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总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总是冷冰冰地和人保持距离,其实并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恐惧——在酿就了感情之后再被命运分别,这样的痛是如此地难以承受,倒不如茕茕然地生活,不去爱,就不会有恨。
无论是“人生何如不相识”,还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字里行间的明明的恨,分明藏不住它们背后的浓浓的爱,说什么“拟古决绝词”,那不是决绝,而是不认分别!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造语朴素,自然真切。
《浣溪纱》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近读纳兰的这首泣血之作,则有一种伤彻肺腑的凄婉,一直痛到心底,深秋到了,一年西风又凉,吹落了满地黄叶,叶片飞舞,铺满庭阶,敲打着紧闭的轩窗。残阳如血,想当初,我们曾在窗前吟诗赏月,看云听风。春日醉酒酣眠,你细心相陪,我们也曾学易安夫妇的赌书泼茶,你娇美温婉的面容在春风里,如初开的芙蓉,让我沉醉。当时认为很平常的岁月,如今只能成为永恒的伤心回忆。天人永隔啊,斜阳里,只有我孤零零的身影在徘徊,泪水悄悄流到心里,哪里,可以找寻到我们昔日的美好时光?
《浣溪纱》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一个翩翩佳公子,一个才华横溢贵词人,家世显赫,聪慧过人,似乎一切都很完美如意,但这是支于世人,支于他的家人,支于一切不了解他的人.他善感也多愁,可他不是一个酸腐
书生,他感为人臣子之不易,发为人生子之为难,他悲己所不能己之无奈,伤妻的早早离去,叹人生无味,世事无常!爱,何其美,又何其苦!
《虞美人·残灯风灭》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世上确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就是悲剧家,纵使命运把名誉、才华、地位、财富都赋予他们,这些令旁人羡煞的上天的宠儿也终究会走上一条孤独的路,比如屈原、比如李煜、比如晏殊。屈原的孤独源自理想的破灭,同行者还有曾高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曹植;李煜的孤独源自造化的捉弄,同行者还有一生所愿,唯有逃离龙椅的正德皇帝;晏殊的孤独是灵魂的孤独,同行者便是低吟“我是人间惆怅客”的纳兰性德了。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这首小令虽然是纳兰性德早期写的,却可以说是他一生情感的写照。虽然物质上享受着无边的繁华,但在爱情上的屡次流水落花,以及事业上成为康熙、明珠政治角力的牺牲品,导致纳兰性德心灵上的寂灭感。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性德词善设色点染,此篇先以素谈之色为主,只见青白的月色,又见帘前的双燕,最后却让我们看见那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采绚烂的特写,映衬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尽是一片素色,这恐怕也是他的特点吧。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上片以嘲笑口吻直抒自己如今辜负情人深恩.表面上看起来风流自赏.实则悔恨交加.痛惜自己从前没有珍惜幸福时光.而今情人离去.只能独自承受离别的痛苦.下片进一步抒写悲悔之情.前两句以怕说当时之事反衬当时相聚的美好和快乐.后两句回到现实.叹息情人就像梦里云归.自己想要补赎以前的缺憾都不可能.在这首词中.作者并没有写到自己与情人间的具体情事.只是以抒情之笔.倾诉他此时的愧悔之情.这种悔恨交加的复杂情感.是每一个经历过爱情的男女都能感受到的.因此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此词结构严谨.以明月起.以云归结.首尾相应.将情感附着在人们熟悉的自然风物上.意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感发力量.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写二人相会,容若却独从女子落笔,写的情致活泼,数十字之间将伊人的形貌神情,心波暗涌,情人间且亲且嗔的复杂心态写得清透,读来维妙维俏。容若词风艳雅,格调清标,此篇同样可为明证。这阕《落花时》虽写情人幽会,细致入骨。周身春光亦仿佛流转不定,风流蕴籍处颇有北宋小令遗风,言辞殊丽,一似月照清荷。珍重而亲昵,这是容若风骨心境高于一般市井词人的地方。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纳兰性德用自然的语言写很平常的生活场景,但那种人生无聊的感觉,却足以令人心惊。纳兰性德深于情,后来有人认为《红楼梦》中宝玉写的就是他,大约与人们从其词中感受到的气质有关吧。他的许多表现男女之爱和悼念亡妻的词,写得十分感人。 《如梦令》词中既有萧条悲凉之感,又有豪爽磊落之情,节奏明快,辞语简洁有力。
纳兰性德“天分绝高”,而作词又“纯任性灵”,这两句评语最能代表纳兰词的基本特点。他的词实际不乏南唐风格的华丽,但他善于将华丽的语言和自然朴素的语言相结合,表现真实而深切的人生感受,绝少矫饰做作。《如梦令》开头“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堪称天然壮丽。王国维说他“从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评价很高。
创作: 《念情逝》
清风徐来,流云散,思往事,惆怅此情难。
犹记花开时,相逢碧水岸。落英散尽花飘絮,眉上心间。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总是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总是冷冰冰地和人保持距离,其实并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恐惧——在酿就了感情之后再被命运分别,这样的痛是如此地难以承受,倒不如茕茕然地生活,不去爱,就不会有恨。
无论是“人生何如不相识”,还是“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字里行间的明明的恨,分明藏不住它们背后的浓浓的爱,说什么“拟古决绝词”,那不是决绝,而是不认分别!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它以壮观的塞外景象来渲染柔婉的乡思意绪,情意隽永;以白描手法绘景,造语朴素,自然真切。
《浣溪纱》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近读纳兰的这首泣血之作,则有一种伤彻肺腑的凄婉,一直痛到心底,深秋到了,一年西风又凉,吹落了满地黄叶,叶片飞舞,铺满庭阶,敲打着紧闭的轩窗。残阳如血,想当初,我们曾在窗前吟诗赏月,看云听风。春日醉酒酣眠,你细心相陪,我们也曾学易安夫妇的赌书泼茶,你娇美温婉的面容在春风里,如初开的芙蓉,让我沉醉。当时认为很平常的岁月,如今只能成为永恒的伤心回忆。天人永隔啊,斜阳里,只有我孤零零的身影在徘徊,泪水悄悄流到心里,哪里,可以找寻到我们昔日的美好时光?
《浣溪纱》
残雪凝辉冷画屏 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一个翩翩佳公子,一个才华横溢贵词人,家世显赫,聪慧过人,似乎一切都很完美如意,但这是支于世人,支于他的家人,支于一切不了解他的人.他善感也多愁,可他不是一个酸腐
书生,他感为人臣子之不易,发为人生子之为难,他悲己所不能己之无奈,伤妻的早早离去,叹人生无味,世事无常!爱,何其美,又何其苦!
《虞美人·残灯风灭》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世上确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天生就是悲剧家,纵使命运把名誉、才华、地位、财富都赋予他们,这些令旁人羡煞的上天的宠儿也终究会走上一条孤独的路,比如屈原、比如李煜、比如晏殊。屈原的孤独源自理想的破灭,同行者还有曾高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曹植;李煜的孤独源自造化的捉弄,同行者还有一生所愿,唯有逃离龙椅的正德皇帝;晏殊的孤独是灵魂的孤独,同行者便是低吟“我是人间惆怅客”的纳兰性德了。
《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这首小令虽然是纳兰性德早期写的,却可以说是他一生情感的写照。虽然物质上享受着无边的繁华,但在爱情上的屡次流水落花,以及事业上成为康熙、明珠政治角力的牺牲品,导致纳兰性德心灵上的寂灭感。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纳兰性德词善设色点染,此篇先以素谈之色为主,只见青白的月色,又见帘前的双燕,最后却让我们看见那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采绚烂的特写,映衬之下,分外地美。即令“悼亡”,也不尽是一片素色,这恐怕也是他的特点吧。
《采桑子》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上片以嘲笑口吻直抒自己如今辜负情人深恩.表面上看起来风流自赏.实则悔恨交加.痛惜自己从前没有珍惜幸福时光.而今情人离去.只能独自承受离别的痛苦.下片进一步抒写悲悔之情.前两句以怕说当时之事反衬当时相聚的美好和快乐.后两句回到现实.叹息情人就像梦里云归.自己想要补赎以前的缺憾都不可能.在这首词中.作者并没有写到自己与情人间的具体情事.只是以抒情之笔.倾诉他此时的愧悔之情.这种悔恨交加的复杂情感.是每一个经历过爱情的男女都能感受到的.因此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此词结构严谨.以明月起.以云归结.首尾相应.将情感附着在人们熟悉的自然风物上.意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感发力量.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写二人相会,容若却独从女子落笔,写的情致活泼,数十字之间将伊人的形貌神情,心波暗涌,情人间且亲且嗔的复杂心态写得清透,读来维妙维俏。容若词风艳雅,格调清标,此篇同样可为明证。这阕《落花时》虽写情人幽会,细致入骨。周身春光亦仿佛流转不定,风流蕴籍处颇有北宋小令遗风,言辞殊丽,一似月照清荷。珍重而亲昵,这是容若风骨心境高于一般市井词人的地方。
《如梦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纳兰性德用自然的语言写很平常的生活场景,但那种人生无聊的感觉,却足以令人心惊。纳兰性德深于情,后来有人认为《红楼梦》中宝玉写的就是他,大约与人们从其词中感受到的气质有关吧。他的许多表现男女之爱和悼念亡妻的词,写得十分感人。 《如梦令》词中既有萧条悲凉之感,又有豪爽磊落之情,节奏明快,辞语简洁有力。
纳兰性德“天分绝高”,而作词又“纯任性灵”,这两句评语最能代表纳兰词的基本特点。他的词实际不乏南唐风格的华丽,但他善于将华丽的语言和自然朴素的语言相结合,表现真实而深切的人生感受,绝少矫饰做作。《如梦令》开头“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堪称天然壮丽。王国维说他“从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评价很高。
创作: 《念情逝》
清风徐来,流云散,思往事,惆怅此情难。
犹记花开时,相逢碧水岸。落英散尽花飘絮,眉上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