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翻译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原文

译文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上下团结。

方圆三里的小城,七里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能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时令、气候的有利条件了;但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离开,这是因为对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用划定的边疆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建立威信于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获得的帮助多到看极点,天下人都服从他。凭借天下人都服从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君主又不打仗的时候,作战就一定胜利。”

天时不如地利翻译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原文

译文

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上下团结。

方圆三里的小城,七里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能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时令、气候的有利条件了;但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离开,这是因为对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上下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用划定的边疆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建立威信于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获得的帮助多到看极点,天下人都服从他。凭借天下人都服从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君主又不打仗的时候,作战就一定胜利。”


相关内容

  • 专升本文言文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①,地利不如人和"②.翻译:孟子说:适宜作战的气候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不 如人民上下团结.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环而攻之而不胜④.翻译:譬如一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 原文 ...

  • [孟子二章]中考题
  • <孟子两章>测试题 一.默写 1.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 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 ...

  • [孟子两章]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 <两章> 一.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孟子提出了"仁政"的思想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_教案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夏邑县车站一中 陈红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 ...

  •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 [孟子]二章 同步训练
  • <孟子两章>同步训练(初三) 班级 姓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 . 时期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 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 . 并称为"四书&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练习
  •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文章背诵及翻译: 二.通假字 : 1.亲戚畔之:通"______", ______. 三.重点词语解释 池非不深也( ) 委而去之( ) 故君子有不战( )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地利不如人和 ( ) ... ...

  •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8[孟子]两章+教案
  • 18 <孟子>两章 教学设计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 ...

  • [孟子]两章翻译(按课本翻译)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利于作战的人心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 ...

  • 文言文归纳(公输,孟子)
  •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公输盘不说: ②请说之: ..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 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夫子何命焉为? 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