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听课的教学随笔

关于语文听课的教学随笔

刘 绪 华

2013、 12

语文听课的教学随笔

每学期学校都会发听课记录,要求每位教师记听课记录15次。“随堂听课”、“年级组听课活动”、“公开课听课”、“外出学习听课”,一次次的听课,我们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听课后产生的效益到底有多大?听课后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受到了多少启发?专业水平提高了多少?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听课的:

对话一:有些教师匆匆忙忙走进听课教室。“您知道××老师今天上什么内容吗?”“不知道”。

对话二:“在您的听课本上,我发现您认真记录了老师的语言和教学环节,而没有学生的表现,为什么?”“听课,就是要向老师学习,所以我重点记录了老师的表现。”

对话三:去听课时,老师们非常积极。但是让老师们进行集体评课时,却完全没有了听课的状态。问其原因,教师说:“愿意听课,愿意听别人评课。”

对话四:“这次听的也不是我们学科的课,我能不能不去听啊?”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若这样,教师听的课再多,也是徒劳的,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听课更有效呢?

一、要形成一种正确的听课共识。一是组织听课是学校领导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决定的。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用本校教师培训本校教师是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做法。听课不是目的,听课是获取和借鉴先进教育思想、经验、课堂模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听课达到甄别认定课堂教学优劣

的目的,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二是组织听课是营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让教师通过听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俗话说:“人生处处皆学问”。课堂看似平常,却不平常,里面蕴含着众多的教育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全面要求与分类指导等这都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展示。教师只有深入课堂才能获得,才能借鉴,才能提高,才能不间断的为自身“充电”。三是组织听课是激发教师主体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需要。无论上课的老师是否优秀,也无论上课的效果怎样,只要老师不是听课的机器,必能引起听课老师的思考或反思。

二、要知道听课前要做些什么。首先要明确听课目的,带着目的去听。如果是“同上一节课”,那么我们就要求教师在听课时要注意比较:同一个教材内容,他为什么这样设计?他是怎样理解教材的?他的设计用于我班学生是否合适?我们在教学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等。如果是同一学科听,既可以了解不同年级同学科教材的设计,又能了解不同学段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情况。如果是跨学科听课,就要分析此学科教师的教学优势、教学特点和学科融合等,也就是说无论听什么研究课,我们要先明确听课的目的。其次,要想听课有所收获,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是学习教学思路,记录精彩片段。有的教师听课时只顾埋头做记录,真正用心听、仔细揣摩教者教学意图的时间不多,课听完后,留下了密密麻麻的记录,头脑中却是一片空白。听课要以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为主,要边看、边听、边思考,

然后再有选择的进行记录,取其精华,记下有价值的互动过程(片段),汲取好的教法。二是集中身心精力,认真思考分析。在鲜活的课堂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听课者如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其对教学的整体认知与评价。听课时要全身心的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做到前瞻性与对照性兼顾。前瞻性是指听课者的思维要先于教学进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摸索课堂发展的趋向,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对照性是指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及时总结,把听课随感写下来。精彩的教学往往能触发灵感、激活思维,使你产生联想和想象。听课时要随时记下当时感想、感悟和收获,不要太依靠脑袋记忆,这不仅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为自主反思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也为日后写文章积累第一手资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课不思考等于没有听,有时如果光看课堂上的表面现象而不弄清教者的设计意图,而进行机械的模仿,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听课时要及时进行综合评价,写一篇简短的听课反思。四是个人课例实践,要注意模仿。听课结束不等于对课思考的结束,不仅要将所听的课作为案例进行反思研究,而且对好的教法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在实际运用中,既要体现出学习的痕迹,又要注意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为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三、要明确听课时我们听什么。

首先,看教师的“四个方面”水平,一是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二是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三是教学机智:看教师能否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能否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四是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四种状态”:一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二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项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三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四情感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调控学习情绪。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

关于语文听课的教学随笔

刘 绪 华

2013、 12

语文听课的教学随笔

每学期学校都会发听课记录,要求每位教师记听课记录15次。“随堂听课”、“年级组听课活动”、“公开课听课”、“外出学习听课”,一次次的听课,我们都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听课后产生的效益到底有多大?听课后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受到了多少启发?专业水平提高了多少?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们以前是怎样听课的:

对话一:有些教师匆匆忙忙走进听课教室。“您知道××老师今天上什么内容吗?”“不知道”。

对话二:“在您的听课本上,我发现您认真记录了老师的语言和教学环节,而没有学生的表现,为什么?”“听课,就是要向老师学习,所以我重点记录了老师的表现。”

对话三:去听课时,老师们非常积极。但是让老师们进行集体评课时,却完全没有了听课的状态。问其原因,教师说:“愿意听课,愿意听别人评课。”

对话四:“这次听的也不是我们学科的课,我能不能不去听啊?”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若这样,教师听的课再多,也是徒劳的,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听课更有效呢?

一、要形成一种正确的听课共识。一是组织听课是学校领导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决定的。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用本校教师培训本校教师是最经济、最实惠、最有效的做法。听课不是目的,听课是获取和借鉴先进教育思想、经验、课堂模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听课达到甄别认定课堂教学优劣

的目的,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二是组织听课是营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让教师通过听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俗话说:“人生处处皆学问”。课堂看似平常,却不平常,里面蕴含着众多的教育规律。教与学、讲与练、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全面要求与分类指导等这都会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展示。教师只有深入课堂才能获得,才能借鉴,才能提高,才能不间断的为自身“充电”。三是组织听课是激发教师主体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需要。无论上课的老师是否优秀,也无论上课的效果怎样,只要老师不是听课的机器,必能引起听课老师的思考或反思。

二、要知道听课前要做些什么。首先要明确听课目的,带着目的去听。如果是“同上一节课”,那么我们就要求教师在听课时要注意比较:同一个教材内容,他为什么这样设计?他是怎样理解教材的?他的设计用于我班学生是否合适?我们在教学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等。如果是同一学科听,既可以了解不同年级同学科教材的设计,又能了解不同学段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情况。如果是跨学科听课,就要分析此学科教师的教学优势、教学特点和学科融合等,也就是说无论听什么研究课,我们要先明确听课的目的。其次,要想听课有所收获,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是学习教学思路,记录精彩片段。有的教师听课时只顾埋头做记录,真正用心听、仔细揣摩教者教学意图的时间不多,课听完后,留下了密密麻麻的记录,头脑中却是一片空白。听课要以仔细观察和认真倾听为主,要边看、边听、边思考,

然后再有选择的进行记录,取其精华,记下有价值的互动过程(片段),汲取好的教法。二是集中身心精力,认真思考分析。在鲜活的课堂中,有些细节转瞬即逝,过去的不可能再“回放”。听课者如忽略某些细节,感知就会出现断裂,影响其对教学的整体认知与评价。听课时要全身心的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做到前瞻性与对照性兼顾。前瞻性是指听课者的思维要先于教学进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多种合理预测,摸索课堂发展的趋向,为分析评价赢得时间,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对照性是指在听课过程中,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设的方案及以往经验(听过的课)进行对照,以便寻找课堂教学中突出的亮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及时总结,把听课随感写下来。精彩的教学往往能触发灵感、激活思维,使你产生联想和想象。听课时要随时记下当时感想、感悟和收获,不要太依靠脑袋记忆,这不仅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为自主反思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也为日后写文章积累第一手资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课不思考等于没有听,有时如果光看课堂上的表面现象而不弄清教者的设计意图,而进行机械的模仿,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因此,听课时要及时进行综合评价,写一篇简短的听课反思。四是个人课例实践,要注意模仿。听课结束不等于对课思考的结束,不仅要将所听的课作为案例进行反思研究,而且对好的教法进行创造性的模仿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在实际运用中,既要体现出学习的痕迹,又要注意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为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三、要明确听课时我们听什么。

首先,看教师的“四个方面”水平,一是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二是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三是教学机智:看教师能否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能否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激活课堂教学;四是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其次,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四种状态”:一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二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项信息联系与反馈、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怎样;三思维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四情感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调控学习情绪。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


相关内容

  • 05-06学校教育教学期末小结(下)
  • 红旗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我们在"播撒绿色种子.奠基和谐人生"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教育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二次创业的坚实起步"的目标,我们认为老师不是帮助校长完成学校各项任务的工具,所以我们在思考学校工作时,把如何提升教师的成长 ...

  • 随笔化写作经验(强烈推荐)
  • 从"情境随笔"到"三位一体"语文新课堂建设 --平原二中语文生态园建设工作总结 山东省平原县第二中学 李志清 (此文获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8月,入选山东省教育资源库) 2008年以来, 随笔化写作教学改革,如一束灿烂阳光,洒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 ...

  • [低年级开放式阅读教学策略]计划
  • <低年级开放式阅读教学策略>计划 低年组 孙艳梅 一.研究背景 本课题是在学校十二五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子课题.适应了新课程改革对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是否真的有效?是高效,还是低效? ...

  • 2009年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   一学期的工作转眼有已接近尾声, 俗语说"春的耕耘、秋的收获",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我们有着几充实、几分感概……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工作本着"为了学生服务,为了自己的提高"的理念,在全体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着,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 ...

  • "推门听课"教研活动总结
  • 桔乡片区"推门听课"教研活动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进一步检验桔乡片区学校课堂教学情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片区六所学校开展了推门听课,并于2014年4月15日到16日二天时间,由各校行政 ...

  • 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阶段报告
  • <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之内容研究>课题 阶段性研究报告 本课题自2012年12月份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积极筹备开题以及课题的研究.实践工作.一年来,在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成员齐心合力,目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 现在,将我校申报的<日记随笔式作文写作训练 ...

  • 马集中心校中学语文学科组工作总结2014
  • 马集中心校语文学科组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个学期结束了,回顾本学期学科组工作,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缺憾的反思,下面我对本学期学科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我组成员共13个人,承担着学校的语文教学任务,语文教师的工作量重,教学压力也特别大,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组的老 ...

  • 学好初中语文有技巧
  • 要问到学习语文的窍门,恐怕回答最多的就是"积累.总结".的确这就是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虽然只有几个字,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与勤奋,但只有真正付出,才有收获,才能厚积薄发,真正走进语文的殿堂. 一.尽量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

  • [精品]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 篇一: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提高专业理论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只有树立以终身学习发展为指向的自我培训自我提高的思想,才能实现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把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