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在教育上思想

浅析荀子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化性起伪 、“三儒”、法后王 、师云亦云、天官天君并重、 虚壹而静、专一不二。

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许多教育思想的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先秦诸子,从他们的言论中寻找教育思想的闪光点。 荀子,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批判的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成果,是集先秦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A 在教育思想上,荀子也以不同于孔子的以“仁”为中心和孟子的“性善论”而独树一帜。研究荀子的教育思想,首先要谈论到的就是他著名的“化性起伪”论。与孟子不同,荀子认为人性本善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我固有之”四个字就道出了孟子对待人性的看法,孟子从“仁义礼智”的层面上解读人的心里情绪,并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他认为,人类从出生,有思想有意识的时候起,就已经有了向善的“善端”,而要使这种“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善端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善行”就需要通过教育来促使其转化。也就是通过环境的作用促使其向着“仁、义、礼、智”的方向发展,而不至于丧失良知。而稍后的荀子却针对“人性”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孟子的观点。首先,他对“性”与“伪”做出了区分。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恶》)什么是不可学、不可事的呢?就比如我们饿了就自然会想到吃饭,渴了就会想到喝水,感觉冷了就想到要加衣服用来保暖,这就是所谓的“性”,是从我们出生时就已经获得的。而对于这种观念上的“善”、“恶”之分却是在出生后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由于我们不可学、不可事的天性的需要,我们人类常常是从性恶为开始,经过道德礼仪的约束才上升为行善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家庭中,粮食等物质产品的储量是有限的,但是每个家庭成员都会饿,都需要吃饭来维持生命,于是家庭成员就不可避免的在粮食的分配上产生纠葛,如果在这里除掉道德、礼仪观点的约束,仅仅从自然天性的角度考虑,每个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首先要填饱自己的肚子,对于别人是否能吃饱是不加考虑的。于是,有限的物质产品必然会引起受到“饥饿”天性支配的人们的争夺,这就是性恶的缘由。然而这种“恶”的素质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恶”的素质,而使人性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呢?与孟子相似的,荀子也认为教育和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积 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也就是说,通过环境和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性恶》)。由此可以看出,在人性善恶上提出截然相反观点的孟子、荀子二人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以“化性而起伪”为基础,荀子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态度上都提出了鲜明的观点。

(一)、教育目的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都会打上所属时代、阶级的烙印,荀子也不可避免。作为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荀子的教育目的也明显的倾向于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观念。在荀子的著作中,他分别描述了三种“贤能”之士。最底层的是“俗儒”,也就是徒有“外表”,教条式的诵读先王之道的人。这类人也被成为“贱儒”。中间的是“雅儒”,比起“俗儒”来,雅儒重视礼义和《诗》、《书》,他们的言行大体合乎立法,但是他们也只能在所学

知识的范围内“大显身手”,却不能运用自己的思维推导出法典所没有谈论到的新问题。最高一层的是“大儒”,大儒不仅能够取法“后王”,而且能够从已知的推出未知的,也就是有先见之明。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荀子推崇的便是这种思想境界高于常人、道德品行又无可挑剔的“大儒”。这类“大儒”如果加以重用,那么国富兵强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从新兴地主阶级维护自己合法地位的角度来考虑,荀子肯定是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达到富国强兵,进而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的。而这种“大儒”恰是荀子理想中的圣人形象,所以从荀子在培养人才的方案上,坚定的朝着“培养大儒”的目标前进。

(二)、教育内容

既然有了培养大儒的既定目标,那么内容上也就无一例外的向“大儒”的要求靠拢。站在“革命”立场上的,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的荀子需要的是“法后王”的人才,而非复古式的“法先王”。“法后王”具体就是指掌握西周以来的历史经验和《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具有因时制宜处理政事的能力。b 在荀子看来,《诗》表现的是人的内在意志;《书》是书写历史的,可以使人从历史中习得经验教训;《礼》则是法典的大义和纲领,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乐》是表现情感和谐的。这些都是成为“大儒”所必不可少的条件,除此之外,掌握规律,善于用循着规律办事也是成为“大儒”的最重要的方面。而在诗书礼乐四者中,荀子将《诗》、《书》看作是基础性的内容,而《礼》的学习,则被荀子推到至高的位置上。

(三)、教育方法

(1)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荀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他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两种发展的可能,一种就是不加“纠正”,随着本性发展为“恶人”;与之相反的就是通过环境、教育的有利影响使之成为“善人”。而有没有一个以身作则的老师来引导学生,则是这善与恶转化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的地位就与“天”、“地”、“君”、“祖”相并列,是治人之本。荀子认为只有在“师云亦云”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熟练的掌握技巧知识,从而达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教育目标。因此,尊重老师是绝对的纪律,服从老师也是学生不能反抗的条律。

(2)、“天官”与“天君”并重

“天官”、“天君”并重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所谓“天官”就是司耳、目、口、鼻、形的五种感官,所谓“天君”就是具有思维和主宰功能的“心”。“天官”的感觉不能离开“天君”的“征知”,否则就会出现“白墨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的状态。因此,他反对孟子将感觉与思维相对立,也反对墨子片面强调感性而忽视理性的狭隘经验论。

(3)、虚壹而静

让心中保持一种“虚”的状态,时刻接受新的知识与观念;让认识能够共融,而不因一种认识而妨碍另一种认识;让心常常保持“澄明”,清楚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便是荀子心中的“虚壹而静”,而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虚壹而静”的意义,学生才能自觉不自觉的在学习中保持一种“大清明”的状态,也才能提高学习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不仅仅在学习中,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也需要这种虚壹而静的专一态度,只有具备有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能获取成功。

(四)、学习态度

(1)、坚持不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在《劝学》

中用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因坚持而获得成就的事例也俯拾皆是。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那百分之99的努力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无论怎样的聪明过人,也必定沦落为平常人等。正如宋代的“方仲永”,他五岁能作诗,语出惊人,人称神童,可到了十二三岁时他就变得平庸了,他自恃天分很高,从未想过要通过勤奋和坚持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沦落为常人也是情理之中的。而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却通过不懈的毅力而从一个丑小鸭飞跃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可见,一个人的天资并不能决定他日后的成就,而能不能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成功才是令人可畏的。

(2)、付诸应用

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增长知识上,而是要付诸应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如果学习不是为了应用,那么知识掌握的再多也是无用。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荀子强调“行”对国家统一政权的功用。在教育目的中,荀子推崇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的“大儒”,他认为,只有大儒才能帮助富国强兵,如果学生学习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么学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大儒也就成了一种理想中的人物,国家、社会的发展也会随之停滞不前,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随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专一不二

荀子在经验的积累上要求广博,又在学习的归宿上要求专一。“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儒效》),“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因此在学习中要学会思索一贯的道理,以达到“目非是无欲见”,“耳非是无欲闻”,“口非是无欲言”,“心非是无欲虑”,这样来形成坚定的徳操,应付一切事变,从而获得成就。

总而言之,荀子作为儒家的代表,提出了不同于孔子、孟子的教育思想理论,虽然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不可取之处(例如,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认为教师的言语是绝对正确、不可辩驳的),但是综观其思想理论,荀子所给予我们的思想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确理解荀子的教育思想,合理的运用荀子提出的教育方法,并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们研究荀子思想的最为重要的目的。

注:本文所引语句,均转引《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参考书目:《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学恂主编 1991年版

浅析荀子的教育思想

关键词:化性起伪 、“三儒”、法后王 、师云亦云、天官天君并重、 虚壹而静、专一不二。

先秦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教育实践方向和教育基础理论,对后世的教育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许多教育思想的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先秦诸子,从他们的言论中寻找教育思想的闪光点。 荀子,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批判的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成果,是集先秦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A 在教育思想上,荀子也以不同于孔子的以“仁”为中心和孟子的“性善论”而独树一帜。研究荀子的教育思想,首先要谈论到的就是他著名的“化性起伪”论。与孟子不同,荀子认为人性本善的说法是不合理的。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我固有之”四个字就道出了孟子对待人性的看法,孟子从“仁义礼智”的层面上解读人的心里情绪,并得出了人性本善的结论。他认为,人类从出生,有思想有意识的时候起,就已经有了向善的“善端”,而要使这种“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善端变为实际意义上的“善行”就需要通过教育来促使其转化。也就是通过环境的作用促使其向着“仁、义、礼、智”的方向发展,而不至于丧失良知。而稍后的荀子却针对“人性”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孟子的观点。首先,他对“性”与“伪”做出了区分。他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恶》)什么是不可学、不可事的呢?就比如我们饿了就自然会想到吃饭,渴了就会想到喝水,感觉冷了就想到要加衣服用来保暖,这就是所谓的“性”,是从我们出生时就已经获得的。而对于这种观念上的“善”、“恶”之分却是在出生后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由于我们不可学、不可事的天性的需要,我们人类常常是从性恶为开始,经过道德礼仪的约束才上升为行善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家庭中,粮食等物质产品的储量是有限的,但是每个家庭成员都会饿,都需要吃饭来维持生命,于是家庭成员就不可避免的在粮食的分配上产生纠葛,如果在这里除掉道德、礼仪观点的约束,仅仅从自然天性的角度考虑,每个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首先要填饱自己的肚子,对于别人是否能吃饱是不加考虑的。于是,有限的物质产品必然会引起受到“饥饿”天性支配的人们的争夺,这就是性恶的缘由。然而这种“恶”的素质是阻碍社会发展的,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恶”的素质,而使人性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呢?与孟子相似的,荀子也认为教育和环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积 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儒效》),也就是说,通过环境和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性恶》)。由此可以看出,在人性善恶上提出截然相反观点的孟子、荀子二人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以“化性而起伪”为基础,荀子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习态度上都提出了鲜明的观点。

(一)、教育目的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思想都会打上所属时代、阶级的烙印,荀子也不可避免。作为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代表,荀子的教育目的也明显的倾向于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观念。在荀子的著作中,他分别描述了三种“贤能”之士。最底层的是“俗儒”,也就是徒有“外表”,教条式的诵读先王之道的人。这类人也被成为“贱儒”。中间的是“雅儒”,比起“俗儒”来,雅儒重视礼义和《诗》、《书》,他们的言行大体合乎立法,但是他们也只能在所学

知识的范围内“大显身手”,却不能运用自己的思维推导出法典所没有谈论到的新问题。最高一层的是“大儒”,大儒不仅能够取法“后王”,而且能够从已知的推出未知的,也就是有先见之明。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荀子推崇的便是这种思想境界高于常人、道德品行又无可挑剔的“大儒”。这类“大儒”如果加以重用,那么国富兵强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从新兴地主阶级维护自己合法地位的角度来考虑,荀子肯定是希望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达到富国强兵,进而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的。而这种“大儒”恰是荀子理想中的圣人形象,所以从荀子在培养人才的方案上,坚定的朝着“培养大儒”的目标前进。

(二)、教育内容

既然有了培养大儒的既定目标,那么内容上也就无一例外的向“大儒”的要求靠拢。站在“革命”立场上的,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的荀子需要的是“法后王”的人才,而非复古式的“法先王”。“法后王”具体就是指掌握西周以来的历史经验和《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具有因时制宜处理政事的能力。b 在荀子看来,《诗》表现的是人的内在意志;《书》是书写历史的,可以使人从历史中习得经验教训;《礼》则是法典的大义和纲领,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乐》是表现情感和谐的。这些都是成为“大儒”所必不可少的条件,除此之外,掌握规律,善于用循着规律办事也是成为“大儒”的最重要的方面。而在诗书礼乐四者中,荀子将《诗》、《书》看作是基础性的内容,而《礼》的学习,则被荀子推到至高的位置上。

(三)、教育方法

(1)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荀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师的地位,他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两种发展的可能,一种就是不加“纠正”,随着本性发展为“恶人”;与之相反的就是通过环境、教育的有利影响使之成为“善人”。而有没有一个以身作则的老师来引导学生,则是这善与恶转化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的地位就与“天”、“地”、“君”、“祖”相并列,是治人之本。荀子认为只有在“师云亦云”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熟练的掌握技巧知识,从而达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教育目标。因此,尊重老师是绝对的纪律,服从老师也是学生不能反抗的条律。

(2)、“天官”与“天君”并重

“天官”、“天君”并重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所谓“天官”就是司耳、目、口、鼻、形的五种感官,所谓“天君”就是具有思维和主宰功能的“心”。“天官”的感觉不能离开“天君”的“征知”,否则就会出现“白墨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的状态。因此,他反对孟子将感觉与思维相对立,也反对墨子片面强调感性而忽视理性的狭隘经验论。

(3)、虚壹而静

让心中保持一种“虚”的状态,时刻接受新的知识与观念;让认识能够共融,而不因一种认识而妨碍另一种认识;让心常常保持“澄明”,清楚的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这便是荀子心中的“虚壹而静”,而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虚壹而静”的意义,学生才能自觉不自觉的在学习中保持一种“大清明”的状态,也才能提高学习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不仅仅在学习中,在生活的其他领域也需要这种虚壹而静的专一态度,只有具备有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能获取成功。

(四)、学习态度

(1)、坚持不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在《劝学》

中用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因坚持而获得成就的事例也俯拾皆是。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那百分之99的努力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无论怎样的聪明过人,也必定沦落为平常人等。正如宋代的“方仲永”,他五岁能作诗,语出惊人,人称神童,可到了十二三岁时他就变得平庸了,他自恃天分很高,从未想过要通过勤奋和坚持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沦落为常人也是情理之中的。而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却通过不懈的毅力而从一个丑小鸭飞跃为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可见,一个人的天资并不能决定他日后的成就,而能不能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成功才是令人可畏的。

(2)、付诸应用

荀子认为,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增长知识上,而是要付诸应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如果学习不是为了应用,那么知识掌握的再多也是无用。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荀子强调“行”对国家统一政权的功用。在教育目的中,荀子推崇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的“大儒”,他认为,只有大儒才能帮助富国强兵,如果学生学习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么学习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大儒也就成了一种理想中的人物,国家、社会的发展也会随之停滞不前,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随时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3)、专一不二

荀子在经验的积累上要求广博,又在学习的归宿上要求专一。“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儒效》),“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因此在学习中要学会思索一贯的道理,以达到“目非是无欲见”,“耳非是无欲闻”,“口非是无欲言”,“心非是无欲虑”,这样来形成坚定的徳操,应付一切事变,从而获得成就。

总而言之,荀子作为儒家的代表,提出了不同于孔子、孟子的教育思想理论,虽然他的教育思想中有不可取之处(例如,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认为教师的言语是绝对正确、不可辩驳的),但是综观其思想理论,荀子所给予我们的思想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正确理解荀子的教育思想,合理的运用荀子提出的教育方法,并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们研究荀子思想的最为重要的目的。

注:本文所引语句,均转引《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参考书目:《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学恂主编 1991年版


相关内容

  • 第1课儒学演变
  • 主题一:古代三大文明区域的形成与演变 第1课 儒学演变 重 点:儒学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单独看,儒家思想是静止的:综合看,儒家思想是流动的,有其演化与变迁的过程.) 春秋: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为"礼& ...

  • 2014长假学校给学生安全教育短信
  • 寒假期间安全教育短信 1.[上思教育飞信]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谨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最诚挚的祝福.寒假是孩子走入社会,体验生活的大好时机,在这向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您能协助孩子安排好假期生活,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祥和的假期.(上思直属机关幼儿园) 2.[上思教育飞信 ...

  • 2015年广西防城港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
  • 2015年广西防城港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准考证打印 2015年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汇总|报名入口|职位表下载|海量备考资料:http://gx.huatu.com/2014/0422/928005.html 2015年广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辅导课程推荐:http://bm.huatu.com/zha ...

  • 让语文学习与生活同行
  • 内容摘要:语文源于生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思考生活,让学生勤动脑.多练笔,努力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之中.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有利于他们表达个人观点的同时,学会关注生活,提高思考能力和说写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 教 ...

  • 上思县启动第23个税收宣传月活动
  • 上思县启动第 23 个税收宣传月活动 上思讯 4 月 1 日,上思县国地税部门按照"税收连着你我他,诚信纳税靠大家"的宣传思路,以"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 主题,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的开展,全面启动了第 23 个税收宣传月活动. 启动仪式上 , 为了充 ...

  • 七上思品第三单元4课时
  • 第1课时 播种友情 教师寄语:缺乏真正的友情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朋友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学习目标: 1.记住人生离不开友情,初步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2.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3.正确认识闭锁心理的危害,学会克服闭锁心理,积极与朋友.同学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

  • 七上思品复习提纲
  • 初一<思想品德>复习提纲(1-13课) 第一课 我是中学生了 1. 怎样才能成为好朋友?(相识的人成为好朋友的条件)P4 2. 一个人为什么需要好朋友?(朋友的作用)P4 3. 什么是班风?P4 4.良好班风的作用是什么?P4 5.优良班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5 6.怎样形成良好的班风 ...

  • 八上思品知识点梳理
  •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材知识点梳理 1.家庭的含义及特点P5(第1段第2.3句)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P5(第2段) 3.家庭结构的类型P5(第3段) 4.家庭的功能P5-6 5.为什么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P6 6.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P8 7.父母为什么要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P10 ...

  • 竞聘分公司总经理演讲稿
  • 分公司领导以非凡的魄力,组织的这一次全员公开竞聘,我一是肯定和支持,二是积极参与.竞聘上思分公司总经理这个岗位,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很珍惜这个机会. 自从xx年进入公司以来,这是我的第四次竞聘,前三次的竞争我都顺利的胜出,也希望这一次的竞聘能够充分展现我个人的才华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