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3.屠惧,投以骨。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5.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7.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紧张危急,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8.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户)看见:平坦的空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遮
蔽成小山似的.
9.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10.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1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1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1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走开,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15.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16.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杀死了它。
1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1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是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
、理清情节
2、了解文中狼的形象和屠户的性格发展变化:
如:“缀行甚远”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一狼径去,„„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则着力
对于屠户,主要描写他性格的发展变化:
(1)刚遇到狼时,是“惧”,没有认清狼的本性,所以“投以骨”。
(2)当“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窘”之后,头脑非常清醒,明确自己的危险处境“前后受其敌”。于是,他寻找
机会,改变自己的处境。
(3)当他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后,
当狼以装睡迷惑屠
了两狼。
3、根据情节概括性格:
屠夫:开始是退让,心存幻想,后来是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4、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狼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一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
2.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3.屠惧,投以骨。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4.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5.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7.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屠户非常紧张危急,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8.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户)看见:平坦的空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遮
蔽成小山似的.
9.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10.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1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1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1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走开,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15.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
16.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杀死了它。
1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1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是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
、理清情节
2、了解文中狼的形象和屠户的性格发展变化:
如:“缀行甚远”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而“一狼径去,„„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则着力
对于屠户,主要描写他性格的发展变化:
(1)刚遇到狼时,是“惧”,没有认清狼的本性,所以“投以骨”。
(2)当“骨已尽矣”,“两狼之并驱如故”窘”之后,头脑非常清醒,明确自己的危险处境“前后受其敌”。于是,他寻找
机会,改变自己的处境。
(3)当他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后,
当狼以装睡迷惑屠
了两狼。
3、根据情节概括性格:
屠夫:开始是退让,心存幻想,后来是机智、勇敢、警觉、善于斗争。 狼:贪婪、凶狠、狡诈。
4、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