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基本方法。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时间内都要学习字词,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要认识 3000多汉字,会写的字达 2500个。这是数量上的标准。还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学段识字与阅读、习作等与字词教学有关的目标是:
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
能用音序和部首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个,其中 2000个左右会写。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三学段: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其中 2500个左右会写。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程标准中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多维目标要求,先是喜欢识字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再是独立识字的能力,理解词句、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等等。
从上述内容可见,小学阶段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字词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能在小学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彰显汉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 如指导学生学习“下雨”的“雨”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下雨的画面,再想象自己在屋里透过窗户看外面的雨点,“雨”字的四个点就是我们看到的雨点,而“雨”剩下的部分就是窗户,这样的记忆方法很形象,学生还理解了字义。
二、教给识字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中,老师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如:读笔画书空法、比较标色法、字形分析法、减件法、加件法、换件法、形声字识字法、会意归类法等等。在教学中,我把这些识字方法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根据识字内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轻松愉快地多认字,从而让孩子们掌握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学会独立识字。
三、课堂上开展学习竞赛
儿童好胜心强,乐于表现自己,课堂上适当组织一些竞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进多种学习竞赛,增强竞争意识,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增添学习语文的乐趣。如“开火车读字卡”、“夺小红旗”、“勇闯识字关”、评选“识字小能手”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词语教学
在识字中,要做到字不离词,而在词语教学中更要做到词不离句,要指导学生反复读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懂得如何使用所学字词。
五、注重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终身受益,在识字写字方面,我觉得要培养学生以下的习惯:
1、重视工具书的使用。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要主动运用工具书帮助学习,并能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注释。
2、专心致志学写字。我们在指导学生写字作业时,不仅要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指导他们“手、眼、脑”等多感官并用。学生用心去写了,还愁写得不端正、正确率不高吗?
总之,掌握好字词就能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就是本人关于字词教学的一些体会,说的不到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六、在阅读理解中学习字词。
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粗心的小画家》这一课时,对于“粗心”一词的理解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我在板书课题时故意少写了这两个字,然后让学生发现,于是我说:“你们看老师真是太粗心了,竟然把这两个字给落下了,那谁能告诉我粗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刚才行为的引导下,学生一下子说出了粗心就是马虎、不细心的意思,我又借着学生的回答写出了粗心的近义词“马虎”和反义词“细心”。可见生硬的解释不如形象的表现,所以,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生活体会用法,明白字词、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
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七、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完善,自我成长。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它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这方面,有些老师的做法是将评价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的行为评价中。给学生搭设一个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评价平台,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主动成长。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知识方法应该说是鲜活的,有生成性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在关注学生语文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时,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学生会给教师一个惊喜。
八、开发识字资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课标中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等自主识字,经常和同学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信息社会,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现代媒体的先进性,使得学生接受信息更为快捷,更为广泛。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字词的重要资源。我现在正在教二年级,为了能让学生从课外认识到更多的字,我让孩子们留意自己身边出现的每一个字,对于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大人,也可以自己动手查一下字典,然后把这个字的音、形、意记在一个小本子,再把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做成卡片,每天早晨抽出10分钟的时间汇报自己的成绩。现在孩子们积累的字已经很多了,可见这种方法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并独立地去学习。
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应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字词,让学生的字词水平得到提高。小学生毕竟还是低龄化,有趣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感知。我们在字词的学习中,尤其是字词的练习时我们采取游戏的形式效果会更
好。如我们常做的成语接龙,偏旁组字开花等对于字词的教学我自己就存在这许多不足,还在不断的摸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小学语文字词识字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课程,请你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你在字词教学方面的有效策略。
答:我通过学习“小学字词教学策略”的课程,学到了很多知识,并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学到了一些好的字词教学策略。 策略一 、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彰显汉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有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不感兴趣,就不想学习,即使勉强的学习也会感到是沉重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如指导学习“磨”时,可以采用猜谜语形式“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这样记忆字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如教师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讲解了“语”的造字方法。左边“言字旁”表示说话,右边是“五口”古代私塾上学的孩子一般都是五六个人,五六个人一起说话就是语言。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造字法,讲解字形、字义,使学生理解了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感受了古代造
字的规律方法,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让文字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享受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策略二、在阅读理解中咬文嚼字。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生活体会用法,明白字词、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出示文字课件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镶”字。同学们见过珠宝店里镶嵌在金子里宝石吗? “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策略三、运用评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完善,自我成长。学生的成长其实是学生的自我主动成长。实现学生自我的主动成长还要靠教师的外界强化和成长环境的创设。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它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一方面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使他们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学会学
习,促进发展。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知识方法应该说是鲜活的,有生成性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关注学生语文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学生会给教师一个惊喜。如区分同音字的地方,也是学生汉字学习的难点。以往怎样区分同音字,都是教师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去改正。陪伴、培育、赔钱都是pei 的二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忆方法,相互评价。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策略四、开发识字资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等自主识字,学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尽可能地识字,公共汽车站的站牌、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字、故事书中的汉字等都是孩子识字的好教材。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信息社会,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现代媒体的先进性,使得学生接受信息更为快捷,更为广泛。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字词的重要资源。 儿童有学习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在学习对他们原本是有兴趣的。这种兴奋的力量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在信息方面有着自己的认识基础的资源。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是一种活性的资源具有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在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师自己的知识,还要考虑如何利用学生的知识,即利用他们自身的教育资源。编顺口溜:一个同学编了一个顺口溜:有水是清水,有虫是蜻蜓,有心是心情 ,光杆司令是青草。
策略五、建立班级语文练笔积累本,强化词语学习、积累、运用。 每日一积累、一话题,天天记,天天练,训练学生养成了勤动笔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在长期的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学生在理解语言之后,他们就要积极地思考,如何运用词语,写自己的生活,准确地表达思想,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就要举一反三,大胆创新。恰当的运用所学词语,去表达新的生活,新的内容,这是一种尝试,这更是一种创造,学生不仅练就了扎实的作文基本功,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摘抄词语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运用课文的用词造句方法,围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一个小话题,一件小事写好一段话。不求数量的多少,讲求用词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例如 有个学生的积累本这样写道: “今天英语单元测验,我考了一百分,我高兴的一蹦三跳”。这是他学习了第一课后,用“一蹦三跳”写出的话语。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基本方法。课标中对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小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时间内都要学习字词,到小学六年级毕业时要认识 3000多汉字,会写的字达 2500个。这是数量上的标准。还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学段识字与阅读、习作等与字词教学有关的目标是:
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
能用音序和部首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第二学段: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个,其中 2000个左右会写。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三学段: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个,其中 2500个左右会写。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程标准中对字词教学提出了多维目标要求,先是喜欢识字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再是独立识字的能力,理解词句、积累词句的能力,运用词语表情达意的能力等等。
从上述内容可见,小学阶段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字词教学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能在小学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 、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彰显汉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 如指导学生学习“下雨”的“雨”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下雨的画面,再想象自己在屋里透过窗户看外面的雨点,“雨”字的四个点就是我们看到的雨点,而“雨”剩下的部分就是窗户,这样的记忆方法很形象,学生还理解了字义。
二、教给识字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中,老师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如:读笔画书空法、比较标色法、字形分析法、减件法、加件法、换件法、形声字识字法、会意归类法等等。在教学中,我把这些识字方法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组织教学,根据识字内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轻松愉快地多认字,从而让孩子们掌握自己喜欢的或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主动识字,学会独立识字。
三、课堂上开展学习竞赛
儿童好胜心强,乐于表现自己,课堂上适当组织一些竞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进多种学习竞赛,增强竞争意识,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增添学习语文的乐趣。如“开火车读字卡”、“夺小红旗”、“勇闯识字关”、评选“识字小能手”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词语教学
在识字中,要做到字不离词,而在词语教学中更要做到词不离句,要指导学生反复读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懂得如何使用所学字词。
五、注重培养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终身受益,在识字写字方面,我觉得要培养学生以下的习惯:
1、重视工具书的使用。遇到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要主动运用工具书帮助学习,并能结合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注释。
2、专心致志学写字。我们在指导学生写字作业时,不仅要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还要指导他们“手、眼、脑”等多感官并用。学生用心去写了,还愁写得不端正、正确率不高吗?
总之,掌握好字词就能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就是本人关于字词教学的一些体会,说的不到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六、在阅读理解中学习字词。
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粗心的小画家》这一课时,对于“粗心”一词的理解是非常关键的,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我在板书课题时故意少写了这两个字,然后让学生发现,于是我说:“你们看老师真是太粗心了,竟然把这两个字给落下了,那谁能告诉我粗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刚才行为的引导下,学生一下子说出了粗心就是马虎、不细心的意思,我又借着学生的回答写出了粗心的近义词“马虎”和反义词“细心”。可见生硬的解释不如形象的表现,所以,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生活体会用法,明白字词、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
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
七、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完善,自我成长。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它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在这方面,有些老师的做法是将评价的理念渗透到学生日常的行为评价中。给学生搭设一个展示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评价平台,促进其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主动成长。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知识方法应该说是鲜活的,有生成性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在关注学生语文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时,教师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学生会给教师一个惊喜。
八、开发识字资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课标中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等自主识字,经常和同学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信息社会,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现代媒体的先进性,使得学生接受信息更为快捷,更为广泛。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字词的重要资源。我现在正在教二年级,为了能让学生从课外认识到更多的字,我让孩子们留意自己身边出现的每一个字,对于自己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大人,也可以自己动手查一下字典,然后把这个字的音、形、意记在一个小本子,再把自己已经认识的字做成卡片,每天早晨抽出10分钟的时间汇报自己的成绩。现在孩子们积累的字已经很多了,可见这种方法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并独立地去学习。
总之,字词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应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让学生轻松地掌握字词,让学生的字词水平得到提高。小学生毕竟还是低龄化,有趣的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的感知。我们在字词的学习中,尤其是字词的练习时我们采取游戏的形式效果会更
好。如我们常做的成语接龙,偏旁组字开花等对于字词的教学我自己就存在这许多不足,还在不断的摸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小学语文字词识字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策略”课程,请你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你在字词教学方面的有效策略。
答:我通过学习“小学字词教学策略”的课程,学到了很多知识,并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学到了一些好的字词教学策略。 策略一 、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彰显汉字自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有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愉快的学习,不感兴趣,就不想学习,即使勉强的学习也会感到是沉重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如指导学习“磨”时,可以采用猜谜语形式“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这样记忆字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能感受到有意思,愿意学习。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我国的文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如果教师在课堂字词教学中能够渗透汉字本身的造字规律,讲解一些学生不知道的造字规律。如教师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讲解了“语”的造字方法。左边“言字旁”表示说话,右边是“五口”古代私塾上学的孩子一般都是五六个人,五六个人一起说话就是语言。教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造字法,讲解字形、字义,使学生理解了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感受了古代造
字的规律方法,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让文字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享受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策略二、在阅读理解中咬文嚼字。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字词句篇的教学,教学时,如果我们抓住了文中最关键的词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就能很顺利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目标。 从理解词语的意思入手,联系生活体会用法,明白字词、句子意思,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再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再回到文章中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由词到句,由句到段、到篇,层层深入,再深入浅出。由语言内容到表达形式,循环往复,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出示文字课件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镶”字。同学们见过珠宝店里镶嵌在金子里宝石吗? “镶”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
策略三、运用评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促进主动完善,自我成长。学生的成长其实是学生的自我主动成长。实现学生自我的主动成长还要靠教师的外界强化和成长环境的创设。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它关注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它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一方面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使他们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学会学
习,促进发展。学生自主建构起来的知识方法应该说是鲜活的,有生成性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教师的说教。关注学生语文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学生会给教师一个惊喜。如区分同音字的地方,也是学生汉字学习的难点。以往怎样区分同音字,都是教师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去改正。陪伴、培育、赔钱都是pei 的二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忆方法,相互评价。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策略四、开发识字资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等自主识字,学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尽可能地识字,公共汽车站的站牌、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字、故事书中的汉字等都是孩子识字的好教材。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信息社会,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现代媒体的先进性,使得学生接受信息更为快捷,更为广泛。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字词的重要资源。 儿童有学习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在学习对他们原本是有兴趣的。这种兴奋的力量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在信息方面有着自己的认识基础的资源。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是一种活性的资源具有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在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师自己的知识,还要考虑如何利用学生的知识,即利用他们自身的教育资源。编顺口溜:一个同学编了一个顺口溜:有水是清水,有虫是蜻蜓,有心是心情 ,光杆司令是青草。
策略五、建立班级语文练笔积累本,强化词语学习、积累、运用。 每日一积累、一话题,天天记,天天练,训练学生养成了勤动笔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在长期的训练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学生在理解语言之后,他们就要积极地思考,如何运用词语,写自己的生活,准确地表达思想,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就要举一反三,大胆创新。恰当的运用所学词语,去表达新的生活,新的内容,这是一种尝试,这更是一种创造,学生不仅练就了扎实的作文基本功,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摘抄词语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运用课文的用词造句方法,围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一个小话题,一件小事写好一段话。不求数量的多少,讲求用词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例如 有个学生的积累本这样写道: “今天英语单元测验,我考了一百分,我高兴的一蹦三跳”。这是他学习了第一课后,用“一蹦三跳”写出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