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1.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分子量较接近,而沸点和熔点却相差很大,此现象如何解释?

苯甲醛 苯甲醇 苯甲酸

分子量 106 108 122

沸点/℃ 178 205 249

熔点/℃ -26 -15.3 122

2.顺丁烯二酸在100克水中能溶解79克,而反丁烯二酸只能溶解0.7克,试给予解释。

3.试解释邻氯苯丙炔酸的酸性弱于其对位和间位异构体的酸性。

4.试解释为什么2,6-二羟基苯甲酸(pKa=2.32)的酸性强于邻羟基苯甲酸(pKa=2.98)的酸性。

5.在利用氧化法由伯醇制备醛或由烷基苯制备芳酸中,如何能得到纯净的醛或羧酸?

6.甲酸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7.分子式为C 9H 8O 3的一种化合物,能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有显色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用KMnO 4氧化得到对羟基苯甲酸,试推断它的结构。

8.分子式为C 4H 8O 3的两种同分异构体A 和B ,A 与稀硫酸共热,得到分子式为C 3H 6O 的化合物C 和另一化合物D ,C 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但D 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银镜。B 加热脱水生成分子式为C 4H 6O 2的化合物E ,E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并经催化氢化生成分子式为C 4H 8O 2的直链羧酸F 。试写出A 、B 、C 、D 、E 、F 的结构式。

9.用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甲酸、乙酸和丙烯酸 (2)苯甲醇、苯甲酸、水杨酸和苯甲醛

10.阿司匹林水溶液加入FeCl 3溶液能否显色?如将其水溶液加热放冷后再加入FeCl 3溶液能否显色?

11.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丙酮酸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12.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简述其理由。

(1)(A)丁酸 (B)顺丁烯二酸 (C)丁二酸 (D)丁炔二酸 (E)反丁烯二酸

(3)(A)α-氯代苯乙酸 (B)对氯苯乙酸 (C) 苯乙酸 (D) β-苯丙酸

1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羧酸的沸点及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它有机物高?

(2)苯甲酸和邻氯苯甲酸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能用甲酸钠的水溶液将其混合物分开,为什么?

14.排列出下列醇在酸催化下与丁酸发生反应的活性次序:

(1)(CH3) 3CCH(OH)CH3 (2)CH 3CH 2CH 2CH 2OH

(3)CH 3OH (4)CH 3CH(OH)CH2CH 3

15.写出草酸、对苯二甲酸在酸催化下,分别与乙二醇反应的产物。

16.由低到高排出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顺序。

(1)乙醇、丙醇、乙酸、丙酸 (2)乙醛、乙酸、乙醇、乙烷

17.解释丁烯二酸第一羧基离解常数是顺式大于反式,第二羧基离解常数是反式大于顺式。

18.命名下列化合物:

19.二氢山米丁(dihydrosamidin )是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试指出分子中的酯键和手性碳。

20.叶酸的结构式如下,指出分子中的酰胺键、羧基和手性碳原子:

21.写出下列化合物结构式:

(1) 草酸 (2)对氨基水杨酸 (3)甲基丙烯酸

(4)异枸橼酸 (5)琥珀酸 (6)反-4-羟基环己基甲酸(构象式)

(7)meso-酒石酸 (8)没食子酸 (9)2S ,3R-3-苯基-2-羟基丁酸

2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乙酰甲酸、乙酰乙酸、乙酸甲酯 (2)苯甲酸、苄醇、苯酚

(3)甲酸、乙酸、丙醛、丙酮

23.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出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顺序:

(1)乙酸、甲酸、苯甲酸、丙酸、戊酸

(2)苯甲酸、o-硝基苯甲酸、p-硝基苯甲酸

(3)草酸、己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

24.按酯化反应由易到难排出下列化合物的顺序:

25.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26.化合物A 、B 、C 和D 的分子式均为C 4H 8O 2。A 和B 可使NaHCO 3放出CO 2,C 和D 不能,但在NaOH 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后,C 的水解液蒸馏出的低沸点物能与I 2/NaOH反应生成碘仿和甲酸钠,D 的水解液经酸中和至中性,能与Tollens 试剂反应(加热)产生银镜,试推测A 、B 、C 和D 的结构式。

27.旋光性物质A (C 5H 10O 3)与NaHCO 3作用放出CO 2,A 加热脱水生成B 。B 存在两种构型,但无光学活性。试推出A 、B 的结构式。

28.化合物A (C 8H 13)经催化加氢得化合物B (C 8H 15),A 经臭氧氧化后再经Zn/H+处理得化合物C (C 8H 14O 2),C 经Tollens 试剂加热反应得D (C 8H 14O 3),D 与I 2/NaOH反应得3-甲基己二酸。试写出A 、B 、C 、D 的结构式。

29.完成下列转化

30.化合物A 的分子式为C 8H 8O 2,能与NaHCO 3反应。A 在光照下与Br 2反应得到分子式为C 8H 7BrO 2的一对对映体B 和C ;B 和C 与NaCN 反应,得到分子式为C 9H 7NO 2同一的外消旋体D ,D 在酸性水溶液中加热得到一种无光学活性的E (2-苯基丙二酸)。试写出A 、

B 、C 、D 和E 的结构式。

第十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1.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分子量较接近,而沸点和熔点却相差很大,此现象如何解释?

苯甲醛 苯甲醇 苯甲酸

分子量 106 108 122

沸点/℃ 178 205 249

熔点/℃ -26 -15.3 122

2.顺丁烯二酸在100克水中能溶解79克,而反丁烯二酸只能溶解0.7克,试给予解释。

3.试解释邻氯苯丙炔酸的酸性弱于其对位和间位异构体的酸性。

4.试解释为什么2,6-二羟基苯甲酸(pKa=2.32)的酸性强于邻羟基苯甲酸(pKa=2.98)的酸性。

5.在利用氧化法由伯醇制备醛或由烷基苯制备芳酸中,如何能得到纯净的醛或羧酸?

6.甲酸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7.分子式为C 9H 8O 3的一种化合物,能溶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有显色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用KMnO 4氧化得到对羟基苯甲酸,试推断它的结构。

8.分子式为C 4H 8O 3的两种同分异构体A 和B ,A 与稀硫酸共热,得到分子式为C 3H 6O 的化合物C 和另一化合物D ,C 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但D 能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银镜。B 加热脱水生成分子式为C 4H 6O 2的化合物E ,E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并经催化氢化生成分子式为C 4H 8O 2的直链羧酸F 。试写出A 、B 、C 、D 、E 、F 的结构式。

9.用化学方法区分下列各组化合物:

(1)甲酸、乙酸和丙烯酸 (2)苯甲醇、苯甲酸、水杨酸和苯甲醛

10.阿司匹林水溶液加入FeCl 3溶液能否显色?如将其水溶液加热放冷后再加入FeCl 3溶液能否显色?

11.用反应方程式表示丙酮酸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12.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简述其理由。

(1)(A)丁酸 (B)顺丁烯二酸 (C)丁二酸 (D)丁炔二酸 (E)反丁烯二酸

(3)(A)α-氯代苯乙酸 (B)对氯苯乙酸 (C) 苯乙酸 (D) β-苯丙酸

13.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羧酸的沸点及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其它有机物高?

(2)苯甲酸和邻氯苯甲酸都是不溶于水的固体,能用甲酸钠的水溶液将其混合物分开,为什么?

14.排列出下列醇在酸催化下与丁酸发生反应的活性次序:

(1)(CH3) 3CCH(OH)CH3 (2)CH 3CH 2CH 2CH 2OH

(3)CH 3OH (4)CH 3CH(OH)CH2CH 3

15.写出草酸、对苯二甲酸在酸催化下,分别与乙二醇反应的产物。

16.由低到高排出下列化合物沸点的顺序。

(1)乙醇、丙醇、乙酸、丙酸 (2)乙醛、乙酸、乙醇、乙烷

17.解释丁烯二酸第一羧基离解常数是顺式大于反式,第二羧基离解常数是反式大于顺式。

18.命名下列化合物:

19.二氢山米丁(dihydrosamidin )是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试指出分子中的酯键和手性碳。

20.叶酸的结构式如下,指出分子中的酰胺键、羧基和手性碳原子:

21.写出下列化合物结构式:

(1) 草酸 (2)对氨基水杨酸 (3)甲基丙烯酸

(4)异枸橼酸 (5)琥珀酸 (6)反-4-羟基环己基甲酸(构象式)

(7)meso-酒石酸 (8)没食子酸 (9)2S ,3R-3-苯基-2-羟基丁酸

22.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乙酰甲酸、乙酰乙酸、乙酸甲酯 (2)苯甲酸、苄醇、苯酚

(3)甲酸、乙酸、丙醛、丙酮

23.按酸性由强到弱排出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顺序:

(1)乙酸、甲酸、苯甲酸、丙酸、戊酸

(2)苯甲酸、o-硝基苯甲酸、p-硝基苯甲酸

(3)草酸、己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

24.按酯化反应由易到难排出下列化合物的顺序:

25.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26.化合物A 、B 、C 和D 的分子式均为C 4H 8O 2。A 和B 可使NaHCO 3放出CO 2,C 和D 不能,但在NaOH 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后,C 的水解液蒸馏出的低沸点物能与I 2/NaOH反应生成碘仿和甲酸钠,D 的水解液经酸中和至中性,能与Tollens 试剂反应(加热)产生银镜,试推测A 、B 、C 和D 的结构式。

27.旋光性物质A (C 5H 10O 3)与NaHCO 3作用放出CO 2,A 加热脱水生成B 。B 存在两种构型,但无光学活性。试推出A 、B 的结构式。

28.化合物A (C 8H 13)经催化加氢得化合物B (C 8H 15),A 经臭氧氧化后再经Zn/H+处理得化合物C (C 8H 14O 2),C 经Tollens 试剂加热反应得D (C 8H 14O 3),D 与I 2/NaOH反应得3-甲基己二酸。试写出A 、B 、C 、D 的结构式。

29.完成下列转化

30.化合物A 的分子式为C 8H 8O 2,能与NaHCO 3反应。A 在光照下与Br 2反应得到分子式为C 8H 7BrO 2的一对对映体B 和C ;B 和C 与NaCN 反应,得到分子式为C 9H 7NO 2同一的外消旋体D ,D 在酸性水溶液中加热得到一种无光学活性的E (2-苯基丙二酸)。试写出A 、

B 、C 、D 和E 的结构式。


相关内容

  • 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专升本"[无机及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无机及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一些基本概念和定律 要求 1. 了解本章有关化学基本概念: 2.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应用条件: 3. 掌握分压定律及有关概念. 第二章 化学平衡 要求 1. 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 ...

  • bb有机第十章答案
  • 胺与酸酐反应生成酰胺和羧酸是 反应 所选答案: D. 亲核加成--消除反应 酰氯和酸酐能对苯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是很好的酰基化试剂.酰氯和酸酐对胺 的酰基化反应也是亲电取代反应 所选答案: 错 大多数酰胺能形成很好的结晶,因为 所选答案: C. 酰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胺的烃基化反应是在氮原子上发生的 ...

  • 有机化学复习重点
  • <有机化学>五年制复习内容 40%原题 教材书后题+习题集(黄皮 重点 综合测试题1-6 非超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机物和有机化学 第二节 共价键(sp ,sp2,sp3杂化轨道) 第三节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作用力(了解)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分类和有机反应类型(5种) 第五节 有 ...

  •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
  • 课程编码:58222004 学时/学分:45/2.5 适用专业: 三年制临床医学.护理学.影像学等专业 医用化学 Medical Chemistry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对医学基础化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逻辑严密的思维能力,更 ...

  •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重要反应及重要反应机理
  • 第六章 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的性质及重要反应机理 一.羧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羧酸具有酸性,诱导.共轭.场效应等对酸性强弱有影响.利用羧酸的酸性可以制备羧酸酯和羧酸盐. 2.亲核取代反应 这是羧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羧酸生物的反应.大多数亲核取代反应是通过加成-消除历程完成的. 3.还原反应 羧酸能被L ...

  • 烃类的衍生物
  • 烃的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者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其中取代氢原子的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使烃的衍生物具有不同于相应烃的特殊性质,被称为官能团. 在不改变烃本身的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将烃上的一部分氢原子替换成其他的原子或官能团的一类有机物的统称.有机物是否属 ...

  • 邢其毅第三版11至23章常见有机人名反应及其机理
  • 1.苯 芳香烃 芳香亲电取代 伯奇还原 (Birch reduction)[苯及苯同系物得到环己二烯系,独到之处在于可将苯环部分还原为环二烯] 不与苯环共轭的双键不能在该条件下发生还原,与苯环共轭的C=C双键能在该条件下发生还原.而且反应首先在双键处发生. 机理: 傅-克(Friedel-Craft ...

  • 用南氏技巧迅速判断多个碳原子的羧酸和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 用南氏技巧迅速判断多个碳原子的羧酸和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 刘忠毅 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中三路246号 大庆市第六中学 163111 [摘要]同分异构体数目判断是新课标化学高考必考内容之一,而判断多个碳原子的羧酸和酯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更是热点,该考点占理综化学卷(100分)4%~6%,如何在1分钟之内得 ...

  • 有机化学-试题库(是非题2)
  • 有机化学题库 是非题 (每章平均5题,共76题) 郭雯飞 1. 一般而言,键能大的共价键发生反应的活泼性也大.(否) 2. 有极性键的分子是极性分子.(否) 3. 氢键只能在F, O, N上的H 与这3种原子的孤对电子之间形成.(是) 4. 氢键有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这2类氢键都使熔点和沸点比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