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曲牌

  北京的胡同,类似于南方的巷子,不但是都市交通血脉的末端,而且是市民生活的聚居地。所不同的是,人需近水而居,南方的巷子大多延河而建,但北京城里缺少河流,这里的聚居区自然也就围绕着“井”了。诞生于元代的胡同一词,正是来源于蒙古语“井”的译音。   在使用自来水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北京几乎每条胡同里必有一口井。胡同里的居民不管贫富贵贱,吃的用的水都来自这口井。一般来说,每口井上都搭建一个天棚,旁边都会有一间小房,住着专门负责打水的水夫。当初管这叫水窝子。贫苦百姓自然是自己到水窝子去打水,而大宅门儿里的富裕人家,或是住得离水窝子稍远的居民,则可以买水夫推着水车送上门的水。木头轱辘的水车“吱扭扭”地响着推到各家各户的街门口。水夫拔下大水槽下端的小木塞,清澈的井水哗哗地流出来,街坊邻居们就可以在自家门口用上水了。   正是因为胡同和井有着这么深的渊源,所以胡同名字里带“井”字的就特别多。比如东小井胡同、大铜井胡同、三眼井胡同、苦水井胡同等等。著名的王府井大街的名字也是来源于当初边儿上大甜水井胡同西口的一口水井。   胡同的名字,真可谓包罗万象。或诗意盎然,或谐趣幽默,或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简洁上口。像曲牌一样,只用寥寥两三个字,就能演绎出一段浓郁温情的市井戏;只要听上一耳朵,就能永远记在心里。   有的胡同直接以形状特点命名。比方说又细又直的叫细管儿胡同,只有一个出口的叫口袋胡同,环绕三面的叫椅子圈胡同,形状弯弯的叫月牙儿胡同、前拐棒胡同。而叫九道弯、七道弯的可想而知了,定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子。   有的胡同是以曾经在这里驻扎过的衙门或机构命名的,像兵马司胡同里曾经是兵马司衙门,钱粮胡同里曾经有过钱粮局。这类胡同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老舍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奶子府,那里在清代曾经有专门选拔给龙子龙孙们喂奶的奶妈的衙门。后来文化人觉得这么写不雅,就改写成了“�兹府”,不过这个生僻的词老百姓不大认得,一般人还是写成“奶子府”。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先生在这里买下了一所小院子,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柿子树,并把院子命名为“丹柿小院”。   和皇帝家沾边儿的胡同还有各类库房。南池子大街上的灯笼库、瓷器库、缎库是古代给皇宫里存物品的库房。筒子河边儿的冰窖胡同当然是专门存冰的地方。十冬腊月,人们把筒子河的冰开采出来,凿锯成两尺见方的大冰砖,裹上厚厚的草帘子封存在两丈多深的冰窖里,三伏天取出来供皇宫里和各衙门淌夏解暑。禄米仓、海运仓是当初的皇家粮仓。叫“仓”的胡同大多在城东,因为从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是从朝阳门进来的,存放漕粮的粮仓当然大都在城东了。看似不经意的胡同名,却镌刻着深深的时代痕迹。不过,您可别以为胡同名字是衙门的专利,普通住户照样可以命名胡同,像方家胡同、史家胡同、陈信家胡同……   胡同名可以诗情画意。杏花天、百花深处、芳草地……听起来典雅委婉,那感觉像不像天净沙、阳关三叠、甘草子?藕芽儿胡同、菊儿胡同、丁香胡同、葡萄园……能不能闻到芬芳的花果香?金鱼胡同、青蚨胡同、喜鹊胡同……会不会让您眼前顷刻间灵动起来?不过有的胡同名现在看上去挺高雅,其实原本很俗气。像华百寿胡同是根据胳膊肘儿胡同的谐音发展来的。而高义伯胡同里也从没有住过一位高姓老伯,它原本是叫狗尾巴胡同的。   胡同名可以充满了人间烟火,像干面胡同、针线胡同、煤渣胡同、案板胡同、耳挖勺胡同。胡同名也可以是简单的吉祥话,如大喜胡同、福德胡同、安康胡同……   如果说一条胡同是一段生活的乐曲,那胡同名就是出神人化的曲牌,洋溢着京腔京韵,挂在北京人嘴边儿,更拴在北京人心上。甜水井胡同、口袋胡同、花枝胡同、箭杆儿胡同……这熟悉的名字牵挂着几代北京人的情愫。念叨着这些名字长大的孩子,不知不觉间也孕育了几分安然优雅的品性。那些成天价守在胡同里过日子的人兴许未必能体会它的魅力,而当他们离开了胡同多少年之后,往往发现最令他们神往的还是小时候住过的那条胡同。   旅居海外的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一直眷恋着她所居住过的胡同。70岁的林海音在《在胡同里长大》一文中这样写道:“尤其在这些画片中,很多是画到胡同风光的,使我这自小在‘胡同’里长大的人,不由得看着看着图片,就回到椿树上二条、新帘子胡同、西交民巷、梁家园、南柳巷和永光寺街这些我住过的胡同里去……”   对于同为女作家的冰心老人,北京的胡同简直就是灵魂的憩园。当她90岁高龄时在《我的家在哪里?》中深情地倾诉:“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因为她“生平最关键、最难忘的发育,模塑的年光,印象最深,情感最浓,关系最切”的一段岁月,正是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度过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更是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胡同的感情:“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北京庞大的胡同群落不是十年八年能兴建起来的。可遗憾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却有上千条胡同在短短的十来年里几乎同时消失。那些在一砖一瓦上书写了几百年的传奇,连同曾穿行于其间的那些熟悉的鬓影,飘过的衣香,曾经回响于其中的那些吟唱与哭笑,都随着让人念叨了几辈子的美妙曲牌一起永远消失在地图上,淡化在记忆深处。宝玉胡同、孔雀胡同、槐树胡同、大雅宝胡同、细米巷、椿树头条等等这些挂在北京人嘴边的字眼儿,现如今只能永远铭刻在老少爷们儿的心底了。而像王府井边上的金鱼胡同,也只是侥幸在大玻璃窗堆砌的丛林中留下了一块不起眼的小红牌儿。但胡同在哪儿?我没找到。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登上高高的钟楼,还能依稀看到整齐的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而今天,当我面对一张巨幅北京中心区域照片时所见到的是在一大片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的中央静卧着一座风格迥异的紫禁城,像是一头孤零零的金狮困守在魔幻丛林里。尽管红墙碧瓦光彩依旧,却显得那么不协调。那些曾经与之相映生辉,作为北京血脉的四通八达的胡同仅仅隐约闪现在钢筋水泥和各色玻璃大厦的深处,那被切割得一截一段的身影残缺而模糊。   一次,我在某大学给留学生做讲座,问:“提起北京你会想起什么?”他们答:“故宫、胡同。”是呀,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提起北京,人们在想起故宫的同时会立刻想起胡同――那是北京的象征,象征着北京人活生生的日子。故宫也好,颐和园也罢,那里的金碧辉煌确实吸引着游客,但北京真正的风韵却融化在胡同中普通住家户的生活里。   (选自《京范儿》,中华书局)

  北京的胡同,类似于南方的巷子,不但是都市交通血脉的末端,而且是市民生活的聚居地。所不同的是,人需近水而居,南方的巷子大多延河而建,但北京城里缺少河流,这里的聚居区自然也就围绕着“井”了。诞生于元代的胡同一词,正是来源于蒙古语“井”的译音。   在使用自来水之前的漫长岁月里,北京几乎每条胡同里必有一口井。胡同里的居民不管贫富贵贱,吃的用的水都来自这口井。一般来说,每口井上都搭建一个天棚,旁边都会有一间小房,住着专门负责打水的水夫。当初管这叫水窝子。贫苦百姓自然是自己到水窝子去打水,而大宅门儿里的富裕人家,或是住得离水窝子稍远的居民,则可以买水夫推着水车送上门的水。木头轱辘的水车“吱扭扭”地响着推到各家各户的街门口。水夫拔下大水槽下端的小木塞,清澈的井水哗哗地流出来,街坊邻居们就可以在自家门口用上水了。   正是因为胡同和井有着这么深的渊源,所以胡同名字里带“井”字的就特别多。比如东小井胡同、大铜井胡同、三眼井胡同、苦水井胡同等等。著名的王府井大街的名字也是来源于当初边儿上大甜水井胡同西口的一口水井。   胡同的名字,真可谓包罗万象。或诗意盎然,或谐趣幽默,或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简洁上口。像曲牌一样,只用寥寥两三个字,就能演绎出一段浓郁温情的市井戏;只要听上一耳朵,就能永远记在心里。   有的胡同直接以形状特点命名。比方说又细又直的叫细管儿胡同,只有一个出口的叫口袋胡同,环绕三面的叫椅子圈胡同,形状弯弯的叫月牙儿胡同、前拐棒胡同。而叫九道弯、七道弯的可想而知了,定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子。   有的胡同是以曾经在这里驻扎过的衙门或机构命名的,像兵马司胡同里曾经是兵马司衙门,钱粮胡同里曾经有过钱粮局。这类胡同里最有意思的就是老舍先生曾经居住过的奶子府,那里在清代曾经有专门选拔给龙子龙孙们喂奶的奶妈的衙门。后来文化人觉得这么写不雅,就改写成了“�兹府”,不过这个生僻的词老百姓不大认得,一般人还是写成“奶子府”。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先生在这里买下了一所小院子,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柿子树,并把院子命名为“丹柿小院”。   和皇帝家沾边儿的胡同还有各类库房。南池子大街上的灯笼库、瓷器库、缎库是古代给皇宫里存物品的库房。筒子河边儿的冰窖胡同当然是专门存冰的地方。十冬腊月,人们把筒子河的冰开采出来,凿锯成两尺见方的大冰砖,裹上厚厚的草帘子封存在两丈多深的冰窖里,三伏天取出来供皇宫里和各衙门淌夏解暑。禄米仓、海运仓是当初的皇家粮仓。叫“仓”的胡同大多在城东,因为从大运河运来的漕粮都是从朝阳门进来的,存放漕粮的粮仓当然大都在城东了。看似不经意的胡同名,却镌刻着深深的时代痕迹。不过,您可别以为胡同名字是衙门的专利,普通住户照样可以命名胡同,像方家胡同、史家胡同、陈信家胡同……   胡同名可以诗情画意。杏花天、百花深处、芳草地……听起来典雅委婉,那感觉像不像天净沙、阳关三叠、甘草子?藕芽儿胡同、菊儿胡同、丁香胡同、葡萄园……能不能闻到芬芳的花果香?金鱼胡同、青蚨胡同、喜鹊胡同……会不会让您眼前顷刻间灵动起来?不过有的胡同名现在看上去挺高雅,其实原本很俗气。像华百寿胡同是根据胳膊肘儿胡同的谐音发展来的。而高义伯胡同里也从没有住过一位高姓老伯,它原本是叫狗尾巴胡同的。   胡同名可以充满了人间烟火,像干面胡同、针线胡同、煤渣胡同、案板胡同、耳挖勺胡同。胡同名也可以是简单的吉祥话,如大喜胡同、福德胡同、安康胡同……   如果说一条胡同是一段生活的乐曲,那胡同名就是出神人化的曲牌,洋溢着京腔京韵,挂在北京人嘴边儿,更拴在北京人心上。甜水井胡同、口袋胡同、花枝胡同、箭杆儿胡同……这熟悉的名字牵挂着几代北京人的情愫。念叨着这些名字长大的孩子,不知不觉间也孕育了几分安然优雅的品性。那些成天价守在胡同里过日子的人兴许未必能体会它的魅力,而当他们离开了胡同多少年之后,往往发现最令他们神往的还是小时候住过的那条胡同。   旅居海外的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一直眷恋着她所居住过的胡同。70岁的林海音在《在胡同里长大》一文中这样写道:“尤其在这些画片中,很多是画到胡同风光的,使我这自小在‘胡同’里长大的人,不由得看着看着图片,就回到椿树上二条、新帘子胡同、西交民巷、梁家园、南柳巷和永光寺街这些我住过的胡同里去……”   对于同为女作家的冰心老人,北京的胡同简直就是灵魂的憩园。当她90岁高龄时在《我的家在哪里?》中深情地倾诉:“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因为她“生平最关键、最难忘的发育,模塑的年光,印象最深,情感最浓,关系最切”的一段岁月,正是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度过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更是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胡同的感情:“我爱北京的小胡同,北京的小胡同也爱我,我们已经结下了永恒的缘分。”   北京庞大的胡同群落不是十年八年能兴建起来的。可遗憾的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却有上千条胡同在短短的十来年里几乎同时消失。那些在一砖一瓦上书写了几百年的传奇,连同曾穿行于其间的那些熟悉的鬓影,飘过的衣香,曾经回响于其中的那些吟唱与哭笑,都随着让人念叨了几辈子的美妙曲牌一起永远消失在地图上,淡化在记忆深处。宝玉胡同、孔雀胡同、槐树胡同、大雅宝胡同、细米巷、椿树头条等等这些挂在北京人嘴边的字眼儿,现如今只能永远铭刻在老少爷们儿的心底了。而像王府井边上的金鱼胡同,也只是侥幸在大玻璃窗堆砌的丛林中留下了一块不起眼的小红牌儿。但胡同在哪儿?我没找到。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登上高高的钟楼,还能依稀看到整齐的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而今天,当我面对一张巨幅北京中心区域照片时所见到的是在一大片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的中央静卧着一座风格迥异的紫禁城,像是一头孤零零的金狮困守在魔幻丛林里。尽管红墙碧瓦光彩依旧,却显得那么不协调。那些曾经与之相映生辉,作为北京血脉的四通八达的胡同仅仅隐约闪现在钢筋水泥和各色玻璃大厦的深处,那被切割得一截一段的身影残缺而模糊。   一次,我在某大学给留学生做讲座,问:“提起北京你会想起什么?”他们答:“故宫、胡同。”是呀,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提起北京,人们在想起故宫的同时会立刻想起胡同――那是北京的象征,象征着北京人活生生的日子。故宫也好,颐和园也罢,那里的金碧辉煌确实吸引着游客,但北京真正的风韵却融化在胡同中普通住家户的生活里。   (选自《京范儿》,中华书局)


相关内容

  • 兰州鼓子的起源及其文献研究
  • 作者:蒋明云 科学·经济·社会 2014年03期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2815(2013)04-0179-06 兰州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及周边县区的一种清雅高尚的有器乐伴奏的用方言演唱的曲艺品种.以单口坐唱为主(加帮腔),演唱依据内容分为刚口(武曲)和柔口(文曲)唱 ...

  • 荆州民风民俗
  • 关帝庙会  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l3,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崇拜关公,已成了延续千年的习俗.当年关羽出兵伐吴获胜归来,荆州军民在大北门外敲锣打鼓放鞭炮,夹道欢迎祝捷.而今,此街仍名为"得胜街 ...

  • 别具特色的丝弦表演艺术
  • 摘要:丝弦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剧种起源于明末,其声腔为元.明流行于燕赵的小令.石家庄丝弦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衍变而来,唱腔别具特色,有着奔放.激越.悠扬.高亢的特点. 关键词:丝弦戏:表演艺术 丝弦戏讲究唱念做表.武戏讲究唱念做打.由于戏曲表演是程序化.戏剧化的歌舞表演,所以这种表演需要借重唱.念 ...

  • 关于胶州秧歌的课题报告
  • 老师,如果您觉得可以跟同学们分享,您就展示给大家看看!如果有不当的地方,您就帮我稍改一下,但照片不要改哦! 关于胶州秧歌的课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李桐桐 (高二.5班) 一.课题背景 "胶州秧歌"以其辉煌的艺术魅力蜚声全国,并在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以&qu ...

  • 湘剧高腔的特点与改革
  • 高腔,是指徒歌清唱.锣鼓助节.一唱众和.滚白滚唱这一戏曲声腔.湘剧高腔也是如此.其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 词句灵活.其唱词的句数可多可少,可截可接:每句字数不是十分严格,可加衬加叠,故词句灵活,长短也不甚严格.但是也有长短句词格稍严,齐言句则稍宽的词句.这种词格,有自由灵活.可容性较强的特点,且平 ...

  • 浅析昆剧[牡丹亭·游园]的结构与表演
  • [摘 要]昆剧源于江苏昆山一带,是一门古老的戏曲艺术.<牡丹亭>是明汤显祖"临川四梦"中最著名的一部,也是昆剧中常演不衰的剧目,经过张三梦等人的演绎,成为经典.2004年,由白先勇编排的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校园,引起轰动,使人们不禁重新审视昆剧.本文从昆剧 ...

  • 看汤沈之争的曲学背景与论争实质
  • 元曲乃至于南曲(温州杂剧.弦索官腔.海盐腔.昆山腔)这些承续古来诗词曲的剧诗体的古典戏曲,皆是定腔的,即,每只曲牌即是歌曲,曲调是一定不变的.皆见于周德清<中原音韵>及沈宠绥<度曲须曲>的<弦律存亡>一章及本书它章所举论. 因为各曲牌的旋律要守住,唱出来的音高须与 ...

  • 旋律与节奏在民间音乐中的运用初探
  • 摘要:土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独特的民族艺术层出不穷.传统的摆手歌形式多样,唱词内容丰富,伴奏独具民族特色,现代的摆手歌在"改土归流"以后,其音乐更具魅力.为了使"摆手歌"这一民族艺术奇葩得以更直观的展现,故笔者对土家族"摆手歌"的旋律和 ...

  •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_王赫
  • 戏曲音乐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 王 赫 钢琴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优秀钢琴作曲家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将西方钢琴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断吸取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情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特别是将西方钢琴技艺与中国戏曲"中国特色&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