感,这其实是世人的误解。也只有在世俗中都历练过了,也才最珍惜单纯和善良。

释然居士的字,其实就是黄庭坚所写道的“中年情怀”。

繁琐却充满了生命的密码,这是书法所能传递出的况味。

观释然居士的前后几年的作品,会发现他书写的变化。一开始,释然居士的书写停在一个字上,那便是“释”。既是释放的释,又是解释的释。这和他的从业背景有关,长时间的阅读和人生积累,让他对书法的理解比一些专业书法从业者更在意情绪和意味的表达。释然写《心经》,上下之间的两个字,常常有相互扶持的姿势,又或者,即使是单个字的书写,入笔和收笔都有一些意犹未尽的势能。这些字的形状整体来看还是在追求好看,“将字写得好看”是释然当时下笔时的一个意念。然而,佛经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这种释放式的书写,纵然也起到了治愈自己的功效,但终究是一种小念头,有执著的元素在里面。

也正是由于写佛经,释然的字渐渐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来自心理的内因。一个字写得久了,墨汁在纸上流动的次数多了,多了熟悉,便有了去繁的冲动。也就是说,一个字经过重复地训练,首先是写在纸上,渐渐写在了心里,到最后无论如何写,也不会太难看。那么好了,不必追求好看了。自然,起笔不必费力,收笔也不必讨巧,自然而然即可。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书写,释然居士的一些字幅的墨迹突然变化了。因为不再追求光滑,不再刻意地求字形的好看和笔画的来历,而变得陌生,更听从于他的内心。

很多专业书法家也讲究“以手写心”,他们讲的这四个字的意思也是想说书法要避免刻意地好看与模仿,而独独少了体温。试想一下,一个十岁的孩子,即使有再高的天赋,即使字形模仿得如何肖似,但也写不出一个老年人的心态和趣味。

而现在释然居士的“以手写心”似乎更多的是写自己的内悟。大道自小道来,但却绝尘而去。佛法自一杯茶水始,却也如莲花般开过即逝,无法言说。那么,又该如何用书法的形式来表达个体对佛经的感悟呢。释然的尝试便是从漂亮到随意的转化,这转化到了后来便定

下了风格。一个人对某种结构的喜欢,终会定下的。比如释然居士最近的字形,基本是变化了的黄山谷。他喜欢黄庭坚,但又怕靠得太近,就故意远了些。但仍可以看出是在借势。 这就是释然居士书法的“然”字,他努力避开了书法“释放”情绪这一境界,而跃到了“当然”或“必然”的“然”字这里。然,是本来,是本心。他自己起笔名“释然”的时候,自然是想先释而后然。释放了就当然了。

黄庭坚是一个很性情的人,他安静时用小楷抄佛经,郁闷时给友人用狂草写信,又或者抄《史记》来平心静气。总之是一个有棱角的人。看他的帖子也是,每一个字,都长着长长的腿,他似乎想逃离规范他自己的时代。

释然居士避开了黄庭坚的棱角,在字形结体上他往笨拙上用力。他写《菜根谭》里的句子,撇和捺都尽量地左右伸展,而不是向下,这样的结体,便避开了黄山谷的张扬内敛,且多了些隶书的意味。最重要的是,他将字形的上下空间缩小,整体给阅读者的感觉更克制了些,像是佛教里简朴的味道。

又比如他写苏东坡《庐山烟雨》和《题西林壁》,整体字形均向内收紧。相比较之下,《题西林壁》更接近苏东坡的原意,他故意用了侧锋,这样字形看起来便有了方向感,正应了诗中的意思: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论是《菜根谭》的内容,还是苏东坡的绝句,比之释然先生的前期作品,都做了靠近本心,都是释放之后的“然”。

释然居士的“然”,是沉淀过后以手写心境的然。我想到他吟唱佛经时的静心平和,又想到他写下这些内容时思绪的停滞和流动。他的书写,是将多年阅读临摹碑帖的经验化成最为简单的念头,在笔落在纸上时一挥而就。用随心所欲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么,笔在纸上行走时,脑子瞬间闪过的念头,是最为喜欢的音乐,还是经文的意旨,又或者是黄庭坚的书法的格局。这所有的内容杂糅在一起,便有了他自己的书法样式。 私下里,我们都十分尊重释然居士,是因他的生活气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对佛教经典的研读,让他有与众不同的场域。他写的《心经》,每一字都是音乐,是晴朗的月夜,是有疗效的安魂药。所以,当他的书写出现变化,我们都觉得惊喜。

他的变化是把心里的某种执著放下了,是他对佛法的感悟又进了一层,又或者是他对美好的认知,又借助于书法获得了表达。

书法说到底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它和音乐、绘画一样,都是将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沉淀成某个形体优美的字,某句闪着光泽的诗句,写下来。

当释然居士从“释”过渡到“然”,当他将黄庭坚的书法的精髓放置到了佛经里,用因果用声色煮得沸腾了,再打捞出来,经过自己的内心,成为他自己的书写方式。我觉得,他找到了自己。

释然居士曾出版过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等著作,他在很早的时候,便开始思考生活在低维度的人的生活方式,这些梳理使得他与泥泞的生活相距很近。而又在同时,他又熟悉各种佛学的经典,用文化研究的方式,使自己入得泥泞又出得莲花。 世间的事,复杂也好,单纯也好,多是他者在自己内心的投射。有人通过唱歌找到自己,有人通过演戏找到自己。而释然居士,通过书法,通过笔墨在纸上行走时的感受找到了自己。这些都是可喜的。


相关内容

  • 以俗为雅:禅籍俗语言
  • 以俗为雅:禅籍俗语言对 宋诗的渗透与启示 周裕锴 内容提要 宋诗人提倡的"以俗为雅",一是指题材的世俗化,与禅宗多举日用事的宗教实践观有关:二是指语言的通俗化,理词俗语人诗,其根源来自禅籍俗语言风格的启示.宋诗受禅籍俗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采用禅宗语录中常见的俗语词汇,仿拟禅宗偈 ...

  • 拂尘为何物?
  • 唐代盛行传奇,有个出名的,叫<虬髯客传>,据说是为宣扬李唐王朝统治正统性所作.<虬髯客传>的女主角叫作红拂女,就是"红拂夜奔"的那个红拂.直到明清,各种杂剧传奇依然对红拂的故事津津乐道. 红拂女为什么叫作红拂?这个名字在今天看起来像是有人叫作"扫 ...

  • 童庆炳:社会文化对文学修辞的影响
  • 惊闻噩耗,万分悲痛!2015年5月13日,童庆炳先生还来信我刊,讨论他的文章,这篇文章<社会文化对文学修辞的影响>已发我刊2015年第4期.在这里转发此文,寄托我们的哀思! 摘要 文学修辞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的产生与特定时期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有社会文化的根由.反过来,文学修辞一旦产生 ...

  • 古代文学3
  •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 填空选择 1.陈子昂在 一文中,正面提出他的诗歌革新主张. 2."文章四友"是指.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 3.提出诗歌的"风骨"."兴寄"说的是 . 4.竹喧归浣女, . 5.被誉为"七绝圣 ...

  • 世界博物馆日 | 13本好书带你领略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 莫斯科Schusev国家博物馆广告创意"Discover the full story"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 ...

  • 如果官员"不问苍生问鬼神"
  • 南宋时,杭州西湖边有一座四圣观,据称观前的湖面上,每日黄昏后,都有一盏青红色的灯浮上来,从施食亭南至西冷桥间,来回浮动,月明之夜则灯光稍暗,遇上风雨天,"光愈盛","雷电之时,则与电光争闪烁",非常神奇.大概因为有这神迹出现,四圣观的香火很盛.理学家陆九渊观察 ...

  •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
  •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 (2004--2013年) 2004年 1·献诗.采诗.删诗:是古代关于<诗经>编订和成书过程的学说.所谓献诗是指周代公卿列士向周王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是有史籍可考的.采诗是指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这种说法 ...

  • 汉语与佛教的关系
  • 内容提要: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这主要表现在词汇上.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中国古代汉语言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汉语 词语 佛教 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见之于<吕氏春秋·君守>:<汉书古今·人物表>则说明仓颉 ...

  •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 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佛教早在两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东汉汉明帝在洛阳兴建白马寺,是佛教进入华夏文明的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而晋南北朝期间,佛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云岗石窟.莫高窟以及龙门石窟,古人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在山岩间开凿出一尊尊佛像,表达自己的对佛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