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红桥区卫生监督所 孙建华 一个人的一生,将面临家庭、工作、学习的种种快乐和烦恼,伴随着年龄地增长,身体健康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懂,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拥有再大的事业,再多的金钱,家庭条件再富有,都是毫无价值的。而健康的身体,多来自于阳光的心态。心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因为自己的心态不健康、不阳光,从而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然后再去治疗,花了钱不说,还得遭着罪。对于一个单位来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整个单位文化的健康状况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我们卫生监督行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着诸多的“调整”,做为个人,我们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才能站稳脚跟,搞好本职工作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浮躁,不能“安逸自得”、“固步自封”,我们必须在面对压力、挫折的时候,经受住考验才行。 ?现在大家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环境: 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是满意感在下降; 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 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 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 我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大,但里面的人越来越少; 我们住的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但家庭的幸福感越来越少; 我们道路越来越宽,但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窄; 我们的支出在增加,但我们的收获在减少。 一、什么是阳光心态? ●直觉型定义--温暖、舒服 ●学术型定义--积极的心态 ●应用型定义--平和、温暖、有力、向上 二、为什么要缔造阳光心态? 心态具有多大的力量呢? 案例一:推销员的故事 案例二:你看到泥土还是星星? 案例三:死囚试验 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影响人的事业、生命、心理、生理、能力等,进而影响人的命运。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三、怎么缔造阳光心态 1.改变态度 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一个人因为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不如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更严重。 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 案例一:秀才赶考。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2.享受过程 ,学会舍弃 要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学会体会过程,有的人就找最讨厌的
地方去体会,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一缕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 案例:佛印的故事。 如果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抱怨世界黑暗,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有了问题怎么办?把问题当成锻炼、成长的机会,学会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不原谅别人等于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要学会割舍,懂得放弃,你才能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在放下的过程中你同样可以享受得到轻松地愉悦之感。 3.活在现在 什么是活在现在?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现在。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现在你做的事情, 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 举一个事例:一个的哥正在开车,接到邻居电话,说他母亲心脏病犯了,他就拼命往家赶,结果发生车祸,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了。大夫给他太太打电话,你先生因车祸逝世了,你来处理后事吧。这个女士是下岗工人,孩子在念高中准备高考,她正在做饭,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的哥的收入。女士感到天塌了,发了疯似的往医院跑,忘了关煤气,家里失火了,东西全烧没了,这就是祸不单行。 要学会理智一些,灾难既然发生了,就要既来之则安之,把握现在。 4.情感独立 情感独立,就是不要把自己幸福来源建立在别人的行为上面,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一次,苏东坡和禅师佛印逛庙,发现庙里的观音菩萨手拿念珠。苏东坡问:“人持念珠念观音,观音持念珠念谁?”佛印回答:“还念观音。”苏东坡又问:“为什么观音还念观音,念自己呢?”佛印的回答是:求人不如求己。因此,要想让自己内心状态良好,就要学会情感独立。 5.学会感恩 你要是不感恩,别人就不再为你做事了,不再帮你了,感恩获得好心情。感恩的心态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感恩、惜福!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 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恩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6.心造幸福 大家都能体会到: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质上与财富、地位、权力没关系。幸福由思想、心态决定,心可以造“天堂”,
也可以造“地狱”。 案例:天堂、地狱的故事 7.学会弯曲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然后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由此想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每天周而复始,枯燥乏味,如果心态不平衡的话,干工作时就会一味的埋怨,发牢骚,找各种理由不去完成,并且时常会觉得自己得不偿失,贡献大回报少,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啥都看不惯,啥都不满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不良工作作风。“工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这个工作的态度”,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工作,就要改变对工作态度,就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珍惜自己的岗位,不比、不攀、不等、不靠,立足本职,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会快乐的工作,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给每个接触你的人带去快乐,进而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一样的完成工作,何不端正自己的心态,快快乐乐的去工作呢? 四、共同构建和谐环境 一个人自从来到这世上,注定就不可能孤立的生存着。小时候有父母、亲人;上了学有老师、同学;踏入社会有同事、朋友。特别是单位同事,我们每天将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共处。可以说,我们一生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比和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态不平衡,那么我们将如何渡过这漫漫人生岁月呢? 一是别耍小聪明。人们常说聪明难,糊涂更难。我认为该聪明的时候要聪明,该糊涂的时候要糊涂,别搞错了位置,那就是真聪明,不是“小聪明”。人们说的“小聪明”,就是一种聪明使用上的错位。 “小聪明”在我们身边有种种表现。 有些同志本身并无恶意,但是总喜欢耍小聪明、赚小便宜,以此考验领导的智慧,并借此检验自己的智慧,企图以此证明自己“聪明的价值”。他们总喜欢利用政策、制度、策略、计划等的漏洞,阳奉阴违,投机取巧,玩些手段,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一段时间里,如果管理者没有发现这些阳奉阴违者,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因此他们的破坏性较大。对于这类阳奉阴违者,管理者要发挥检查、检举等措施,以及通过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管理、人性管理,及早发现他们,及早制止他们。 有人喜欢少干事、少付出,耍奸偷懒,投机取巧,觉得自己很聪明,别人都没有看出来。而人们的眼睛是亮的,看在眼里不过是没有说出来罢了,心里是记得的,对你的看法肯定是有的。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实际上别人比你更聪
明。这就是小聪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一种美德。耍奸偷懒,与团队精神格格不入,是不受人们欢迎的。 二是多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和实际付出上。每个人的付出和得到都是成正比的,当你看到别人的“得到”时,你不应急着去嫉妒,而是要想一想他哪一方面比你多付出了,如果你的重心是在家庭上,那么你就会在家庭方面付出更多,那么你也只能在家庭方面寻求收获,而不能是在其他方面苛求更多的回报,正是“吃得苦中苦,才得人上人”。有所得的人正是在某些方面有所付出。 三要做个“正”人。树“正”念,说“正”语。支持和鼓励正确的人和事,批评和抵制不良风气,共同树立单位正气。 阳光心态是健康的心态,是和谐的心态。阳光心态是使单位充满新鲜活力和工作动力的关键。把我们的单位建成和谐集体,需要每一个同志具有阳光心态,需要我们的共同的努力。 最后和大家分享《阳光心态》里的一段话: 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去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去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活在当下,把握未来,使我们每天都拥有阳光心态! * * *
缔造阳光心态心得体会
红桥区卫生监督所 孙建华 一个人的一生,将面临家庭、工作、学习的种种快乐和烦恼,伴随着年龄地增长,身体健康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懂,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拥有再大的事业,再多的金钱,家庭条件再富有,都是毫无价值的。而健康的身体,多来自于阳光的心态。心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因为自己的心态不健康、不阳光,从而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然后再去治疗,花了钱不说,还得遭着罪。对于一个单位来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整个单位文化的健康状况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我们卫生监督行业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面临着诸多的“调整”,做为个人,我们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才能站稳脚跟,搞好本职工作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浮躁,不能“安逸自得”、“固步自封”,我们必须在面对压力、挫折的时候,经受住考验才行。 ?现在大家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环境: 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是满意感在下降; 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 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 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 我们住的房子越来越大,但里面的人越来越少; 我们住的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但家庭的幸福感越来越少; 我们道路越来越宽,但我们的视野越来越窄; 我们的支出在增加,但我们的收获在减少。 一、什么是阳光心态? ●直觉型定义--温暖、舒服 ●学术型定义--积极的心态 ●应用型定义--平和、温暖、有力、向上 二、为什么要缔造阳光心态? 心态具有多大的力量呢? 案例一:推销员的故事 案例二:你看到泥土还是星星? 案例三:死囚试验 心态决定成败,心态影响人的事业、生命、心理、生理、能力等,进而影响人的命运。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三、怎么缔造阳光心态 1.改变态度 我们改变不了事情,就改变对这个事情的态度;一个人因为发生的事情所受到的伤害不如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更严重。 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 案例一:秀才赶考。 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2.享受过程 ,学会舍弃 要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情上。学会体会过程,有的人就找最讨厌的
地方去体会,这个世界总会有阴暗面,一缕阳光从天上照下来的时候,总有照不到的地方。 案例:佛印的故事。 如果你的眼睛只盯在黑暗处,抱怨世界黑暗,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有了问题怎么办?把问题当成锻炼、成长的机会,学会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不原谅别人等于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 有这样一个事例: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要学会割舍,懂得放弃,你才能得到自己最想得到的东西。在放下的过程中你同样可以享受得到轻松地愉悦之感。 3.活在现在 什么是活在现在?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现在。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现在你做的事情, 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你一起做事情的人,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 举一个事例:一个的哥正在开车,接到邻居电话,说他母亲心脏病犯了,他就拼命往家赶,结果发生车祸,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了。大夫给他太太打电话,你先生因车祸逝世了,你来处理后事吧。这个女士是下岗工人,孩子在念高中准备高考,她正在做饭,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的哥的收入。女士感到天塌了,发了疯似的往医院跑,忘了关煤气,家里失火了,东西全烧没了,这就是祸不单行。 要学会理智一些,灾难既然发生了,就要既来之则安之,把握现在。 4.情感独立 情感独立,就是不要把自己幸福来源建立在别人的行为上面,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自己。 一次,苏东坡和禅师佛印逛庙,发现庙里的观音菩萨手拿念珠。苏东坡问:“人持念珠念观音,观音持念珠念谁?”佛印回答:“还念观音。”苏东坡又问:“为什么观音还念观音,念自己呢?”佛印的回答是:求人不如求己。因此,要想让自己内心状态良好,就要学会情感独立。 5.学会感恩 你要是不感恩,别人就不再为你做事了,不再帮你了,感恩获得好心情。感恩的心态是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感恩、惜福!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 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恩中伤你的人,因为他砥砺了你的人格。 6.心造幸福 大家都能体会到: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在本质上与财富、地位、权力没关系。幸福由思想、心态决定,心可以造“天堂”,
也可以造“地狱”。 案例:天堂、地狱的故事 7.学会弯曲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然后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由此想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我们的工作每天周而复始,枯燥乏味,如果心态不平衡的话,干工作时就会一味的埋怨,发牢骚,找各种理由不去完成,并且时常会觉得自己得不偿失,贡献大回报少,这也不称心,那也不如意,啥都看不惯,啥都不满意,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不良工作作风。“工作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这个工作的态度”,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工作,就要改变对工作态度,就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工作;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准确定位,珍惜自己的岗位,不比、不攀、不等、不靠,立足本职,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会快乐的工作,这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给每个接触你的人带去快乐,进而给更多的人带去快乐。一样的完成工作,何不端正自己的心态,快快乐乐的去工作呢? 四、共同构建和谐环境 一个人自从来到这世上,注定就不可能孤立的生存着。小时候有父母、亲人;上了学有老师、同学;踏入社会有同事、朋友。特别是单位同事,我们每天将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共处。可以说,我们一生和同事相处的时间比和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态不平衡,那么我们将如何渡过这漫漫人生岁月呢? 一是别耍小聪明。人们常说聪明难,糊涂更难。我认为该聪明的时候要聪明,该糊涂的时候要糊涂,别搞错了位置,那就是真聪明,不是“小聪明”。人们说的“小聪明”,就是一种聪明使用上的错位。 “小聪明”在我们身边有种种表现。 有些同志本身并无恶意,但是总喜欢耍小聪明、赚小便宜,以此考验领导的智慧,并借此检验自己的智慧,企图以此证明自己“聪明的价值”。他们总喜欢利用政策、制度、策略、计划等的漏洞,阳奉阴违,投机取巧,玩些手段,来获取自己的利益。一段时间里,如果管理者没有发现这些阳奉阴违者,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因此他们的破坏性较大。对于这类阳奉阴违者,管理者要发挥检查、检举等措施,以及通过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管理、人性管理,及早发现他们,及早制止他们。 有人喜欢少干事、少付出,耍奸偷懒,投机取巧,觉得自己很聪明,别人都没有看出来。而人们的眼睛是亮的,看在眼里不过是没有说出来罢了,心里是记得的,对你的看法肯定是有的。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实际上别人比你更聪
明。这就是小聪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一种美德。耍奸偷懒,与团队精神格格不入,是不受人们欢迎的。 二是多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和实际付出上。每个人的付出和得到都是成正比的,当你看到别人的“得到”时,你不应急着去嫉妒,而是要想一想他哪一方面比你多付出了,如果你的重心是在家庭上,那么你就会在家庭方面付出更多,那么你也只能在家庭方面寻求收获,而不能是在其他方面苛求更多的回报,正是“吃得苦中苦,才得人上人”。有所得的人正是在某些方面有所付出。 三要做个“正”人。树“正”念,说“正”语。支持和鼓励正确的人和事,批评和抵制不良风气,共同树立单位正气。 阳光心态是健康的心态,是和谐的心态。阳光心态是使单位充满新鲜活力和工作动力的关键。把我们的单位建成和谐集体,需要每一个同志具有阳光心态,需要我们的共同的努力。 最后和大家分享《阳光心态》里的一段话: 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去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去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活在当下,把握未来,使我们每天都拥有阳光心态! * * *