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量调查报告

交通量调查

长宁路—凯旋路十字交叉口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由长宁路和凯旋路相交而成。由于长宁路是上海市长宁区东西向的主要干线,同时交叉口附近有中山公园等几个大交通发生源,因此交通压力较大。

(一)交通状况

该交叉口南北口进出交通流量较大,路口内摩托车流量较大,给机动车在交叉口内的通行秩序造成较大影响。根据交通量调查资料,此交叉交通高峰小时发生在12:00~13:00,其高峰小时流量流向数据如下表、图所示。

长宁路—凯旋路十字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流量流向表

长宁路与凯旋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流向示意图

长宁路与凯旋路交叉口高峰小时非机动车流量流向示意图

(二)交叉口控制状况

根据实测交通量数据显示,该交叉口内机动车流量大,而非机动车流量较小。考虑到采用“自行车与行人一体化”方式对自行车进行交通组织,进行信号相位配时设计。

信号阶段图如下:

其中,实线代表机动车流,虚线代表行人和非机动车流。

配时方案如下:

信号阶段1绿灯时间:g1=24s;

信号阶段2绿灯时间:g2=39s;

信号阶段3绿灯时间:g3=19s;

信号阶段4绿灯时间:g4=16s;

各黄灯时间:A1=A2=A3=A4=4s;

单周期时长:C=24+39+19+16+44=114s。

考虑安全因素,每个方向的信号灯按照 “红绿黄红绿黄”的规律进行显示。

(三)问题诊断分析

1、机动车道设置不太合理,不符合流向流量规律。交叉口南北

向交通流量较大,而南北向的凯旋路却较窄,车道划分数量不足,在高峰时段会拥堵;

2、交叉口内没有设置机动车车流导向线和左转非机动车等待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内存在干扰;

3、东西口人行横道线的位置设置过前,同时与南、北口的人行横道线交叉,导致交叉口内的形式区域呈矩形,造成行车不畅,并增加了行人过街的距离,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行人过街的困难;

4、现状在交叉口东西出口处均利用隔离栏前的一小块空地作为公交停靠站,违背了交叉口管理有关规范规定的设计原则;

5、交叉口渠化标志标线的设置有些不规范、合理,各出口处缺少必要的标志牌。

(四)改进建议说明

针对该交叉口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将东、西口的人行横道线后移约8米,调整交叉口内的行车区域形状,并使四个方向的人行横道线之间不再交叉而留有一定的间距。在交叉口各个转角处设置行人隔离栏以阻止行人随意穿越。相应地后移东西进口的停车线位置,使停车线和人行横道线的间距保持原值;

2、移除交叉口内的立体台墩,以利于转弯机动车流的行驶。同时在东西口机动车道中线处标划行人过街安全区,方便行人的二次过街;

3、在交叉口内设置非机动车左转等待区,方便非机动车进行左转,提高安全性;

4、将东西口的公交停靠站移至距离交叉口50米外的路段上;

6、调整东西口隔离栏的位置,以增大摩托车和非机动车进口道宽度,提高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率;

7、进一步完善有关标志标线。

交通量调查

长宁路—凯旋路十字交叉口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中心,由长宁路和凯旋路相交而成。由于长宁路是上海市长宁区东西向的主要干线,同时交叉口附近有中山公园等几个大交通发生源,因此交通压力较大。

(一)交通状况

该交叉口南北口进出交通流量较大,路口内摩托车流量较大,给机动车在交叉口内的通行秩序造成较大影响。根据交通量调查资料,此交叉交通高峰小时发生在12:00~13:00,其高峰小时流量流向数据如下表、图所示。

长宁路—凯旋路十字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流量流向表

长宁路与凯旋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机动车流量流向示意图

长宁路与凯旋路交叉口高峰小时非机动车流量流向示意图

(二)交叉口控制状况

根据实测交通量数据显示,该交叉口内机动车流量大,而非机动车流量较小。考虑到采用“自行车与行人一体化”方式对自行车进行交通组织,进行信号相位配时设计。

信号阶段图如下:

其中,实线代表机动车流,虚线代表行人和非机动车流。

配时方案如下:

信号阶段1绿灯时间:g1=24s;

信号阶段2绿灯时间:g2=39s;

信号阶段3绿灯时间:g3=19s;

信号阶段4绿灯时间:g4=16s;

各黄灯时间:A1=A2=A3=A4=4s;

单周期时长:C=24+39+19+16+44=114s。

考虑安全因素,每个方向的信号灯按照 “红绿黄红绿黄”的规律进行显示。

(三)问题诊断分析

1、机动车道设置不太合理,不符合流向流量规律。交叉口南北

向交通流量较大,而南北向的凯旋路却较窄,车道划分数量不足,在高峰时段会拥堵;

2、交叉口内没有设置机动车车流导向线和左转非机动车等待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交叉口内存在干扰;

3、东西口人行横道线的位置设置过前,同时与南、北口的人行横道线交叉,导致交叉口内的形式区域呈矩形,造成行车不畅,并增加了行人过街的距离,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行人过街的困难;

4、现状在交叉口东西出口处均利用隔离栏前的一小块空地作为公交停靠站,违背了交叉口管理有关规范规定的设计原则;

5、交叉口渠化标志标线的设置有些不规范、合理,各出口处缺少必要的标志牌。

(四)改进建议说明

针对该交叉口目前存在的问题,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将东、西口的人行横道线后移约8米,调整交叉口内的行车区域形状,并使四个方向的人行横道线之间不再交叉而留有一定的间距。在交叉口各个转角处设置行人隔离栏以阻止行人随意穿越。相应地后移东西进口的停车线位置,使停车线和人行横道线的间距保持原值;

2、移除交叉口内的立体台墩,以利于转弯机动车流的行驶。同时在东西口机动车道中线处标划行人过街安全区,方便行人的二次过街;

3、在交叉口内设置非机动车左转等待区,方便非机动车进行左转,提高安全性;

4、将东西口的公交停靠站移至距离交叉口50米外的路段上;

6、调整东西口隔离栏的位置,以增大摩托车和非机动车进口道宽度,提高空间资源的使用效率;

7、进一步完善有关标志标线。


相关内容

  • 2013交通流量调查报告
  • 班级:城规11-01 学号:[1**********]0 一. 调查说明 (1) 目的: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同学们在相互合作,分组统计 12小时(上午7点至晚上7点)的交通流量状况.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切实感知,来分析所统计出来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为交通管理和控制,交通道路体系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

  • 2014调查与分析实习报告 -
  • 河 南 城 建 学 院 实 习院 专 班 级学 生指 导 完 成 类 别: 系: 业:学 号:姓 名:教 师: 时 间:实习报告 交通调查与分析实习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 xxx 李爱增. 吴冰花 2014年 06月06日 指导教师评语 综合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一.实习目的....... ...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 客 ...

  • 交通调查实习报告
  • 交通调查实习报告 目 录 一.实习目的................................................................................................................... 3 二.实习内容....... ...

  • 交通工程学-交通量调查报告
  • 交通量调查报告 --交通学院 专业:物流工程 班级:1101 学号:[1**********] 姓名:王新刚 组长:孔令浩马平杰 小组成员:陈长塔.张康.于伟鹏.吴保平.刘立斌.高顺 顺.高冲.李平安.李 强.高洪香.马平杰. 孔令浩 摘要: 交通调查是进行城市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城市道路设计的 ...

  • 公路交通量调查解决方案
  • 公路交通量调查解决方案 一.Traffic-Master双线圈公路交通量调查设备 我公司的双线圈式交通量调查设备Traffic-Master,来自德国Weiss-Electronic公司,已经历全球三十多年的应用考验,具有卓越的品质保证.该产品第一批通过交通运输部相关检测机构的检测,并被推荐作为I级 ...

  • 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车流量分析方法_吴丽华
  • 技术与市场2013年第20卷第6期 技术研发 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车流量分析方法 吴丽华1, 彭海辉2 (1. 广州市思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2. 中山市环境监测站, 广东中山 528400) 摘 要: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十二五" ...

  • 行人交通流模型研究
  • 第26卷 第3期 2009年6月 吉 林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 Civil Engineering Vol.26 No.3 Jun.2009 行人交通流模型研究 * 梁春岩1 杨文学2 倪铁山 ...

  • 杭州交通流量实习报告
  • 城市调研报告 --城市交通问题(保俶路与天目山路交叉点) 1.实习目的 城市调研是城市规划专业理论结合实际.实行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帮助消化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走向社会,接触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城市中具体存在的典型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