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大学生对自己大学的态度的网络调查

关于现代大学生对自己大学的态度的网络调查研究报告

主题:创先争优,学陶师陶

研究课题:现代大学生对大学的态度

班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09智能检测与控制

姓名:许文斌

时间:2011.1.22——2011.2.16

关键字:大学生,态度,兴趣,制度,大学生活,活动,调查

寒假我利用网络对一些网上的朋友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主要是调查大家对现在自己的大学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中国大学校园的看法。我一共发出去二十多份,但是只收回八份。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调查,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这里面得到一些信息的。

首先我想阐述一下自己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态度。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对大学时很有好感的,甚至是向往,我心目中的大学大家做研究,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事,加强自身的建设,同时又可以更多的接触社会,学习到很多。但是现在真正身处其中后,有那么些许的失望和感叹。就我身边而言,很多人都是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有时我在想大学毕业后我们该怎么办?现在有种说法叫“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现在我也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了。就这份调查而言,大家对上面的内容不感兴趣,很大程度是引文他们对自己大学的生活安排也是一种迷茫的态度。我们中有很多人羡慕国外的大学生活,这这里面的差别我也不想多议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这份调查中,大部分人对中国现在的大学制度持不满意态度,但他们没有就他们的“不满意”给出一些意见,他们的回答是“有意见但无力改变”。这也真反应了我们国内一个现状:能够真正参与到决策和影响的也就那么一部分人,很多人还是无法接触这个层面的。就像我们,虽然是大学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对大学制度没有权利去影响和改变。

我想每一个人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会在心里有一个大学模糊的印象吧,也就是自己心里的大学,但是理想和现实总会有差距的。50%的人对自己现在的大学表示“还可以接受”,37.5 %的人表示“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只有12.5%的人认为是他们喜欢的。其实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有三个学校作为候选,但是我们的选择是基于我们的成绩,而不是我们的兴趣,这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很多人不能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另外大学在宣传的时候也是尽量将自己光彩的一面展示出来,在我们了解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误差。但是已经进入了大学我们也只能认命了,就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吧。我的调查中有个问题是“你大学生活展示怎么安排的,或者简单叙述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大家的回答如出一辙“白天上课,没事的时候在宿舍上网,去操场玩玩或去外面逛逛。”偶尔会有一个说会利用周末做做兼职。大学生活简单形容就是“安逸”,很多人感叹大学时间太多,总是无所事事,就这样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样的大学让我们变的越来越懒,高等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利用我们多余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那么我们还会觉得自己的大学索然无味吗?在“你理想的大学生活”这个问题的回答上,有的人说“有很多活动,给自己充分的自由和自我发挥的空间”,也有人说“充满激情和活力”,但是联系实际看看,理想就是理想,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

我在大一的时候做过一个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发现大学恋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流行,甚至家长也不会加以制止。我这次调查发现有37.5%的人“还没有恋爱,近期也没有打算”,25%的人“近期打算恋爱”,25%的人“正在恋爱,而且感情不错”,还有12.5%的人“分手了”。我对大学谈恋爱没有抵触,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不仅仅在学习上要求进步,在人际交往上也要求进步,而恋爱也是人际交往中

的一种,是人情感变化的一个重要过程。37.5%的人认为“恋爱可以给我动力”,让他们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更丰富,50%的人觉得“无所谓”,12.5%的人认为“影响总会有的,但是可以克服”。我身边有很多人在谈恋爱,也有失恋的,各种现象都有,具体我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恋爱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弊吧。

在高中我们的生活完全是枷锁式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相当有限,每天都是埋头苦学。但是进入大学后。大学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同时学校也会举办很多活动,来丰富大家的大学生活。因为我是学校学生会的,所以学校的很多活动我都有参与,比如“迎新生晚会”,“辩论赛”等。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仅让我多余的时间得到了利用,同时在和大家一起工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从老师那学不到的东西。我在调查中问大家“你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吗?”,75%的人表示“很少,但是还是会参加一些”,12.5%的人“经常参加”,剩余12。5%的人“几乎不参加”。紧跟着我又问“你觉得大学举办很多活动怎么样?”,37.5%的人觉得“很好,给了大家很多交流的平台,也给了自己锻炼的机会”,37.5%认为“还可以,可以用来消遣”,25%的人“对大学的活动不感冒,觉得没意思”。很多同学宁愿“宅”在宿舍里也不愿意出去参加学校的活动,我了解过一些原因,有些人认为学校的这些活动都是在老师和学校的授意下举办的,很多活动都不是大家感兴趣的,自己参与的本来就是,在活动开始就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去了也没什么意思。总结来说就是这些活动不是大家自己的活动,只是大家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举办的。但是我还是觉得你整天呆在宿舍里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转转,在宿舍“宅”的时间长了不仅仅和大家有些生疏了,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

我们在大学也已经有段时间了,除了学习,我很想知道“大学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很多人说大学的广阔空间让他们认识到更多的人,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增加了人生阅历。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大学生活让我学会了自理,学着去适应环境,适应集体生活,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外面不像在家里,没人会处处包容你,所以要学着适应,不断的改善自己。另外么,大学能多跑跑,出去玩玩。”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在大学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得吧。

不久之后,我们也会离开校园。大学的友谊在我看来时对我最重要的。在我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当你离开大学时,你最怀恋的是大学的什么?”,大部分都是很我有着同样的想法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时光”是他们最怀恋的。

在分析了这个调查结果后,我发现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 很多同学对大学举办的活动不感兴趣。我认为大学的活动还是挺好的,虽然有些原因我在之前已经提及过,但是这些活动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用的东西的。2. 大学生生活中研究型的元素很少,就是说很少有人会利用自己多余的时间去做关于自己学业相关的研究。这并不是没有,但是很少,只限于一些有实力的高校。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由于学生自己这方面的意识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够,其他方面给予的支持不足造成的。就清华. 北大来说,他们中肯定有很多人会利用多余的时间做研究型的工作,但是一般的学校,一个在资金上,一个在学术上都没有他们那样的实力去做同样的事,更别说让学生主动去参加这样的研究型工作了。难怪大学生每天都是在吃饭,睡觉,上网,上课,玩这些元素里转。第三个问题有点大,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确实存在的,那就是:中国大学制度存在缺陷。这是一个事实,就是很多教育者也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不满,何况是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我提出的三个问题给予几个解决建议:1. 学校领导应对校园文化多投入一些。我在“中国大学生在线”上和其他高校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校园文化学校都给予很大的支持,他们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从策划到宣传到举办都是学生自己来办,老师只是负责协助,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活动,这样让学生觉得这是属于他们的活动,是他们自己的事,很多同学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种自属感。2. 社会各界可以给予学校一定

的支持,虽然大学时属于教育的范畴,但是教育的影响确实各个方面的。国外很多大学的主要资金来源并不是国家教育支持,而是社会和校友的捐助和支持。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够得到社会上的帮助那将会对中国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帮助。中国自古就有“达则兼济天下”。其次,国家作为领导者,在这方面他必须给予支持,但是我个人人微言轻,可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也有必要提出。

大学生活表面灿烂,但是其中又有很多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中国大学制度存在的不足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帮助。

关于现代大学生对自己大学的态度的网络调查研究报告

主题:创先争优,学陶师陶

研究课题:现代大学生对大学的态度

班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09智能检测与控制

姓名:许文斌

时间:2011.1.22——2011.2.16

关键字:大学生,态度,兴趣,制度,大学生活,活动,调查

寒假我利用网络对一些网上的朋友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主要是调查大家对现在自己的大学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中国大学校园的看法。我一共发出去二十多份,但是只收回八份。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调查,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这里面得到一些信息的。

首先我想阐述一下自己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态度。在我上大学之前我对大学时很有好感的,甚至是向往,我心目中的大学大家做研究,交流学习和生活中的很多事,加强自身的建设,同时又可以更多的接触社会,学习到很多。但是现在真正身处其中后,有那么些许的失望和感叹。就我身边而言,很多人都是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有时我在想大学毕业后我们该怎么办?现在有种说法叫“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现在我也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觉了。就这份调查而言,大家对上面的内容不感兴趣,很大程度是引文他们对自己大学的生活安排也是一种迷茫的态度。我们中有很多人羡慕国外的大学生活,这这里面的差别我也不想多议论,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这份调查中,大部分人对中国现在的大学制度持不满意态度,但他们没有就他们的“不满意”给出一些意见,他们的回答是“有意见但无力改变”。这也真反应了我们国内一个现状:能够真正参与到决策和影响的也就那么一部分人,很多人还是无法接触这个层面的。就像我们,虽然是大学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对大学制度没有权利去影响和改变。

我想每一个人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会在心里有一个大学模糊的印象吧,也就是自己心里的大学,但是理想和现实总会有差距的。50%的人对自己现在的大学表示“还可以接受”,37.5 %的人表示“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只有12.5%的人认为是他们喜欢的。其实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有三个学校作为候选,但是我们的选择是基于我们的成绩,而不是我们的兴趣,这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很多人不能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另外大学在宣传的时候也是尽量将自己光彩的一面展示出来,在我们了解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误差。但是已经进入了大学我们也只能认命了,就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吧。我的调查中有个问题是“你大学生活展示怎么安排的,或者简单叙述一下你一天的生活”,大家的回答如出一辙“白天上课,没事的时候在宿舍上网,去操场玩玩或去外面逛逛。”偶尔会有一个说会利用周末做做兼职。大学生活简单形容就是“安逸”,很多人感叹大学时间太多,总是无所事事,就这样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样的大学让我们变的越来越懒,高等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利用我们多余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那么我们还会觉得自己的大学索然无味吗?在“你理想的大学生活”这个问题的回答上,有的人说“有很多活动,给自己充分的自由和自我发挥的空间”,也有人说“充满激情和活力”,但是联系实际看看,理想就是理想,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

我在大一的时候做过一个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发现大学恋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流行,甚至家长也不会加以制止。我这次调查发现有37.5%的人“还没有恋爱,近期也没有打算”,25%的人“近期打算恋爱”,25%的人“正在恋爱,而且感情不错”,还有12.5%的人“分手了”。我对大学谈恋爱没有抵触,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不仅仅在学习上要求进步,在人际交往上也要求进步,而恋爱也是人际交往中

的一种,是人情感变化的一个重要过程。37.5%的人认为“恋爱可以给我动力”,让他们在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更丰富,50%的人觉得“无所谓”,12.5%的人认为“影响总会有的,但是可以克服”。我身边有很多人在谈恋爱,也有失恋的,各种现象都有,具体我觉得这是因人而异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恋爱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弊吧。

在高中我们的生活完全是枷锁式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相当有限,每天都是埋头苦学。但是进入大学后。大学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同时学校也会举办很多活动,来丰富大家的大学生活。因为我是学校学生会的,所以学校的很多活动我都有参与,比如“迎新生晚会”,“辩论赛”等。参加这些活动不仅仅让我多余的时间得到了利用,同时在和大家一起工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从老师那学不到的东西。我在调查中问大家“你参加学校举办的活动吗?”,75%的人表示“很少,但是还是会参加一些”,12.5%的人“经常参加”,剩余12。5%的人“几乎不参加”。紧跟着我又问“你觉得大学举办很多活动怎么样?”,37.5%的人觉得“很好,给了大家很多交流的平台,也给了自己锻炼的机会”,37.5%认为“还可以,可以用来消遣”,25%的人“对大学的活动不感冒,觉得没意思”。很多同学宁愿“宅”在宿舍里也不愿意出去参加学校的活动,我了解过一些原因,有些人认为学校的这些活动都是在老师和学校的授意下举办的,很多活动都不是大家感兴趣的,自己参与的本来就是,在活动开始就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去了也没什么意思。总结来说就是这些活动不是大家自己的活动,只是大家是在老师的要求下举办的。但是我还是觉得你整天呆在宿舍里浪费时间还不如出去转转,在宿舍“宅”的时间长了不仅仅和大家有些生疏了,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

我们在大学也已经有段时间了,除了学习,我很想知道“大学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什么?”,很多人说大学的广阔空间让他们认识到更多的人,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增加了人生阅历。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大学生活让我学会了自理,学着去适应环境,适应集体生活,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外面不像在家里,没人会处处包容你,所以要学着适应,不断的改善自己。另外么,大学能多跑跑,出去玩玩。”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在大学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得吧。

不久之后,我们也会离开校园。大学的友谊在我看来时对我最重要的。在我调查中有一个问题“当你离开大学时,你最怀恋的是大学的什么?”,大部分都是很我有着同样的想法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觉得“时光”是他们最怀恋的。

在分析了这个调查结果后,我发现存在这样几个问题:1. 很多同学对大学举办的活动不感兴趣。我认为大学的活动还是挺好的,虽然有些原因我在之前已经提及过,但是这些活动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用的东西的。2. 大学生生活中研究型的元素很少,就是说很少有人会利用自己多余的时间去做关于自己学业相关的研究。这并不是没有,但是很少,只限于一些有实力的高校。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由于学生自己这方面的意识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不够,其他方面给予的支持不足造成的。就清华. 北大来说,他们中肯定有很多人会利用多余的时间做研究型的工作,但是一般的学校,一个在资金上,一个在学术上都没有他们那样的实力去做同样的事,更别说让学生主动去参加这样的研究型工作了。难怪大学生每天都是在吃饭,睡觉,上网,上课,玩这些元素里转。第三个问题有点大,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所有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确实存在的,那就是:中国大学制度存在缺陷。这是一个事实,就是很多教育者也对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不满,何况是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呢?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我提出的三个问题给予几个解决建议:1. 学校领导应对校园文化多投入一些。我在“中国大学生在线”上和其他高校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校园文化学校都给予很大的支持,他们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从策划到宣传到举办都是学生自己来办,老师只是负责协助,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活动,这样让学生觉得这是属于他们的活动,是他们自己的事,很多同学不感兴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种自属感。2. 社会各界可以给予学校一定

的支持,虽然大学时属于教育的范畴,但是教育的影响确实各个方面的。国外很多大学的主要资金来源并不是国家教育支持,而是社会和校友的捐助和支持。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够得到社会上的帮助那将会对中国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帮助。中国自古就有“达则兼济天下”。其次,国家作为领导者,在这方面他必须给予支持,但是我个人人微言轻,可作为社会的一员有责任也有必要提出。

大学生活表面灿烂,但是其中又有很多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事。中国大学制度存在的不足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帮助。


相关内容

  • 项目研究报告
  •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金州分校 关于远程开放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 项目研究报告 2005年12月 项目名称:第六子课题 关于远程开放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关于学习过程的辅导与帮助和学习资源的提供与服务的研究 研究时间:2000年5月---2005年9月 报告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大学金州分校课题研究 ...

  •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3篇3篇
  •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3篇3篇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一)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南 ...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大学生课外时间的调查研究(2
  •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 院系: 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调查团队:2010级物理1001班 目 录 一.摘要-------------------- 3 二.前言-------------------- 3 三.导语-------------------- 4 四.研究背景和目的-------- ...

  • 关于大学生绿色消费的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绿色消费的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绿色消费"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观念不追求奢侈的消费享受,有意识地选择节能商品,力求给环境保护尽力.而大学生作为当代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社会群体,其消费行为受到现代社会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大学生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 ...

  •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实验报告
  • Mar.2010 Vol.7No.1CollegeEnglishAcademic Edition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实验报告 唐进 (咸宁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架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立实验环境并实施问卷调查.访谈和测试(CET4).各项数据显示,新的课程体系能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 ...

  • 大学生上网状况的寒假调查报告
  • 作为新时代的生存方式,网络生活正变得普及,它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随时参与社会的变迁.而作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是如何运用网络,如何在寒假这段时间享受网络生活的呢?这两种新势力的碰撞又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希望与担忧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对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十分重 ...

  •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调查报告)
  • 关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看法-- 大学 校区 一 . 前言 同性恋,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了,随着高校同性恋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性恋大学生这一问题已渐渐被重视起来.为了解大学生对同性恋成因的认识及态度,本文就以在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为被试,我们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贵州大学南北校区内的大学生进行了问 ...

  • 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的调查报告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调研题目: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的调查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 南阳理工学院 指导老师: 调研人: 目录 一.进行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调查的背景和意义 ................................... 3 ...

  • 社会调研报告--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
  • 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指导老师: "社会调研"综合成绩评定表 2015年2月27日 关于大学生网络文明意识与行为状况调查报告 一.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当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