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答案)

201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Ⅰ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B 2. C 3. D 4. C

5.(6分)(1)参考示例: 原野使我懂得,什么是辽阔;大地使我懂得,什么是丰富;江河使我懂得,什么是长远。

6.(6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每默对1句得1分;若所写句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7.(4分)(1)徐闻的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香蕉。(2)徐闻种植香蕉的历史悠久。(3)徐闻种植香蕉的品种变化。(4)徐闻香蕉种植的规模和发展。

8. (4分)时间顺序,从清代到70年代、90年代,再到006年和如今。这样写能把徐闻香蕉种植业的发展阶段和脉络说得清清楚楚。

9. (4分)从数据上,总产量、年总产值居全国县级首位, 或“中国香蕉生产第一县”称号;从参观者的感受看,徐闻是香蕉的世界,香蕉的海洋。

10. (6分)在表达方式上,用了描写和议论的方式;在修辞上,多用了比喻和叠词;语言特色是形象和生动性。(具体分析略)

(二)11.(4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分)。

12.(4分)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2分);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1分,答出反衬即可),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1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每点1分)

14.(4分)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2分)。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2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生命使命而生活(2分)。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3分)。(围绕生命的使命(我们的灵魂)、怎样才能有意义地生活展开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16.(4分)(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17.(4分)(1)碗,容器 (2)踢 (3)先前 (4)通“德”,感激,感恩

18.(2分)C

19.(3分)这不是可以(应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是(叫做)失去了他(人)的天性。(大意通即可)

20.(2分)(2分)礼义,义(2分,若答“本心”可给1分”)

(二)21.(2分)B. “下”应为“屈从”之意。

22. (3分)这说明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23. (2分)公孙仪是个廉明自律而且清醒有智慧的人。

四、写作(70分)

24.(70分)参考2009年湛江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201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Ⅱ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B 2.C 3.D 4.D

5.(6分)(1)参考示例:《孔乙己》写的是鲁镇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泊读书人孔乙己穷困潦倒,在众人的冷漠和嘲笑中难逃悲惨命运的故事。推荐理由:让我们认识不仅腐朽的科举制度可以杀人,冷漠的社会和人情也可以杀人。(2)参考示例:爱憎分明;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大意对即可)

6.(6分)(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每默对1句得1分;若所写句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7.(4分)(1)观茶品茶(2)种茶、采茶(3)制茶(4)品茶。或:(1)茶树生长环境(2)种茶使乡民致富(3)采茶(4)制茶的工序(5)品茶的享受。

8. (4分)(1)茶园的清新和绿意使人感受到春天的诗情、生机和美好。(2)茶是极清极纯之物,能为之而醉,应是高雅之士,极高境界。

9. (6分)表达方式上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描写如“晨风轻拂,绿浪摇曳” ,议论、抒情如“这就是春茶的来源,观之令人神清气爽”。修辞手法则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拟人的手法(例略),使表达鲜明生动形象。

10. (4分)呼应的句子是“人未醉,心已醉。是人,是茶?已经分不清”既突出了茶的诱人醉人的无穷魅力,又是文章结构严谨,严丝密缝。

(二)11.(4分)语气由一般的肯定到很肯定到不容辩驳,逐步加强,原因是由来时看到柳树到知道这里过去是湿地,到看见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

12.(4分)(1)对外婆的坚持,“我”在口头上作了妥协,其实内心并不认为小河真的存在。示例2:选(2)外婆的言外之意是“我说的没错吧,你还不信”,体现了外婆看到小河后的快乐和得意。

13.(4分)(1)印证了外婆的判断,小河确实存在;(2)呼应了外婆说见到一片柳林;

(3)交代了小河因树丛草丛的遮挡,不易被发现。

14.(4分)外婆有一颗认真、好奇、敏感的心,有生活经验,且执著。人应该有好奇心和认真的精神,才能发现生活中因为粗心和惰性就看不到美好的东西。

15.(4分)应该是外婆。但说是“我”也可。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主题和叙写的篇幅、重点等方面谈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16.(4分)(1)青山、绿水、潮平(2)欢快的,或:积极向上的;思乡思归之情

(一)(4分)17.(1)提拔,荐举(2)常常 (3)了解 (4)抵御

18.(2分) B

19.(3分)所以上天要把重大责任交给那人.就一定会先使他精神受磨炼之苦,使他筋骨受劳累之苦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21.(2分)D 应是“决断”之意。

22.(3分)把袍子脱下来送给他,我就放下心来不再牵挂这事了。唉,我差点被你害了啊!

23.(2分) 只有不被外物所累,人才会变得坦然(感到自由自在)。

四、写作(70分)

24.(70分)参考2009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201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Ⅲ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C 2. B 3. D 4. B

5.(6分)参考答案:(1)中国国民2009年人图书阅读率不到50%,人均年阅读图书不到5本,人均天阅读图书时间不到18分钟,分别只是日本的1/2、1/3和 1/2。(2)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读书吧,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读书让我们净化心灵,读书让我们增添力量。

6.(6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默对1句得1分;若所写句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7.(4分)(1)绿色人文景观(2)绿色自然景观。或:(1)远观之绿(2)绿色之“最”(3)变化之绿(4)绿名远扬

8. (4分)总——分——总的结构,首段总起点题——“绿色的城市”,主体部分从远观、绿色之最、变化等方面分写“绿色的城市”,末段总收,写绿于湛江的意义地位和影响。

9. (4分)绿不仅是这个城市的特征和财富,也是这个城市的标志和名称。

10. (6分)表达方式上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描写如“如织的路树遮天蔽日,更有姹紫嫣红的时花相映衬” ,议论、抒情如“确实绿得美,绿得醉人!”。修辞手法则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例略),使表达鲜明生动形象,加深读者印象。

(二)11.(4分)(1)突出了家的朴实和温馨;(2)同后文形成对比,为作者表达对故乡家的思念做好铺垫。

12.(4分)(1)用“梦”这个词和“飞鸟”“ 越过高山”这一个比喻突出了“我”内心对去一个“比家更好的地方”的强烈渴望。

(2)不管一个人身居何处;充满温馨的家始终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人的关爱总是伴随着自己。

13.(4分)得意——不满足——悠然自得——向往——自由舒心——牵挂(或惦念)

14.(4分)作者认为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因为家能够给人温暖、关爱,家永远是一个人最好的归处。

15.(4分)家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处,使人心灵栖息的地方,有亲情有牵念有爱。(个人感受略)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16.(4分)(1)夏季;清风 、鸣蝉、稻花香、蛙声

(2)听觉 视觉;反映出作者的喜悦(愉快)心情。

(一)(4分)17.(1) 闻名(2) 饲养,喂养 (3),同“现”,显露(4)相当,同样

18.(2分)A

19.(3分)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真的不识马啊。

20.(2分)其真不知马也

(二)21.D应是“妨害、妨碍”之意。

22.(3分)派仆人去买米(弄米),仆人却拿米换了酒,喝醉了躺在路上。

23.(2分)宽厚仁爱

四、写作(70分)

24.(70分)参考2009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201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Ⅰ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B 2. C 3. D 4. C

5.(6分)(1)参考示例: 原野使我懂得,什么是辽阔;大地使我懂得,什么是丰富;江河使我懂得,什么是长远。

6.(6分)(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每默对1句得1分;若所写句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7.(4分)(1)徐闻的环境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香蕉。(2)徐闻种植香蕉的历史悠久。(3)徐闻种植香蕉的品种变化。(4)徐闻香蕉种植的规模和发展。

8. (4分)时间顺序,从清代到70年代、90年代,再到006年和如今。这样写能把徐闻香蕉种植业的发展阶段和脉络说得清清楚楚。

9. (4分)从数据上,总产量、年总产值居全国县级首位, 或“中国香蕉生产第一县”称号;从参观者的感受看,徐闻是香蕉的世界,香蕉的海洋。

10. (6分)在表达方式上,用了描写和议论的方式;在修辞上,多用了比喻和叠词;语言特色是形象和生动性。(具体分析略)

(二)11.(4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分)。

12.(4分)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2分);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1分,答出反衬即可),突出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1分)。(意思对即可)

13.(4分)十分喜爱——痛惜不已——充满敬意(每点1分)

14.(4分)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使命的崇敬(2分)。作物是为果实而生的,它们的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一旦果实夭折,作物的生命也就黯淡了,提前进入生命的秋天(2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生命的真正目的,为什么生命使命而生活(2分)。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人生才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3分)。(围绕生命的使命(我们的灵魂)、怎样才能有意义地生活展开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16.(4分)(1)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现实,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切。

(2)诗人因为自己被贬谪又逃归的特殊身份不敢向从家乡来的人问讯;表现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情。

17.(4分)(1)碗,容器 (2)踢 (3)先前 (4)通“德”,感激,感恩

18.(2分)C

19.(3分)这不是可以(应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是(叫做)失去了他(人)的天性。(大意通即可)

20.(2分)(2分)礼义,义(2分,若答“本心”可给1分”)

(二)21.(2分)B. “下”应为“屈从”之意。

22. (3分)这说明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23. (2分)公孙仪是个廉明自律而且清醒有智慧的人。

四、写作(70分)

24.(70分)参考2009年湛江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201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Ⅱ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B 2.C 3.D 4.D

5.(6分)(1)参考示例:《孔乙己》写的是鲁镇一个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泊读书人孔乙己穷困潦倒,在众人的冷漠和嘲笑中难逃悲惨命运的故事。推荐理由:让我们认识不仅腐朽的科举制度可以杀人,冷漠的社会和人情也可以杀人。(2)参考示例:爱憎分明;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大意对即可)

6.(6分)(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人间。(每默对1句得1分;若所写句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7.(4分)(1)观茶品茶(2)种茶、采茶(3)制茶(4)品茶。或:(1)茶树生长环境(2)种茶使乡民致富(3)采茶(4)制茶的工序(5)品茶的享受。

8. (4分)(1)茶园的清新和绿意使人感受到春天的诗情、生机和美好。(2)茶是极清极纯之物,能为之而醉,应是高雅之士,极高境界。

9. (6分)表达方式上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描写如“晨风轻拂,绿浪摇曳” ,议论、抒情如“这就是春茶的来源,观之令人神清气爽”。修辞手法则运用了比喻、对比、对偶、拟人的手法(例略),使表达鲜明生动形象。

10. (4分)呼应的句子是“人未醉,心已醉。是人,是茶?已经分不清”既突出了茶的诱人醉人的无穷魅力,又是文章结构严谨,严丝密缝。

(二)11.(4分)语气由一般的肯定到很肯定到不容辩驳,逐步加强,原因是由来时看到柳树到知道这里过去是湿地,到看见老太太端着一面盆衣裳往前头去。

12.(4分)(1)对外婆的坚持,“我”在口头上作了妥协,其实内心并不认为小河真的存在。示例2:选(2)外婆的言外之意是“我说的没错吧,你还不信”,体现了外婆看到小河后的快乐和得意。

13.(4分)(1)印证了外婆的判断,小河确实存在;(2)呼应了外婆说见到一片柳林;

(3)交代了小河因树丛草丛的遮挡,不易被发现。

14.(4分)外婆有一颗认真、好奇、敏感的心,有生活经验,且执著。人应该有好奇心和认真的精神,才能发现生活中因为粗心和惰性就看不到美好的东西。

15.(4分)应该是外婆。但说是“我”也可。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主题和叙写的篇幅、重点等方面谈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16.(4分)(1)青山、绿水、潮平(2)欢快的,或:积极向上的;思乡思归之情

(一)(4分)17.(1)提拔,荐举(2)常常 (3)了解 (4)抵御

18.(2分) B

19.(3分)所以上天要把重大责任交给那人.就一定会先使他精神受磨炼之苦,使他筋骨受劳累之苦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21.(2分)D 应是“决断”之意。

22.(3分)把袍子脱下来送给他,我就放下心来不再牵挂这事了。唉,我差点被你害了啊!

23.(2分) 只有不被外物所累,人才会变得坦然(感到自由自在)。

四、写作(70分)

24.(70分)参考2009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201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Ⅲ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C 2. B 3. D 4. B

5.(6分)参考答案:(1)中国国民2009年人图书阅读率不到50%,人均年阅读图书不到5本,人均天阅读图书时间不到18分钟,分别只是日本的1/2、1/3和 1/2。(2)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读书吧,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读书让我们净化心灵,读书让我们增添力量。

6.(6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默对1句得1分;若所写句中有错、漏、增字的,则该句不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38分)

(一)7.(4分)(1)绿色人文景观(2)绿色自然景观。或:(1)远观之绿(2)绿色之“最”(3)变化之绿(4)绿名远扬

8. (4分)总——分——总的结构,首段总起点题——“绿色的城市”,主体部分从远观、绿色之最、变化等方面分写“绿色的城市”,末段总收,写绿于湛江的意义地位和影响。

9. (4分)绿不仅是这个城市的特征和财富,也是这个城市的标志和名称。

10. (6分)表达方式上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描写如“如织的路树遮天蔽日,更有姹紫嫣红的时花相映衬” ,议论、抒情如“确实绿得美,绿得醉人!”。修辞手法则运用了比喻、排比的手法(例略),使表达鲜明生动形象,加深读者印象。

(二)11.(4分)(1)突出了家的朴实和温馨;(2)同后文形成对比,为作者表达对故乡家的思念做好铺垫。

12.(4分)(1)用“梦”这个词和“飞鸟”“ 越过高山”这一个比喻突出了“我”内心对去一个“比家更好的地方”的强烈渴望。

(2)不管一个人身居何处;充满温馨的家始终是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人的关爱总是伴随着自己。

13.(4分)得意——不满足——悠然自得——向往——自由舒心——牵挂(或惦念)

14.(4分)作者认为家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因为家能够给人温暖、关爱,家永远是一个人最好的归处。

15.(4分)家是一个人精神的寄托处,使人心灵栖息的地方,有亲情有牵念有爱。(个人感受略)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16.(4分)(1)夏季;清风 、鸣蝉、稻花香、蛙声

(2)听觉 视觉;反映出作者的喜悦(愉快)心情。

(一)(4分)17.(1) 闻名(2) 饲养,喂养 (3),同“现”,显露(4)相当,同样

18.(2分)A

19.(3分)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真的不识马啊。

20.(2分)其真不知马也

(二)21.D应是“妨害、妨碍”之意。

22.(3分)派仆人去买米(弄米),仆人却拿米换了酒,喝醉了躺在路上。

23.(2分)宽厚仁爱

四、写作(70分)

24.(70分)参考2009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小学语文教学论
  • 1:[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1.阅读下列两位教师的教学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教师甲教<燕子>一课的实录片断: 老师:现在请大家读第四小节,这小节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这一节有三句话,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 老师:对,主要写了燕子停在电线上休息,这种样子课文中说像什么? 学 ...

  • 2014年小升初英语模拟题试卷及答案(三)
  • http://xiaoxue.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教育在线 2014-05-29 字体: 1-6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全国重点中学信息库 1-6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图解小升初择校热降温 养育孩子那些难题 图解小升初就近入学流程 ·幼儿园 ·幼升小 ·小学频道 ·小升初 ·初中频道 ·中考频道 ...

  • 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 篇一: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篇二:隔窗相望阅读短文答案 现代文阅读(15分)隔窗相望贺点松一棵梧桐树的阴影下,蹲着一个黑瘦的中年汉子.他上穿一件皱巴巴的衬衫,下穿一件脏兮兮的黑裤子,脚上一双"踢死牛"布鞋,没穿袜子.他不断地取下脖子上的短毛巾揩额上.颊上大颗大颗的汗珠.他的脚旁放 ...

  • 2017-2018学年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至16课同步练习(含答案)
  • 全套资源下载:点击进入>>> 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科版)一课一练:1毛主席在花山.doc 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科版)一课一练:2山洪一样的掌声.doc 2017-2018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教科版)一课一练:3香山的红叶.doc 2017-2 ...

  • 2016年长江作业本同步练习册四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答案精英家教网
  • 载 X 下一页 >> 目录查找(点击展开或折叠章节目录)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收藏练习册 < ...

  • 语文超市五年级下册配人教版[小学阅读]第三单元答案
  • 篇一:语文超市五年级下册配人教版<小学阅读>第三单元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tián jìng mî shēng là zhú qín jià xià hu ( ) ( ) ( ) ( ) ( ) 三. 我能将以下的四字词语补充 ...

  • 2018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师精编练习( 50份打包有答案)
  • 2018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师精编练习( 50份打包有答案):包含每课练习.单元测验.期中试卷.期末试卷 全册练习免费下载地址:点击进入>>> [教师原创]语文人教版(2016部编)习题:第一单元 四时的魅力习题(有答案 (6份打包).zip [教师原创]语文人教版(2 ...

  • 一年级语文部分参考答案 - 芦溪教育科研网 网站首页
  • 一年级语文评分标准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 .父母 蚂蚁 全家 鸟语花香 以后 朋友 先生 百花齐放(每字1分,共20分) 二.略(每连对一组词得1分,共8分). 三.略(每个括号1分). 四.彳:往 得 很 行等 讠:说 话 语 诗 让等 女:妈 奶 她 姐等到 口: 吗 吧 呀 呢 哪 听 唱等 每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