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译文: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赏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月下独酌

* 李白:子夜秋歌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译文: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赏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月下独酌

* 李白:子夜秋歌


相关内容

  • 渡荆门送别
  • <渡荆门送别>教案 泉林初级中学 冯殿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 ...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 ...

  • 日有所书(19)诗仙李白的送别诗
  •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 ...

  • 古代送别诗
  • 古代送別詩 古典诗文 2009-08-22 1615 古代送別詩 [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 ...

  • [渡荆门送别][送严士元]比较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21-22题.(7分) 渡荆门送别①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送严士元②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 ...

  •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 摘 要:李白是唐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研究他诗歌特色的著作无以计数.李白分别写于青年.中年.暮年时写作的三首诗――<渡荆门送别><行路难><独坐敬亭山>是这位大诗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写照,研究这三首诗歌对探讨李白诗歌永恒艺术魅力的独特原因有重要作用. ...

  • 常考古诗词名句.出处
  • 诗言志一.古诗词中描写春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词抒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止>)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野火烧不 ...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卷 (一) 1.<饮酒>诗中的诗人自问自答,用平淡的话道出了即使身居闹市,也能与身在深山相同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次北固山下>诗中写青山与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郁的情怀的句子是 3.前不见古人,. 4.<雁门太守行>诗中暗示敌我双方力量悬 ...

  • 四4班经典诵读(送别诗主持词)
  • 四(4)班经典诵读串词 三千年来的中华诗词中拥挤着太多的游子,上演着太多的别离. 送别诗像阵阵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灵.送别诗像一杯酒,芬芳醇香:送别诗像一首歌,余音绕梁:送别诗又像一道风景,悠悠流长. 现在,让我们走进那一场场情真意切的别离,领略那一位位伟大诗人的风采. 请欣赏四(4)班为大家朗诵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