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员培训讲义
陈伟.2016年10月于鳌江
第一章 试验工作管理
工程试验工作的基本任务: 1. 试验鉴定工程材料
2. 检验、试验工程结构、构件成品和半成品 3. 控制施工过程质量
4. 监督检查材料的保管和使用
5. 研究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测试方法 6. 提供试验数据和参数
7. 管理和实施计量检定和计量管理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分工 一、组织机构的设立原则
授权组建的工地试验室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应当在母体试验室授权核准的业务范围内承担试验检测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数据和报告。任何单位不得干预工地试验室独立、客观地开展试验检测活动。
4.2工地试验室设立实行登记备案制。试验室资须有母体试验室授权并经当地质监站或建设单位审核通过的临时资质或批准文件,没有授权或没有登记备案的工地试验室,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取样,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和检测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检测,如实上报试验数据和报告。
4.3工地试验室实行授权负责人责任制。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对工地试验室运行管理工作和试验检测活动全面负责,授权负责人必须是母体试验
检测机构委派的正式聘用人员,且须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4.4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加强对授权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
二、工地试验室建立的基本要求(参考《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1、检测人员(根据工程造价、施工计划、施工环境等因素) 2、仪器设备(检测参数)
4、试验室用房(注意各功能室布局及仪器设备布局) 3、建立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第二节 项目部工地试验室职责 十项职责
范本:综合工程试验室主要职责
在项目总工领导下进行工作,业务上受公司检测中心指导。
1)对砼、砂浆、原材料、钢材及填料取样和检测,对水质进行初步检验,参加工地砂、石料场的选择和质量复验;参与确定锚具、外加剂、支座等供货厂家和进行委托送样。
2)选定砼、砂浆、石灰土等配合比及填料的标准密度。换算和发放施工配合比,检测砼拌合物性能,制作强度试件,检测地基和路基填土压实质量,检查基坑承载力。
3)积极参与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有权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4)协助工地料库做好有关材料的验收、保管,并了解材料的储存数量和质量情况。
5)参加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及事故分析工作。
6)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安排有关试验检测工作,组织试验人员经验交流,学
习业务和试验工作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参加有关试验成果的推广和7)负责试验检测相关仪器计量工作,以及使用、维修、保养工作。 8)提出仪器设备申请、维修、检定及年度用款计划。
9)对砼、砂浆检查试件,路基压实度,水泥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定期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10)负责试验有关的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和保管,并及时提交试验报告。第三节 试验室规章制度
制定和执行试验室地各项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保证,能全面提高各级试验室的检测工作质量和整个检测系统的管理水平。(参考“试验室管理制度”文件) 一、岗位责任制 1. 主任岗位责任制 2. 技术负责人责任制 3. 检测人员责任制 4. 试验工责任制 5. 资料员责任制 二、管理制度 1. 委托试验管理制度
包括:样品收发、保管、处理和样品检验、复验、判定制度 2. 资料管理制度
包括:图书、标准、规范管理和试验资料管理制度 三、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1. 原始纪录及原始数据处理程序 2. 检测工作质量保证制度 3. 测试数据检验制度 4. 检验报告及其审批制度 5. 保密制度
6. 检测结论申述程序和处理制度 四、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 档案管理制度 2. 购置验收制度
3. 使用、维修和标志管理制度 4. 计量标准器具和标准物质的管理制度 5. 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6. 报废、封存制度 7. 安全和危险品管理制度 五、试验室管理制度 1. 环卫制度 2. 保密制度
3. 测试中断处理程序
4. 质量管理手册执行和检查制度 5. 事故分析和报告制度 6. 人员培训制度
7. 内部文件颁发和传递制度
8. 人员奖罚制度 第四节 常用检测项目
材料:1. 混凝土用水泥、黄砂、石子 2.钢筋及钢筋焊接 3.路基填料 混凝土检测 现场检测
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
第二章 试验基本知识
主要讲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数据的处理知识,了解这些才能合理保管和使用材料,才能进行试验计算和统计,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第一节 建材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一、建材的分类
二、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 物理性质 包括:
(1)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绝对密实单位体积的质量 自然状态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状态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实度和孔隙率
密实度 材料体积内固体物质所占的比例(即密实体积和总体积之比) 孔隙率 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比例 (3)填充率和空隙率
填充率 散粒材料堆积体积内被填充的程度 空隙率 散粒材料堆积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 (4)吸水率和软化系数
吸水率 吸收水分体积占干燥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数
软化系数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其强度也不下降的性能称为耐水性,其指标为软化系数KSW (5)抗冻和抗渗性能 2. 力学性质 包括:
(1)抗拉、压、剪强度
强度的定义: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2)抗弯强度 (3)弹性和塑性
弹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去除外力后,材料能完全恢复到原状的性质 弹性变形
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去除外力后,材料不能完全恢复到原状而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塑性变形(永久变形)
第二节 数据处理 一、数值计算
1.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平均值就是集合平均数的值。(a1+a2+„„an)/n为a1,a2,„„,an 的算术平均值。
2. 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
3.均方根平均值均方根值,也称方均根值或有效值,它的计算方法是先平方、再平均、然后开方。 二、误差计算
1. 算术平均值误差算术平均值L 的中误差M 的计算公式为: M =±
m n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 要比观测值的中误差m 小n 倍,观测次数越多,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就越小,精度就越高。适当增加观测次数,可提高精度。 三、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公式:
公式描述:公式中SD 为标准偏差、MN 为平均值。 五、可疑数据的取舍和数据修约
1. 可疑数据的取舍(具体依据各项试验规程要求的结果判定) 2. 数据修约 包括: (1)修约间隔
系确定修约保留位数的一种方式。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应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例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即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的到位小数。
例2: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即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百” 数位。 (2)有效数字
对没有小数位且以若于个零结尾的数值,从非零数字最左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位用的零)的个数;对其他十进位数,从非零数字最左、位向右数而得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 (3)修约规则
1、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一,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3、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为偶数(2,4,6,8,
0)则舍弃。 (4)不许连续修约
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六、关系式的建立
线性关系式(熟悉回归方程及对数、半对数关系曲线)
第三章 水泥
水泥的用途和分类、六大水泥的定义性能和适用范围
第一节 水泥的基本性质 1. 密度和表观密度 3.10g/cm^3 1300kg/cm^3 2. 细度
(1)定义 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2)细度和强度的关系
3. 标准稠度用水量
(1)定义 指使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标准为距底板5~7mm)的拌合用水量,以占水泥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2)影响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特性,试验均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基础
4. 凝结时间
计算时间从水泥加水起,至水泥开始失去可塑性为初凝时间,至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具有强度为终凝时间
标准为:初凝 距底板3~5mm时
终凝 沉入0.5mm 时(肉眼观察不到有印痕)
5. 体积安定性
(1)定义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2)标准为:双试件均C-A
6. 强度
第二节 水泥试验(优先以国标为准)
环境:试验室温度 20±2˚c ,湿度不低于50%
养护箱温度 20±1˚c ,湿度不低于90%
一、细度(负压筛析法)(现无该项检测参数,仅作了解!)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采用80um 筛对试样筛析,用筛余与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2. 方法要点
负压 4000~6000Pa
试样质量 25g
筛分时间 2min
3. 计算和修正
F=RS/W*100 „ FC=F*C ( 注 C=0.8~1.2)
修约到0.1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维卡仪)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采用试杆在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来确定所需加水量
2. 方法要点
制样:加水 5~10s加水泥(500)低速120s 停15s 高速120s
测量:30s 记录沉入距离
标准:距底板5~7mm
3. 计算
P=W/500*100修约到1%
三、凝结时间(标准维卡仪)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采用试针沉入标准水泥净浆的至一定深度所需时间
2. 方法要点
制样:加水 5~10s加水泥(500)低速120s 停15s 高速120s
测量:30min 开始记录30s 沉入距离(终凝需翻转试件)
标准:初凝 距底板3~5mm时
终凝 沉入0.5mm 时
3. 结果以min 表示
四、安定性(标准 雷氏夹法)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观测二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体积膨胀程度
2. 方法要点
制样:加水 5~10s加水泥(500)低速120s 停15s 高速120s
养护:24±2h
沸煮:180±5min
测量:
标准:双试件均C-A
3. 修约至0.5mm
四、胶砂强度(ISO 法)
1. 方法要点
以40*40*160mm棱柱试体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测定,试体用0.5水灰比的塑性水泥胶砂在振实台振实成型,连模湿气养护24h 后,脱模水中养护至规定龄期,先抗折后抗压。
胶砂试验方法
第三节 水泥质量标准和取样规定
一、六大水泥的定义、性质及适用范围
1. 六大水泥的定义
略
2. 性质及适用范围
略
3. 质量标准和合格判定
略
二、取样规定和使用与保管
略
第四章 集料
第一节 细集料
一、定义和分类(砂)
1. 定义:粒径在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2. 分类:产源分为天然砂(河、湖、山、海砂)和人工砂(机制砂和混合砂)
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和石灰石砂
粗细程度为粗(3.7~3.1)、中(3.0~2.3)细(2.2~1.6)和特细(1.6以下)砂
二、技术性质
1. 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2. 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 的颗粒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0.6mm 颗粒含量
3. 有害物质
4. 坚固性
5.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6. 碱集料反应
砂的颗粒级配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三、砂的取样规定
四、常规检测项目(GB/T14684-2001)
1. 颗粒级配
2. 含泥量、泥块含量
3. 表观密度、紧密密度、堆积密度
4. 含水率
5. 碱集料反应
第二节 粗集料
一、定义和分类
1. 定义:粒径在大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2. 分类:品种分为碎石和卵石
粒径尺寸为单粒级和连续级配
二、技术性质
1. 颗粒级配
2. 最大粒径和公称粒径
3.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 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4.75mm 的颗粒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 颗
粒含量
4. 针、片状颗粒
针状 长大于平均粒径2.4倍
片状 厚小于平均粒径0.4倍
5. 有害物质
6. 坚固性
7.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8. 碱集料反应
10. 岩石强度
其他指标
三、取样规定
四、常规检测项目(GB/T14685-2001)
1. 颗粒级配
2. 含泥量、泥块含量
3. 表观密度、紧密密度、堆积密度
4. 含水率
5. 针片状含量
6. 碱集料反应
7. 压碎值、岩石抗压强度
第五章 混凝土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可获得提高强度、改善性能、节约水泥、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劳动强度等多种效益。
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节能、耐久、高强、轻质和高流态。这些都与外加剂的使用紧密相关。
外加剂已成为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使用外加剂来扩充水泥品种、实行制备具有多种功能的混凝土材料的目的,已成外加剂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 常用外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混凝土拌合时、拌合前掺入的,一般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5%,并能对混凝土的正常性能按要求而改变的工业产品
[常用10种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 早强减水剂 缓凝减水剂 防水剂 膨胀剂 缓凝剂 早强剂 防冻剂 速凝剂
二、分类 依据GB8075-87《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定名与定义》按其主要功能分为:①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 ②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③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 ④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第二节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可以概括为:针对工程情况,明确应用目的,选择适宜品种,确定合适掺量,调整材料配比,选用相应工艺。
一、选择适宜品种
选用原则:
①原材料的要求
②应用主要目的结合应用条件和综合经济分析,确定外加剂品种 ③禁止和不易使用情况
二、确定合适掺量(根据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试验确定)
一般规定:
①减水剂掺量[普通 0.2~0.5%,高效0.5~1.0%]
②速凝剂 5%~6%
③防水剂
④膨胀剂
第三节 外加剂掺加技术
一、外加剂的掺加技术
1. 先掺法
2. 同掺法
3. 滞水法
4. 后掺法
二、各种掺加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及注意事项
1、 先掺法 :粉状外加剂先与水泥等混合,后加水搅拌。
特点:使用方便,免存储。
缺点:粉状物易结块,需处理后再使用;有些外加剂在先掺法时,塑化效果差。
2、同掺法:在搅拌时与水一起加入。
特点:易搅拌均匀,计量控制方便。
缺点:增加了外加剂溶解、储存等工作量;有些易沉淀物长时间存放易析出,造成掺量
过量而发生质量事故。有些外加剂也会出现塑化效果差的现象。
3、滞水法:滞水后1~3min后加入
优点:能提高使用效果。
缺点:搅拌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4、后掺法:在运输途中或施工现场分几次加入,后经搅拌。
优点:可以克服混凝土拌和物运输途中的分层与坍落度损失,提高外加剂的使用效果,
减少外加剂的用量,提高外加剂的适应性。
缺点:需两次或多次搅拌,只有在应用搅拌车时才适用。
三、内掺/外掺
内掺:取代水泥,扣除相应量水泥;
外掺:不取代水泥,小用量时均采用此方法。
三、减水剂掺加方法的确定
确定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在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塑化效果。
1. 注意事项 [掺量 W/C]
2. 掺加方法的确定 [①如果效果一致且很高减小掺量或增大W/C流动度仍然接近采用先掺(同掺)法,②滞水法明显比先掺(同掺)法流动度大,需要复合硫酸钠时采用滞水法。
减水剂使用注意事项见附件1减水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四、其他外加剂的掺加技术
略
第四节 掺外加剂砼施工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的拌制
1. 计量可靠,允许偏差±1%。
2. 掌握含水量或浓度的变化
3. 搅拌时间要充足,选择适宜的掺加方法,严格控制用水量。
二、混凝土的运输
1. 运输要保证匀质性
2. 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
3. 掌握好运输时间
三、混凝土的成型
1. 振捣工艺相同
2. 振捣时间适宜
四、养护
1. 自然养护(注意洒水及温度变化对强度的影响)
2. 蒸汽养护
第五节 外加剂性能试验
(常规试验,外委)
第六章 工程用水
拌合水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组份之一,它的成分含量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以及硬化性能和结构材料耐久性。
对有怀疑的水质,可以采用初步判定方法来确定是否取样进行化学分析。
[Ph试纸和BaCl2溶液测试]
一、混凝土拌合水类型
二、技术要求
三、环境水对混凝土的侵蚀判定
四、混凝土拌合水的取样
第七章 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是指用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用水泥、水、砂、石子以及外加剂按比例配制,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具有材料来源广泛、易于施工、适用性强、经济耐用的特点,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节能、耐久、高强、轻质。
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之前,成为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即具备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一、流变特性
在适当的外力作用下物质流动和变形的性能
L=Ly+у*dr/dt
当LLy时,拌合物具有流动和可塑性。
二、工作性能及影响因素
两种说法:①指拌合物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②指拌合物达到完全密实时克服内摩擦力所做功的物理性能,与成型方法、制品结构无关。
1.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①流动度 a.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能均匀密实成型的性能。b.
与水泥浆的相对含量有关。c. 表征指标 稠度(坍落度)
②粘聚性 a.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粘性和稳定性,不产生分层和离析、保持整体均匀的能力。b. 与水泥浆稠度和砂率有关。水泥浆稠度和砂率越高,粘聚性越好c. 表征指标 棍度
③泌水性 a.从水泥浆泌出部分拌合水的性能。b. 主要水泥性质有关,操作振动加大泌水性c. 表征指标 泌水率
④保水性 a. 拌合物具有保持一定水份不泌出的能力。b. 主要水泥性质有关,c. 表征指标 泌水率
④含气量 a. 拌合物振动密实后单位体积尚存的空气含量。b. 主要拌合工艺、外加剂的使用有关,c. 表征指标 含气量 施工中我们以测定流动性为主,辅以对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直观目测。
2.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有:加水量、水灰比、集灰比、含砂率、组成材料特性、拌合时间和温度。
①加水量对工作性影响
加水量减小流动性不足 加水量过大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均匀性和强度。
固定加水量定则
②水灰比、集灰比对工作性影响
水灰比、集灰比增大 粘聚性和泌水性较差,但水灰比、集灰比过小,会带来负面影响:a 水灰比不变,减少集灰比,意味单位加水量增大,流动性 增大
b 集灰比不变,减少水灰比,意味单位加水量减少,流动性减小 ③含砂率对工作性影响
含砂率增大 流动性增大 含砂率过 减小 流动性 减小
含砂率过大 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差 甚至发生离析、溃散现象。 ④组成材料的特性对工作性影响
a 水泥(品种 成分 细度〕
b 集料 (级配、颗粒形状、最大粒径)
⑤时间和温度 (含气量的变化)
三、拌合物的离析和泌水
离析是指拌合物各组份分离,造成不均匀和失去连续性的现象。 主要形式:粗集料分离和稀泥浆的淌出
泌水是指拌合物浇筑之后到开始凝结期间,固体颗粒下沉,水分上升,并在表面析出水的现象,同时发生沉降收缩。
不良后果:产生浮浆、形成水囊、留下水的通道、出现砂纹、引起塑性收缩和收缩裂纹。
附件1:减水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减水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减水剂
几乎各种混凝土都可以掺用减水剂,但必须根据工程需要、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等选择合适的减水剂。如一般混凝土主要采用普通减水剂,早强、高强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气温高时,掺用引气性大的减水剂或缓凝减水剂,气温低时,一般不用单一引气型减水剂,多用复合早强减水剂,高层建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使用泵送剂等。为了发挥各种减水剂的特点,不宜互为代用,如将高效减水剂作普通减水剂用,普通减水剂当早强减水剂用都是不合适的。外加剂对不同的水泥有一个适应性问题,如某些减水剂对掺硬石膏的水泥就不发挥作用
2.注意水泥品种的选择
在原材料中,水泥对外加剂的影响最大,水泥品种不同,将影响减水剂的减水、增强效果,其中对减水效果影响更明显。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更有选择性,不同水泥其减水率相差较大,水泥矿物组成、掺和料、调凝剂、碱含量、细度等都将影响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如掺有硬石膏的水泥,对于某些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将产生速硬或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大缩短,其中萘系减水剂影响较小,糖蜜类会引起速硬,木钙类会使初凝时间延长。
因此,同一种减水剂在相同的掺量下,往往因水泥不同而使用效果明显不同,或同一种减水剂,在不同水泥中为了达到相同的减水增强效果,减水剂的掺量明显不同。在某些水泥中,有的减水剂会引起异常凝结现象。
为此,当水泥可供选择时,应选用对减水剂较为适应的水泥,提
高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当减水剂可供选择时,应选择施工用水泥较为适用的减水剂,为使减水剂发挥更好效果,在使用前,应结合工程进行水泥选择试验。
3.注意减水剂的质量
关注减水剂的质量,除关注某些厂家不注意原材料质量控制,粗制滥造,以假乱真,提供伪劣产品外,对质量较好的产品也应注意某些问题,如应详细了解产品实际性能,注意生产厂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应用说明。又如目前我国减水剂牌号众多,诸多厂家未明显标示其产品品种,而且质量不一,因此,在工程应用前,应按照质量标准对选择好的减水剂进行掺减水剂混凝土性能要求(与基准混凝土相比)的检验,为了确定掺量,对液态减水剂应测定溶液密度;对粉剂减水剂应测定固体物含量。在粉剂产品中,有些由于烘干不彻底或包装不符合要求而受潮,致使产品中的固体含量大都在75%~80%左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切勿将固体物质以100%用作计算掺量的依据。
4.使用前进行试验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根据现有的标准,如对减水剂在使用前首先要作匀质性试验,一般应测定表面张力和含固量两项,当测定表面张力有困难时,可用起泡性代替,然后进行混凝土试配,如检验减水剂混凝土的性能,一般应测定坍落度损失、减水率、含气量和抗压强度4项。
5.注意掌握掺量
每种减水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即使同一种外加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
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如对有引气、缓凝作用的减水剂,尤其要注意不能超掺量。如木钙掺量大于水泥重量的0.5%,会引入过量空气而使初凝缓慢,降低混凝土强度。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小,失去高效能作用,而掺量过大(>1.5%),则会由于泌水而影响质量。
总之,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较多,如对减水剂就有掺加方法、水泥品种、拌合物的初始流动性及养护制度等。
6.采用适宜的掺加方法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如减水剂掺加方法大体分为先掺法(在拌合水之前掺入)、同掺法(与拌合水同时掺入)、滞水法(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于水2~3min 加入)、后掺法(在拌合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才按1次或几次加入到具有一定含量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再经2次或多次搅拌)。不同的掺加方法将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不同品种的减水剂,由于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其掺加方法也不一样。如对于萘系高效减水剂,为了避开水泥中的C3A 、C4AF 矿物成分的选择性吸附,以后掺法为好,又如木钙类减水剂,由于其作用机理是大分子保护作用,故不同的掺加方法影响不显著。
影响减水剂掺加方法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减水剂品种、减水剂掺量、掺加时间及复合的其它外加剂等。均宜通过试拌确定。
7.注意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一般地说,外加剂对混凝土配合比没有特殊要求,可按普通方法进行设计。但在减水或节约水泥的情况下,应对砂率、水泥用量、水灰比等作适当调整。
⑴砂率
砂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很大。由于掺入减水剂后和易性能获得较大改善,因此砂率可适当降低,其降低幅度约为1%~4%,如木钙可取下限1%~2%,引气性减水剂可取上限3%~4%,若砂率偏高,则降低幅度可增大,过高的砂率不仅影响混凝土强度,也给成型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配合比均应由试配结果来确定.
⑵水泥用量
混凝土中掺用减水剂均有不同程度节约水泥的效果,使用普通减水剂可节约5%~10%,高效减水即可节约10%~15%。用高标号水泥配制混凝土,掺减水剂可节约更多的水泥。
⑶水灰比
掺减水剂混凝土的水灰化应根据所掺品种的减水率确定。原来水灰比大者减水率也较水灰比小者高。在节约水泥后为保持坍落度相同,其水灰比应与未省水泥时相同或增加约0.01~0.03。
8.注意施工特点
如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减水剂和水的用量,选用合适的掺加方法和搅拌时间,保证减水剂充分起作用。对于不同的掺加方法应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如干掺时注意所用的减水剂要有足够的细度,粉
粒太粗,溶解不匀,效果就不好;后掺或干掺的,必须延长搅拌时间1分以上。
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一般较快,应缩短运输及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 ,否则要用后掺法。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分层,掺缓凝型减水剂要注意控制初凝时间,掺高效减水剂或复合剂应考虑坍落度损失程度的问题;掺引气型减水剂成型时,要注意振捣除气,否则会影响效果。
附件2:试验检测频率
3.2路基工程
3.3桥、隧及涵洞工程
试验员培训讲义
陈伟.2016年10月于鳌江
第一章 试验工作管理
工程试验工作的基本任务: 1. 试验鉴定工程材料
2. 检验、试验工程结构、构件成品和半成品 3. 控制施工过程质量
4. 监督检查材料的保管和使用
5. 研究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测试方法 6. 提供试验数据和参数
7. 管理和实施计量检定和计量管理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分工 一、组织机构的设立原则
授权组建的工地试验室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应当在母体试验室授权核准的业务范围内承担试验检测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数据和报告。任何单位不得干预工地试验室独立、客观地开展试验检测活动。
4.2工地试验室设立实行登记备案制。试验室资须有母体试验室授权并经当地质监站或建设单位审核通过的临时资质或批准文件,没有授权或没有登记备案的工地试验室,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取样,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和检测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检测,如实上报试验数据和报告。
4.3工地试验室实行授权负责人责任制。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对工地试验室运行管理工作和试验检测活动全面负责,授权负责人必须是母体试验
检测机构委派的正式聘用人员,且须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4.4母体试验检测机构加强对授权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指导。
二、工地试验室建立的基本要求(参考《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 1、检测人员(根据工程造价、施工计划、施工环境等因素) 2、仪器设备(检测参数)
4、试验室用房(注意各功能室布局及仪器设备布局) 3、建立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第二节 项目部工地试验室职责 十项职责
范本:综合工程试验室主要职责
在项目总工领导下进行工作,业务上受公司检测中心指导。
1)对砼、砂浆、原材料、钢材及填料取样和检测,对水质进行初步检验,参加工地砂、石料场的选择和质量复验;参与确定锚具、外加剂、支座等供货厂家和进行委托送样。
2)选定砼、砂浆、石灰土等配合比及填料的标准密度。换算和发放施工配合比,检测砼拌合物性能,制作强度试件,检测地基和路基填土压实质量,检查基坑承载力。
3)积极参与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有权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4)协助工地料库做好有关材料的验收、保管,并了解材料的储存数量和质量情况。
5)参加有关工程质量检查及事故分析工作。
6)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安排有关试验检测工作,组织试验人员经验交流,学
习业务和试验工作中的新工艺、新技术。参加有关试验成果的推广和7)负责试验检测相关仪器计量工作,以及使用、维修、保养工作。 8)提出仪器设备申请、维修、检定及年度用款计划。
9)对砼、砂浆检查试件,路基压实度,水泥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定期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10)负责试验有关的原始资料的积累、整理和保管,并及时提交试验报告。第三节 试验室规章制度
制定和执行试验室地各项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保证,能全面提高各级试验室的检测工作质量和整个检测系统的管理水平。(参考“试验室管理制度”文件) 一、岗位责任制 1. 主任岗位责任制 2. 技术负责人责任制 3. 检测人员责任制 4. 试验工责任制 5. 资料员责任制 二、管理制度 1. 委托试验管理制度
包括:样品收发、保管、处理和样品检验、复验、判定制度 2. 资料管理制度
包括:图书、标准、规范管理和试验资料管理制度 三、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1. 原始纪录及原始数据处理程序 2. 检测工作质量保证制度 3. 测试数据检验制度 4. 检验报告及其审批制度 5. 保密制度
6. 检测结论申述程序和处理制度 四、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 档案管理制度 2. 购置验收制度
3. 使用、维修和标志管理制度 4. 计量标准器具和标准物质的管理制度 5. 周期计量检定制度 6. 报废、封存制度 7. 安全和危险品管理制度 五、试验室管理制度 1. 环卫制度 2. 保密制度
3. 测试中断处理程序
4. 质量管理手册执行和检查制度 5. 事故分析和报告制度 6. 人员培训制度
7. 内部文件颁发和传递制度
8. 人员奖罚制度 第四节 常用检测项目
材料:1. 混凝土用水泥、黄砂、石子 2.钢筋及钢筋焊接 3.路基填料 混凝土检测 现场检测
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
第二章 试验基本知识
主要讲材料的基本性质和数据的处理知识,了解这些才能合理保管和使用材料,才能进行试验计算和统计,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为施工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第一节 建材的分类和基本性质 一、建材的分类
二、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1. 物理性质 包括:
(1)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绝对密实单位体积的质量 自然状态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状态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实度和孔隙率
密实度 材料体积内固体物质所占的比例(即密实体积和总体积之比) 孔隙率 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比例 (3)填充率和空隙率
填充率 散粒材料堆积体积内被填充的程度 空隙率 散粒材料堆积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比例 (4)吸水率和软化系数
吸水率 吸收水分体积占干燥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数
软化系数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其强度也不下降的性能称为耐水性,其指标为软化系数KSW (5)抗冻和抗渗性能 2. 力学性质 包括:
(1)抗拉、压、剪强度
强度的定义: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2)抗弯强度 (3)弹性和塑性
弹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去除外力后,材料能完全恢复到原状的性质 弹性变形
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当去除外力后,材料不能完全恢复到原状而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塑性变形(永久变形)
第二节 数据处理 一、数值计算
1.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平均值就是集合平均数的值。(a1+a2+„„an)/n为a1,a2,„„,an 的算术平均值。
2. 加权平均值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总体中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频数),由于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对其在平均数中的影响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权数。
3.均方根平均值均方根值,也称方均根值或有效值,它的计算方法是先平方、再平均、然后开方。 二、误差计算
1. 算术平均值误差算术平均值L 的中误差M 的计算公式为: M =±
m n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M 要比观测值的中误差m 小n 倍,观测次数越多,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就越小,精度就越高。适当增加观测次数,可提高精度。 三、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公式:
公式描述:公式中SD 为标准偏差、MN 为平均值。 五、可疑数据的取舍和数据修约
1. 可疑数据的取舍(具体依据各项试验规程要求的结果判定) 2. 数据修约 包括: (1)修约间隔
系确定修约保留位数的一种方式。修约间隔的数值一经确定,修约值即应为该数值的整数倍。
例1:如指定修约间隔为0.1,修约值即应在0.1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的到位小数。
例2:如指定修约间隔为100,修约值即应在100的整数倍中选取,相当于将数值修约到“百” 数位。 (2)有效数字
对没有小数位且以若于个零结尾的数值,从非零数字最左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即仅为定位用的零)的个数;对其他十进位数,从非零数字最左、位向右数而得到的位数,就是有效位数。 (3)修约规则
1、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一,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1。
3、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右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7,9)则进一,为偶数(2,4,6,8,
0)则舍弃。 (4)不许连续修约
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六、关系式的建立
线性关系式(熟悉回归方程及对数、半对数关系曲线)
第三章 水泥
水泥的用途和分类、六大水泥的定义性能和适用范围
第一节 水泥的基本性质 1. 密度和表观密度 3.10g/cm^3 1300kg/cm^3 2. 细度
(1)定义 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2)细度和强度的关系
3. 标准稠度用水量
(1)定义 指使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标准为距底板5~7mm)的拌合用水量,以占水泥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2)影响凝结时间和安定性等特性,试验均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基础
4. 凝结时间
计算时间从水泥加水起,至水泥开始失去可塑性为初凝时间,至水泥完全失去可塑性,开始具有强度为终凝时间
标准为:初凝 距底板3~5mm时
终凝 沉入0.5mm 时(肉眼观察不到有印痕)
5. 体积安定性
(1)定义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2)标准为:双试件均C-A
6. 强度
第二节 水泥试验(优先以国标为准)
环境:试验室温度 20±2˚c ,湿度不低于50%
养护箱温度 20±1˚c ,湿度不低于90%
一、细度(负压筛析法)(现无该项检测参数,仅作了解!)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采用80um 筛对试样筛析,用筛余与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2. 方法要点
负压 4000~6000Pa
试样质量 25g
筛分时间 2min
3. 计算和修正
F=RS/W*100 „ FC=F*C ( 注 C=0.8~1.2)
修约到0.1
二、标准稠度用水量(标准维卡仪)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采用试杆在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来确定所需加水量
2. 方法要点
制样:加水 5~10s加水泥(500)低速120s 停15s 高速120s
测量:30s 记录沉入距离
标准:距底板5~7mm
3. 计算
P=W/500*100修约到1%
三、凝结时间(标准维卡仪)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采用试针沉入标准水泥净浆的至一定深度所需时间
2. 方法要点
制样:加水 5~10s加水泥(500)低速120s 停15s 高速120s
测量:30min 开始记录30s 沉入距离(终凝需翻转试件)
标准:初凝 距底板3~5mm时
终凝 沉入0.5mm 时
3. 结果以min 表示
四、安定性(标准 雷氏夹法)
1. 原理和主要仪器
观测二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标准稠度水泥净浆体积膨胀程度
2. 方法要点
制样:加水 5~10s加水泥(500)低速120s 停15s 高速120s
养护:24±2h
沸煮:180±5min
测量:
标准:双试件均C-A
3. 修约至0.5mm
四、胶砂强度(ISO 法)
1. 方法要点
以40*40*160mm棱柱试体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测定,试体用0.5水灰比的塑性水泥胶砂在振实台振实成型,连模湿气养护24h 后,脱模水中养护至规定龄期,先抗折后抗压。
胶砂试验方法
第三节 水泥质量标准和取样规定
一、六大水泥的定义、性质及适用范围
1. 六大水泥的定义
略
2. 性质及适用范围
略
3. 质量标准和合格判定
略
二、取样规定和使用与保管
略
第四章 集料
第一节 细集料
一、定义和分类(砂)
1. 定义:粒径在小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2. 分类:产源分为天然砂(河、湖、山、海砂)和人工砂(机制砂和混合砂)
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和石灰石砂
粗细程度为粗(3.7~3.1)、中(3.0~2.3)细(2.2~1.6)和特细(1.6以下)砂
二、技术性质
1. 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2. 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 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 的颗粒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0.6mm 颗粒含量
3. 有害物质
4. 坚固性
5.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6. 碱集料反应
砂的颗粒级配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三、砂的取样规定
四、常规检测项目(GB/T14684-2001)
1. 颗粒级配
2. 含泥量、泥块含量
3. 表观密度、紧密密度、堆积密度
4. 含水率
5. 碱集料反应
第二节 粗集料
一、定义和分类
1. 定义:粒径在大于4.75mm 的岩石颗粒
2. 分类:品种分为碎石和卵石
粒径尺寸为单粒级和连续级配
二、技术性质
1. 颗粒级配
2. 最大粒径和公称粒径
3.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 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 砂中原粒径大于4.75mm 的颗粒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 颗
粒含量
4. 针、片状颗粒
针状 长大于平均粒径2.4倍
片状 厚小于平均粒径0.4倍
5. 有害物质
6. 坚固性
7.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
8. 碱集料反应
10. 岩石强度
其他指标
三、取样规定
四、常规检测项目(GB/T14685-2001)
1. 颗粒级配
2. 含泥量、泥块含量
3. 表观密度、紧密密度、堆积密度
4. 含水率
5. 针片状含量
6. 碱集料反应
7. 压碎值、岩石抗压强度
第五章 混凝土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可获得提高强度、改善性能、节约水泥、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劳动强度等多种效益。
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节能、耐久、高强、轻质和高流态。这些都与外加剂的使用紧密相关。
外加剂已成为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分支,使用外加剂来扩充水泥品种、实行制备具有多种功能的混凝土材料的目的,已成外加剂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 常用外加剂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混凝土拌合时、拌合前掺入的,一般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5%,并能对混凝土的正常性能按要求而改变的工业产品
[常用10种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 早强减水剂 缓凝减水剂 防水剂 膨胀剂 缓凝剂 早强剂 防冻剂 速凝剂
二、分类 依据GB8075-87《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定名与定义》按其主要功能分为:①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 ②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③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 ④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第二节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可以概括为:针对工程情况,明确应用目的,选择适宜品种,确定合适掺量,调整材料配比,选用相应工艺。
一、选择适宜品种
选用原则:
①原材料的要求
②应用主要目的结合应用条件和综合经济分析,确定外加剂品种 ③禁止和不易使用情况
二、确定合适掺量(根据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试验确定)
一般规定:
①减水剂掺量[普通 0.2~0.5%,高效0.5~1.0%]
②速凝剂 5%~6%
③防水剂
④膨胀剂
第三节 外加剂掺加技术
一、外加剂的掺加技术
1. 先掺法
2. 同掺法
3. 滞水法
4. 后掺法
二、各种掺加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合及注意事项
1、 先掺法 :粉状外加剂先与水泥等混合,后加水搅拌。
特点:使用方便,免存储。
缺点:粉状物易结块,需处理后再使用;有些外加剂在先掺法时,塑化效果差。
2、同掺法:在搅拌时与水一起加入。
特点:易搅拌均匀,计量控制方便。
缺点:增加了外加剂溶解、储存等工作量;有些易沉淀物长时间存放易析出,造成掺量
过量而发生质量事故。有些外加剂也会出现塑化效果差的现象。
3、滞水法:滞水后1~3min后加入
优点:能提高使用效果。
缺点:搅拌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4、后掺法:在运输途中或施工现场分几次加入,后经搅拌。
优点:可以克服混凝土拌和物运输途中的分层与坍落度损失,提高外加剂的使用效果,
减少外加剂的用量,提高外加剂的适应性。
缺点:需两次或多次搅拌,只有在应用搅拌车时才适用。
三、内掺/外掺
内掺:取代水泥,扣除相应量水泥;
外掺:不取代水泥,小用量时均采用此方法。
三、减水剂掺加方法的确定
确定的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在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拌合物中的塑化效果。
1. 注意事项 [掺量 W/C]
2. 掺加方法的确定 [①如果效果一致且很高减小掺量或增大W/C流动度仍然接近采用先掺(同掺)法,②滞水法明显比先掺(同掺)法流动度大,需要复合硫酸钠时采用滞水法。
减水剂使用注意事项见附件1减水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四、其他外加剂的掺加技术
略
第四节 掺外加剂砼施工注意事项
一、混凝土的拌制
1. 计量可靠,允许偏差±1%。
2. 掌握含水量或浓度的变化
3. 搅拌时间要充足,选择适宜的掺加方法,严格控制用水量。
二、混凝土的运输
1. 运输要保证匀质性
2. 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
3. 掌握好运输时间
三、混凝土的成型
1. 振捣工艺相同
2. 振捣时间适宜
四、养护
1. 自然养护(注意洒水及温度变化对强度的影响)
2. 蒸汽养护
第五节 外加剂性能试验
(常规试验,外委)
第六章 工程用水
拌合水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组份之一,它的成分含量会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以及硬化性能和结构材料耐久性。
对有怀疑的水质,可以采用初步判定方法来确定是否取样进行化学分析。
[Ph试纸和BaCl2溶液测试]
一、混凝土拌合水类型
二、技术要求
三、环境水对混凝土的侵蚀判定
四、混凝土拌合水的取样
第七章 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是指用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复合固体材料的总称。
用水泥、水、砂、石子以及外加剂按比例配制,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具有材料来源广泛、易于施工、适用性强、经济耐用的特点,混凝土的发展方向是节能、耐久、高强、轻质。
第一节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之前,成为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即具备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一、流变特性
在适当的外力作用下物质流动和变形的性能
L=Ly+у*dr/dt
当LLy时,拌合物具有流动和可塑性。
二、工作性能及影响因素
两种说法:①指拌合物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性能。②指拌合物达到完全密实时克服内摩擦力所做功的物理性能,与成型方法、制品结构无关。
1.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①流动度 a.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能均匀密实成型的性能。b.
与水泥浆的相对含量有关。c. 表征指标 稠度(坍落度)
②粘聚性 a.在运输及浇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粘性和稳定性,不产生分层和离析、保持整体均匀的能力。b. 与水泥浆稠度和砂率有关。水泥浆稠度和砂率越高,粘聚性越好c. 表征指标 棍度
③泌水性 a.从水泥浆泌出部分拌合水的性能。b. 主要水泥性质有关,操作振动加大泌水性c. 表征指标 泌水率
④保水性 a. 拌合物具有保持一定水份不泌出的能力。b. 主要水泥性质有关,c. 表征指标 泌水率
④含气量 a. 拌合物振动密实后单位体积尚存的空气含量。b. 主要拌合工艺、外加剂的使用有关,c. 表征指标 含气量 施工中我们以测定流动性为主,辅以对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直观目测。
2.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有:加水量、水灰比、集灰比、含砂率、组成材料特性、拌合时间和温度。
①加水量对工作性影响
加水量减小流动性不足 加水量过大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均匀性和强度。
固定加水量定则
②水灰比、集灰比对工作性影响
水灰比、集灰比增大 粘聚性和泌水性较差,但水灰比、集灰比过小,会带来负面影响:a 水灰比不变,减少集灰比,意味单位加水量增大,流动性 增大
b 集灰比不变,减少水灰比,意味单位加水量减少,流动性减小 ③含砂率对工作性影响
含砂率增大 流动性增大 含砂率过 减小 流动性 减小
含砂率过大 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较差 甚至发生离析、溃散现象。 ④组成材料的特性对工作性影响
a 水泥(品种 成分 细度〕
b 集料 (级配、颗粒形状、最大粒径)
⑤时间和温度 (含气量的变化)
三、拌合物的离析和泌水
离析是指拌合物各组份分离,造成不均匀和失去连续性的现象。 主要形式:粗集料分离和稀泥浆的淌出
泌水是指拌合物浇筑之后到开始凝结期间,固体颗粒下沉,水分上升,并在表面析出水的现象,同时发生沉降收缩。
不良后果:产生浮浆、形成水囊、留下水的通道、出现砂纹、引起塑性收缩和收缩裂纹。
附件1:减水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减水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减水剂
几乎各种混凝土都可以掺用减水剂,但必须根据工程需要、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等选择合适的减水剂。如一般混凝土主要采用普通减水剂,早强、高强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气温高时,掺用引气性大的减水剂或缓凝减水剂,气温低时,一般不用单一引气型减水剂,多用复合早强减水剂,高层建筑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使用泵送剂等。为了发挥各种减水剂的特点,不宜互为代用,如将高效减水剂作普通减水剂用,普通减水剂当早强减水剂用都是不合适的。外加剂对不同的水泥有一个适应性问题,如某些减水剂对掺硬石膏的水泥就不发挥作用
2.注意水泥品种的选择
在原材料中,水泥对外加剂的影响最大,水泥品种不同,将影响减水剂的减水、增强效果,其中对减水效果影响更明显。高效减水剂对水泥更有选择性,不同水泥其减水率相差较大,水泥矿物组成、掺和料、调凝剂、碱含量、细度等都将影响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如掺有硬石膏的水泥,对于某些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将产生速硬或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大大缩短,其中萘系减水剂影响较小,糖蜜类会引起速硬,木钙类会使初凝时间延长。
因此,同一种减水剂在相同的掺量下,往往因水泥不同而使用效果明显不同,或同一种减水剂,在不同水泥中为了达到相同的减水增强效果,减水剂的掺量明显不同。在某些水泥中,有的减水剂会引起异常凝结现象。
为此,当水泥可供选择时,应选用对减水剂较为适应的水泥,提
高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当减水剂可供选择时,应选择施工用水泥较为适用的减水剂,为使减水剂发挥更好效果,在使用前,应结合工程进行水泥选择试验。
3.注意减水剂的质量
关注减水剂的质量,除关注某些厂家不注意原材料质量控制,粗制滥造,以假乱真,提供伪劣产品外,对质量较好的产品也应注意某些问题,如应详细了解产品实际性能,注意生产厂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应用说明。又如目前我国减水剂牌号众多,诸多厂家未明显标示其产品品种,而且质量不一,因此,在工程应用前,应按照质量标准对选择好的减水剂进行掺减水剂混凝土性能要求(与基准混凝土相比)的检验,为了确定掺量,对液态减水剂应测定溶液密度;对粉剂减水剂应测定固体物含量。在粉剂产品中,有些由于烘干不彻底或包装不符合要求而受潮,致使产品中的固体含量大都在75%~80%左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切勿将固体物质以100%用作计算掺量的依据。
4.使用前进行试验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根据现有的标准,如对减水剂在使用前首先要作匀质性试验,一般应测定表面张力和含固量两项,当测定表面张力有困难时,可用起泡性代替,然后进行混凝土试配,如检验减水剂混凝土的性能,一般应测定坍落度损失、减水率、含气量和抗压强度4项。
5.注意掌握掺量
每种减水剂都有适宜的掺量,即使同一种外加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适宜的掺量。
掺量过大,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如对有引气、缓凝作用的减水剂,尤其要注意不能超掺量。如木钙掺量大于水泥重量的0.5%,会引入过量空气而使初凝缓慢,降低混凝土强度。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小,失去高效能作用,而掺量过大(>1.5%),则会由于泌水而影响质量。
总之,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较多,如对减水剂就有掺加方法、水泥品种、拌合物的初始流动性及养护制度等。
6.采用适宜的掺加方法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加方法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影响较大。如减水剂掺加方法大体分为先掺法(在拌合水之前掺入)、同掺法(与拌合水同时掺入)、滞水法(在搅拌过程中减水剂滞后于水2~3min 加入)、后掺法(在拌合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才按1次或几次加入到具有一定含量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再经2次或多次搅拌)。不同的掺加方法将会带来不同的使用效果,不同品种的减水剂,由于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其掺加方法也不一样。如对于萘系高效减水剂,为了避开水泥中的C3A 、C4AF 矿物成分的选择性吸附,以后掺法为好,又如木钙类减水剂,由于其作用机理是大分子保护作用,故不同的掺加方法影响不显著。
影响减水剂掺加方法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减水剂品种、减水剂掺量、掺加时间及复合的其它外加剂等。均宜通过试拌确定。
7.注意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一般地说,外加剂对混凝土配合比没有特殊要求,可按普通方法进行设计。但在减水或节约水泥的情况下,应对砂率、水泥用量、水灰比等作适当调整。
⑴砂率
砂率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很大。由于掺入减水剂后和易性能获得较大改善,因此砂率可适当降低,其降低幅度约为1%~4%,如木钙可取下限1%~2%,引气性减水剂可取上限3%~4%,若砂率偏高,则降低幅度可增大,过高的砂率不仅影响混凝土强度,也给成型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配合比均应由试配结果来确定.
⑵水泥用量
混凝土中掺用减水剂均有不同程度节约水泥的效果,使用普通减水剂可节约5%~10%,高效减水即可节约10%~15%。用高标号水泥配制混凝土,掺减水剂可节约更多的水泥。
⑶水灰比
掺减水剂混凝土的水灰化应根据所掺品种的减水率确定。原来水灰比大者减水率也较水灰比小者高。在节约水泥后为保持坍落度相同,其水灰比应与未省水泥时相同或增加约0.01~0.03。
8.注意施工特点
如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减水剂和水的用量,选用合适的掺加方法和搅拌时间,保证减水剂充分起作用。对于不同的掺加方法应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如干掺时注意所用的减水剂要有足够的细度,粉
粒太粗,溶解不匀,效果就不好;后掺或干掺的,必须延长搅拌时间1分以上。
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一般较快,应缩短运输及停放时间,一般不超过30min ,否则要用后掺法。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避免分层,掺缓凝型减水剂要注意控制初凝时间,掺高效减水剂或复合剂应考虑坍落度损失程度的问题;掺引气型减水剂成型时,要注意振捣除气,否则会影响效果。
附件2:试验检测频率
3.2路基工程
3.3桥、隧及涵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