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陕西省永寿县中学石新文整理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隐性性状是指( )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3.测交是指( )
A.Fl与双亲之一相交 B.F1与显性亲本相交 C.F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D.Fl进行自交
4.父亲六指(致病遗传因子A),母亲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手指正常,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2.5%
B.25%
C.50%
D.75%
5.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
1 4
1B.
8
C.
1 16
D.
1 32
6.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7.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A.BbDD和BBdd 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 D.ddEe和ddee
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
A.450个
B.100个 C.200个 D.300个
9.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1
A.RRdd,
8C.RRdd,
B.Rrdd,
1 16
11和RRDd, 168
11
和Rrdd, 168
D.rrDD,
1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11.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
A.
1 16
B.
3 16
C.
7 16
D.
9 16
1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
1 8
B.
3 8
C.
1 16
D.
3 16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
Ⅰ
Ⅱ Ⅲ
6
(1)该病属于 性遗传病。
(2)Ⅲ8的基因型是 。
(3)Ⅲ10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如果Ⅲ8与Ⅲ10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
2.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实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
(2)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实验与前一个杂交实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需要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基因型无法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B
解析:隐性性状是指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3.C
解析: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4.B
解析:父亲六指A_,母亲正常aa,第一个孩子手指正常则是aa,则父亲是Aa。 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Aa×aa→生男孩的几率是5.B
解析:杂合子Aa连续自交,其趋势是逐渐纯合(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根据分离定律,自交一代,杂合子(Aa)占四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6.A
解析:P
×
F1 1 ∶ 1 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7.C
解析: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BBCc和BbCC。 8.B
11
Aa(患病) aa(正常) 22
1111
,则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2224
1111
;自交二代,杂合子占×=;连续自交三代,第2224
1。 8
解析:Fl白色盘状是显性性状AaBb,自交得到的F2中: 9A_B_ 3A_bb(
21杂合白色球状) 3aaB_(纯合黄色盘状) 1aabb 1616
21
×=100。 1616
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200÷9.C
解析: P rrdd×RRDD
↓
F1 RrDd
↓自交
F2 9R_D_ 3 R_dd(抗病矮秆) 3rrD_ 1rrdd
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dd,10.B
解析:根据题意,组合一两个红种皮的后代出现了白种皮,说明红种皮为显性性状,并且两个亲本均为杂合子。组合三两个感病亲本的后代出现了抗病性状,说明感病为显性性状,并且两个亲本均为杂合子。组合二属于测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且比例相同,说明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11.B
解析:小鼠毛色黑(B)为显性性状,有白斑(s)为隐性性状。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小鼠B的概率为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12.B
解析: P纯合抗病无芒AABB×aabb纯合感病有芒
11
和Rrdd,。 168
31
,有白斑小鼠(ss)概率为,所以后代中黑色有44
313
×=。 4416
↓
F1 AaBb
↓自交
F2 9A_B_ 3A_bb 3aaB_ 1aabb
拔掉有芒 拔掉有芒
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自交),理论上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只需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抗病A_和感病aa):
111
AA、Aa、aa感病, 424
11111111F2中Aa自交→F3:(AA、Aa、aa),感病植株aa为×=;
2242424811F2中aa自交→F3:aa
44
113
F3中感病植株aa为+=。
848
F1 Aa自交→F2 有芒植株中:二、非选择题
1.(1)隐 (2)AA或Aa (3)
21 (4) 39
2.(1)P AABB × aabb F1 AaBb × aabb F1
AaBb
AaBb∶Aabb∶aaBb∶aabb
1 ∶ 1 ∶ 1 ∶ 1 (2)前一个实验是F1进行测交,后一个实验让F1进行自交
解析:主要是考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注意遗传图谱的正确书写。纯合子作亲本,后代要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必须通过F1的测交来实现。所以,AABB×aabb→F1:AaBb,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值接近1∶1∶1∶1。若要出现四种表现型,比值接近9∶3∶3∶1,需通过F1自交实现。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陕西省永寿县中学石新文整理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隐性性状是指( )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3.测交是指( )
A.Fl与双亲之一相交 B.F1与显性亲本相交 C.F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D.Fl进行自交
4.父亲六指(致病遗传因子A),母亲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手指正常,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A.12.5%
B.25%
C.50%
D.75%
5.让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
1 4
1B.
8
C.
1 16
D.
1 32
6.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7.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A.BbDD和BBdd 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 D.ddEe和ddee
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l全是白色盘状,Fl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
A.450个
B.100个 C.200个 D.300个
9.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
1
A.RRdd,
8C.RRdd,
B.Rrdd,
1 16
11和RRDd, 168
11
和Rrdd, 168
D.rrDD,
1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11.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
A.
1 16
B.
3 16
C.
7 16
D.
9 16
1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
1 8
B.
3 8
C.
1 16
D.
3 16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
Ⅰ
Ⅱ Ⅲ
6
(1)该病属于 性遗传病。
(2)Ⅲ8的基因型是 。
(3)Ⅲ10是杂合子的几率是 。
(4)如果Ⅲ8与Ⅲ10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
2.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实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
(2)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实验与前一个杂交实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需要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基因型无法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B
解析:隐性性状是指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3.C
解析: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 4.B
解析:父亲六指A_,母亲正常aa,第一个孩子手指正常则是aa,则父亲是Aa。 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Aa×aa→生男孩的几率是5.B
解析:杂合子Aa连续自交,其趋势是逐渐纯合(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根据分离定律,自交一代,杂合子(Aa)占四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6.A
解析:P
×
F1 1 ∶ 1 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7.C
解析: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BBCc和BbCC。 8.B
11
Aa(患病) aa(正常) 22
1111
,则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2224
1111
;自交二代,杂合子占×=;连续自交三代,第2224
1。 8
解析:Fl白色盘状是显性性状AaBb,自交得到的F2中: 9A_B_ 3A_bb(
21杂合白色球状) 3aaB_(纯合黄色盘状) 1aabb 1616
21
×=100。 1616
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200÷9.C
解析: P rrdd×RRDD
↓
F1 RrDd
↓自交
F2 9R_D_ 3 R_dd(抗病矮秆) 3rrD_ 1rrdd
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RRdd,10.B
解析:根据题意,组合一两个红种皮的后代出现了白种皮,说明红种皮为显性性状,并且两个亲本均为杂合子。组合三两个感病亲本的后代出现了抗病性状,说明感病为显性性状,并且两个亲本均为杂合子。组合二属于测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且比例相同,说明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11.B
解析:小鼠毛色黑(B)为显性性状,有白斑(s)为隐性性状。基因型为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小鼠B的概率为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12.B
解析: P纯合抗病无芒AABB×aabb纯合感病有芒
11
和Rrdd,。 168
31
,有白斑小鼠(ss)概率为,所以后代中黑色有44
313
×=。 4416
↓
F1 AaBb
↓自交
F2 9A_B_ 3A_bb 3aaB_ 1aabb
拔掉有芒 拔掉有芒
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自交),理论上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只需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抗病A_和感病aa):
111
AA、Aa、aa感病, 424
11111111F2中Aa自交→F3:(AA、Aa、aa),感病植株aa为×=;
2242424811F2中aa自交→F3:aa
44
113
F3中感病植株aa为+=。
848
F1 Aa自交→F2 有芒植株中:二、非选择题
1.(1)隐 (2)AA或Aa (3)
21 (4) 39
2.(1)P AABB × aabb F1 AaBb × aabb F1
AaBb
AaBb∶Aabb∶aaBb∶aabb
1 ∶ 1 ∶ 1 ∶ 1 (2)前一个实验是F1进行测交,后一个实验让F1进行自交
解析:主要是考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注意遗传图谱的正确书写。纯合子作亲本,后代要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1∶1,必须通过F1的测交来实现。所以,AABB×aabb→F1:AaBb,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值接近1∶1∶1∶1。若要出现四种表现型,比值接近9∶3∶3∶1,需通过F1自交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