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环形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巧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环形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一直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考察重点和难点,而环形相遇追及问题因为过程复杂,难以理顺思路,更成为数量关系模块的“杀手锏”。因此快速、准确地解答环形相遇追及问题是拉开行测分数差距的关键。

【例1】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圆形池塘边散步。甲每分钟走9米,乙每分钟走16米。现在两个人从同一点反方向行走,那么出发后多少分钟他们第二次相遇?

A.16 B.32

C.25 D.20

【中公解析】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则第一次相遇时路程和为池塘的周长; 第二次相遇时,把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作为起点来看,此时两人的路程和依然为池塘的周长; 由此可以总结出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第n 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n 倍的圆形周长。然后根据相遇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来解题。则本题解题方法为400×2=(9+16)×相遇时间,可以解得相遇时间为32分钟,选择B 选项。

【例2】甲、乙二人围绕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350米,乙每分钟跑250米。二人从起跑线出发,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三次追上乙?

A.12 B.14 C.16 D.18

【中公解析】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则第一次追上时,甲比乙多跑1圈; 第二次追上时,同样把第一次追及的地点看作起点,则甲又比乙多跑1圈,即此时甲比乙多跑2圈; 由此可以总结出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 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 倍的周长。然后根据追及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来解题。则本题解题方法为400×3=(350-250)×追及时间,解得追及时间为12分钟,选择A 选项。

【例3】某环形公路长1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公路骑自行车反向而行,1.5小时后第三次相遇,若他们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经过6小时后,甲第二次追上乙,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A.12.5千米/小时 B.13.5千米/小时

C.15.5千米/小时 D.17.5千米/小时

【中公解析】根据环形相遇追及结论“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第n 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n 倍的圆形周长; 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 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 倍的周长”可以列出方程

(V甲+V乙) ×1.5=15×3

(V甲-V 乙) ×6=15×2

联立解得V 乙=17.5,选择D 选项。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我们理解并记住核心结论,环形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并不难解答。对于其他的常见题型,众位考生也可以多总结,在考场上就可以直接运用结论解题,从而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感谢您的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阳江公职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考、银行招考、农信社招考、大学生村官、医疗卫生考试等信息请查看:阳江中公教育微信公众号。

2016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环形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一直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考察重点和难点,而环形相遇追及问题因为过程复杂,难以理顺思路,更成为数量关系模块的“杀手锏”。因此快速、准确地解答环形相遇追及问题是拉开行测分数差距的关键。

【例1】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圆形池塘边散步。甲每分钟走9米,乙每分钟走16米。现在两个人从同一点反方向行走,那么出发后多少分钟他们第二次相遇?

A.16 B.32

C.25 D.20

【中公解析】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则第一次相遇时路程和为池塘的周长; 第二次相遇时,把第一次相遇的地点作为起点来看,此时两人的路程和依然为池塘的周长; 由此可以总结出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第n 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n 倍的圆形周长。然后根据相遇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来解题。则本题解题方法为400×2=(9+16)×相遇时间,可以解得相遇时间为32分钟,选择B 选项。

【例2】甲、乙二人围绕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练习长跑。甲每分钟跑350米,乙每分钟跑250米。二人从起跑线出发,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三次追上乙?

A.12 B.14 C.16 D.18

【中公解析】如图所示,若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则第一次追上时,甲比乙多跑1圈; 第二次追上时,同样把第一次追及的地点看作起点,则甲又比乙多跑1圈,即此时甲比乙多跑2圈; 由此可以总结出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 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 倍的周长。然后根据追及公式(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来解题。则本题解题方法为400×3=(350-250)×追及时间,解得追及时间为12分钟,选择A 选项。

【例3】某环形公路长1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公路骑自行车反向而行,1.5小时后第三次相遇,若他们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经过6小时后,甲第二次追上乙,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A.12.5千米/小时 B.13.5千米/小时

C.15.5千米/小时 D.17.5千米/小时

【中公解析】根据环形相遇追及结论“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而行,第n 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为n 倍的圆形周长; 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n 次追上时,两人的路程差为n 倍的周长”可以列出方程

(V甲+V乙) ×1.5=15×3

(V甲-V 乙) ×6=15×2

联立解得V 乙=17.5,选择D 选项。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我们理解并记住核心结论,环形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并不难解答。对于其他的常见题型,众位考生也可以多总结,在考场上就可以直接运用结论解题,从而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感谢您的阅读,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阳江公职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考、银行招考、农信社招考、大学生村官、医疗卫生考试等信息请查看:阳江中公教育微信公众号。


相关内容

  • 2016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环形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巧
  • 河北公务员考试真题 2016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环形相遇追及问题解题技 巧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更具体的各个部分的详细情况 ...

  • 2016行测技巧1
  • 数量关系:应用方程思想解题 方程问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分为普通方程和不定方程,普通方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多元一次方程组和分式方程.对于普通方程,它的解法是灵活多样的.而不定方程可以用奇偶性.尾数法.整除法.代入排除法来快速计算出结果.如: [例1]超市将99个苹果装进两种包装盒,大包 ...

  • [北京华图]2015年国家公务员数量关系备考:环形相遇追及问题
  • [北京华图]2015年国家公务员数量关系备考:环形相遇追及问题 [北京华图]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将在2014年10月发布招考公告,有志于参加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备考阶段, 本文总结华图教育名师关于数学运算的内容, 为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生备考给予帮助. 行程问题一 ...

  • 2015国考行测答题技巧:行程问题解法大全
  • 2015国考行测答题技巧:行程问题解法大全 行程问题也算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大难点,行程问题一直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一个热点,不管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在省级公务员考试中,都是每年必考的一类题型.在行程问题中,所考察的知识点多,常考的知识点有相遇追击问题.多次相遇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牛吃草问题.时钟问题 ...

  •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30种解题技巧
  • 201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30种解题技巧 行测答题技巧:行测除了题目难度相对比较高外,考查知识点增多,知识点考查比较细化,题型变化更加灵活,每年事业单位考试都会出现新的题型.那么我们如何信心百倍地面对事业单位考试呢? 本文为大家总结了数字推理四大思维方式, 一.当一列数中出现几个整数,而只有一 ...

  • 2016国考行测数量关系行程问题练习题
  • 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 2016国考行测数学运算必考题型高分技巧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觉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 ...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最佳做题顺序及技巧
  •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最佳做题顺序及技巧 2016年湖北公务员考试报名预计为2016年3月中旬,笔试时间预计在2016年4月下旬,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报考公安(森林公安)机关的考生还须参加公安基础知识考试,报考定向招录社区干部的街道机关只参加综合知识测试一科考试. 公务 ...

  •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内容相关性原则在论证中的运用
  •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内容相关性原则在论证中的运用 在论证类题目中,选项中往往会设置一些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作为干扰项来混淆考生的选择.所以在做论证类的题目时正确理解和运用内容相关性原则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内容相关性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干性说的是陈述和当下的内容相关联,它意味着 ...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讲解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讲解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悄然拉开序幕,如何在前期的备考中占得先机,从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考战场中脱颖而出,想必是每个有志向考上公务员的同学心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国考中行测考试题量大时间短,很多同学最后没有考出好成绩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