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卡夫卡

  “一天清晨,格雷戈尔,萨姆沙从一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虫子。”   由此开始,卡夫卡用他那划时代的文笔,在小说《变形记》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虫形人”眼里心中的阴森世界,令人震撼的是:他的感觉和行动都是“虫”的,他的情感和思维依然是“人”的:而家人对他的亲情,却在日盛一日的对“虫”的恐惧和厌恶中淡化,直至因他寂寞地死去而感到一种冷酷的解脱和轻松。当然,如果小说仅仅是一个粗略的故事梗概,那就只能令人感到一时的好奇,而决不能感动人,更不能引发读者的遐想深思,卡夫卡的独特和高明,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他那执著深入的人生求证和逼真生动的细节描写,所以我认为,尽管20世纪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派文学”都把卡夫卡奉为鼻祖或先驱,但他最优秀的作品,比如《变形记》和《城堡》,其灵魂还是现实主丈,只不过如同格雷戈尔,萨姆沙一样,严重地“变了形”而已!   正如“萨姆沙”的字母排列所暗示的那样,这个被“异化”的痛苦所折磨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卡夫卡自己,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诞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亲是犹太商人,母亲气质忧郁,耽于冥想。父亲的专横、母爱的缺席、家庭的疏离,使孤寂感伴随卡夫卡终身。他酷爱文学,却迫于父命改学法律;三次订婚,却又三次解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他就职于保险公司。却在不到40岁时就因肺病退休:1924年6月3日,卡夫卡病逝于维也纳,结束了短暂而不幸的一生,他唯一的幸运,是没有活到三个妹妹都死于纳粹集中营的那一天。这样的一位作家,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病态的天才”,写出些梦魇般的作品,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在卡夫卡笔下,世界完全变了形、走了样,因果关系断裂,逻辑程序混乱,其深入而痛苦的求索,使他完全抛弃了对一般生活表象的写实……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在那些“异常的现象”和“恐怖的惊叫”中向读者速露出许多谜一般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对其作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解读和研究,乃至形成了一门“卡夫卡学”。   读卡夫卡的作品,使我想起中国古代写作学关于“言不尽意”和“言能尽意”的争论,想起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申所说的“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在刘勰看来,“隐”与“秀”都是作家有意为之的艺术手段,其目的就在于营造出一种“意大于言”、“意在言外”,乃至“得意忘言”的艺术境界。正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能够使人们“从实走向虚,由象内走向象外,极大地拓宽了思维空间。”(《中国古代写作学》)如果我们一味追求“言能尽意”,甚至“言大于意”,那就把文学等同于宣传了。当然,在“言”、“意”关系的哲学思考和”隐”、“秀”关系的艺术处理上,卡夫卡有时似乎把它们完全对立起来了,比如他认为“照相把人们的眼光引向表层”,认为“电影是铁制的百叶窗”,他甚至断言“真正的现实总是非现实的”,这就颇有点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和庄子所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的意思了。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也就难怪他的有些作品显得过于晦涩和神秘。   在德文版《卡夫卡精品集》1997年新译本的封面上,卡夫卡面庞瘦削,但脸部线条呈现出刚毅的张力:整个身形的边缘都融化在黑暗中,眼神却如同鹰隼一般刺向我,仿佛在拷问我的阅读感悟。我想,他该是个终日沉沦在痛苦中,性格阴郁而又执拗的人吧!2002牟,我到维也纳旅游,曾向一位华人女导游打听卡夫卡,她却不能告诉我什。   然而最近,我竞意外地在市图书馆与卡夫卡不期而“遇”了――这是一本金黄封面的新书,是捷克作家雅诺施亲笔记录的《卡夫卡口述》。雅诺施的父亲是卡夫卡当年在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的同事,是他介绍雅诺施与卡夫卡相识,使他俩成了好朋友。雅诺施对卡夫卡敬佩得无以复加,便把每次与他的谈话都记录下来,多年以后,雅诺施作为当时在世的唯一见证人,经历了若干艰难曲折、终于出版了这本宝贵的书,为我们复原了卡夫卡清晰生动的形象。   我通过这本书前所未有地走近了卡夫卡,发现他的确是一位大师,他的《口述》也颇像我们的《论语》。不过孔子在《论语》中说得较多的是伦理,而卡夫卡则更多地涉及到了哲学和政治。在西方,卡夫卡的作品已日益被视为“现代启示录”,其原因正是惊讶于他那些超越现实、直趋本质的神秘预感。比如,在谈到“隔离区”和“反犹主义”时,他说:“隔离墙移到了内心……他们还将继续干下去,他们将消灭犹太人……”又比如,谈到一战结束后的“和平”时,他说:“暴力导致新的暴力。越来越发达的技术将粉碎那只铁拳,现在已经可以闻到一股废墟的味道。”……   “作家的任务是预言性的”,这是卡夫卡时自己提出的要求,尽管他的预言也未必总是正确。

  “一天清晨,格雷戈尔,萨姆沙从一串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虫子。”   由此开始,卡夫卡用他那划时代的文笔,在小说《变形记》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虫形人”眼里心中的阴森世界,令人震撼的是:他的感觉和行动都是“虫”的,他的情感和思维依然是“人”的:而家人对他的亲情,却在日盛一日的对“虫”的恐惧和厌恶中淡化,直至因他寂寞地死去而感到一种冷酷的解脱和轻松。当然,如果小说仅仅是一个粗略的故事梗概,那就只能令人感到一时的好奇,而决不能感动人,更不能引发读者的遐想深思,卡夫卡的独特和高明,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他那执著深入的人生求证和逼真生动的细节描写,所以我认为,尽管20世纪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派文学”都把卡夫卡奉为鼻祖或先驱,但他最优秀的作品,比如《变形记》和《城堡》,其灵魂还是现实主丈,只不过如同格雷戈尔,萨姆沙一样,严重地“变了形”而已!   正如“萨姆沙”的字母排列所暗示的那样,这个被“异化”的痛苦所折磨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卡夫卡自己,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诞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亲是犹太商人,母亲气质忧郁,耽于冥想。父亲的专横、母爱的缺席、家庭的疏离,使孤寂感伴随卡夫卡终身。他酷爱文学,却迫于父命改学法律;三次订婚,却又三次解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他就职于保险公司。却在不到40岁时就因肺病退休:1924年6月3日,卡夫卡病逝于维也纳,结束了短暂而不幸的一生,他唯一的幸运,是没有活到三个妹妹都死于纳粹集中营的那一天。这样的一位作家,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病态的天才”,写出些梦魇般的作品,是一点也不奇怪的。在卡夫卡笔下,世界完全变了形、走了样,因果关系断裂,逻辑程序混乱,其深入而痛苦的求索,使他完全抛弃了对一般生活表象的写实……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在那些“异常的现象”和“恐怖的惊叫”中向读者速露出许多谜一般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对其作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解读和研究,乃至形成了一门“卡夫卡学”。   读卡夫卡的作品,使我想起中国古代写作学关于“言不尽意”和“言能尽意”的争论,想起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申所说的“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在刘勰看来,“隐”与“秀”都是作家有意为之的艺术手段,其目的就在于营造出一种“意大于言”、“意在言外”,乃至“得意忘言”的艺术境界。正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能够使人们“从实走向虚,由象内走向象外,极大地拓宽了思维空间。”(《中国古代写作学》)如果我们一味追求“言能尽意”,甚至“言大于意”,那就把文学等同于宣传了。当然,在“言”、“意”关系的哲学思考和”隐”、“秀”关系的艺术处理上,卡夫卡有时似乎把它们完全对立起来了,比如他认为“照相把人们的眼光引向表层”,认为“电影是铁制的百叶窗”,他甚至断言“真正的现实总是非现实的”,这就颇有点老子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和庄子所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的意思了。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也就难怪他的有些作品显得过于晦涩和神秘。   在德文版《卡夫卡精品集》1997年新译本的封面上,卡夫卡面庞瘦削,但脸部线条呈现出刚毅的张力:整个身形的边缘都融化在黑暗中,眼神却如同鹰隼一般刺向我,仿佛在拷问我的阅读感悟。我想,他该是个终日沉沦在痛苦中,性格阴郁而又执拗的人吧!2002牟,我到维也纳旅游,曾向一位华人女导游打听卡夫卡,她却不能告诉我什。   然而最近,我竞意外地在市图书馆与卡夫卡不期而“遇”了――这是一本金黄封面的新书,是捷克作家雅诺施亲笔记录的《卡夫卡口述》。雅诺施的父亲是卡夫卡当年在工伤事故保险公司的同事,是他介绍雅诺施与卡夫卡相识,使他俩成了好朋友。雅诺施对卡夫卡敬佩得无以复加,便把每次与他的谈话都记录下来,多年以后,雅诺施作为当时在世的唯一见证人,经历了若干艰难曲折、终于出版了这本宝贵的书,为我们复原了卡夫卡清晰生动的形象。   我通过这本书前所未有地走近了卡夫卡,发现他的确是一位大师,他的《口述》也颇像我们的《论语》。不过孔子在《论语》中说得较多的是伦理,而卡夫卡则更多地涉及到了哲学和政治。在西方,卡夫卡的作品已日益被视为“现代启示录”,其原因正是惊讶于他那些超越现实、直趋本质的神秘预感。比如,在谈到“隔离区”和“反犹主义”时,他说:“隔离墙移到了内心……他们还将继续干下去,他们将消灭犹太人……”又比如,谈到一战结束后的“和平”时,他说:“暴力导致新的暴力。越来越发达的技术将粉碎那只铁拳,现在已经可以闻到一股废墟的味道。”……   “作家的任务是预言性的”,这是卡夫卡时自己提出的要求,尽管他的预言也未必总是正确。


相关内容

  • "写作是一种祈祷形式"
  • 我渴望那些突然使我置身于孤独中的东西,比如旅行.阅读.那次远赴新疆.甘肃时,我只带了三四本薄薄的小书,其中有<卡夫卡传>和<卡夫卡书信日记选>.这两本书相互映照着,使漫漫长途突然陡峭.迂回曲折起来.关于书,卡夫卡给他在一次大战中阵亡的中学同学奥斯卡的信中写道:"一本 ...

  • 变形记卡夫卡
  • <变形记------卡夫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从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角度解读人物形象 2. 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3.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生存问题 教学重难点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 ...

  • 寂寞是一种心情,孤独是一种气质
  • 寂寞是一种心情,孤独是一种气质 孤独与寂寞,可否混为一谈?寂寞的感觉,就是一种空虚的感觉.而真正孤独的人,不会感到空虚. 以我个人的经验,窃以为"寂寞"和"孤独"是不一样的.翻出词典查证,"寂寞"之一解为"空虚无物":& ...

  • 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坛走向
  • 一 盛况空前的辛格百年庆典 2004年是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L saacBashevisSinger,1904―1991)百年诞辰.从2003年底到现在,美国图书馆(LOA).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全国人文学科捐赠基金(NEH)为纪念这位美国犹太作家联合组织了规模空 ...

  • 外国文学论文题目
  • 总 论 论题 01.全球化与21世纪的外国文学研究 02."世界文学"新论 03.西方文学的发展与人道主义传统 04."摹仿说"流变史散论 05.试论西方文学中的表现主义传统 06."乐园神话"与后代西方文学 07.中西抒情诗的一点比较:& ...

  • 中国现代诗人有哪些
  •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覃子豪 纪弦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牛汉 屠岸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 羊令野 方思 余光中 洛夫 罗门 蓉 ...

  • 说真话,抒真情
  • <说真话,抒真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怎样作文才是"说真话,抒真情",揣摩"说真话,抒真情"的具体途径. 2.养学生习作中能说真话,抒真情,写自己真实感受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情 ...

  •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及代表作一览表
  •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及代表作一览表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 闻一多 李金发 穆木天 冯至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 戴望舒 李广田 艾青 卞之琳 何其芳 南星 辛笛 覃子豪 纪弦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 陈敬容 杜运燮 穆旦 罗寄一 郑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汉 屠岸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 ...

  • 9[谈生命]1
  • 9<谈生命> 主备人:邓秀涛 1. 反复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的语言. 2. 理解文章主旨,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1.演读法 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二.悟--领悟.感悟.醒悟(约8分钟) 1.情境导入 师:播放贝多芬的<生命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