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论文)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2014年第16期

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

李思慧

王明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

以新课标高中化学中醇的化学性质和酯的水解反应知识为切入点,介绍一种符合绿色

化学理念的丙二醇制备法——甘油催化氢解的基本原理和3种主要机理,供一线教师用于高中化学

摘要教学实践。

关键词

绿色化学

丙二醇制备

甘油

催化氢解机理

DOI:10.13884/j.1003—3870hxjy.2013030001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羟基的位置,丙二醇可分为1,2一丙二醇和1,3一丙二醇,它们

OHoH

常作为抗冻剂、溶剂、保护剂等应用于食品、医

药、化妆品和涂料等行业。生产二元醇的传统方法大都是利用石化产品作为起始原料,由于矿石资源不可再生,传统的生产方法面临原料枯竭的困境。甘油廉价易得,既是许多化工生产的副产物,又可

……

H2Cl

/。1,H2钢一OH

l--CkH一&,+H2——-,H2e—cH2一bH2+HzO

\1’3诵罐

H26一占H2

+CH30H

以由油脂或糖类等生物资源经简单加工得到。例

如,在肥皂的大规模生产中,当油脂皂化生成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时,大量甘油作为副产物同时生成。又如,利用甘油三酯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油脂为原料生产的一种“类柴油”)的过程,每生产9kg柴油,就生成1妇副产物甘油[1]。以甘油为原料生产丙二醇,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化学的要求,因此现在得到大力发展。

1用甘油为原料生产丙二醇的基本原理

用甘油生产丙二醇,利用的是催化氢解的原

年使用Cu/A1。O。催化剂、30%的甘油水溶液和氢

气流(360cm3-min-1),在梯度温度(473~393K)条件下,甘油气化并氢解,它的转化率达到100%,1,2一丙二醇的产率高达96.7%[2|,基本无1,3一丙二醇。在制备1,3一丙二醇的研究中,得到高产率的一个研究实例是Qin等于2010年使用Pt/WO。/Zr02为催化剂,在403K和4MPa氢气压下,甘油在60%水溶液中转化率为70.2%,1,3一丙二醇的产率达到32.o%(而1,2一丙二醇的产率只是它的5.6%)[3f。

事实表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差异对反应产生很大影响。在实际生产巾,操作条件(温度、氢气压等)的差异通常还可能使甘油继续氢解,生成正丙醇、乙醇、甲醇等副产物‘4|。显然,要大规模工业应用甘油催化氢解来生产丙二醇,需要寻找适宜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这需要深入了解反应的机

理[1](如图1所示)。在催化剂作用下,以Hz为

氢源,甘油分子中C(2)或C(3)上的C~OH

键断裂,H取代离去的一OH形成卜H键,甘油

分子转变成1,3一丙二醇或1,2一丙二醇。也可能

发生副反应,C(2)一C(3)键断裂,含有2个碳原子的H。C(0H)CH(0H)~这部分结合1个

氢原子,生成乙二醇;含有1个碳原子的

一CH。0H这部分也结合1个氢原子,生成甲醇。

乙二醇和甲醇也是重要的化学品。

目前,甘油的催化氢解反应主要得到1,2一丙二醇,制备1,3一丙二醇的效果还不理想。制备l,2一丙二醇的一个高产率例子是Akiyama等于2009

理,即反应实际发生的具体过程。催化氢解的过程

都发生在催化剂表面,比较复杂,许多细节目前并不清楚,还在探讨之中。根据所用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的不同,目前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反应机理假设,以下介绍3种主要的机理[5|。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通信联系人,E-mail:wang-mzo@bnu.edu.cn

万方数据

2014年第16期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2脱氢一脱水一再加氢机理

在碱性条件下的催化甘油氢解的反应,一般用脱氢一脱水~再加氢机理来解释[4.5]。这个机理是20世纪80年代Montassier等人提出的[6],现在一般用图2所示过程来表示。

形成双键,生成丙烯二醇。同前面的分析,它的结构不稳定,它会可逆转变成羟基丙酮。羟基丙酮中的羰基被Hz加成还原为羟基,得到目标产物1,2一丙二醇。

∞谥洲与o‘io“挚∥V|OH{叼与“o≮

∞≮叫骂-.彬、甲OH寄Ho筲土o∞≮1・!刊琳

“州1

:t

H。廷竺。:!兰妒

.JI川体

图3甘油氢解的脱水-加氯机理

,~麟

¨M

由图1知道,甘油氢解一般会转化成3种二醇,但实际反应中主要得到1,2一丙二醇。这是为什么?普遍认为,在甘油分子氢解为丙二醇的脱水-力Ⅱ氢反应过程中,脱水产物是转化为1,2一丙二醇的关键物质[7]。实际上,甘油分子的脱水除了C

p—k‰

图2脱氢一脱水一再加氢机理

第1步脱氢,甘油分子结合在催化剂金属表面(称为吸附),这使C(1)上的。一H键和1个C_H键被削弱,这2个键断裂,失去的2个氢结合成H2分子而离去,C(1)上则生成C(1)=O

(2)一H键和C(3)~O键断键方式外,也可能是

C(2)一O键和C(3)一H键断裂而脱去一分子水,C(2)和C(3)之间形成双键,生成中间体1,3一丙烯二醇[71,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同前面的分析,该中间体的结构不稳定,会可逆转变成3一羟基丙醛。然后,3一羟基丙醛中的醛基被H。加成还原为羟基,得到产物1,3一丙二醇。

Ho。、寻二()H—』兰二!I,Ho一乓S一乏()H.==:;=o乒G爻oH—:旦二,Ho—上。上oH

键,甘油转化为二羟基丙醛。该反应也可能逆向进

行,二羟基丙醛可以加氢转化回甘油分子。第2步脱水,在碱性条件下,H:O或催化剂上吸附的一OH进攻二羟基丙醛中C(2)上的氢,促使C

(2)一H键和C(3)一OH键断裂,脱去1分子水,

C(2)和C(3)之间形成双键。这时,C(2)既

pE

¨‘4。I

㈠{10砺^,’引...【q酹

.卜山杆

L———一、.————√

生成C----C键又连有~OH,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

C(2)一C(3)双键会自动转移,形成C(2)一0键,C(2)和C(3)间则变成单键,分子转变成结构更稳定的2一羰基丙醛。第3步再加氢,2一羰基丙醛分子中的醛基和羰基都与H。分子发生加成反应,被还原成羟基,生成目标产物1,2一丙二醇。

第2步脱水过程存在副反应。二羟基丙醛的C(1)一C(2)键断裂,C(1)生成甲醛,C(2)和C(3)部分生成乙二醛。这2种物质的醛基都被H。还原成羟基,2种物质分别生成甲醇和乙二醇。

围4甘油氢解为I。3-丙二爵的机理

中间体羟基丙酮比中间体3一羟基丙醛的能量

低,因此羟基丙酮继续反应,转变成1,2一丙二醇相比更容易,所以1,2一丙二醇就成为主要产物,而1,3一丙二醇却很少或不能产生。在以上机理中,脱水这一过程是吸热反应,需要高温提供足够的能量反应才能进行[7]。

4直接加氢机理

2010年,Shinmi等在393K和8MPa氢气压下,用Ir-ReO。/sioz(Ir-ReO,是掺有铼氧化物的铱纳米粒子,起催化作用,即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3脱水一加氢机理

在酸性或中性反应条件下,不少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可用脱水一加氢机理来解释[5叫]。2004年,Dasari等[1]用酸性催化剂铜一亚铬酸铜催化反应,得到产物1,2一丙二醇,并观察到了中间体羰基丙酮。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已经在氢气流中被还原,催化剂上并不存在一OH,因此以上脱氢一脱水一再加氢路线在此条件下已不适用。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理,即脱水一加氢机理,如图3所示。甘油

SiOz是催化剂的载体,主要起分散活性组分的作

用)为催化剂对甘油进行氢解,1,3一丙二醇产率38%[8]。该实验温度达不到脱水所需要的活化能,显然脱水一加氢机理不能解释这样的过程。他们提出一种直接加氢的甘油氢解机理[8],如图5所示。由于反应中在催化剂Ir-ReO:/SiO。表面发生的过程与Ru—ReOffSiOz是一样的,Ir与Ru具有相同

的功能,在此借助Ru—Req/SiO:催化剂[9]来说明

该机理。

第1步(图5①),甘油分子某个端位碳的

分子首先发生脱水过程,C(2)一H键和C(3)一

O键断裂,脱去一分子水,C(2)和C(3)之间

万方数据

・8・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2014年第16期

六元环比七元环稳定,因此生成1,3一丙二醇的过

咫\

程占优势。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该实验条件

一Rh—Rh~Rh一

下,生成的1,3一丙二醇和1,2一丙二醇都可以继

续氢解为1一丙醇,而1,2一丙二醇反应活性大约是1,3一丙二醇的5倍,所以产物以1,3一丙二醇为主。

H鬻O\R£

一鉴r一-"Ir公一

菇.

.0

——l——1r——

一Ir—Ir—Ir一

D、R//卜\

‘仁成l,2-丙。醇的过渡态

图6直接加氢机理中第2步2种过程的过渡态

图5互接加氯机理

目前,甘油催化氢解制1,2一丙二醇的工业化一OH失去一个H,通过该醇氧结合(即吸附)在

比较成功,有的工艺已经工业应用。而1,3一丙二催化剂的Re上。Hz分子吸附在Rh上,H—H键

醇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许多问题待解决。尽管如断裂,产生吸附态H。第2步(图5②),一个吸

附态氢进攻甘油的中间碳,转移到该碳上形成p

此,因为该法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已经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前景,业界预期它将成为研究热点[4]。

H键,另一个吸附态氢进攻该碳上的一OH上的氧,使该碳上的C—OH键断裂,H与一OH结合

参考文献

成HzO而离去。这样中间碳脱去了一OH。第3

[1]DasariM

A,Kiatsimkulp-p,Sutterlin

WR

Appl.Catal.

步,通过水解反应,结合在Re上的醇氧结合一个A-Gem,2005,281(2):225—231

氢形成一OH,分子脱离Re,这就得到了产物1,E23AkiyamaM,SatoS,TakahashiR,eta1.Appl.Catal.A-Gem,2009,371(1):60一66

3一丙二醇。

[33

QinLZ,SongMJ,ChenCLGreenchen,2010,12实际上,第1步过程也可以是甘油分子中间碳(8):1466—1472

的一0H氧吸附在催化剂的Re上,第2步吸附态[4]冯建,袁茂林,陈华,等.化学进展,2007,19(5):651

氢的进攻部位是甘油分子的端部碳及它的一OH上——658

的氧,水解得到1,2一丙二醇。2种产物的比例与[5]

MartinA,ArmbrusterU,GandariasI,eta1.Eur.J.Lip—n

Sci.Teehn01.,2013,115(1):9—27

所使用的催化剂有关。

[63

MontassierC,M6n6zoJC,HoangLC,eta1.J.M01.使用催化剂Ru—Req/SiO。时,目标产物1,Catak,1991,70(1):99—110

3一丙二醇的产率较低。换用催化剂Ir-ReO,/Si02,

[7]DamJ

T,HanefeldU.ChemSusChem,2011,4(8):

1,3一丙二醇的产率提高,并达到1,2一丙二醇的1017—1034

4.9倍。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第2步[8]

Nakagawa

Y,ShinmiY,KosoS,eta1.J.Catal.,2010,

吸附态氢进攻甘油分子的碳时,形成了结构不同的272(2):191~194

[9]ShinmiY,KosoS,KubotaK,eta1.Appl.Catal.B-Envi—

过渡态(图6)[10|。生成1,2一丙二醇过程的这个过rOlL,2010,94(3/4):318—326

渡态是一个七元环(图6右),而形成1,3一丙二醇[103ArnadaY,ShinmiY,KosoS,eta1.Appl.Catal.B-En—

过程的这个过渡态是一个六元环(图6左)。通常,

virom,2011,105(1):117—127

万方数据

2014年第16期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9‘

LISi—Hui

WANGMing-Zhao“

(CollegeofChemistr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knowledgeofchemicalpropertiesofalcoholandhydrolysisreaction

to

method

ofester,thisarticleintroducesthebasicprincipleandthreemechanismsofthegreenofglycerolforextendingthehighschool

preparepropanediolbycatalytichydrogenolysis

chemis—

try.

Keywordsa111lSm

万方数据

green

chemistry;preparationofpropanediol;glycerol;catalytichydrogenolysis;mech—

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李思慧, 王明召, LI Si-Hui, WANG Ming-Zhao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 100875化学教育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14,35(16)

2014(16)

引用本文格式:李思慧. 王明召. LI Si-Hui. WANG Ming-Zhao 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2014年第16期

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

李思慧

王明召”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北京

以新课标高中化学中醇的化学性质和酯的水解反应知识为切入点,介绍一种符合绿色

化学理念的丙二醇制备法——甘油催化氢解的基本原理和3种主要机理,供一线教师用于高中化学

摘要教学实践。

关键词

绿色化学

丙二醇制备

甘油

催化氢解机理

DOI:10.13884/j.1003—3870hxjy.2013030001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羟基的位置,丙二醇可分为1,2一丙二醇和1,3一丙二醇,它们

OHoH

常作为抗冻剂、溶剂、保护剂等应用于食品、医

药、化妆品和涂料等行业。生产二元醇的传统方法大都是利用石化产品作为起始原料,由于矿石资源不可再生,传统的生产方法面临原料枯竭的困境。甘油廉价易得,既是许多化工生产的副产物,又可

……

H2Cl

/。1,H2钢一OH

l--CkH一&,+H2——-,H2e—cH2一bH2+HzO

\1’3诵罐

H26一占H2

+CH30H

以由油脂或糖类等生物资源经简单加工得到。例

如,在肥皂的大规模生产中,当油脂皂化生成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时,大量甘油作为副产物同时生成。又如,利用甘油三酯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油脂为原料生产的一种“类柴油”)的过程,每生产9kg柴油,就生成1妇副产物甘油[1]。以甘油为原料生产丙二醇,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化学的要求,因此现在得到大力发展。

1用甘油为原料生产丙二醇的基本原理

用甘油生产丙二醇,利用的是催化氢解的原

年使用Cu/A1。O。催化剂、30%的甘油水溶液和氢

气流(360cm3-min-1),在梯度温度(473~393K)条件下,甘油气化并氢解,它的转化率达到100%,1,2一丙二醇的产率高达96.7%[2|,基本无1,3一丙二醇。在制备1,3一丙二醇的研究中,得到高产率的一个研究实例是Qin等于2010年使用Pt/WO。/Zr02为催化剂,在403K和4MPa氢气压下,甘油在60%水溶液中转化率为70.2%,1,3一丙二醇的产率达到32.o%(而1,2一丙二醇的产率只是它的5.6%)[3f。

事实表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差异对反应产生很大影响。在实际生产巾,操作条件(温度、氢气压等)的差异通常还可能使甘油继续氢解,生成正丙醇、乙醇、甲醇等副产物‘4|。显然,要大规模工业应用甘油催化氢解来生产丙二醇,需要寻找适宜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这需要深入了解反应的机

理[1](如图1所示)。在催化剂作用下,以Hz为

氢源,甘油分子中C(2)或C(3)上的C~OH

键断裂,H取代离去的一OH形成卜H键,甘油

分子转变成1,3一丙二醇或1,2一丙二醇。也可能

发生副反应,C(2)一C(3)键断裂,含有2个碳原子的H。C(0H)CH(0H)~这部分结合1个

氢原子,生成乙二醇;含有1个碳原子的

一CH。0H这部分也结合1个氢原子,生成甲醇。

乙二醇和甲醇也是重要的化学品。

目前,甘油的催化氢解反应主要得到1,2一丙二醇,制备1,3一丙二醇的效果还不理想。制备l,2一丙二醇的一个高产率例子是Akiyama等于2009

理,即反应实际发生的具体过程。催化氢解的过程

都发生在催化剂表面,比较复杂,许多细节目前并不清楚,还在探讨之中。根据所用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的不同,目前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反应机理假设,以下介绍3种主要的机理[5|。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北京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通信联系人,E-mail:wang-mzo@bnu.edu.cn

万方数据

2014年第16期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2脱氢一脱水一再加氢机理

在碱性条件下的催化甘油氢解的反应,一般用脱氢一脱水~再加氢机理来解释[4.5]。这个机理是20世纪80年代Montassier等人提出的[6],现在一般用图2所示过程来表示。

形成双键,生成丙烯二醇。同前面的分析,它的结构不稳定,它会可逆转变成羟基丙酮。羟基丙酮中的羰基被Hz加成还原为羟基,得到目标产物1,2一丙二醇。

∞谥洲与o‘io“挚∥V|OH{叼与“o≮

∞≮叫骂-.彬、甲OH寄Ho筲土o∞≮1・!刊琳

“州1

:t

H。廷竺。:!兰妒

.JI川体

图3甘油氢解的脱水-加氯机理

,~麟

¨M

由图1知道,甘油氢解一般会转化成3种二醇,但实际反应中主要得到1,2一丙二醇。这是为什么?普遍认为,在甘油分子氢解为丙二醇的脱水-力Ⅱ氢反应过程中,脱水产物是转化为1,2一丙二醇的关键物质[7]。实际上,甘油分子的脱水除了C

p—k‰

图2脱氢一脱水一再加氢机理

第1步脱氢,甘油分子结合在催化剂金属表面(称为吸附),这使C(1)上的。一H键和1个C_H键被削弱,这2个键断裂,失去的2个氢结合成H2分子而离去,C(1)上则生成C(1)=O

(2)一H键和C(3)~O键断键方式外,也可能是

C(2)一O键和C(3)一H键断裂而脱去一分子水,C(2)和C(3)之间形成双键,生成中间体1,3一丙烯二醇[71,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同前面的分析,该中间体的结构不稳定,会可逆转变成3一羟基丙醛。然后,3一羟基丙醛中的醛基被H。加成还原为羟基,得到产物1,3一丙二醇。

Ho。、寻二()H—』兰二!I,Ho一乓S一乏()H.==:;=o乒G爻oH—:旦二,Ho—上。上oH

键,甘油转化为二羟基丙醛。该反应也可能逆向进

行,二羟基丙醛可以加氢转化回甘油分子。第2步脱水,在碱性条件下,H:O或催化剂上吸附的一OH进攻二羟基丙醛中C(2)上的氢,促使C

(2)一H键和C(3)一OH键断裂,脱去1分子水,

C(2)和C(3)之间形成双键。这时,C(2)既

pE

¨‘4。I

㈠{10砺^,’引...【q酹

.卜山杆

L———一、.————√

生成C----C键又连有~OH,这种结构是不稳定的。

C(2)一C(3)双键会自动转移,形成C(2)一0键,C(2)和C(3)间则变成单键,分子转变成结构更稳定的2一羰基丙醛。第3步再加氢,2一羰基丙醛分子中的醛基和羰基都与H。分子发生加成反应,被还原成羟基,生成目标产物1,2一丙二醇。

第2步脱水过程存在副反应。二羟基丙醛的C(1)一C(2)键断裂,C(1)生成甲醛,C(2)和C(3)部分生成乙二醛。这2种物质的醛基都被H。还原成羟基,2种物质分别生成甲醇和乙二醇。

围4甘油氢解为I。3-丙二爵的机理

中间体羟基丙酮比中间体3一羟基丙醛的能量

低,因此羟基丙酮继续反应,转变成1,2一丙二醇相比更容易,所以1,2一丙二醇就成为主要产物,而1,3一丙二醇却很少或不能产生。在以上机理中,脱水这一过程是吸热反应,需要高温提供足够的能量反应才能进行[7]。

4直接加氢机理

2010年,Shinmi等在393K和8MPa氢气压下,用Ir-ReO。/sioz(Ir-ReO,是掺有铼氧化物的铱纳米粒子,起催化作用,即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3脱水一加氢机理

在酸性或中性反应条件下,不少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可用脱水一加氢机理来解释[5叫]。2004年,Dasari等[1]用酸性催化剂铜一亚铬酸铜催化反应,得到产物1,2一丙二醇,并观察到了中间体羰基丙酮。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前已经在氢气流中被还原,催化剂上并不存在一OH,因此以上脱氢一脱水一再加氢路线在此条件下已不适用。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理,即脱水一加氢机理,如图3所示。甘油

SiOz是催化剂的载体,主要起分散活性组分的作

用)为催化剂对甘油进行氢解,1,3一丙二醇产率38%[8]。该实验温度达不到脱水所需要的活化能,显然脱水一加氢机理不能解释这样的过程。他们提出一种直接加氢的甘油氢解机理[8],如图5所示。由于反应中在催化剂Ir-ReO:/SiO。表面发生的过程与Ru—ReOffSiOz是一样的,Ir与Ru具有相同

的功能,在此借助Ru—Req/SiO:催化剂[9]来说明

该机理。

第1步(图5①),甘油分子某个端位碳的

分子首先发生脱水过程,C(2)一H键和C(3)一

O键断裂,脱去一分子水,C(2)和C(3)之间

万方数据

・8・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2014年第16期

六元环比七元环稳定,因此生成1,3一丙二醇的过

咫\

程占优势。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该实验条件

一Rh—Rh~Rh一

下,生成的1,3一丙二醇和1,2一丙二醇都可以继

续氢解为1一丙醇,而1,2一丙二醇反应活性大约是1,3一丙二醇的5倍,所以产物以1,3一丙二醇为主。

H鬻O\R£

一鉴r一-"Ir公一

菇.

.0

——l——1r——

一Ir—Ir—Ir一

D、R//卜\

‘仁成l,2-丙。醇的过渡态

图6直接加氢机理中第2步2种过程的过渡态

图5互接加氯机理

目前,甘油催化氢解制1,2一丙二醇的工业化一OH失去一个H,通过该醇氧结合(即吸附)在

比较成功,有的工艺已经工业应用。而1,3一丙二催化剂的Re上。Hz分子吸附在Rh上,H—H键

醇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许多问题待解决。尽管如断裂,产生吸附态H。第2步(图5②),一个吸

附态氢进攻甘油的中间碳,转移到该碳上形成p

此,因为该法符合世界的发展潮流,已经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前景,业界预期它将成为研究热点[4]。

H键,另一个吸附态氢进攻该碳上的一OH上的氧,使该碳上的C—OH键断裂,H与一OH结合

参考文献

成HzO而离去。这样中间碳脱去了一OH。第3

[1]DasariM

A,Kiatsimkulp-p,Sutterlin

WR

Appl.Catal.

步,通过水解反应,结合在Re上的醇氧结合一个A-Gem,2005,281(2):225—231

氢形成一OH,分子脱离Re,这就得到了产物1,E23AkiyamaM,SatoS,TakahashiR,eta1.Appl.Catal.A-Gem,2009,371(1):60一66

3一丙二醇。

[33

QinLZ,SongMJ,ChenCLGreenchen,2010,12实际上,第1步过程也可以是甘油分子中间碳(8):1466—1472

的一0H氧吸附在催化剂的Re上,第2步吸附态[4]冯建,袁茂林,陈华,等.化学进展,2007,19(5):651

氢的进攻部位是甘油分子的端部碳及它的一OH上——658

的氧,水解得到1,2一丙二醇。2种产物的比例与[5]

MartinA,ArmbrusterU,GandariasI,eta1.Eur.J.Lip—n

Sci.Teehn01.,2013,115(1):9—27

所使用的催化剂有关。

[63

MontassierC,M6n6zoJC,HoangLC,eta1.J.M01.使用催化剂Ru—Req/SiO。时,目标产物1,Catak,1991,70(1):99—110

3一丙二醇的产率较低。换用催化剂Ir-ReO,/Si02,

[7]DamJ

T,HanefeldU.ChemSusChem,2011,4(8):

1,3一丙二醇的产率提高,并达到1,2一丙二醇的1017—1034

4.9倍。造成这种差别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第2步[8]

Nakagawa

Y,ShinmiY,KosoS,eta1.J.Catal.,2010,

吸附态氢进攻甘油分子的碳时,形成了结构不同的272(2):191~194

[9]ShinmiY,KosoS,KubotaK,eta1.Appl.Catal.B-Envi—

过渡态(图6)[10|。生成1,2一丙二醇过程的这个过rOlL,2010,94(3/4):318—326

渡态是一个七元环(图6右),而形成1,3一丙二醇[103ArnadaY,ShinmiY,KosoS,eta1.Appl.Catal.B-En—

过程的这个过渡态是一个六元环(图6左)。通常,

virom,2011,105(1):117—127

万方数据

2014年第16期

化学教育(http://www.hxjy.org)

。9‘

LISi—Hui

WANGMing-Zhao“

(CollegeofChemistry,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knowledgeofchemicalpropertiesofalcoholandhydrolysisreaction

to

method

ofester,thisarticleintroducesthebasicprincipleandthreemechanismsofthegreenofglycerolforextendingthehighschool

preparepropanediolbycatalytichydrogenolysis

chemis—

try.

Keywordsa111lSm

万方数据

green

chemistry;preparationofpropanediol;glycerol;catalytichydrogenolysis;mech—

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李思慧, 王明召, LI Si-Hui, WANG Ming-Zhao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北京 100875化学教育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14,35(16)

2014(16)

引用本文格式:李思慧. 王明召. LI Si-Hui. WANG Ming-Zhao 制备丙二醇的绿色方法——甘油催化氢解[期刊论文]-化学教育


相关内容

  •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 甘油制备1.3-丙二醇 l ,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增塑剂.洗涤剂.防腐剂.乳化剂.聚酯和聚氨酯的合.也可用作防冻剂.溶剂.保护剂等,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PTT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聚酯材料,是目前国际上合成纤维开发的热点,被专家预测为2l 世纪 ...

  • 环氧氯丙烷的制备工艺研究_郑伟华
  • 2008年6月 (总第115期)第6期 广西轻工业 GUANGXIJOURNALOFLIGHTINDUSTRY 化工与材料 环氧氯丙烷的制备工艺研究 郑伟华1,李辉2,叶波2,阮志宏2,郑永长 [摘 2 (1.临海市灿杰眼镜厂,浙江临海317016:2.临海市环保局,浙江临海317016) 要]环氧 ...

  • 第二代生物柴油及其生物炼制关键技术
  • 化 工 进 展 ·58·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0年第29卷增刊 第二代生物柴油及其生物炼制关键技术 修志龙,郭 峰,梁志霞,滕 虎,孙亚琴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 摘 要:化石燃料日益枯竭与 ...

  • 甘油深加工技术
  • 第31卷第3期日用化学品科学 Vol.31No.3Mar.2008 甘油深加工技术 殷福珊1,木村洋2,玛芮欧帕格俐罗3,米切尔罗丝4,德拉皮纳4 (1.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 214036:2.小仓合成工业株式会社,日本: 3.意大利Methodology研究院,意大利:4.意大利Stu ...

  • 油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第23卷 第1期 2004年3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XinjiangNormalUniversity (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23,No.1Mar.2004 油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刘刚1,2,努尔买买提·阿不都克里木1,吾满 ...

  •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三乙醇胺的性质结构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二乙基烯丙基胺以烯丙基氯作烷基化试剂,在常压.不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合成,并对原料配比,加料方式与时间,以及沸腾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甘油醚通过缩水甘 ...

  • 醇酸树脂的研究与制备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摘 要 摘要: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丰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 ...

  • 地沟油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10年7月第7期(总第140期) 广西轻工业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化工与材料 地沟油的应用研究进展 邬智高1,谭波2,周立邦1,余俊华1 (1.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3:2. 广西化工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3)[摘 着重阐述 ...

  • 化工技术进展论文
  • 0.0 前言 一个学期的化工技术进展学完了,在这门课程里,各个研究室的老师以讲座的形式像我们介绍了他们从事的研究,包括智能粘弹性胶体束及应用.氢能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进展.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进展.单分子膜及其应用等.这门课程使我对最新的化工技术,以及这些新技术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有了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