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
在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必将成为共青团的新课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推进共青团工作,探索并逐步形成适应基层单位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共青团工作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层团组织是团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新情况新事物不断出现,使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团委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方式,对三团的各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进行调研,经过分析和归纳,进一步掌握了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当前基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团组织的设臵滞后。从表面上看,基层团组织建团率高达100%,与行政区划、党组织设臵一一对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团的工作网络在基层的覆盖面。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起到积极作用的这种设臵方式,在市场经济运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目前,职业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青壮年根据市场要求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并明显地向非农方向倾斜;产权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产权日益清晰化,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不同经济主体的出现,产权结构由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并存
的方向发展。由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这些变革无疑要求我们对团组织的设臵进行调整。目前,三团部分支部团员数在10人以下,规模偏小,团组织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组织的自身形象;有的基层团组织费了九年二虎之力对本组织内的团员进行重新登记,一眨眼功夫,登记名册变成废纸,不时有名无人,就是有人无名等等,正是因为没有对传统的组织设臵进行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团的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大打折扣。
(二)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
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团组织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不断增多,但目前只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团干部,基层团支部委员多是兼职,团的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工作载体较少,团组织可以调动和利用的各类资源比较有限。
2、基层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团干部面对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很不适应。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老路子不能走,新路子不会走。二是团干部由于工作报酬少而疲于奔波自己的生计,有些团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做好自己的生意和打好自己的工上,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团支部的建设。三是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服务意识较差,在新形势下党组织对团干部的学习教育抓的不紧,管理不严,尤其在对基层团干部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
3、带领青年致富的办法少。有的只知道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号召团员青年创业致富,自己却想不出办法,拿不出方案,起不到带头人作用。有些团员反映,有的团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混同于一般青年,干部的影响力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也有的虽然是连队的能人富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平日里不读书、不看报,一心只想挣“票票”,缺乏一名团干部应当有的修养和觉悟,难以完成团结带领基层青年致富奔小康的任务。
(三)团的活动经费难以筹措。长期以来,基层团组织缺乏活动经费,是基层团组织难以正常开展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团支部由于缺少工作经费,一年难以召开几次团员会议,更谈不上执行“三会二制一课”制度,造成团员青年无法在团组织中受到教育、培养,团组织的先进性难以体现。
(四)团员青年流出、流入频繁,导致团员队伍管理难度大。调查发现,基层团员流出严重,发展团员困难等问题。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基层人员流动性日益增强。一方面大批青年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和专长的团员青年离土弃农,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已是寥寥无几,且大多数素质差,能力弱,不思上进。另一方面,随着新经济组织的增多,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本地,但这些青年缺少团组织理念,不及时接转团组织关系,出现了大批“隐性团员”。
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积极实施“党建带团建”,实现党团建设一体化发展。 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以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措施,要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
党建带团建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团组织要紧密配合党支部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议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和带领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工作的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此加强和改善基层团组织建设,真正把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二)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要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和一定数量的团员队伍。在团干部建设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的团干部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培养。对团干部要注重加强学习培训,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总体要求,在团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鼓励撰写理论和调研文章,同时要对他们多交任务,多压担子,努力提高团干部的实践经验、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对基层团干部要十分注重选拔,要严格按照团干部的任用标准,可以采取公开竞选、组织物色等方法,选好选准团干部,做到宁缺勿滥。在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工作中,除了按照“各根据地、有计划发展新团员,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的方针积极发展团员外,要牢牢把握好教育关、管理关,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各种活动中感受组织的温暖,增强团员意识,充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积极开展服务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1、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基层团组织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活动,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2、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一是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基层团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青年志愿者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二是增强服务、扶助、维权的工作意识,积极扶助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
3、针对团员青年特点,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活动是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有效的文娱活动可以提高青少年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按照青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原则,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青年交友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四)建立一套切合流动团员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
1、严格请假登记制度。团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团支部请假,支部要将其外出的时间、地点、从业内容以及组织关系管理等情况进行登记,并上报团委备案。
2、加强目标管理制度。对流动团员实行目标管理,就是把团员对团应尽的义务,团员在一定时期应做的工作,应达到的要求,通过目标的形式明确起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考核。
3、落实定期联系制度。要求团员每半年度与所属团组织联系一次,了解团员思想的状况,介绍当地经济情况,发放有关资料。
4、遵守民主评议团员制度。基层团组织要在大部分团员返家期间进行民主评语团员工作。团员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评议,要通过适当途径向团部说明情况。
5、完善集中学习制度。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大部分外出务工青年回家过年期间定期对流动团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向他们宣传团的有关知识,组织他们开展专题讨论。
6、发挥外出流动团员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是加强团员流动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针对流动团员的专长,经常性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流动团员在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培养人”的作用,即要求流动团员帮助团组织做好外出流动而思想要求进步的优秀青年排摸、联络及教育培养工作;其次是“宣传员”的作用,即要求流动团员宣传本地产业和经济结构,吸引外地经营者,到家乡投资开发;第三是“领航员”的作用,即要求流动团员通过自身模范行动,诚实务工经济致富,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一起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如何推进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
在新形势下,推进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必将成为共青团的新课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基层单位共青团组织的建设、推进共青团工作,探索并逐步形成适应基层单位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共青团工作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层团组织是团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新情况新事物不断出现,使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团委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方式,对三团的各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进行调研,经过分析和归纳,进一步掌握了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适合基层单位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当前基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团组织的设臵滞后。从表面上看,基层团组织建团率高达100%,与行政区划、党组织设臵一一对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团的工作网络在基层的覆盖面。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起到积极作用的这种设臵方式,在市场经济运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目前,职业结构的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尤其是青壮年根据市场要求大规模、跨区域流动,并明显地向非农方向倾斜;产权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产权日益清晰化,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和不同经济主体的出现,产权结构由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向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并存
的方向发展。由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这些变革无疑要求我们对团组织的设臵进行调整。目前,三团部分支部团员数在10人以下,规模偏小,团组织形同虚设,发挥不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组织的自身形象;有的基层团组织费了九年二虎之力对本组织内的团员进行重新登记,一眨眼功夫,登记名册变成废纸,不时有名无人,就是有人无名等等,正是因为没有对传统的组织设臵进行调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团的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大打折扣。
(二)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
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团组织的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不断增多,但目前只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团干部,基层团支部委员多是兼职,团的委员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工作载体较少,团组织可以调动和利用的各类资源比较有限。
2、基层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基层团干部面对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很不适应。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老路子不能走,新路子不会走。二是团干部由于工作报酬少而疲于奔波自己的生计,有些团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做好自己的生意和打好自己的工上,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团支部的建设。三是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服务意识较差,在新形势下党组织对团干部的学习教育抓的不紧,管理不严,尤其在对基层团干部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
3、带领青年致富的办法少。有的只知道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号召团员青年创业致富,自己却想不出办法,拿不出方案,起不到带头人作用。有些团员反映,有的团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混同于一般青年,干部的影响力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也有的虽然是连队的能人富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平日里不读书、不看报,一心只想挣“票票”,缺乏一名团干部应当有的修养和觉悟,难以完成团结带领基层青年致富奔小康的任务。
(三)团的活动经费难以筹措。长期以来,基层团组织缺乏活动经费,是基层团组织难以正常开展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团支部由于缺少工作经费,一年难以召开几次团员会议,更谈不上执行“三会二制一课”制度,造成团员青年无法在团组织中受到教育、培养,团组织的先进性难以体现。
(四)团员青年流出、流入频繁,导致团员队伍管理难度大。调查发现,基层团员流出严重,发展团员困难等问题。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基层人员流动性日益增强。一方面大批青年特别是有一定文化和专长的团员青年离土弃农,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已是寥寥无几,且大多数素质差,能力弱,不思上进。另一方面,随着新经济组织的增多,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本地,但这些青年缺少团组织理念,不及时接转团组织关系,出现了大批“隐性团员”。
二、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积极实施“党建带团建”,实现党团建设一体化发展。 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以党建带团建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根本措施,要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
党建带团建目标责任制的各项内容,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团组织要紧密配合党支部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议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和带领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工作的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此加强和改善基层团组织建设,真正把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二)以人为本,切实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
要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和一定数量的团员队伍。在团干部建设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的团干部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培养。对团干部要注重加强学习培训,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总体要求,在团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鼓励撰写理论和调研文章,同时要对他们多交任务,多压担子,努力提高团干部的实践经验、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对基层团干部要十分注重选拔,要严格按照团干部的任用标准,可以采取公开竞选、组织物色等方法,选好选准团干部,做到宁缺勿滥。在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工作中,除了按照“各根据地、有计划发展新团员,向一切先进青年敞开团的大门”的方针积极发展团员外,要牢牢把握好教育关、管理关,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各种活动中感受组织的温暖,增强团员意识,充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积极开展服务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1、通过举办不同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基层团组织以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活动,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2、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一是扎实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基层团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青年志愿者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二是增强服务、扶助、维权的工作意识,积极扶助贫困家庭和弱势群体。
3、针对团员青年特点,开展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活动是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有效的文娱活动可以提高青少年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基层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按照青年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原则,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青年交友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四)建立一套切合流动团员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
1、严格请假登记制度。团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团支部请假,支部要将其外出的时间、地点、从业内容以及组织关系管理等情况进行登记,并上报团委备案。
2、加强目标管理制度。对流动团员实行目标管理,就是把团员对团应尽的义务,团员在一定时期应做的工作,应达到的要求,通过目标的形式明确起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考核。
3、落实定期联系制度。要求团员每半年度与所属团组织联系一次,了解团员思想的状况,介绍当地经济情况,发放有关资料。
4、遵守民主评议团员制度。基层团组织要在大部分团员返家期间进行民主评语团员工作。团员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评议,要通过适当途径向团部说明情况。
5、完善集中学习制度。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大部分外出务工青年回家过年期间定期对流动团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向他们宣传团的有关知识,组织他们开展专题讨论。
6、发挥外出流动团员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是加强团员流动教育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针对流动团员的专长,经常性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充分发挥流动团员在三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是“培养人”的作用,即要求流动团员帮助团组织做好外出流动而思想要求进步的优秀青年排摸、联络及教育培养工作;其次是“宣传员”的作用,即要求流动团员宣传本地产业和经济结构,吸引外地经营者,到家乡投资开发;第三是“领航员”的作用,即要求流动团员通过自身模范行动,诚实务工经济致富,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一起走共同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