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23——26。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世界观处于形成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欠缺。对于建国初的三大改造不是十分理解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自学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播放电视剧《大宅门》片尾曲,学生听歌曲,导入新课。教师: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的,北京同仁堂是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当时的历史情况如何呢?

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片尾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农业、手

展示资料: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阅读教材上的事例,了解农业改造的历史。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探究当时的历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私合营开始的时间。设问:

在公私合营时采取了什么措施?

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课文,探究问题。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探究如下问题: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三大改造期间存在什么问题?

三大改造的实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设计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956年,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完成

二、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23——26。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世界观处于形成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欠缺。对于建国初的三大改造不是十分理解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自学课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播放电视剧《大宅门》片尾曲,学生听歌曲,导入新课。教师: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的,北京同仁堂是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当时的历史情况如何呢?

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片尾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农业、手

展示资料: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让三个儿子再试试。这次,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相同之处?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阅读教材上的事例,了解农业改造的历史。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探究当时的历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私合营开始的时间。设问:

在公私合营时采取了什么措施?

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课文,探究问题。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探究如下问题: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三大改造期间存在什么问题?

三大改造的实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动脑筋

你认为三大改造在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设计

第5课 三大改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956年,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完成

二、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相关内容

  • 2.2三大改造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 ...

  • [三大改造]说课稿
  • 三大改造 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 一.说教材 本单元主要讲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上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下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段历史,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过度地位.而"三大 ...

  • 中国历史第3册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
  • 第5课 三大改造 1.知识与目标:掌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过程与方法:归纳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三大改造的形式 三大改造的实质 小组合作探究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三大改造 导学案 设计: 叶丽雅 一 [课前预习] 预习本课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 1.三大改造指的是对..的改造.时间:年到年 原因: 时间: 方式:把 起来,引导他们参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加 ,走的道路 形式: 成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 ...

  • 示范教案1(第5课三大改造)
  •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 2.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3.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特别是对国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的分析 ...

  • 三大改造的偏失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作者:刘秀萍 <河北学刊> 2001年07期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1)03-0111-0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制定的条件和基本内容 2.识记过渡时期的概念.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1954年宪法的制定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及其历史意义:"一五&q ...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课 三大改造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五课 三大改造 教师寄语: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习目标:1.掌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重难点:重点:三 ...

  • [智能化粮库改造三规划纲要]核心理念提炼
  • <智能化粮库改造三年规划纲要>梳理 及核心理念 一.<智能化粮库改造三规划纲要>的梳理 1.背景 (1)中储粮智能化粮库改造工作于2011年开始试点,取得了经验,找准了问题. (2)2013年11月开始,总公司集中推广智能化粮库建设. (3)智能化粮库改造突破了仓储管理智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