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 / 不取意,就是意义所在

当躺在广场上,晒着太阳,问及人生的意义时,基本看法都是无意义。而人生的意义,还是在看清这一事情后而产生的。

即便是尘埃般的存在,也为心中的某些信念和看法,

奋不顾身。

我们一直试图解答,最道德的设计克制演绎,去风格,去设计师印记,但无法解释,作为解决方案的设计最终面对的是人的情感。

我们训练自己精于选择,却无法选择,什么是更美。 从而再次惶恐于是否有意义这样的问题,事关设计,工作,生活,甚至是喜悦,或那些难以触及的幸福时刻。

“断章

摄影,是时间流动中的不知道哪个角落的一个切片。

我们猜测,招嘉宁在拍摄的时候,心中没有探究意义,甚至没有表达的欲望。

但无论如何抽离,即便旁观也是一种存在,它还是属于这个时代,属于一群人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理解,对美的表达。

不取义,正是意义所在。于是,就有了“断章”。

将行动的光影和故事取一格定帧,便是生活的断章十年行走,仅取56幅成展,亦是创作的断章 这56幅独立的“断章”记录了招嘉宁曾到过的许多国家,不同的生活形态,和那些刚刚好的瞬间

每幅仅有一张,不做复制

“招嘉宁

生于香港,70年代留学加拿大80年代在台湾开始广告生涯辗转上海、广州、深圳几年前离开广州奥美,现职自由创作人。

供稿 / LSD CASA 再造

点 击 左 下 角 原 文 链 接 可 进 入 官 网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2016年德国室内设计 dinzd.com 品牌设计服务

当躺在广场上,晒着太阳,问及人生的意义时,基本看法都是无意义。而人生的意义,还是在看清这一事情后而产生的。

即便是尘埃般的存在,也为心中的某些信念和看法,

奋不顾身。

我们一直试图解答,最道德的设计克制演绎,去风格,去设计师印记,但无法解释,作为解决方案的设计最终面对的是人的情感。

我们训练自己精于选择,却无法选择,什么是更美。 从而再次惶恐于是否有意义这样的问题,事关设计,工作,生活,甚至是喜悦,或那些难以触及的幸福时刻。

“断章

摄影,是时间流动中的不知道哪个角落的一个切片。

我们猜测,招嘉宁在拍摄的时候,心中没有探究意义,甚至没有表达的欲望。

但无论如何抽离,即便旁观也是一种存在,它还是属于这个时代,属于一群人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理解,对美的表达。

不取义,正是意义所在。于是,就有了“断章”。

将行动的光影和故事取一格定帧,便是生活的断章十年行走,仅取56幅成展,亦是创作的断章 这56幅独立的“断章”记录了招嘉宁曾到过的许多国家,不同的生活形态,和那些刚刚好的瞬间

每幅仅有一张,不做复制

“招嘉宁

生于香港,70年代留学加拿大80年代在台湾开始广告生涯辗转上海、广州、深圳几年前离开广州奥美,现职自由创作人。

供稿 / LSD CASA 再造

点 击 左 下 角 原 文 链 接 可 进 入 官 网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2016年德国室内设计 dinzd.com 品牌设计服务


相关内容

  • "断章取义"解庄子
  • 摘 要:在一般的文学鉴赏中,人们常常讲究窥一斑而知全豹,反对断章取义,因为断章取义只是截取文章中的一段孤立地加以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会与原意不相符合,甚至是截然相反,容易造成误解.事实上,断章取义也不一定完全是坏事,有时利用这种方法反而能从悲观中看出乐观,从消极中找到积极的因素,对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中& ...

  • 孙世洋:试论[诗经]诗篇结构的"诗中有诗"现象
  • <诗经>中的诗篇在其形成.传播方式上,具有一些不同于后世诗歌作品的特点,这使得<诗经>的诗篇在内容.结构等方面具有不少特殊现象,对<诗经>的研究,有必要尽可能的还原<诗经>在这些方面的特殊事实,本文分析的"诗中有诗"现象,就是< ...

  • 以意逆志_百科
  •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一种理解诗的方法.为孟子所提.<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认为,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断章取义地曲解辞句,也不能用辞句的表面意义曲解诗的真实含义,而应该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另一种认为 ...

  • 李嘉图经济学的理解
  • 阐幽发微与断章取义 "阐幽发微"语出<易经>:"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作为认知方式或者认知过程,其意思是将深奥而隐含的思想阐发和挖掘出来.就经济思想研究而言,阐幽发微可能代表某种境界:从前人的经典中挖掘出适于解释今天现实或者验证现代学说的思 ...

  • 高一语文中外短诗五首2
  • 中外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关键词语,能从主题.内容.写法上赏析这五首短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体味其瞬间感受,把握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语,从不同角度赏 ...

  • _智慧之美_卞之琳诗歌的_智性化_特征
  • 第24卷第3期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V ol. 24N o 13 () 2004年5月 Academic F orum of Nan Du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May. 2004 "智慧之美":卞 ...

  • 谈孔子诗论之_兴观群怨_说
  • 2006年第3期(总第93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No.3,2006 General.No.93 谈孔子诗论之"兴观群怨"说 庄宇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作为思 ...

  • _蒹葭_与诗人
  • 在<诗经>时代,文学本身的审美特征还没有被人充分认识,其作品的大多数是人们自发的创作.不过,<诗经・秦风・蒹葭>倒是一个特例,因为它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展现了一种朦胧美,这在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中,相当少见. 以前的文学研究往往集中在这三个方面:其一,爱情怀人赏析,包括诗的主旨 ...

  • 一首美丽的象征诗--卞之琳[断章]赏析
  • 拥读 .园 地二行诗里, 就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 人物与 风景依旧, 而他们感知地位却发生了 变化. 同一 美 的 征 首 丽 象 诗- 卞之琳< 断章> 赏析口徐 华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 看风景的人" 已经变成了" 的主体, 你" 看&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