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事件

1、 陈进“汉芯一号”事件

时间:2006年1月17日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

人物:陈进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事件概述:

在我们电子领域里,最令人发指的学术造假案例当属陈进“汉芯一号”造假事件。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在2002年8月从美国买回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用砂纸磨掉,然后字样加上了汉芯的标识,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上海交大接到对陈进等人涉嫌造假的举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考虑到问题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上海交大随即请求国家权威部门对事件进行深入全面调查。

处理结果:

科技部根据专家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有关规定,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取消陈进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追缴相应拨款;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上海交大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经研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然而,在整个调查结束后竟然没有相关责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科技体制中的弊病,诚如著名科学家邹承鲁先生所说的:“光说是不行的,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希望各有关单位,各级有关领导真

正予以重视,认真干几件实事,才能克制当前的腐败之风,还我国科技界一片净土。”

2、 李连生学术造假事件

时间:2011年2月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人物:李连生教授

事件概述及处理结果:

2011年2月17号,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中国首次因学术造假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这一举措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

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压缩机领域的6位老教授一致认为,项目申报人是在将他人成果任意为其所用,如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他开发的;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现归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研究者申报的“4M50型压缩机研制”项目在1998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但这型压缩机却成为李连生等人申报奖项的主要成果。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申报材料中许多关键理论和技术中所谓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都是国内许多人采用的常用方法。随着对李连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与核实,2009年4月,西安交大决定免去其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2009年12月,针对李连生相关学术不端问题,西安交大学位委员会决定免除其博士生导师资格。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鉴于该校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据了解,李连生已于2010年调离西安交大。

而在6名老教授艰辛的举报路途中,据称最大的压力来自校方。至于6名老教授举报长达3年才解决,根本原因是校方有领导袒护李连生的造假行为。最初的口头举报时,校方有领导当时传达了几个意思:一是当前高校弄虚作假成风,这件事要是被捅出去,不仅西安交大丢脸,整个中国学术界都会丢脸;二是西安

交大地处西部,科技排名在全国能排到16名,很不容易,不要因为内讧坏了招牌;三是学术之争,校方希望能从中调停。而在之后的举报过程中曾有领导曾多次警告他们“不要在外面乱说,把学校搞臭了对你们谁都不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正如举报人所说的——李连生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学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行,但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如果高校的学术体制问题不改革,肯定还会诞生下一个李连生。

3、 复旦信息学院叶某、顾某两篇论文涉嫌抄袭

时间:2007年12月24日

单位:复旦大学信息学院

人物:博士生叶某及其导师顾某

事件概述及处理结果:

2007年8月14日,新语丝网站出现“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叶某及其导师顾姓教授两篇论文涉嫌抄袭”的帖文,称叶某的两篇论文涉嫌抄袭。

据复旦大学调查,顾姓教授是叶某的研究生导师,两人合作的论文与他人论文内容基本一致,有明显的抄袭之嫌。

据此,学校开除了叶某研究生学籍;考虑到导师顾教授在叶某抄袭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复旦研究生院决定暂停顾教授两年内招收研究生资格,此外,学校同意顾教授辞去信息学院副院长职务的请求。

1、 陈进“汉芯一号”事件

时间:2006年1月17日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

人物:陈进教授(原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

事件概述:

在我们电子领域里,最令人发指的学术造假案例当属陈进“汉芯一号”造假事件。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并借助“汉芯一号”,陈进又申请了数十个科研项目,骗取了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中国亟待在高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发高性能芯片是我国科技界的一大梦想。陈进利用这种期盼,骗取了无数的资金和荣誉,使原本该给国人带来自豪感的“汉芯一号”,变成了一起让人瞠目结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实际负责人陈进,在2002年8月从美国买回10片MOTO-freescale“56800芯片”,将芯片表面的MOTO等字样用砂纸磨掉,然后字样加上了汉芯的标识,此后,陈进通过各种手段搞定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知名专家,一致鉴定“汉芯一号”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汉芯一号”在问世3年时间内,向国家各部门成功申报项目40多次,累计骗取无偿拨款突破1亿元。上海交大接到对陈进等人涉嫌造假的举报后十分重视,立即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考虑到问题的严肃性和复杂性,上海交大随即请求国家权威部门对事件进行深入全面调查。

处理结果:

科技部根据专家调查组的调查结论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有关规定,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科研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取消陈进以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的资格;教育部决定撤销陈进“长江学者”称号,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资格,追缴相应拨款;国家发改委决定终止陈进负责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执行,追缴相关经费。上海交大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经研究决定:撤销陈进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职务;撤销陈进的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然而,在整个调查结束后竟然没有相关责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科技体制中的弊病,诚如著名科学家邹承鲁先生所说的:“光说是不行的,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希望各有关单位,各级有关领导真

正予以重视,认真干几件实事,才能克制当前的腐败之风,还我国科技界一片净土。”

2、 李连生学术造假事件

时间:2011年2月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人物:李连生教授

事件概述及处理结果:

2011年2月17号,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中国首次因学术造假撤销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这一举措捍卫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严肃性。

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压缩机领域的6位老教授一致认为,项目申报人是在将他人成果任意为其所用,如把上海压缩机厂1965年的大型机身整体铸造技术,说成是他开发的;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现归沈阳鼓风(集团)有限公司)研究者申报的“4M50型压缩机研制”项目在1998年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但这型压缩机却成为李连生等人申报奖项的主要成果。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申报材料中许多关键理论和技术中所谓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都是国内许多人采用的常用方法。随着对李连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与核实,2009年4月,西安交大决定免去其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职务;2009年12月,针对李连生相关学术不端问题,西安交大学位委员会决定免除其博士生导师资格。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和校党政联席会议决定:鉴于该校教授、长江学者李连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取消其教授职务,并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据了解,李连生已于2010年调离西安交大。

而在6名老教授艰辛的举报路途中,据称最大的压力来自校方。至于6名老教授举报长达3年才解决,根本原因是校方有领导袒护李连生的造假行为。最初的口头举报时,校方有领导当时传达了几个意思:一是当前高校弄虚作假成风,这件事要是被捅出去,不仅西安交大丢脸,整个中国学术界都会丢脸;二是西安

交大地处西部,科技排名在全国能排到16名,很不容易,不要因为内讧坏了招牌;三是学术之争,校方希望能从中调停。而在之后的举报过程中曾有领导曾多次警告他们“不要在外面乱说,把学校搞臭了对你们谁都不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正如举报人所说的——李连生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取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学者,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行,但肯定不是唯一一个,如果高校的学术体制问题不改革,肯定还会诞生下一个李连生。

3、 复旦信息学院叶某、顾某两篇论文涉嫌抄袭

时间:2007年12月24日

单位:复旦大学信息学院

人物:博士生叶某及其导师顾某

事件概述及处理结果:

2007年8月14日,新语丝网站出现“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叶某及其导师顾姓教授两篇论文涉嫌抄袭”的帖文,称叶某的两篇论文涉嫌抄袭。

据复旦大学调查,顾姓教授是叶某的研究生导师,两人合作的论文与他人论文内容基本一致,有明显的抄袭之嫌。

据此,学校开除了叶某研究生学籍;考虑到导师顾教授在叶某抄袭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复旦研究生院决定暂停顾教授两年内招收研究生资格,此外,学校同意顾教授辞去信息学院副院长职务的请求。


相关内容

  • 关于学术不端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_陈伟
  • 2013年12月第31卷第4期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g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Dec.2013Vol.31,No.4 关于学术不端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陈 伟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当前我国学术不端行为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现 ...

  • 知识产权中的知识诚信
  • 学术不端行为是近年被各界普遍关注的行为,它主要是指存在于学术界和学术研究活动中的弄虚作假.剽窃抄袭或者其他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的行为.近年,学术造假事件频出,恶劣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且风头日益强盛,这一问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存在,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学术不端虽然与知识产权联系紧密,但实质上还是 ...

  • 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及其防治
  • 法律经纬 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及其防治 □ 伍莺莺[1] 许峥嵘[2] ([1]华中农业大学科技处湖北武汉43007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摘要 科研不端行为是科学道德中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的重要范畴,本文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科研不端行为从科研工作者 自身.科研管理部门以及评 ...

  • 求实:从[中科院发布科学不端行为七大认定标准]的新闻说开去
  • 今天有幸拜读了<中科院发布科学不端行为七大认定标准>的新闻报道,第一感觉是"红头文件"又来了.我记得中科院在学术腐败问题上前前后后发布过不少"红头文件"和发表过不少"领导讲话和指示",但就是"光打雷不下雨", ...

  • 学术造假事件
  • 学术造假事件:道德缺失 还是机制缺陷? 沈洋 李兴文 井冈山大学日前对两名在国际学术期刊学术造假的教师开除公职.开除党籍.但是,这一事件并未因为学校快速坚决.果断严厉的处理而结束.两名教师疯狂发表造假文章的动机是什么?这种肆无忌惮的造假行为为何未被学校及时发现?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屡禁不止?带着这些 ...

  • 清华大学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暂行办法(试行)
  • -  经2003-2004学年度第7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 - 第一条  总则 为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促进我校学术活动健康持续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清华大学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术不端行为的范围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包括: 1.在申报课题.进行研究.报告研究结 ...

  • 论文抄袭现象
  • 论文抄袭现象 来源:网络 作者:580202论文检测 论文抄袭现象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并不久远,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99年的4.8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51.1万人,研究生 ...

  • 学术不端案例分析
  • "汉芯事件"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汉芯事件"是指2003年2⽉上海交通⼤学微电⼦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号"造假,并借助"汉芯⼀号",陈进又申请了数⼗个科研项⽬,骗取了⾼达上亿元的科研基⾦.中国亟待在⾼新科技领 ...

  • 学术不端调查报告
  • 学术不端调查报告 11月4日,<中国教育报>在第5版刊登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科研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的部分内容,署名作者黄文彬.李祖超.该研究指出: (1)对人们道德标准高低最具有影响力的5个因素是:"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等消极观念&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