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雷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01-0023-00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党的十八大在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贡献,也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最新丰富和发展。所谓精神实质,指的是精髓、核心和本质,也包括价值目标,它蕴含在事物的内涵之中,具有比事物的内涵更加深刻和稳定的特点。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及目标追求,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内涵中最深刻、最稳定、最核心的方面。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内涵中的三大意蕴。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始至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贯彻之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科学内涵之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说明了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人民群众,一句话,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形式,社会发展的动力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P248)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更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社会变革成果的享有者。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正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理想。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根本所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更加自觉”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坚持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在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为了人民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走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与发展目的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这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市场的主体、创业的主体,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艰苦奋斗,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但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一方面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尊重人、关注人、发展人的角度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来解决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社会矛盾等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和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与发展目的的统一,既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具体运用,富有时代特征。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在重视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提高,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协调,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开拓中,已经包含着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从而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纳入其中。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P683)这实际说明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具有紧密联系,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某种全面性的时候,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更加普遍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都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高度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谈经济社会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依据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形成了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的深刻哲理,说明了判断事物的最高价值标准就在于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始至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贯彻之中,还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之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统筹兼顾包括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又相互排斥。恩格斯指出:“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1](P349)正是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矛盾又是具体的,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通过矛盾的特殊性得到表现。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相反是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地位的转化。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就形成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两点论要求分析任何事物任何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也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既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也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它们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研究矛盾的复杂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科学发展观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注意去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强调全面发展,也注重发展中的重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正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体现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也是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道构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改革开放初始,邓小平就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3](P182)随着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定,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就更为明确地得到了认同。这个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个方面,也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从而也就决定了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主要矛盾;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其他社会矛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也必须是重点。首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的最核心、最基本内容,没有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很大,等等。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社会系统整体性和有机性的要求,反映了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只有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社会发展中各种利益关系、比例关系、社会关系,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新的要求,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可能做到的。第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必须一百年不动摇。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P370-371)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上。这是针对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诸如区域结构失调、社会结构失调、分配结构失调的片面发展而言的。第一,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在我国,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第二,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农民的小康,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三,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第四,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第五,要坚持改革开放。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推进改革,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与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体现在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上。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却表明,在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之间关系上,难就难在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邓小平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就表现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4](P63)方面。这也就是说,表现在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上。只有以生产力发展为坚实基础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才能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真正好起来,国家的实力真正得到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也才能得到巩固,科学发展观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4](P355)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作为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重要体现,强调了经济发展必须要有速度,但又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必须将发展速度与优化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之所以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较多等问题,主要就在于对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重视不够。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全面地看待经济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使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之上。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始至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贯彻之中,还体现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方面面。科学发展观不是口号也不是标签,它作为指导思想既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必须落实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准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的运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政治品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精神,就是坚持说实话、办实事、务实效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不断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推进,无不体现出对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的坚持和运用。正是因为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突破陈规,不断地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把握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基础,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生命力的奥秘所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揭示,正是与正确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相关的。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才能面对现实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科学发展观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于20世纪初,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得到建立,从而开创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讨中,社会主义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灾难性事件,强烈地冲击着社会主义国家对建设规律的探索、认识和把握。了解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历史贡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要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实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推进科学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结晶。从毛泽东的初步探索,到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江泽民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逐步深入和认识的逐步深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奠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干什么事情、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的变革和创新,也正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中,还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非全面发展,存在着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存在着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存在着在追求经济增长中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问题。在某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着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全方位的整体发展,正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况,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状况,生动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还要求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看到解决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但又不能急于求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等问题,缓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既有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又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作者介绍: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作者:张雷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3)01-0023-007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是党的十八大在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贡献,也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最新丰富和发展。所谓精神实质,指的是精髓、核心和本质,也包括价值目标,它蕴含在事物的内涵之中,具有比事物的内涵更加深刻和稳定的特点。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及目标追求,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内涵中最深刻、最稳定、最核心的方面。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内涵中的三大意蕴。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始至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贯彻之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科学内涵之中。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说明了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也是人民群众,一句话,发展为了人民群众、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和实践得以进行的自为存在形式,社会发展的动力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P248)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更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社会变革成果的享有者。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正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主体,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理想。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的根本所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更加自觉”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坚持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在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为了人民群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走群众路线,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这种执政理念和指导思想,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与发展目的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这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市场的主体、创业的主体,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艰苦奋斗,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但是,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群众,一方面要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尊重人、关注人、发展人的角度来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来解决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社会矛盾等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和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与发展目的的统一,既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具体运用,富有时代特征。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发展,在重视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提高,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协调,以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开拓中,已经包含着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从而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纳入其中。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2](P683)这实际说明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具有紧密联系,只有当社会关系的发展达到某种全面性的时候,人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更加普遍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都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只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高度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可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谈经济社会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内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依据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形成了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群众的深刻哲理,说明了判断事物的最高价值标准就在于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始至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贯彻之中,还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之中。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统筹兼顾包括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反映了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又相互排斥。恩格斯指出:“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1](P349)正是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排斥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矛盾又是具体的,不同的矛盾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通过矛盾的特殊性得到表现。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相反是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地位的转化。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就形成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两点论要求分析任何事物任何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也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既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着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也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它们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研究矛盾的复杂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科学发展观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对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注意去解决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强调全面发展,也注重发展中的重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正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体现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也是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道构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改革开放初始,邓小平就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3](P182)随着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定,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就更为明确地得到了认同。这个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个方面,也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从而也就决定了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只有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改变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主要矛盾;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其他社会矛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也必须是重点。首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的最核心、最基本内容,没有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很大,等等。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社会系统整体性和有机性的要求,反映了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社会历史连续性。只有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社会发展中各种利益关系、比例关系、社会关系,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保证社会的协调和稳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新的要求,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不可能做到的。第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必须一百年不动摇。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4](P370-371)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上。这是针对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诸如区域结构失调、社会结构失调、分配结构失调的片面发展而言的。第一,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包括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完善。在我国,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第二,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农民的小康,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三,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第四,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第五,要坚持改革开放。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推进改革,实现宏观经济改革与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与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必须科学发展的目标追求,体现在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上。我国多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却表明,在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之间关系上,难就难在如何把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邓小平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就表现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4](P63)方面。这也就是说,表现在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上。只有以生产力发展为坚实基础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才能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真正好起来,国家的实力真正得到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也才能得到巩固,科学发展观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要我们争得了这一条,就稳如泰山。”[4](P355)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作为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重要体现,强调了经济发展必须要有速度,但又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必须将发展速度与优化结构、保证质量、提高效益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之所以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较多等问题,主要就在于对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重视不够。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全面地看待经济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结构、投入产出效益,以及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使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保证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之上。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三、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自始至终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贯彻之中,还体现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方面面。科学发展观不是口号也不是标签,它作为指导思想既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必须落实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蕴涵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反映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准确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的运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政治品格,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精神,就是坚持说实话、办实事、务实效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不断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推进,无不体现出对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的坚持和运用。正是因为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突破陈规,不断地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把握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也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基础,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生命力的奥秘所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揭示,正是与正确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相关的。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才能面对现实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科学发展观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于20世纪初,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得到建立,从而开创了人类社会最伟大变革的历史进程。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讨中,社会主义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曲折发展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灾难性事件,强烈地冲击着社会主义国家对建设规律的探索、认识和把握。了解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社会主义发展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历史贡献,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更重要的是要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坚持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作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实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推进科学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重要结晶。从毛泽东的初步探索,到邓小平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江泽民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逐步深入和认识的逐步深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奠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干什么事情、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时代在变化、实践在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还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的变革和创新,也正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中,还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非全面发展,存在着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存在着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存在着在追求经济增长中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问题。在某些地方和领域存在着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全方位的整体发展,正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况,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状况,生动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
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所蕴涵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还要求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看到解决发展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既要努力奋斗,但又不能急于求成。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等问题,缓解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既有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又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作者介绍: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