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的文化负荷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

第21卷第3期

.21 No.3Vol长春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ChunTeachersCollege2002年9月Sep 2002英语词汇的文化负荷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

赵春梅

(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英语词汇的产生和发展受其国家的地理坏境、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宗教信仰等

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词汇,赋予词汇新的内涵,而且还会影响词汇的褒贬涵义和情感倾向,

因而英语词汇的文化负荷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程度。要达到交流的目的,进而达成共

识,就必须跨越文化的障碍,重视英语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负荷;内涵;语言理解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3

,13,许多人忌讳用13作序号,相传与耶稣基督()。据《圣经》记载,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Judah),最终导致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稣被捕的前夕,恰好是犹太人的逾越节,耶稣特意邀请他的全体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判徒犹大正坐在第十三个座位上,手里握着钱袋,内装受贿得来的不义之财,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最后的晚餐》(TheLastSupper)表述的就是这段故事。

  此后,为了避开13这个不祥的数字,英美人有时会使用诸如abaker’sdozen(面包师的打数)之类的委婉说法。这条习语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做了规定。但是,要保证面包的重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不容易做到。为了避免因短斤少两而受罚,面包师傅便在规定的一打12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宁多勿少。这样,“面包师的一打”(baker’sdozen)就变成了13,而不是12了。加之英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人们就用baker’sdozen来代替.例如:

)  Sometimesweuseainsteadofthirteen.(有时我们用面包师的一打,而不用13。

)  Sheboughtaofeggs.(她买了13个鸡蛋。

  很显然,abaker’sdozen这一词语负荷着极为复杂而有趣的文化背景。如果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而只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猜测,则会误认为该习语表达的数字概念为12,而不是13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词汇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程度。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来说,要达到交流的目的,进而达到共识,必须跨越文化的障碍;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尽可能地了解影响词汇的文化的因素,将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下面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宗教信仰等方面探讨一下文化如何影响词汇。

  1.地理环境

  不列颠岛有稠密的河流和漫长的海岸线,捕渔业和航海业发达,与此相对应也就出现了与“鱼”和“航海”有关的词汇。

  (1)Afinekettleoffish(好一锅鱼)

)例:ThisisIforgotmybook.(真糟糕,我忘了带书来。

  这条习语源自苏格兰的边境地区,每年鲑鱼回游的季节,大批的鲑鱼成群结队在河里游来游去。这

[收稿日期]2002-04-28

[作者简介]李冬梅(1976-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77・

时人们便结伴到河边野餐,主菜就是一大锅盐水煮的新鲜鲑鱼。煮好后,大家就用手抓,用勺舀,拼命抢着吃,场面十分混乱,但也十分热闹。后来人们就用这个短语来描绘类似的“一团糟”的处境或场面。

  (2)Raisethewind(找风)

例:Wedecidedtohaveadayoutandfathersaidhe’dsomehow.(我们决定

)外出一天,父亲说他要设法张罗一笔钱。

  航海离不开和风打交道,特别是在帆船时代,没有风是无法航行的,因此出现raisethewind这一短语。后来人们用这一短语转喻“筹钱”。没风出不了海,没钱也办不了事。

  2.风俗习惯

  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茶(tea)是英国的传统大众化饮料,大约在17世纪初,荷兰人把中国的茶叶介绍到欧洲。尽管当时的茶叶在欧洲卖得很贵,但仍然流行开来,在英国,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饮茶,茶如此受人欢迎,自然会引发出不少短语。

)  (1)ForalltheteainChina.(为了中国的全部茶叶。

例:Thatmanwassorudetome!Iwouldn’tgotothat(那个人对我如此无礼,)

  这条习语来自17世纪的英国。(alltheteainChina),,意思是“即使把中国的茶叶全送给我(,无论多高的报酬(也不)”的意思。

  (2)Redtap例:Ourpassportsweren’treturnedtousforweeksbecauseof(繁琐,拖拉的公事

程序使我们的护照好几个星期都未归还我们)

  在17世纪,英格兰法官和政府官员有用红带子捆扎公文的习惯。据说最先使用这一短语的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Dickens),随后苏格兰作家卡莱尔(Carlyle)又反复用到它,从此这一短语便普遍使用开来。

  3.神话传说

  神话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神话,一个民族的神话是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土壤。一个民族的语言也浸透着该民族神话传说的影响。

  (1)Raincatsanddogs(狂风暴雨)

  例:Englandisnotoriousforitsrain.Thereareevendayswhenitissaidtorain  这一习语来自北欧神话。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Norsemen)的主神是奥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象征“雨”,所以“catsanddogs”就象征狂风暴雨。

  (2)Opensesame(芝麻开门)

例:Hismeetingwiththisfilmdirectorwasthetoasuccessfullifeasanactor.

(他与这位电影导演的相见是他后来演员生涯的成功关键。)

  这条习语源出阿拉伯民间神话《天方夜谭》(ArabianNights’Entertainments)中的一个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AliBabaandtheFortyThieves):一个山洞藏有无数金银财宝,但洞门紧闭,需用咒语sesame(芝麻)才能把门打开。后来这一习语用来比喻“过难关的秘诀;成功的关键”。  4.历史事件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反映某些历史事件的词汇逐渐流传下来。

  (1)Meetone’sWaterloo

例:Aftersevenstraightvictories,theteam(这个队在连续七场告捷后,

)竟输掉了关键的一场比赛。

・78・

  这一习语出自世界著名战役之一“滑铁卢之战”。1815年6月18日,英普联军在比利时(Belgium)南部城镇滑铁卢(Waterloo)附近大败拿破仑(Napoleon)军队,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此后,这一习语用来指遭到惨败,受到毁灭性打击。

  (2)Watergate

  例:Areyoupullingonme?(你要拉我干非法勾当吗?)

  “Watergate”原指1972年6月美国共和党内为尼克松(Nixon)筹划竞选连任有关人员潜入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偷拍文件,安置窃听器等,进行非法活动。事情败露后导致尼克松遭弹劾并于1974年8月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后来喻指水门事件的丑闻;秘密,非法的勾当;把……牵入丑闻;指控。

  5、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的不少词语就同基督教有关:goto

,因为西方的婚礼多在教堂举行;powerthechurch(到教堂去),意思是“(去教堂)做礼拜;结婚”

;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ofthekeys(权力的钥匙)喻指“天国的钥匙;教皇的权力”

(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

  以上所例举的只是一些词汇文化的侧面,,,赋予词汇新的内涵,而且还会影响词汇的语体,。说明词汇的语体差异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1)Landlord():,,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在西方许,rd”是个褒义词。

  (2)():在中国,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联系一起;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individualism”是指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个人利益,而和自私自利无任何关系。

  (3)SpirtiualCivilization(精神文明):在中国,精神文明源于政治,而在西方SpiritualCivilization则源于宗教。

  (4)Drgon(龙):在中国“龙”是吉祥之物,而在英语是“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  (5)Sexy(性感):在中国,如果有男人对一女孩说:“Youaresexy”(你很性感),或许会激怒对方;而在西方则会很自然地被看一种表扬,形容女人漂亮,有吸引力。

  从以上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言里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却表达着相对或相反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交际的能力,应日益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1)在教授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和文化背景,文化内涵;(2)分析学生由于文化因素干扰造成的语言错误,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是掌握语言形式所能解决的;(3)开设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学、概况等课程,系统地传授知识文化;(4)开设语用学,国情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5)开展语用学,国情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工作,搜集大量例证,作系统的文化对比,使这些学科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引出普遍意义的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民族的人开始交往,语言也出现交流现象。语言的交流是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包括语音符号的转换(即口译)和书写符号的转换(即笔译)。然而,语言结构转换后,还必须通过文化结构才能产生语义指代。如果文化交流跟不上,就会出现指代事物空缺。就象“麦当劳”快餐店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汉堡包”,“苹果派”是什么东西一样。有时,文化交流也会领先于语言交流,如计算机上的CD-ROM进入中国的时候,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相应的词汇来指代它,只能先暂用英文名。好在人的语言具有无限的生成能力,能够不断创造新词去指代新事物。现在汉语中出现了“光驱”这一新词来指代英语中的CD-ROM。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携手共进的。语言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而文化的融合现象也必将有助于人们对不同语言的理解。

・79・

第21卷第3期

.21 No.3Vol长春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ChunTeachersCollege2002年9月Sep 2002英语词汇的文化负荷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

赵春梅

(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英语词汇的产生和发展受其国家的地理坏境、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宗教信仰等

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词汇,赋予词汇新的内涵,而且还会影响词汇的褒贬涵义和情感倾向,

因而英语词汇的文化负荷直接影响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程度。要达到交流的目的,进而达成共

识,就必须跨越文化的障碍,重视英语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英语词汇;文化负荷;内涵;语言理解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03

,13,许多人忌讳用13作序号,相传与耶稣基督()。据《圣经》记载,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Judah),最终导致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耶稣被捕的前夕,恰好是犹太人的逾越节,耶稣特意邀请他的全体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判徒犹大正坐在第十三个座位上,手里握着钱袋,内装受贿得来的不义之财,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最后的晚餐》(TheLastSupper)表述的就是这段故事。

  此后,为了避开13这个不祥的数字,英美人有时会使用诸如abaker’sdozen(面包师的打数)之类的委婉说法。这条习语起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做了规定。但是,要保证面包的重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不容易做到。为了避免因短斤少两而受罚,面包师傅便在规定的一打12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宁多勿少。这样,“面包师的一打”(baker’sdozen)就变成了13,而不是12了。加之英国人不喜欢13这个数字,人们就用baker’sdozen来代替.例如:

)  Sometimesweuseainsteadofthirteen.(有时我们用面包师的一打,而不用13。

)  Sheboughtaofeggs.(她买了13个鸡蛋。

  很显然,abaker’sdozen这一词语负荷着极为复杂而有趣的文化背景。如果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而只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猜测,则会误认为该习语表达的数字概念为12,而不是13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词汇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理解程度。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来说,要达到交流的目的,进而达到共识,必须跨越文化的障碍;而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尽可能地了解影响词汇的文化的因素,将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下面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宗教信仰等方面探讨一下文化如何影响词汇。

  1.地理环境

  不列颠岛有稠密的河流和漫长的海岸线,捕渔业和航海业发达,与此相对应也就出现了与“鱼”和“航海”有关的词汇。

  (1)Afinekettleoffish(好一锅鱼)

)例:ThisisIforgotmybook.(真糟糕,我忘了带书来。

  这条习语源自苏格兰的边境地区,每年鲑鱼回游的季节,大批的鲑鱼成群结队在河里游来游去。这

[收稿日期]2002-04-28

[作者简介]李冬梅(1976-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77・

时人们便结伴到河边野餐,主菜就是一大锅盐水煮的新鲜鲑鱼。煮好后,大家就用手抓,用勺舀,拼命抢着吃,场面十分混乱,但也十分热闹。后来人们就用这个短语来描绘类似的“一团糟”的处境或场面。

  (2)Raisethewind(找风)

例:Wedecidedtohaveadayoutandfathersaidhe’dsomehow.(我们决定

)外出一天,父亲说他要设法张罗一笔钱。

  航海离不开和风打交道,特别是在帆船时代,没有风是无法航行的,因此出现raisethewind这一短语。后来人们用这一短语转喻“筹钱”。没风出不了海,没钱也办不了事。

  2.风俗习惯

  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茶(tea)是英国的传统大众化饮料,大约在17世纪初,荷兰人把中国的茶叶介绍到欧洲。尽管当时的茶叶在欧洲卖得很贵,但仍然流行开来,在英国,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饮茶,茶如此受人欢迎,自然会引发出不少短语。

)  (1)ForalltheteainChina.(为了中国的全部茶叶。

例:Thatmanwassorudetome!Iwouldn’tgotothat(那个人对我如此无礼,)

  这条习语来自17世纪的英国。(alltheteainChina),,意思是“即使把中国的茶叶全送给我(,无论多高的报酬(也不)”的意思。

  (2)Redtap例:Ourpassportsweren’treturnedtousforweeksbecauseof(繁琐,拖拉的公事

程序使我们的护照好几个星期都未归还我们)

  在17世纪,英格兰法官和政府官员有用红带子捆扎公文的习惯。据说最先使用这一短语的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Dickens),随后苏格兰作家卡莱尔(Carlyle)又反复用到它,从此这一短语便普遍使用开来。

  3.神话传说

  神话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神话,一个民族的神话是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土壤。一个民族的语言也浸透着该民族神话传说的影响。

  (1)Raincatsanddogs(狂风暴雨)

  例:Englandisnotoriousforitsrain.Thereareevendayswhenitissaidtorain  这一习语来自北欧神话。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Norsemen)的主神是奥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象征“雨”,所以“catsanddogs”就象征狂风暴雨。

  (2)Opensesame(芝麻开门)

例:Hismeetingwiththisfilmdirectorwasthetoasuccessfullifeasanactor.

(他与这位电影导演的相见是他后来演员生涯的成功关键。)

  这条习语源出阿拉伯民间神话《天方夜谭》(ArabianNights’Entertainments)中的一个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AliBabaandtheFortyThieves):一个山洞藏有无数金银财宝,但洞门紧闭,需用咒语sesame(芝麻)才能把门打开。后来这一习语用来比喻“过难关的秘诀;成功的关键”。  4.历史事件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语言不断产生,反映某些历史事件的词汇逐渐流传下来。

  (1)Meetone’sWaterloo

例:Aftersevenstraightvictories,theteam(这个队在连续七场告捷后,

)竟输掉了关键的一场比赛。

・78・

  这一习语出自世界著名战役之一“滑铁卢之战”。1815年6月18日,英普联军在比利时(Belgium)南部城镇滑铁卢(Waterloo)附近大败拿破仑(Napoleon)军队,拿破仑从此一蹶不振。此后,这一习语用来指遭到惨败,受到毁灭性打击。

  (2)Watergate

  例:Areyoupullingonme?(你要拉我干非法勾当吗?)

  “Watergate”原指1972年6月美国共和党内为尼克松(Nixon)筹划竞选连任有关人员潜入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偷拍文件,安置窃听器等,进行非法活动。事情败露后导致尼克松遭弹劾并于1974年8月被迫辞去总统职务。后来喻指水门事件的丑闻;秘密,非法的勾当;把……牵入丑闻;指控。

  5、宗教信仰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的不少词语就同基督教有关:goto

,因为西方的婚礼多在教堂举行;powerthechurch(到教堂去),意思是“(去教堂)做礼拜;结婚”

;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ofthekeys(权力的钥匙)喻指“天国的钥匙;教皇的权力”

(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

  以上所例举的只是一些词汇文化的侧面,,,赋予词汇新的内涵,而且还会影响词汇的语体,。说明词汇的语体差异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1)Landlord():,,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在西方许,rd”是个褒义词。

  (2)():在中国,个人主义与自私自利联系一起;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individualism”是指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个人利益,而和自私自利无任何关系。

  (3)SpirtiualCivilization(精神文明):在中国,精神文明源于政治,而在西方SpiritualCivilization则源于宗教。

  (4)Drgon(龙):在中国“龙”是吉祥之物,而在英语是“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  (5)Sexy(性感):在中国,如果有男人对一女孩说:“Youaresexy”(你很性感),或许会激怒对方;而在西方则会很自然地被看一种表扬,形容女人漂亮,有吸引力。

  从以上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言里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但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不同,却表达着相对或相反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交际的能力,应日益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1)在教授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和文化背景,文化内涵;(2)分析学生由于文化因素干扰造成的语言错误,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认识到交际绝不是掌握语言形式所能解决的;(3)开设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学、概况等课程,系统地传授知识文化;(4)开设语用学,国情语言学,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5)开展语用学,国情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工作,搜集大量例证,作系统的文化对比,使这些学科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引出普遍意义的结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民族的人开始交往,语言也出现交流现象。语言的交流是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包括语音符号的转换(即口译)和书写符号的转换(即笔译)。然而,语言结构转换后,还必须通过文化结构才能产生语义指代。如果文化交流跟不上,就会出现指代事物空缺。就象“麦当劳”快餐店进入中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汉堡包”,“苹果派”是什么东西一样。有时,文化交流也会领先于语言交流,如计算机上的CD-ROM进入中国的时候,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相应的词汇来指代它,只能先暂用英文名。好在人的语言具有无限的生成能力,能够不断创造新词去指代新事物。现在汉语中出现了“光驱”这一新词来指代英语中的CD-ROM。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携手共进的。语言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而文化的融合现象也必将有助于人们对不同语言的理解。

・79・


相关内容

  • 拉丁方设计案例
  • 拉丁方设计案例 词汇准备时间对外语视听理解及焦虑的影响 肖庚生 程邦雄 ( 1.南华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2.华中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本研究探讨词汇准备时间对外语视听理解及焦虑的影响.受试为三个班 109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他们共参与三次 ...

  • 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与策略
  • 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造成听力反应及理解困难的几个因素 1.学生自身的语音素质不高造成理解障碍. 如长期读不准单词发音,特别是发音相近的词.如: bad-bed ship-sheep beat-bit count-can't here-hair much-march quite-quiet ...

  • 从英语词汇的变化看社会对语言的影响
  • 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语言系统本身的发展来看,在一个社会阶段中,重要的概念.事物.关系.体系等都有最终被词化的倾向.即以独立的词项去承载其语义.因此,社会影响着语言,只有把语言置于动态的社会之中才能揭示语言的动态本质. 关键词:词汇变化:语言的动态本质:社会影响语言 语言 ...

  • [精品]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 篇一: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 ...

  • 中学英语听力最佳训练方案
  • 浅谈中学英语听力训练方案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英语在信息社会作为媒介手段和信息转换化工具,越发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高考等升学因素,听力比重增加,教师和学生也越来越重视听力能力的提高,初高中课程标准也增加了对英语听力的要 ...

  • 英语教学反思
  •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 ...

  • 影响二语词汇组块可理解输出的认知因素探讨
  • 北京 第 二外 国语 学 院学报 2 1年 第6 01 期 ( 第 14 ) 总 9期 影 响二语 词汇组块可理解输 出的认知 因素探讨 张 ( 浙江财经学院外语学院 玲 浙江杭 州 301 ) 108 摘 要 :二语 习得 研 究认 为词 汇 组块 是 词 汇 在 语 法 . 语 义和 语 境 方 ...

  • 中职英语教学反思
  • 中职英语教学反思 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对耳朵,一双眼睛,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 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事多年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中职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 ...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阅读理解影响
  •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摘 要]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是很巨大的,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研究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大学生在阅读时产生误解,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本文从词汇.表达方式和背景知识三方面来分析文化差异对阅读造成的影响,以期帮助大学生了解中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