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党建网宣文章三篇
精简执政,优化服务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杨芳)今天上午,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表讲话时讲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你都搞不清楚 他要什么证明,比如说让一岁小孩开不犯罪证明。”(人民网-时政频道 2015年05月12日)
听到现场的笑声,总理严肃地指出:“这不是笑话,这是真事!” 李克强指出政府要创新服务方式,有些服务事项最好让群众不出门通过网上代办或上门服务,如果需要群众亲自去也要力争办一两次就行,同时提前告知好各种要求。
这只是今天会议的片段之一。长约一个半小时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除了“摆事实”、“列数字”,还讲了不少道理,可谓上了一堂深刻又生动的简政放权“公开课”。人民网记者独家披露。
以上的种种,相信很多到政府部门办过事的人都知道这些事实的存在。曾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无数的人感受到了党对人民实在的关心和帮助,不知曾几何时 在人民的心中它已经变成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誓言。到了办事机构,却因为各种原因,跑断腿,说破嘴也没法把事情办好。
“简政放权”让办事变得不再那么艰难,这让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简政不仅仅是对部门的简,也是对人员的简,并在简的同时也应提高相关部门人员的自身素质。 现在是无线科技时代,多个部门优化组合精简合并赢该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部门人员的自身也应随着工作流程的变化 而变化,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掌握并了解更多的业务信息,以便在工作中能轻松的与办事者进行沟通交流,让办事的人员少走冤枉路,用最少的时间办理 完成业务。放权也不是无限制的,它也是在依法前提下进行,合理合法的手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办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一把双刃剑,这既保护和提醒办事人员 合法办理,也约束着工作人员不滥用职权。让“放”“管”结合,并把握好其中的平衡。
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之外,还应该优化服务。优化服务应该是一个在现实工作中最不好把握的一环。除了简化服务,最重要的还要做到优质,这是在
所有对外窗口 服务的重点。试问现在窗口上的工作人员有多少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的?为何会有人会没有办法做到“全心全意”,我们仔细想想就应该知道, 自我意识所决定的,意识又由自身素养所决定,提高全民素养。“以人为本”里的人是指的所有的人,相互的尊重,平等的交流才能真正的做到从心发出的“全心全 意”。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管你是在怎么样的一个位置,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精简执政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让放、管、服“三管齐下”,为我们的社会和谐尽 一份力。
把“饷”留给最需要的人
知名主持人何炅被举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吃空饷”。举报人、北外副教授乔木微博发文称,何炅编制虽在学校,但已多年未来上班,却仍领取工资。校方15日回 应称,何炅目前仍在该校校友会、基金会工作,学校也一直在发放工资,并非“吃空饷”。(5月16日 新华网)
最近几年,公众对于“空饷”越来越关注,主要原因是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意识越来越强,因而对不劳而获的行为感到愤慨。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在最近 几年,地方政府和单位也清理了一批又一批的“空饷人”,但仍然存在少数的吃空饷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作者口2733740549长期兼职代写党建类时评,保证原创,求长期合作。
“照顾”二字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由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是较特别的公共机构,需要通过接触社会各界去开展工作,有时需要某些方面的特殊人才。而某些单位和 部门在用人方面不按规定录用,抱着“帮助过单位的人都应受到照顾”的心态,将其盲目纳入了编制内,于是就出现了吃空饷的现象。
“安排”也是其中的原因。由于社会发展的方式在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在不断转型,许多部门的管理和运行模式都需要调整,精简机构在所难免,自然也会出现裁员。而极少数单位碍于所谓的“情面”,仍然设置不必要的岗位来安置人员,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公众这次再度关注“吃空饷”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何炅是著名的主持人,也是公众对于国家事业编制改革的期待。虽然校方的解释是“发挥特长”,为学校的建设拉 赞助和做宣传,并不是吃空饷的行为,但笔者认为“贡献”并不需要编制来换取,其他的方式比编制会更有意义。
把“饷”留给最需要的人。何炅并不会在意那点工资,而北外无非是想和名人“捆绑”,这也是“功利主义”在作怪。笔者认为,应该讲岗位留给最需
要的人,比如 应当将辅导员的位置留给真正有时间处理学生事务的人,而将“何老师”放在一个更适合学校发展的位置。
整顿饭局 监督作风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列出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其中包括:上下级之间搞互相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接受基层单位吃请。(5月17日新华网)
民以食为天,吃饭本是一件平常之事。但是在哪吃,和谁吃,吃饭的目的等情况一旦不同,吃饭的滋味便不同。于是饭局一词应运而生,它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方 式。公职人员,尤其领导干部参加饭局,似乎显得更加神秘、特别。人们总是想通过官员的饭局表象,窥视其中的内涵。是联络感情,还是权力寻租,其中万千滋 味,当事人品得一清二楚。
八项规定以来,全党上下掀起了改进作风、反对浪费的热潮,领导干部们的饭局得到净化,公款吃喝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遏制。但近来,更加隐蔽的饭局层出不 穷,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因大吃大喝被点名、处分。大吃大喝奢靡之风的盛行,不仅腐蚀干部、损害形象,也危害公信、败坏风气,不仅弱化了党自身的凝聚力,也消 解着社会的“精气神”。
从杭州、丽水纪委提出“三问”确保“无问题饭局”;到昆明晋宁纪委“四看三约束”定标准,对饭局吃喝常态巡查;再到吉林纪委列出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 类饭局,警示越来越多,边界越来越明。随着各地纪委铁面执纪,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在各地建章立制的探索中,领导干部饭局的“红线”愈加清晰,公职人员“八 小时之外”的“戒尺”也更加明确。
拒绝干部饭局,领导干部要从主观上摘除利用饭局为己谋利的思想毒瘤,须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别人宴请你不过是看中了你手中的权利,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莫因一时的“贪嘴”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客观上不断完善财政资金预算决算、使用管理、报销审批、对外公开等方面制度,从根源上遏制公款吃喝之风以及饭局背后 更深的种种“阴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给它留下为恶的空间,让领导干部认清饭局陷阱,看清饭局红线,在仕途路上为其保驾护航。
当月党建网宣文章三篇
精简执政,优化服务
人民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杨芳)今天上午,国务院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表讲话时讲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你都搞不清楚 他要什么证明,比如说让一岁小孩开不犯罪证明。”(人民网-时政频道 2015年05月12日)
听到现场的笑声,总理严肃地指出:“这不是笑话,这是真事!” 李克强指出政府要创新服务方式,有些服务事项最好让群众不出门通过网上代办或上门服务,如果需要群众亲自去也要力争办一两次就行,同时提前告知好各种要求。
这只是今天会议的片段之一。长约一个半小时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除了“摆事实”、“列数字”,还讲了不少道理,可谓上了一堂深刻又生动的简政放权“公开课”。人民网记者独家披露。
以上的种种,相信很多到政府部门办过事的人都知道这些事实的存在。曾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无数的人感受到了党对人民实在的关心和帮助,不知曾几何时 在人民的心中它已经变成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誓言。到了办事机构,却因为各种原因,跑断腿,说破嘴也没法把事情办好。
“简政放权”让办事变得不再那么艰难,这让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简政不仅仅是对部门的简,也是对人员的简,并在简的同时也应提高相关部门人员的自身素质。 现在是无线科技时代,多个部门优化组合精简合并赢该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也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部门人员的自身也应随着工作流程的变化 而变化,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掌握并了解更多的业务信息,以便在工作中能轻松的与办事者进行沟通交流,让办事的人员少走冤枉路,用最少的时间办理 完成业务。放权也不是无限制的,它也是在依法前提下进行,合理合法的手续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办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一把双刃剑,这既保护和提醒办事人员 合法办理,也约束着工作人员不滥用职权。让“放”“管”结合,并把握好其中的平衡。
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之外,还应该优化服务。优化服务应该是一个在现实工作中最不好把握的一环。除了简化服务,最重要的还要做到优质,这是在
所有对外窗口 服务的重点。试问现在窗口上的工作人员有多少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的?为何会有人会没有办法做到“全心全意”,我们仔细想想就应该知道, 自我意识所决定的,意识又由自身素养所决定,提高全民素养。“以人为本”里的人是指的所有的人,相互的尊重,平等的交流才能真正的做到从心发出的“全心全 意”。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不管你是在怎么样的一个位置,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精简执政做出自己的一点点贡献,让放、管、服“三管齐下”,为我们的社会和谐尽 一份力。
把“饷”留给最需要的人
知名主持人何炅被举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吃空饷”。举报人、北外副教授乔木微博发文称,何炅编制虽在学校,但已多年未来上班,却仍领取工资。校方15日回 应称,何炅目前仍在该校校友会、基金会工作,学校也一直在发放工资,并非“吃空饷”。(5月16日 新华网)
最近几年,公众对于“空饷”越来越关注,主要原因是公众对公平正义的意识越来越强,因而对不劳而获的行为感到愤慨。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制度措施,在最近 几年,地方政府和单位也清理了一批又一批的“空饷人”,但仍然存在少数的吃空饷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作者口2733740549长期兼职代写党建类时评,保证原创,求长期合作。
“照顾”二字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由于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是较特别的公共机构,需要通过接触社会各界去开展工作,有时需要某些方面的特殊人才。而某些单位和 部门在用人方面不按规定录用,抱着“帮助过单位的人都应受到照顾”的心态,将其盲目纳入了编制内,于是就出现了吃空饷的现象。
“安排”也是其中的原因。由于社会发展的方式在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在不断转型,许多部门的管理和运行模式都需要调整,精简机构在所难免,自然也会出现裁员。而极少数单位碍于所谓的“情面”,仍然设置不必要的岗位来安置人员,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公众这次再度关注“吃空饷”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何炅是著名的主持人,也是公众对于国家事业编制改革的期待。虽然校方的解释是“发挥特长”,为学校的建设拉 赞助和做宣传,并不是吃空饷的行为,但笔者认为“贡献”并不需要编制来换取,其他的方式比编制会更有意义。
把“饷”留给最需要的人。何炅并不会在意那点工资,而北外无非是想和名人“捆绑”,这也是“功利主义”在作怪。笔者认为,应该讲岗位留给最需
要的人,比如 应当将辅导员的位置留给真正有时间处理学生事务的人,而将“何老师”放在一个更适合学校发展的位置。
整顿饭局 监督作风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列出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其中包括:上下级之间搞互相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接受基层单位吃请。(5月17日新华网)
民以食为天,吃饭本是一件平常之事。但是在哪吃,和谁吃,吃饭的目的等情况一旦不同,吃饭的滋味便不同。于是饭局一词应运而生,它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方 式。公职人员,尤其领导干部参加饭局,似乎显得更加神秘、特别。人们总是想通过官员的饭局表象,窥视其中的内涵。是联络感情,还是权力寻租,其中万千滋 味,当事人品得一清二楚。
八项规定以来,全党上下掀起了改进作风、反对浪费的热潮,领导干部们的饭局得到净化,公款吃喝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遏制。但近来,更加隐蔽的饭局层出不 穷,仍有不少领导干部因大吃大喝被点名、处分。大吃大喝奢靡之风的盛行,不仅腐蚀干部、损害形象,也危害公信、败坏风气,不仅弱化了党自身的凝聚力,也消 解着社会的“精气神”。
从杭州、丽水纪委提出“三问”确保“无问题饭局”;到昆明晋宁纪委“四看三约束”定标准,对饭局吃喝常态巡查;再到吉林纪委列出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 类饭局,警示越来越多,边界越来越明。随着各地纪委铁面执纪,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在各地建章立制的探索中,领导干部饭局的“红线”愈加清晰,公职人员“八 小时之外”的“戒尺”也更加明确。
拒绝干部饭局,领导干部要从主观上摘除利用饭局为己谋利的思想毒瘤,须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别人宴请你不过是看中了你手中的权利,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莫因一时的“贪嘴”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客观上不断完善财政资金预算决算、使用管理、报销审批、对外公开等方面制度,从根源上遏制公款吃喝之风以及饭局背后 更深的种种“阴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给它留下为恶的空间,让领导干部认清饭局陷阱,看清饭局红线,在仕途路上为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