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由来及其意义

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将科教兴国确定为国策。在稍晚些时候召开的十四届

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又重申,在走向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随着学习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深入,人们特别是科教界的同志们,都在思考这样

一个问题:兴国靠科教,兴科教靠什么?有识之士指出,这是一场跨世纪的沉重思考。 当前正在热烈展开的有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就是这场跨世纪思考在教育界的反映。“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讨论,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关教育模式的论争,但实际上,归根到底它涉及怎么“兴教”和“兴教”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也就是“兴教靠什么”这么一个根本问题。可以预料,有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将促进教育改革进一步的深化,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跨世纪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 “素质教育”一词纯粹是中国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创造物。即使查遍近10多年来出版的教育类辞书,诸如《教育大辞典》、《世界教育辞典》等,均无“素质教育”的条目。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恕笔者冒昧,“素质教育”,顾名思义,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或者也可以简称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如果这一命题成立,就应回答以下3个问题:1.教育的基本问题与“素质教育”的联系;2.教育基本问题表述的历史演化;3.当前,在我国教育改革空前深入的情况下,提出“素质教育”的社会原因与实际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基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问题,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自身要求发展的问题。因此,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上说,古往今来,教育都是把刚出生的人培养成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新人的活动。 翻开卷峡浩繁的世界教育典籍,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孔子的《论语》,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斯宾塞的《教育论》,从马卡连科《教育诗》到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再从马克思到列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这些人类贤哲在谈论教育时所表述的基本上也都属于有关人的发展范畴,只是都打上了不同的时代和阶级的印记而已。所谓人的发展,既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也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不容置疑,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亦即是受教育者诸素质得到提高的过程。这就是说,“素质教育”概念中有关使受教育者诸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问题,并非自今日始,更不是教育学上的新发现。研究表明,人的发展问题,不仅涉及遗传素质,涉及所受教育性质,而且还涉及“外部环境”,即与社会发展相关。对此,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及经济学家一直在争论不休,并且一直是唯心主义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只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才得到了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立场出发的分析和说明。正因为此,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乃是教育基本问题的最高表述。事实上,迄今为止,一切有关“素质教育”的论述、文章或讲话,都没有超出把教育定义为使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的目标范畴,当

然也没有超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范畴。 教育基本问题的历史演变 众所周知,教育乃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亦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作一次分解式的表述,则不难发现,与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方法等,也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相应变化的。比如,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诸方面得到发展。用现代的术语讲,这“六艺”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的内容。孔子则要求其学生成为具有智、仁、勇的士君子。用现代的话讲,孔子的教育就含有德、智、体三育的意思。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主张应按人的发展不同阶段相应进行体、德、智三重教育,同时强调音乐能陶冶心智,“能改变灵魂的品质”。系统地从理论上提出美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的,在西方是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中国则是20世纪的蔡元培。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建议,每个青年都应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教育,成为把劳动技术教育列入五育的第一人。此后,18世纪的卢梭,19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也都要求把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欧文等人的先进思想,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和社会分工造成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并提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另外一个场合,马克思还指出,要把智育、体育、生产劳动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条件。马克思说:“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新中国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必须施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载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上简单的历史考查表明,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教育概念中有关使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的思想,早在孔子、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论述的。第二,有关使受教育者得到提高的素质或能力的目标和内容,则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第三,目前素质教育概念,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上说,都不存在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超越,都不存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超越,都不存在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超越,只是受教育者应提高的素质的内容和性质更现代罢了。

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将科教兴国确定为国策。在稍晚些时候召开的十四届

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又重申,在走向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随着学习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深入,人们特别是科教界的同志们,都在思考这样

一个问题:兴国靠科教,兴科教靠什么?有识之士指出,这是一场跨世纪的沉重思考。 当前正在热烈展开的有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讨论,就是这场跨世纪思考在教育界的反映。“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讨论,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关教育模式的论争,但实际上,归根到底它涉及怎么“兴教”和“兴教”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也就是“兴教靠什么”这么一个根本问题。可以预料,有关“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讨论,将促进教育改革进一步的深化,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跨世纪宏伟蓝图的早日实现。 “素质教育”一词纯粹是中国教育科学工作者的创造物。即使查遍近10多年来出版的教育类辞书,诸如《教育大辞典》、《世界教育辞典》等,均无“素质教育”的条目。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恕笔者冒昧,“素质教育”,顾名思义,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或者也可以简称为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如果这一命题成立,就应回答以下3个问题:1.教育的基本问题与“素质教育”的联系;2.教育基本问题表述的历史演化;3.当前,在我国教育改革空前深入的情况下,提出“素质教育”的社会原因与实际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基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问题,因为有了人类就有了自身要求发展的问题。因此,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上说,古往今来,教育都是把刚出生的人培养成为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新人的活动。 翻开卷峡浩繁的世界教育典籍,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孔子的《论语》,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斯宾塞的《教育论》,从马卡连科《教育诗》到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再从马克思到列宁,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这些人类贤哲在谈论教育时所表述的基本上也都属于有关人的发展范畴,只是都打上了不同的时代和阶级的印记而已。所谓人的发展,既是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的过程,也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的过程。不容置疑,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亦即是受教育者诸素质得到提高的过程。这就是说,“素质教育”概念中有关使受教育者诸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问题,并非自今日始,更不是教育学上的新发现。研究表明,人的发展问题,不仅涉及遗传素质,涉及所受教育性质,而且还涉及“外部环境”,即与社会发展相关。对此,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及经济学家一直在争论不休,并且一直是唯心主义观点占据着主导地位。只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关于人的发展问题才得到了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和立场出发的分析和说明。正因为此,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乃是教育基本问题的最高表述。事实上,迄今为止,一切有关“素质教育”的论述、文章或讲话,都没有超出把教育定义为使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的目标范畴,当

然也没有超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范畴。 教育基本问题的历史演变 众所周知,教育乃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亦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果作一次分解式的表述,则不难发现,与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发展密切相关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乃至教育方法等,也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相应变化的。比如,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诸方面得到发展。用现代的术语讲,这“六艺”包含了德、智、体、美四育的内容。孔子则要求其学生成为具有智、仁、勇的士君子。用现代的话讲,孔子的教育就含有德、智、体三育的意思。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主张应按人的发展不同阶段相应进行体、德、智三重教育,同时强调音乐能陶冶心智,“能改变灵魂的品质”。系统地从理论上提出美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的,在西方是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中国则是20世纪的蔡元培。16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建议,每个青年都应接受农业劳动和手工业劳动教育,成为把劳动技术教育列入五育的第一人。此后,18世纪的卢梭,19世纪的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也都要求把教育与生产

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欧文等人的先进思想,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和社会分工造成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并提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都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另外一个场合,马克思还指出,要把智育、体育、生产劳动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作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条件。马克思说:“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第三:技术教育。”新中国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必须施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载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上简单的历史考查表明,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教育概念中有关使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的思想,早在孔子、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论述的。第二,有关使受教育者得到提高的素质或能力的目标和内容,则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第三,目前素质教育概念,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上说,都不存在对教育基本问题的超越,都不存在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超越,都不存在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超越,只是受教育者应提高的素质的内容和性质更现代罢了。


相关内容

  • 汕头开埠的历史由来及其意义
  • 汕头开埠的历史由来及其意义 汕头素有"百载商埠"的美誉.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称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但其具体开埠日究竟是从哪天算起呢?历来存在着一定争议.今年12月3日,记者从有关部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政府 ...

  • 24节气的由来及其意义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 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从二十四节气的 ...

  • 国学的概念与入门提纲
  • 国学的概念与入门 一.含混的"国学":国学热.国学乱 (一)形形色色的"国学" 各色国学大师.老师.专家,如易经教育老师杨德武,国学企管专家谭小芳,国学应用专家翟鸿燊,国学教育老师邓卫东,国学企管专家乾泉,国学教育专家徐闯. 传统国学的当代价值,人大校长纪宝成 ...

  • 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由来和意义
  •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由来和意义 2012-03-12 核心提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定于每年的公历3月15日,最先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 ...

  • 美国有机马克思主义学派由来
  • 2016年03月31日 08: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31日第937期 作者:曹典顺 访问量: 0 有机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既有理论逻辑的基础,也有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追问.但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前提与作为中国道路和中国价值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前 ...

  • [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合集)
  • 中华民族文化荟萃大全 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趣话系列大全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帮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王岳川) 中国人的两大致命缺点 三糊涂: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集体趴下的 三糊涂: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理学分析 百家姓家训撷英 美文自读:中国关系论(戎 ...

  • 天路历程--基督教及其三大派系由来
  • 摘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五册] 西方哲学包含诸多宗教因素.基督教及其与哲学相结合的产物──基督教哲学,渗透于西方人的哲学和智慧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天路历程",才能更好地了解西方人的"人间历程" ...

  •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及其原因 作者:刘晓玲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点击数:3053 更新时间:2003-9-8 近年来,以朝鲜核武器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朝鲜与美国.日本.韩国之间的争端,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已经构成了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现实威胁,也使朝鲜半岛局势重新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

  • 七年级上册[可爱的四川]2016新版教材教案
  • 第一单元 秀美的山川 第一课 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了解四川的区域位置.行政区划以及四川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四川有一个在地理文化上的初步认识. 重点难点: 1.四川的地理位置,21个地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行政中心及其分布.2.21个地级行政单位的名称.行政中心及其分布. 教学过程: 一.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